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3C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三国从忽悠贾诩开始-第78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入庐,陈设简单。

    书架上整齐摆放着无数竹简,张绣拿起一卷,不由挑眉,因为这竹简内竟然空无一字。

    “呵呵,将军,庐内可供阅览的竹简寥寥无几,至于这些书架上的竹简,都是我家主人生平研读过的,早已熟记于心,便将原卷烧毁留有空竹。”

    书童在旁斟茶,同时轻笑解释。

    “这些他都记住了?”张绣目光一颤,这么顶的么?这些加起来恐怕不少,能牢记于心可不简单。

    “记得记得,主人可倒背如流。”书童颇为自傲道。

    张绣砸吧下嘴角,望了眼书架最高位置,一份竹简用锦布包上,其就欲取下来时,书童连忙道:“将军不可。”

    “将军,此竹简乃我家主人呕心沥血所著,不可示人,还望将军莫要为难小人。”

    “一个破竹简,有啥不能看的。”胡车儿撇了撇嘴道。

    张绣迟疑了下,收回了手,望了眼一侧天下十三州的草绘图。

    草绘图只是标注了大型城镇,关隘,以及一些地利,而其中一些州郡被放上了木棋,想来是对应的诸侯。

    看来诸葛亮对天下时局一直关注着,想来他一直想要出山,可却在静候良机,否则关注这天下时局何用?

    “将军请喝茶,”书童低声道。

    张绣点头,坐与次位,品茶不时望向庐外,想来应该快了。

    书童见状,有些好奇道:“将军,我家主人确实出门赴友,恐短时难归,将军无需”

    话还没说完,只见庐外诸葛亮折返回来,其整张脸都垮了,一副这不应该的表情。

 第一百四十一章 万劫不复之法

    “好你这厮,我家主公诚心拜会与你,你不领情就算了,还特地溜之大吉,若不是我家主公料到你会如此,恐怕还真被你蒙混过去了。”

    胡车儿捋着衣袖,神情有些恼火,就欲动手。

    “胡儿,不得无礼。”张绣抬手沉声,连忙制止。

    诸葛亮深邃的眸子带上一丝狐疑,看了眼张绣,张绣提前知道自己会跑?奇怪,还真是奇怪。

    “孔明访友回来了?”

    此时,张绣捏着茶盏,双目灼灼,似笑非笑道。

    诸葛亮苦笑摇头,抱拳作揖道:“将军说笑了,亮见雪停,刚遇出岗访友,却得知将军亲至,特地折返回来相迎。”

    张绣抿了口茶水,耸肩轻笑,不予揭穿。

    诸葛亮心中盘算,旋即径直落坐,高声道:“小童,速去取我那珍藏数年的香茶,沏与将军品尝。”

    望着小童退去,张绣再度看向诸葛亮,目光如炬,足足盯了十数息,沉声道:

    “孔明,当今天下动荡,百姓疾苦,吾虽胸怀大志,可却缺少王佐之才为我安定后方,掌控荆州。”

    “而近日与元直、州平闲聊,其二人对孔明推崇备至,绣求贤若渴,故前来拜会,叨扰之处还望孔明见谅。”

    说着同时,张绣起身抱拳作揖。

    诸葛亮眼中闪过一丝诧异,连忙起身将张绣搀起,同时道:“亮不过乡野村夫,何德何能让将军行此大礼。”

    张绣直起身,定睛望了眼诸葛亮。

    诸葛亮:武力61,统帅101,谋略105,内政106。阵营:无。

    张绣瞳孔微缩,啧啧,村夫果然是村夫,果然能进武庙不是闹着玩的,丫的这还没出山呢,各项数据就这么吊炸天。

    等出山了还了得?

    不行,今天不管怎么样,也得把村夫忽悠上车,忽悠不上车腿都给打断,免得爬到刘跑跑的被窝里。

    只不过,怎么忽悠呢?

    政治、军事之类,自己忽悠不过,眼界格局之类,村夫未必理解。

    “孔明,汝熟读四书五经,专研天下兵书,为的不就是除乱治天下么?天下百姓疾苦你难道不知?或者你一心为己不思百姓?”

    张绣沉声喝说道。

    想了半天,他也不知道怎么get诸葛亮的点,只能从后世记载中去尝试,记载中的诸葛亮对百姓还是比较好的。

    插一句, !

    诸葛亮眉宇微皱,深吸口气,旋即神情变得肃然,沉声道:“将军既思百姓,又可知如何让百姓安居乐业?”

