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貂蝉既然是正式纳妾,虽然不会大办,但也会挑选良辰吉日,大概是七月初八,距离此刻尚有一月之久。
吕布将此事交给了严氏打理,他要趁这段时间去各处勘察一番,此前已经请天子下诏各郡县,请名医、名匠共聚长安,如今各地名医,工匠已经汇聚长安,对于吕布来说,与其去跟那些心思不在一处的朝臣废话,不如研究研究如何进一步消除瘟疫和水患。
卫尉署,几十名工匠汇聚一堂,大的有六旬,最小的一个看上去只有十来岁,作为匠人来说,能被卫尉相邀,已经是受宠若惊了,相互之间也不敢多言,生怕冲撞了谁,对他们来说,这卫尉署每一个都是高不可攀的存在。
“主公已至!”已经被正式任命为卫尉丞的姜叙进来,看着众人沉声道。
众人连忙起身,但觉眼前一暗,却是吕布魁梧的身影出现在门口,直接遮蔽了大半阳光,无形的压迫感汹涌而来,让在场第一次见吕布的人,无不感觉胸口一窒。
“参见卫尉!”众人不敢怠慢,连忙对着吕布一礼道。
“无需多礼!”吕布径直来到自己的位置坐下,看着众人道:“如今关中百姓罹难,诸位能够响应朝廷号召,皆是我大汉义士,布在此先行谢过!”
众人见吕布竟是真的一礼,连忙侧身,连道不敢。
“客气之言,也就不多说了,如今仅渭水便有十三处决堤,如今虽然堵上,但随时可能被重新冲开,这水患不决,百姓难安,诸位皆是这关中名匠,是以布请诸位前来,便是赶往各处指挥修筑堤坝,解决水患!”
吕布看着众人,肃容道:“当然,诸位不辞辛劳来此,朝廷也不会让人寒了心,赏赐绝不会少,而且此番治水得利者,若愿意出仕,不论出身,我皆可保举其入朝为官。”
当然,官不能乱给,事实上,大汉在工匠这类的官职上有所缺失,不是没有,但基本不干事,吕布想借这次机会,效仿大乾的一些制度。
有一说一,大乾虽然软弱,但在制度上相对会更完善一些,新东西没有,大多数大乾的官职在大汉能找到对应的,只是针对性更强一些。
这次赈灾是个契机,工匠的力量若能发挥到极致也是十分厉害的,大乾的军备堪称无敌,败亡的根源不在这里。
一众工匠闻言双目放光,工匠之家,想要挤入朝堂难度之大能让人绝望,如今有机会在为百姓尽一份力的同时,还有这好处!
原本众人来此的目的就是响应朝廷号召,为这天下出一份力,没指望有什么回报,没想到到了吕布这里,还真有,一下子好似浑身都有力量。
“能为朝廷,为关中百姓尽一份力,是我等之幸,不敢有他求!”
对于这种话,吕布只当听了个响,当真就输了,他也确实需要一批有统筹能力的工匠,这次正好看看这些人的本事。
“便请诸位说说,这关中水患该如何治?”虚了巴脑的东西吕布直接撇开了,至少如今他要的是效率而不是好听的废话。
不过一群工匠,制作物件行,搭建桥梁甚至设计一座堤坝也能做到,但要让他们从纵览全局,拿出个治水的方案来这就有些为难认了。
吕布虽有数世经历,但如何治水也是让人去做而非亲自来做。
一众工匠顿时哑口无言。
“将军,这让我等修建堤坝,搭建桥梁都可,但这如何治水……”年迈的工匠苦笑着看着吕布,这专业不太对口啊。
“很难?”吕布皱眉道。
“我……在……在下……或……或许有……可……可以帮……将军!”大厅中,就在一众工匠沉默不已之际,那最年少的工匠突然站起来,对着吕布一礼,磕磕巴巴的道。
口吃?
吕布看着少年,眉头微皱,点头道:“讲……”
“自……自古……”
吕布额头青筋跳了跳,打断少年的话道:“你可识字?”
这年头大多数工匠是不识字的。
“识……识得。”少年工匠连忙点头道。
“伯奕!”吕布扭头看向姜叙:“他写,你说!”
