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3C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大唐:开局成皇子,被李二曝光-第21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陛下,您怎么可能是一个绝情的人呢。谁要这么说,就是胡说八道。”

    “绝情的人,可不会把百姓看得这么重的。”

    李辉给李二倒了一杯酒。

    这个时候的李二,看着众人呼呼大睡,自己也泛起疲惫。

    “朕,很累啊!”

    “但依旧有很多人不满意,他们不满意也就罢了,他们自己还不去做,非得逼着朕去做。”

    “这种情况,李辉你懂吗?”

    李辉给李二点上一根烟,刹那间,一个中年油腻上有老下有小的汉子,出现在李辉面前。

    皇帝也是人啊,皇帝也有中年危机啊!
………………………………

第39章开导李二

    “陛下,您是皇帝,自然您说了算。”

    “至于那些人,何足道哉。”

    李辉笑着说道,自己倒了一杯酒,反正李辉自己是喝不醉的,你要喝多少,我陪你就行,大不了多去几次茅厕而已。

    “言官的任务就是如此,挑刺,找毛病,陛下您的工作便是接受这朝堂之上的种种,其实想来,有人愿意开口,已经算是好事了。”

    “哦?此话怎讲?”

    李辉点点头:“呵呵,天下大势,合久必分,分久必合,如今大势乃是合,大唐进入盛世是必然的。”

    “你想想,如今大唐的军事精英,精英就是人才之中的佼佼者的意思,还有文化精英,政治精英,齐聚一堂,这种光景,任何时代都不曾凑齐过。”

    “至于言官,他们需要事情做,他们的工作就是弹劾,只要他们不互相攻击,互相构陷,这就是大唐朝堂一片和谐了。”

    李二皱眉,“他们指责朕也是和谐?”

    李辉叹了一口气,李二也是老军事家,政治家了,怎么这一点都不懂呢?

    还是说李二故意装不懂?

    这要是装的,也装得太像了吧。

    此时的李二蓬头乱发,手舞足蹈,喝多了就是这样子。

    “陛下,各司其职,不是和谐又是什么?”

    “更何况,您依旧是掌舵之人,说一不二,就算是那些人想要违反,一道政令下去,他们就人头落地。”

    “就算陛下您发现不了,朝堂之中明眼人多了,任何人有丝毫不轨之心,必然会传到陛下耳中。”

    “所以兼听则明,他们不管说啥,您都听着,挑选有用的出来实施即可。”

    李二脸色这才缓和了一下,“好一个兼听则明。”

    现在的李二,有点像是一个脱离了社会的长辈一般,在李辉面前小心翼翼地求证一些他心里有答案,但不敢确定的事情。

    这也是大唐历史上头一遭。

    不知为何,李二总觉得,不管什么事情发生了,李辉总有办法。

    突厥十万大军到了渭水,几乎要逼近长安,李辉只用了几个大铁球,直接就解决了战斗。

    早知道如此,李二何苦当年带兵浴血杀敌啊!

    李辉,真是个宝藏!

    “水能载舟,亦能覆舟,陛下,治理天下需要小心谨慎,但您要是想要实施什么政令,自然要大胆假设,小心求证,实事求是。”

    李辉说话之间,又给李二点了一根。

    “嗯,李辉说得不错,朕今天很开心,好不容易能出来一趟,还能抽烟,爽啊。”

    李辉在这话里听到了一些不一样的味道,难道皇后娘娘在宫中禁烟了?

    想来也是,后世的男人结婚之后,面对妻子的魔爪,一个个都开始戒烟了,更不要提这山清水秀空气清新的古代,是个女人就不喜欢男人抽烟,何况悍妻啊。

    皇后娘娘绝对是个悍妻!听说能文能武,当年就是用武力征服了李二。

    想到这里,李辉看李二的眼神就不一样了。

    李二摇摇头:“李辉,你小子变了。”

    “变得和狗蛋一样了,这个眼神很奇怪。”

    不是,陛下,你不能骂人啊。

    你怎么能说我李辉是狗呢?

