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妹妹啊!你到底还是女儿家,成天和那些三教九流的混子在一起像什么话嘛!”这是大哥刘伯。
“妹妹啊!你说你一个女孩子,成天扮成男人也就算了,怎么还学那些地痞无赖招摇撞骗?”这是二哥刘仲。
“女儿啊!你别再成天在外厮混了,回来好好跟娘学学女红,要不然你以后怎么嫁的出去啊?”这是刘老太。
“不许再扮男人!马上给我恢复女儿身!”这是刘老汉。{免费小说}
以上的说辞刘季每个月不下要听上十次,已经是耳朵都起茧子了。如果,她不是左耳进右耳出的话,也早该把这些话听进脑子里了。然而,无论父兄和母亲在耳朵边唠叨多少次,刘三小姐始终一副“任你波涛汹涌,我自岿然不动”的样子。
直到有一天,刘老汉将一颗重磅炸弹投到了刘季面前:“我已经给你说了门亲事,就是邻邑老曹家的儿子。”
原来,与丰邑同属沛县的另一个邑里,有一户姓曹的人家,那家主人有个儿子叫曹参,比刘季大三岁。曹参十岁的时候就外出游学,那时候刘季还没有撒下那个“她是男儿”的弥天大谎,但是她的名气也已经传到了相邻的邑县里。所以,曹参对刘季的印象还是当年那个摆下水牛阵,让军官儿子吃了大亏的小女孩。
其实,有道是“男大当婚,女大当嫁”。刘季也不是没有想过恢复女儿身,之后再嫁人的问题。但是,她择偶偏爱特立独行,曾对父母说:“女儿生平只嫁两种人——第一,夫君比女儿强壮;第二,夫君比女儿聪明。”
说道比刘季强壮的人,只看她伏虎斩蛟的战绩,就足以令九成九的男儿望而生畏了。但说道比她聪明——想这曹参少年便出门游学,必然见多识广。这倒可以考他一考。
于是,刘季对老父说:“爹爹要女儿出嫁也行。不过女儿不愿盲婚哑嫁,那曹参品貌如何,女儿势必得相上一相。q i s u w a n g 。 c o m '奇_书_网 _'相得中,女儿便嫁;相不中,女儿便不嫁。”
在那个时代,本来婚姻之事都是父母做主,儿女——尤其是女儿——不得有异议。但是,刘老汉生平最宠爱他这“神女托世”的小女儿。再加上,那曹参虽然凭着小时候对刘季的印象前来求亲。但是,曹参的家人却都被刘季那伏虎斩蛟的成就骗得服服帖帖的,从来就不当刘季是女子。而刘季当年诓骗众乡里的那番说辞,曹家父母也告诉曹参了,更拿出了“刘季不是女子”的一系列“铁证”。只是曹参不信,非要来丰邑看一看,在得到刘老汉肯定的回答之后,曹参喜出望外之下,这才向刘老汉求了亲。
于是,刘老汉想:“让闺女和夫家见见面也好。让那曹家小子亲眼看到自己要娶的是一个羡煞天人的美丽姑娘,而不是乡间谣传的那个男生女相的怪物。既让他心里有了底,也打消了他家里的顾虑。”
于是,刘老汉对刘季说:“相一相也好。不过,既然是去相亲,那你就不能般成男人去。”
刘季欣然接受。
………………
+++++++++++++++++++++++++++++++++++++++++++++++++++++++++++++++++
第二天,曹参来到刘家,受到了刘家人的热情款待。
今天的刘家人显得格外高兴。原因无他,看刘季同曹参聊得颇为投契的样子,看来让整个刘家都揪心的刘季的婚事问题终于马上就要得到解决了。而且,时隔八年,刘季重新穿上女装,略施粉黛之后,其明艳妩媚自然倍增。刘家老小都不免多瞧了刘季几眼。而那曹参更似灵魂出窍,初入刘家大门时见了刘季,竟傻愣愣立于原地,呆若木鸡。
………………
天色见晚,曹参要走。刘季相送,然却不提二人婚事。曹参问其故,刘季答曰:“今与兄长谈,足见兄长博闻而守诺,直言而仗义。若交友,莫如兄长者。在此,小妹祝兄长早得良配。”
话说到这份上,曹参算是明白,自己同刘季的婚事算是黄了。但是,好歹他也是个要面子的大丈夫,也不好意思问刘季为什么看不上自己。两人话别之时,只问刘季何以长年扮作男人哄骗乡里。
刘季回答说:“小妹虽为女子,心中亦有志向,欲成大事。故而假以男儿之身,今日以真面目事兄长,还望兄长守口如瓶,切莫告之外人。”
………………
送走曹参之后,刘老汉对刘季恨铁不成钢道:“你这丫头不是胡闹吗?我看曹家那小子不错了,你怎么就没相中人家呢?你这样还嫁得出去吗?”
