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吕布虽然有心赶尽杀绝,但一入草原,便是满人天下,深入草原作战不是不行,只是需要大量的人力物力。
而中州之地,南方之前一直退避的义军也趁着吕布与满人作战的空档开始趁机抢占吕布来不及占据的南方地区。
吕布只能留下张光耀在此镇守,自率大军返回南方,汇合刘开达后,开始清缴南方义军,彻底一统中州。
只是原以为是很简单的事情,但真到了南方之后吕布才发现事情远不似自己想象的那般简单,因为北方常年受满人奴役,致使大量百姓选择南迁。
满朝立国数十年,也使得南方人口并不比北方差,甚至犹有过之,吕布虽然成功驱逐满人,又得了川地,却在渡江上几次被南方义军所阻。
除了刘开达之外,吕布麾下并无擅长水战之人,水军更是奇缺,在精擅水战的南方义军面前,吕布虽有雄视天下的兵马,却无法够到敌人,几次作战都是有力无处使,最终也只能跟南方义军隔江对峙。
接下来几年,吕布开始认真研究南方义军,包括他们如何获得民心,经济来源,作战方式以及召集工匠研究先进的战船。
大汉的战船其实吕布是没怎么见过的,大乾时候因为当初有吕伯雍为吕布筹谋一切,吕布也无需关心这些,但这一次,吕布不但要自己来负责民生,还要研究敌人弱点。
南方的经济且不提,但运送货物却远比北方要容易,以舟船为主,而且这边的船也并非吕布所见过的那种平底小船,底部是尖的,在水中可以更稳。
而因为遍布各地的水道,使得南方水运十分发达,这点吕布其实是体会过的,无论是之前他跟袁术交手,袁术的运输方式,还是大乾时候的水运都十分方便,人力成本能大幅度降低。
但如今的南方义军却给吕布一个新的方向,水上贸易!
将南方发达的水运运用到贸易之上所带动出来的利润超乎吕布想象。
因为满朝掌握天下这些年,大多数利益都被朝廷占据,百姓没什么活路,所以不少人开始搞私盐暗中积攒成本,也有人将中州的瓷器沿江送出,卖到海外国家赚取大量的贸易。
中州的瓷器、丝绸、茶叶在海外藩国似乎很吃香,让这些义军获得大量的财物让他们有能力组建自己的军队,这些年在南方闹得凶的义军,几乎都是靠着海运贸易,在短时间内积累大量的财物,然后招兵买马,继续跟朝廷抗衡。
若非有航运带来的大量利润,南方经济也不可能这么快飞速起来。
对方的财路吕布算是渐渐摸清了,他在沿海港口让刘开达训练海军,同时派人出使各国,将这些海上贸易线抓在自己手中。
经济受损后,这些原本没准备跟吕布硬抗到底的义军开始展开了凶狠的反扑,其力度远比之前抗击满朝时都要狠。
而吕布也发现这南方水运便利带来的弊端,极易造成一些地方强横势力。
吕布研究南方各州府地形,发现也不是所有地方都很富,有能力养起强悍水军的就那么几处,而这几处的共通之处只有一个,那就是通江达海,有着与江海相通的港口,内部有着将整个州府串联起来的江河,比如一个州府有一条主河可以贯穿大部分地方,没有断流的地方,这样就能让各个地方的资源通过内河迅速集中起来,然后通过江海运往需要的地方。
这样的地方往往能够富得流油,也能有足够的钱粮养兵,但同样这样的地方极易形成能够跟朝廷抗衡的地方势力。
在明白了这些问题之后,吕布没急着南攻,而是不断壮大自己在海上的力量,封锁大江出口,这样一来,便等于隔绝了大江通往海外的端口。
大量利益受损的势力开始疯狂向吕布发起进攻,用尽钱财想要贿赂吕布手下的官员。
当然有受不住诱惑而倒戈的,但这些都在吕布预计之中,兵权被他死死地扣着,这些反叛之人,没被擒杀的,也只能黯然渡江。
而这些渡江的人中,吕布趁机放几个自己人进去,开始反过来劝服一些人向吕布投降。
开始有一些南方城池主动投靠吕布,吕布开始有了渡江的资本,而后在打到南岸之后,吕布这边出了一场大瘟疫,让他不得不放弃难渡,而后又修养了近十年,吕布方才再次渡江,而南方诸多势力随着这些年吕布进一步的封锁,利润不断缩水,兵马也越打越少,最终被吕布吞吃干净。
驱逐满朝,吕布用了近十年时间,而渡江攻打南方,吕布用了近十五年,天下一统时,吕布已是五十五岁,然而整个人看上去却颇有精神。
天下已定,吕布开始认真的为自己打下的天下定国策,他要让这个属于自己的天下永久的传承下去,这不但是为这个模拟世界,也是对现实中的思考……
吕布的人生模拟器
第二百零二章 尾声
自己该定怎样的国策?