    宫83章开导李二

    一大早,天蒙蒙亮,李二就起身回去了,和琛和掌柜也完成了盐和冶铁的交接,从今以后,制盐还是和琛一手完成,但利润只有一斤一文钱。

    冶铁更是被李二死死掌控,不允许任何人外传。

    高炉炼铁,这可是后世的学问,而且经过了李辉的改良,已经不是普通唐朝的白炼铁可以比拟的。

    李二走的时候,带了满满一大盒烟巻,还有那些精炼钢铁打造的利器。

    李辉家的仆人已经开始收拾了,今日就是开始建造侯府的日子,良辰吉日,杨二和田二一人拿着巨大的炮仗,开始捂着耳朵放炮了。

    听惯了后世的二踢脚,轰天雷,李辉感觉唐朝的炮仗就是个弟弟。

    这声音这么小,连狗蛋都吓不到,还指望能惊天动地?

    蓝田县之中,百姓们听说来了一个新的侯爷,尤其是李辉管辖下的几百户人家,今日竟然齐刷刷来到了李辉的家门口,大家都是农户,一个个站着不知道干嘛,也就是憋出几个恭喜的话语。

    李辉倒是没有任何含糊,直接让马周通知:凡是参与侯府建设的人,都有工钱;凡是在这里帮忙的人,都管饭。

    反正家里粮食极多,不多时,一大群半大孩子都出现了,一人嘴里叼着一个馒头,满地跑着搬砖。

    李辉一头黑线,因为他看到了一个三四岁的孩子,正坐在地上玩泥巴,也算是出工了吧。

    “提醒他们,注意安全。”

    农户们不善言谈,尤其知道这位年轻的小伙子就是侯爷的时候,一个个激动不已。

    李辉淡淡笑着,“各位今日的情谊,李辉记在心里,既然来了,就不能空手而归,凡是建造侯府的人,都可以根据工作多少领取相应的工钱,中午有大米,有馒头,有肉汤。”

    李辉说完,众人立马欢呼起来了。

    朴实的百姓说不出一二三,但欢呼总会是会的,一个个嗷嗷叫起来。

    还把一旁的狗蛋带进了沟里,狗蛋嗷呜嗷呜的时候,两辆马车就这么出现在李辉家门外。

    “呵呵,这小狗越来越喜庆了。”

    说话的正是王通,王通身后,李纲也缓缓下车。

    两个老儒,颤颤巍巍,穿着袍子,踏上了石阶。

    “李辉,快来给我们两个老家伙整点玉米粥。”王通已经到了放浪形骸,无所拘束的年纪,自然不会跟李辉客气。

    李纲也不介意,“李辉,快点,我们两个都饿了一早上了。”

    李辉一愣,“不是,两位先生难道出发得太早了?”

    “呵呵,为了给你庆贺,我们从大老远跑回来,现在前胸贴后背,不要多嘴,上玉米轸。”

    正堂之中,已经打扫得干干净净,云娘只睡了不到两个时辰,就开始了新一轮的工作。

    杨铁柱吧唧着嘴:“幸好侯爷家里庆贺的人不多,不然还不得累死云娘。”

    “呵呵,铁柱,是不是看上云娘了?”

    “你个夯货,说什么呢,云娘那一身本事是侯爷教的,以后云娘去哪不是被人抢着要的,咱们这种大老粗,还是算了吧。”
………………………………

第40章何为地球?

    两个老儒现在喜气洋洋,“李辉,我们两个虽然老了,但比起那些年轻人,还是很能办事的。”

    “看看这个!”

    李纲得意地说道,胡子眉毛都要翘起来了。

    李辉定睛一看,竟然是两本书,用黄布包裹得严严实实的。

    《三字经》和《百家姓》。

    翻开扉页,竟然看到了著者--李辉李乐天。

    卧槽!

    这他么有点过分了。

    李辉自己脸都红了。

    “两位先生,这是……”

    李辉有点不理解这个意思,这两本书他就想让自己的妹妹学习一下,作为对文化课的启蒙。

    但他万万没有想到,两位大儒带回去之后,竟然直接出版了。

    而且作者竟然还是李辉!

    大唐著书立说是要花钱的,不花钱,哪里会有雕版?

    不花钱,哪有人会给你印书?