但是,刘季却振振有词道:“女儿曾经告诉爹爹,女儿生平只嫁两种人——其一,夫君比女儿强壮;其二,夫君比女儿聪明。”
刘老汉闻言,闷闷不乐道:“说到比你强壮——恐怕全天下也找不出几个比你力气还大的男儿来。可说比你聪明——你自己不也说那曹家小子见多识广吗?”
刘季莞尔一笑,道:“席间,我问敬伯。(流魂:曹参,字敬伯)‘当今天下之势如何?’答曰:‘西北强秦,据崤函之固,拥雍州之地,君臣固守以窥周室,有席卷天下,包举宇内,囊括四海之意,并吞八荒之心。秦孝公时,商君佐之,内立法度,务耕织,修守战之具;外连横而斗诸侯。于是秦人拱手而取西河之外。孝公既没,惠文、武、昭襄蒙故业,因遗策,南取汉中,西举巴、蜀,东割膏腴之地,北收要害之郡。后虽有九国之师率众百万,叩关攻秦,秦人开关延敌,九国之师,逡巡而不敢进。秦无亡矢遗镞之费,而天下诸侯已困矣。自此之后天下诸侯莫有能当秦者。’……”
“嗯,这又怎么样呢?”刘老汉虽然不懂政治,但对女儿拒绝曹参的原因却十分关注。
“敬伯先前的一番见解确有其独到之处。可女儿后来又问他:‘既然天下诸侯莫有能当秦者,以兄只见,秦能否一统**?’可他却说:‘秦得势久矣,虽有蚕食各国之地,却不得动摇诸国根基,何也?天道之不允也。春秋之时,亦有五霸,皆不得长久。是故以余之拙见,秦虽可执当世之牛耳一时,亦不能吞并诸国以自立。’……”
“……”刘季一番话把一家人说得更糊涂了。
“春秋以来,天子无力约束诸侯。各国连年征战,士卒百姓死伤无数,天下苦之久矣。是故,天下一统,实乃民心之所向,大势之所趋,诚不可逆也。”刘季总结道,“今之强秦,蛰伏多年,谋划良久,既有得天下之资。数年前,秦庄襄王崩,太子政继位,丞相吕不韦辅政。此子若能扫除壁障,掌秦之大权,奋六世之余烈,三十年内必振长策而御宇内,吞二周而亡诸侯,履至尊而制**,执敲扑而鞭笞天下。”
刘季说了一大堆,作为老实庄稼人的父母和兄长听得是云里雾里。但是,大概意思也猜测得到,就是曹参的见识不如她,所以她不嫁曹参。
这可气坏了刘老汉,指着刘季的鼻子气节道:“你一个女孩子家家,管这些作甚?天下大事自有天下男儿把持,身为女子,就该安心相夫教子!”
这话说得刘季满心委屈。她一生下来便不同于寻常女子,即使是女扮男装之前,便常常将“谁说女子不如男”这句话挂在嘴边。后来换了男装,刘季诸多作为皆不弱于男儿,这更是坚定了她小时候的信念。
今天听得父亲这么说,当即反驳道:“女孩儿关心天下大事又怎么了?还是爹爹认为女子天生就该依附于男子,如傀儡人偶一般?”
“男为乾女为坤,男为天女为地。坤从于乾,地从于天。自古已然,自然之理也!”刘老汉激动道。
不过,才十五岁的刘季正处在叛逆期,正是大人说什么都听不进的年龄,于是高声道:“这纯属古之歪理!女儿偏偏不从!爹爹既然认为女子管不得家国大事,那女儿今生必成就一番事业,将来封侯拜相以光耀祖宗……”
那晚上,刘季同刘老汉吵了好久。
第二天,刘季即向四邻好友告之——刘季即日改名“刘邦”,意为非天下大事不闻,非国家之事不管。
………………………………
………………………………
03 彼必将取而代之
自从刘季与刘老汉大吵了一架之后,改号“刘邦”,自此,出入皆着男装,不再作女儿打扮。'‘小说‘'每日只顾交友、宴饮、斗鸡、赌博,偶尔论天下时事,再不与父母兄长谈及自身婚嫁。
刘老汉大怒,欲训斥女儿。然刘邦口舌伶俐,刘老汉辩之不过,掌掴之。刘邦愤而出走,十数月乃归。父女见面,老父重提旧事,刘邦争之。老父舌辩不过,再掌掴之,刘邦再出走,十数月再归……
如此反复十余次之后,“刘老汉”也熬成了“刘太公”,年事已高的她始终对刘邦无可奈何,索性听之任之,不再管她。
………………
当日,刘邦拒绝曹参之后,曹参顾及颜面,当面不问刘邦拒绝他的原因。可事后,他却偷偷找到刘邦的二哥刘仲,问他当中缘由。刘仲将当晚刘邦与家人的谈话如实相告。
曹参闻之,虽然觉得其中颇有几分道理。但是,有点大男子主义的他怎么也不愿承认自己的眼光竟然还不若一个女子远大。于是嗤之以鼻,说:“三妹一介女流,安知天下事?”