“喏!”
姜叙点点头,着人给少年备好竹简和笔墨,少年会意,当即提笔急书,姜叙则帮他读出来。
“自古以来,治水无非堵与疏,在下一路走来曾看过各处水患,其实渭水和泾河今年之所以泛滥,皆因去岁冬季连续下雪,春季雨水不停导致河水暴涨所致,要治理的关键,便是何处疏浚,何处堵,在下不才,做了一份疏水图,若按此图挖掘沟壑,将水善加引导,此番水患不但能解,而且还能滋养四方沃土!”
“且取来一观。”吕布见姜叙看向自己,点头道。
少年从怀中取出一张地图铺开,吕布起身走上前去,少年再度奋笔疾书。
“水势太大,所以当先将如今积聚的洪水泄走,在此处挖掘八条沟壑,可以将此处水引走,四方耕田预先挖好水渠将水引入,为避免水势过大冲毁耕田,可以在此经过几次分流和加固,让水势减缓!”
“除此之外视线在灞桥这一带做好疏导,将百姓先迁开,而后在这里挖掘一条长河,将水引往黄河支流,如此一来,泛滥的水便重回黄河,且将关中大片土地滋养一遍!”
吕布看着地图,听起来好像很有道理,但这事情他毕竟不是专业的,当下扭头看向少年,目光落在少年那竹简之上:“你是何人?”
这年月,能识字还能写字的人,一般都是有些出身的,少年身上衣着来看,家境应该算不上好,跟人言谈间也有些羞涩,容易紧张,反倒是写字时十分流畅。
“扶……扶风……马钧……见……见过……将军!”面对着吕布的目光,哪怕正常人都可能结巴,更别说本就有些口吃的马钧了。
马钧,扶风人,祖上是当地豪绅,后来家道中落,但家中还是有些藏书,最多的却是机关数术之类的东西,马钧从小好学,也有这方面的天分,一来二去也就成了扶风一带有名的工匠,算是寒门,擅长巧思,而且对数术颇为敏锐。
能将整个关中水患理清的,可不是只凭巧思就能想明白的。
当然,马钧的出身吕布并不知道,只是这少年说的颇为认真,听起来似乎也有些道理,最重要的是,吕布身边并无擅长这方面的。
“若让你来治水,需要多久?”吕布看着马钧问道。
“不……不知……”
“不知?”吕布皱眉。
马钧立刻涨红了脸:“不……不是……不……”
吕布看了看姜叙,姜叙会意,将一份新的空白逐渐递给马钧,马钧瞬间松了口气,连忙奋笔疾书:“不知将军可以调派多少人马?多少物资?”
“你需要多少人马?”吕布问道。
“以将军如今堵住的各处来看,最多不超过一月就会重新决堤,若想防止重新决堤,至少需要八千人,而且……这八千人必须受我调派。”念到最后,姜叙也有些犹豫了,目光看向吕布。
八千可不是个小数目,让一个少年指挥,就算吕布给了,他要如何服众?
“给你八千人,可有把握将水患治好?”吕布皱眉问道。
“没……没有……”马钧摇了摇头。
吕布耐心的等着,但等了半晌,没见马钧再有下文,有些诧异的看向马钧。
“我……在……在下……”马钧顿时紧张的涨红脸,半晌,突然提起竹简继续疾书。
“在下也是第一次做,治水之事关系重大,稍有差池便有决堤之险,所以在下不敢保证!”姜叙念完,有些古怪的看了马钧一眼,这孩子……老实人呐。
吕布点点头,对姜叙道:“去将华雄叫来!”
姜叙会意,躬身告退。
吕布这显然是准备用这少年了,虽然有些行险,但除了少年之外,在治水这方面,吕布也无其他人可用。
“我让华雄随你前去,他负责指挥将士,你负责指挥他。”吕布看着马钧,沉声道:“尽力而为,不会比如今更差了!”
“喏!”
。
第一百四十六章 解决问题的人
“主公,你要我听他的!?”华雄看着眼前的少年,不可思议的看着吕布。
“你若是能将关中水患彻底解决了,我听你的都行!”吕布看向华雄。
华雄:“……”
他不能,也不敢让吕布听他的。
“在……在下马……马……”马钧见华雄又看向自己,深吸了一口气,对着华雄便是一礼。
“主……主公,他说话怎这样!?”华雄瞪圆了眼睛,更不可思议了,这也能当官儿?