    “或者说,将军可知,当今大汉,因何战乱四起?将军若能解惑,亮愿用平生所学,助将军平乱治天下。”

    诸葛亮说完,目光灼灼看着张绣,他现在不想出山,因为当今天下无能人让其折服,学术军事无人能及,也只有人格魅力了。

    “让百姓安居乐业?”张绣挑眉,旋即笑道:“轻徭薄赋”

    闻声,诸葛亮眼中闪过一丝失望,他本以为张绣会有一番自己的见解,可却过于笼统甚至毫无价值可言。

    然,下一秒张绣继续道:“轻徭薄赋不过是治标不治本,大汉乱与土地,乱与世家,乱与时代。”

    “灵帝虽昏庸无道,可却无法改变。可以说,汉朝必灭,新朝将立,打破固有,新朝又将轮回百年,然终会重蹈覆辙,此乃时代之悲矣。”

    听着张绣说完,诸葛亮眼中闪过一丝异色,甚至有些好奇张绣的见解,因为这番话他同样知道,可这又如何根除?

    “朝代更替实乃定数,古今圣贤苦心钻研,皆无可奈何,不知将军有何见解?”诸葛亮拱手问出心中所思。

    张绣没有答话,而是朗声道:“孔明以为大汉是何人掌控?”

    “天子掌控,世家而治。”

    “是,亦不是。”

    “百姓难存,将天下倾覆。百姓乃天下根基,汉虽由世家治理,可汉朝国祚年景却由百姓决断。”

    “水可载舟,亦能覆舟。”

    “十数年前,黄巾起义,短短数月,天下各州郡响应,聚民何止百万,真当是张角蛊惑人心所致?”

    “张角没那个本事,因为大汉乱不在黄巾,而在人心,在于大汉百姓难以存活。若百姓安定,何人愿反?”

    “归根结底,不过是因为土地被世家豪强兼并,百姓沦为佃农,恰值大旱,百姓难以生计,故黄巾乱起,愈演愈烈。”

    “就算新朝建立,百姓得以土地,然百年后,土地再度兼并,百姓难存,将又是一次王朝迭起罢了。”

    张绣声音铿锵有力喝道。

    诸葛亮眼眸深邃,心中算是认可张绣所言,试问道:“将军所言确为根本,可又当如何根治?”

    张绣无奈摇头,闭目道:“根治之法不难,可利益固化,若动之,势必触碰无数人的利益,过程将难上加难,一不小心,将万劫不复。”

    说到这,他双目陡然睁开:“孔明可愿助我,此法若得以实行,你我势必名留青史为后世瞻仰。”

    诸葛亮没有应答,抱拳问道:“将军所言根治之法究竟是何物,又当如何为之?”

    “摊丁入亩,丈量土地。”

    张绣声音凝重,古今抑制兼并的方法有很多,而此法所取得的效益却是最大的,想来也是当下最适合的。

    “恕亮愚钝,不知将军此话何解?”

    “丈量登记所有耕地,废除人头税,将丁户所需人头税分摊至所有耕田,由地多者承担丁税。”

    “如此,百姓将减轻赋税,减少藏匿丁口,增加新生丁口。同时有利于官府收缴税钱,乃益贫损富利国之策。”

    张绣大概解释道。

    这个还不算狠,狠的是均田制之类,砍到世家不敢做声。

    当然,仅是如此,恐怕那些个世家豪强就不会愿意,因为他们地多,如此他们要承担无数的丁税。

    掏钱他们可不乐意。

    诸葛亮眼角微眯,神情陷入沉思,他读遍四书五经,此法他从未听过。不过听了张绣解释,并非不可行。

    汉朝良田开垦本就有限,而其中八成土地皆由世家豪强所占据,若能施以此法,那百姓将减轻不少负担。

    他能想象出来,一旦没了丁税,那荆州人口定会以极高的速度增长,而不会出现所谓的因税杀子等蠢事。

    人口代表的可是生产力,代表着财富。不过此事就如同张绣所言,难在如何施行,因为世家不会见得如此。

    “此法若行,将功利千秋。”诸葛亮赞赏,转而又道:“可荆襄世家不会任由将军为之,不知将军打算如何实行?”