不过,当秦王政除吕不韦、诛嫪毐,掌秦国大权之后。公元前230年,秦灭韩;公元前228年,秦攻占赵都邯郸;公元前225年,秦灭魏;公元前223年,秦灭楚;公元前222年,秦灭燕、赵;公元前221年,秦灭齐。自此,秦灭六国而统天下,秦王政自称始皇帝,制八荒而御**。
至此,曹参想起当初从刘仲口中得知刘邦那晚的一番说辞,不由得抚膺而叹:“三妹真奇女子也!”从此以后,曹参再也不敢小觑刘邦。凡有大事,必请刘邦商量。
………………
+++++++++++++++++++++++++++++++++++++++++++++++++++++++++++++++++
时光飞逝犹如白驹过隙,眨眼间,刘邦已经四十岁了。《纯文字首发》
那时候,女子十四五岁便可以出阁嫁人,十七八岁正是谈婚论嫁的黄金时段。要是过了二十岁还没嫁出去,那就是不折不扣的老姑娘了。而普通女子到了刘邦这般年纪,儿女具已成年,大部分甚至都成了祖母。
可以说,在二十一世纪,四十岁的女子尚且风韵犹存。可在秦朝,过了四十岁的女人就连半老徐娘都抵不上。再加上,秦朝人的平均寿命也不过五六十岁,人活了四十多年也真的是活了大半辈子了。所以说,四十岁的女人在秦朝算得上是不折不扣的“老妪”了。
但是,奇怪也就奇怪在这里——普通女子哪怕只是过了三十岁,也就慢慢人老珠黄了。可刘邦自从二十岁后,几乎就没有变老过。到了如今这般年纪,反而美艳更胜从前十五六岁的时候。
当然,在沛县知道这事的除了刘邦的家人之外,也只有樊哙和曹参。因为只有他俩知道刘邦乃是女儿之身。在其他人眼里,刘邦则是一个二十岁后就没有老过的俊俏男儿。但饶是如此,沛县四邑皆以之为神。尤其是刘太公,每每再联想到四十年前刘老太怀上刘邦的那晚,三只火红色的凤凰在刘老太身上盘旋缭绕不去,就更加肯定自己的爱扮作男儿的女儿乃是天上神女托世。
时年,向沛县县令求官。县令敬其早年打虎斩蛟,早她一年做了沛县狱吏的曹参又在县令面前一力保举。而刘邦在县衙里的其他朋友,如书吏萧何,厩司御夏侯婴等也在县令面前全力推荐。故此,县令顺理成章地让刘邦做了泗水亭长,负责征兵、正税赋和警卫工作等等。
如此,时间又过了几年,到了公元前210年,也就是刘邦四十六岁的时候。
那年冬天,刘邦协同樊哙去江浙会稽一带公干。顺带一提,在刘邦当了泗水亭长不久,她把樊哙也拉到了沛县小吏的队伍里,成了县衙的捕役。
那时候,适逢始皇帝巡游会稽——刘邦、樊哙正在路上若无其事地走着,忽闻街上一阵锣鼓喧天。不一会儿,便有数百甲士出来清场——吆喝着让路人百姓退到两旁,让出一条大道来。
清场完毕又过了十几分钟,这才出来一支几千人的仪仗队,其排场奢华自不必说,单就那仪仗队中央,玉辇华盖上的始皇帝,不怒而自威,威风而凛凛。一股天子之气扑面而来,摄人心魄。道旁百姓见了,不用那些在维持秩序的甲士吆喝,不由自主地就双膝跪地,不敢仰面而视……
等到始皇帝和他的仪仗队全部走远,刘邦和樊哙从地上站起来。刘邦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