“稍有些口吃,不碍事,能做事就行。”吕布有些尴尬道。
这方面来说,西凉人才比之中原人才的短板就出来了,中原的话,各方面人才只要认真找,总能找到,但在西凉,像这种治水人才几乎没有,马钧也只是精擅工匠和数术,治水经验为零,这是被吕布赶鸭子上架了。
“全力施为,有需要跟我说。”吕布拍了拍华雄的肩膀。
“马钧……见……见过……将军!”马钧一句话到此方才说完,整张脸已经面红耳赤。
华雄看了看马钧:“……”
行吧,主公说的最大。
“主公,前两天李蒙过来问我地税的事情……”华雄叹了口气,这活儿他也只能认下了,不过转而看着吕布道。
吕布这次地税革新,是不分敌我,包括吕布麾下将领都受波及的,这也是吕布这段时间不上朝的原因,他得把这些问题都捋顺了,首先自己的力量得拧成一股而不是散开,免得被人趁虚而入,这个时候西凉军再闹出兵变可就不好收拾了。
长安现在是由高顺驻守,防止任何叛乱出现,其他将领都被吕布派出来赈灾,方便吕布在这次巡视过程中,跟众将一一谈话。
“你怎么看?”吕布问道。
“我自然是听主公的。”华雄当即道。
“你自然需听我的,我是问地税推行,你是否心疼?”吕布问道。
华雄犹豫了一下,点头道:“那肯定了,本来那帮士人手里是人头税,到了我们手里却成了地税。”
“这个没办法,要想服众,必须一视同仁,你告诉李蒙,这次查抄的那些士族田产,会有一份分给他们作为补偿,虽然交的税多了,但地也多了,还不满么?”吕布看着华雄笑道。
“那……”华雄还是有些肉疼。
“这么说吧,以前你的地抛开税赋一年能守百石,现在地多了,原本的地抛开税赋只有七十石,但你的地多了,时机得的便是一百四十石!”吕布看着华雄笑道:“还觉得亏么?”
“少了六十石!?”华雄不可思议的瞪大了眼睛看着吕布。
“……”吕布看着华雄,半晌无言,片刻后道:“滚!”
“哦~”华雄挠了挠头,转身离开。
吕布揉了揉太阳穴,发现在即想的有些简单了,人性的劣根就在这里,得到给人带来的喜悦永远没有失去带来的痛苦大,华雄的表现是最直接的,其他人藏在心中不说而已,但这才是最可怕的。
简单的直接多给地肯定不行。
“伯奕。”吕布抬头,看向姜叙。
“主公?”姜叙躬身道。
“你去一趟,将文和先生请来。”吕布决定把这个问题交给贾诩来处理,有事不决找贾诩,谁让吕布身边就这么一个像样的谋士?
贾诩回了长安后,做了一个侍中,因为已经许久没上早朝,很多人甚至都忘了有他这么一个人物。
“主公!”姜叙正要离去,却见姜冏从门外进来,对着吕布道:“门外来了一人,求见主公,说是故人。”
“故人?”吕布皱眉,他在长安的故人那可太多了,满朝文武都算,但敢跑到他这里的,似乎只有两个:“快请。”
“喏!”姜冏点头答应一声,告退离开。
不一会儿,一名清瘦文士略微佝偻着身子进来,对着吕布一礼:“参见温侯!”
“文忧?果然是你!”吕布示意姜叙先去找人,吕布则将来人迎进来,赫然正是消失许久的李儒。
“难得温侯还记得在下。”李儒苦笑道,清瘦的脸上,多了几分疲态,感觉比过去老了十岁。
“这话说的有些见外了,如今关中诸事繁杂,文忧此番既然来了,可否留下来助我一臂之力?”吕布看着李儒,一脸真诚道。
李儒认真的看着吕布,他这次来确实是投奔吕布的,他不甘心失败,同样不投吕布,这天下也没他容身之地,任何一个诸侯都不可能容他,除了投靠吕布,他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