 第一百四十二章 诸葛亮 年轻人不讲武德

    诸葛亮承认,自己有些动心。

    此时,他双眸静静注视着张绣,同样有些好奇张绣会怎么做,因为这条路几乎死路,他可不认为可行。

    “此法虽好,却不可能急功近利,只可徐徐图之。如今荆州各地税收欠缴、亏空良多,世家蓄奴避税无数。”

    “我意,先行整治偷税避税,严法度,重惩之。待时机成熟,再以雷霆手段推出此法,从而抑制兼并。”

    张绣神情肃然,略带询问道。

    他只是知道此法,同样也知道此法的利弊,可具体能不能在汉末施行,张绣只能靠自己推断。

    “将军确定要如此?”诸葛亮略带好奇,变法弊大于利,一不小心,张绣都将万劫不复。

    “自然,”张绣没有犹豫。

    他清楚整个汉朝是靠豪强世家打天下的,一直皆是如此,他冒然改变,是喜是忧无人能知。

    诸葛亮轻笑了声,朗声道:“冀州袁绍为世家之首,其虎踞河北,治下世家不计其数,其重用之,然粟谷堆积成山,麾下精兵强将不计其数。”

    “数年前,兖州曹操占据中原,杀害不少世家中人,却遭反叛,兖州各地响应,其仅剩三座县城苦苦支撑。”

    “至此之后,其对内部世族皆一直小心翼翼,以怀柔为主。”

    “而幽州公孙瓒,其势之初北连幽冀,东至青州,可与袁绍媲美,然其杀害刘虞,坑杀士,从此没落,如今困守易京实为冢中枯骨。”

    说到这,诸葛亮看向张绣,笑问道:“其中利弊将军应知,如此将军还愿为之呼?”

    “呵呵,”张绣爽朗大笑,剑眉深邃喝道:“若顺应时代,就算一统这乱世又如何?待百年后无非再乱一场,如此王朝要知何用?”

    诸葛亮眉宇微蹙,有些诧异,他到是小瞧了张绣志气,毕竟这些鲜明例子就在眼前,大概率重蹈覆辙。

    插一句,我最近在用的看书app, app  书源多,书籍全,更新快!

    “汉人当立,而非损与内耗。”

    “更何况,边疆异族狼子野心,长此以往,异族定趁虚进军汉土,奴役汉民,欺辱我大汉子民。”

    “此场景,非我所愿。”张绣声音厉然,旋即道:“绣恳请孔明出山相助。”

    张绣清楚,百年之后五胡乱华,神州陆沉,北地千万子民沦为奴隶,堂堂大汉子民却沦为两脚羊,何其悲惨。

    诸葛亮又是一阵诧异,目光上下打量了眼张绣,好像这厮想法有些超前啊,这让他又有些刮目相看。

    “我说你这厮,我主这般礼贤下士,汝别不知好歹,信不信俺现在就把你给绑了?”

    胡车儿见诸葛亮迟疑,不由愤愤喝道,同时从腰间摘下一捆绳索,一副你敢不答应试试。

    “额!”诸葛亮脸皮抽了抽。

    胡车儿想绑他不是关键,关键张绣竟然不去阻止,而且看样子,胡车儿的绳索就是张绣让他带的。

    “胡儿鲁莽,孔明切勿责怪,只是不知孔明思虑如何,可愿相助?”张绣沉声道,神情略显迫切。

    “将军,孔明才疏学浅,恐怕难以”诸葛亮心中已经有了答案,不过想装逼矜持一二,故说着

    可还不等他说完,张绣翻了翻白眼,抬手打断,转身道:“胡儿,孔明乏了,帮我把他绑了,抗下山去。”

    诸葛亮:“???”

    诸葛亮愣住了,丫的这年轻人,咋这么浮躁呢?就不能三拜三请么?动不动就绑,一点不讲情面啊。

    可还不等他说话呢,胡车儿咧嘴嘿嘿一笑,搓着那大黑爪子,看着诸葛亮的眼神都变了。

    大步上前,也不绑了,

    直接把诸葛亮抗在肩头。

    那粗糙的黑爪子则是拍在诸葛亮屁股上,情不自禁又捏了两把,啧啧,年轻就是好,肉挺软的。

    “???”

    诸葛亮整个人都傻眼了,这光天化日之下竟然强抢民女,呸,强抢民男?

    尤其配上胡车儿那黝黑带笑的表情,诸葛亮真的慌了,看张绣这轻车熟路的样子,估计没少干这事。

    “承蒙将军不弃,亮愿以生平所学,助主公平乱治天下。”诸葛亮连忙放下了矜持,急喊道。

    张绣一听,露出喜悦。

    可算搞定了,丫的就是欠摸。

    下次看来得带胡车儿多摸几个回来。

    “快,快将孔明放下。”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