    花钱才能出书的时代,很多文人都是靠着口口相传传播作品的。

    没办法,自古文人都穷酸啊。

    两位老儒虽然一个是帝师,一个培养出来了一大堆牛人,但他们是真的没多

    少钱。

    李纲还好,还有俸禄可以拿,但王通就不一样了。

    这是一个真正的文人,要求极为严格,他不管弟子的德行,但对于家中子嗣,都管教极为严苛。

    任何人不得入朝为官,除非他死后,家中实在是清贫至极,可以考取功名。

    这和山东孔家的传承似乎是一样的。

    颜之推一家子似乎也是如此。

    这些人都是华夏文人的脊梁,是足以被人铭记千年的存在。

    王通家里穷,李纲也不富裕,两个人出版这两本书,至少也得几十两,一百两吧。

    毕竟光是雕版都得几十两银子。

    两个老儒看着李辉的眼神,充满了欢喜,充满了一种宠溺的感觉。

    这是长辈对于后辈的关心啊。

    李辉站起身来,恭敬地行礼。

    他可以不拜帝王,可以藐视王侯,但不能不尊重真正的国之栋梁。

    后世有人说过一句话,在文化面前,所谓的功名利禄,所谓的金银财宝,都算个屁。

    “两位先生厚爱,李辉定然不会辜负。”

    “好,好。”李纲满意的点点头。

    “收好了,这书不好印,我和李纲都没有几个铜板,自然印不了多少。”

    王通摸着胡子说道。

    李辉哑然,自己不是搞了活字印刷吗?

    正好给两位老先生看看。

    “今日为了这件事,我们两个差点耽误了庆贺你封侯的日子,别人封侯,我们两人去一个都是给了天大的面子,当今陛下称帝那天,呵呵,我们两人可是一个都没去。”

    王通又开始嶋瑟了,反正到了这个年纪,说啥都可以。

    不过他说得没错,李二称帝,他们两个确实都不太乐意前往。

    如今,一个年轻人封侯,他们两人亲自前来,可以说是一桩妙事了。

    李辉心里面也明白,这两个大儒非常看好自己,这两本书相当于给自己未来铺路了。

    李二说过,军功,政绩,文韬都有了,才配得上封侯。

    如今,这不是齐活了吗?

    “两位先生,小子已经研究出来了可以降低印书成本的东西,请随我前来。”

    李辉的书房十分杂乱,李辉自己没有时间收拾,其他人也不敢收拾。

    尤其是杨二和田二每天轮番在李辉门口守着,生怕别人拿走其中一点东西。

    他们两个清楚地很,这书房里,任何一张纸都是宝贝。

    侯爷虽然没有说过,但每一次有人带走一张纸,就可以换来无数财富。

    两个最早李辉家里的佃户,已经成了家里的副总工,见过的银子是他们前半辈子都没有见过的数量。

    就差天天守着银子睡觉了。

    “这就是活字印刷,每次只需雕刻一个字即可。”

    “坏一个,就换一个。”

    “如此卡在模板之中,便如同雕版,可随意变换组合,比起雕版印刷不知好多少倍。”

    刹那间,王通老泪纵横,“早知如此,我就不敝帚自珍了,家中那么多的手稿,就应该印刷出来,让天下学子都好好琢磨。”

    李纲叹息一声,“李辉啊李辉,你如果早点弄出来这个活字印刷,我也不至于去入朝为官了。”

    李辉笑了笑:“两位先生可是要出书?李辉已经想好了,一本书就一两银子如。”

    说话之间,李纲和王通刹那间脸色变了,“好你个李辉,刚给你点甜枣,你就嶋瑟起来,一两银子虽然不算贵,但我们两个老不死的,哪有那么多钱。”

    “这次给你印刷这两本书,已经是我两人几年的积蓄了。”

    李辉笑了,原来这两个人以为李辉要向他们收钱。

    或许这个时代的文人如此看重自己的作品就在于此,出版一次,花钱太多了,惜字如金,自然不得不慎重啊。

    “两位先生说什么呢,从今以后,大唐印刷书籍,凡是卖出去一本,就要向著书者缴纳一部分文化产权费用。”

    “这个规矩现在无人知道,但用不了一年,整个大唐的书商都会遵守!”

    李辉信誓旦旦说道。

    “怎么?出书不要钱了?”

    “还要给我们钱?”

    李辉让两个大儒坐下,缓缓说道:“两位也有著作,也都是著作等身之人,深知一本书从腹中到纸面需要多少心血,作者花费了无数心血,怎么得不到报酬呢?”

    “如果以前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