吕布突然间有些迷茫,在大乾时,吕布虽然是当皇帝,但当时的做法多是效仿古代君主以及一些来自父亲吕伯雍的观念,哪怕国家经营的不错,也只是大汉的翻版而已。
但如今吕布历经数个完整的人生,已经做过一次天子,经历过完全不同的两个时代,同时还有在大汉的见闻。
随着见识和经历的增加,吕布也开始发现很多自己上次做天子时的不足,他要建立一个完美的国家,根据自己这几世经历。
首先要明白一点,如果单凭中州这片土地,哪怕再肥沃富足,也是有极限的,就跟耕地一样,就那么多,农耕能够带来的财富是有限的。
所以工、商的使用或许就是抢过的一条途径。
就像南方这些义军,靠着海上贸易,生生攒出能够与朝廷抗衡的家底,而这也是隐患,如果商不加以制约,是会形成能够与朝廷抗衡的力量的。
所以在吕布的新政之中,首先明确了商的重要性,但同样也对商做出了严格的限制,比如商人的税赋是最高的,光是这一点,就差点让南方再次暴动,但吕布没有妥协,这只是最基础的,也是必须的,敢反对就拿命来反!
而后商人的护卫数量也有严格限制,不管以何种方式,只要商人护卫力量超过界限,直接抄家灭门!
最后,商人不得以垄断的方式囤积居奇,哄抬物价,一旦发现,抄家灭族。
这是吕布给商人上的枷锁,但同样也有鼓励政策,在海外受到欺负,可以直接向朝廷报备,王旗所致之处,但有冒犯,虽远必诛,相比于深入沙漠所耗费的人力物力,在有了明确航线的情况下,水军出击的耗损反而会少很多。
此外在不触犯朝廷律法的前提下,商人也会获得一定的优待,比如一些朝廷特供的东西可以容许商人享受。
这是吕布第一次接触海洋经济,所以鼓励和约束的同时,也是一步步试探,他想看看这些是否适用于大汉。
另外就是对工的鼓励了,希望工匠们能够做出更快、更大适合航海的船只以及适合船上作战的弓弩。
民生方面,吕布对百姓算是比较宽厚,乱世之后需有大治,这种情况下,朝廷只要维持最基本的只需,轻徭薄税,百姓自行发展便好。
在吕布这种政策之下,中州大地以极快的速度恢复着生机,不过短短十年,中州已经物阜民丰,再无当年那百废俱兴的景象。
同时这十年来吕布也没有放松对满朝的警惕,一直在积极备战满朝,六十五岁的吕布,依旧健朗,为了以绝后患,吕布让太子临朝监国,自己亲自出征塞北大漠,若自己不幸罹难,就由太子直接接替他登基。
这一次,吕布虽然知道彻底灭绝满朝不太可能,但还是做足了准备,而满朝这些年也恢复了一些元气,与吕布在边塞一场大战,终被吕布所败,接下来双方从东韩打到漠北,直打的尸横遍野,吕布以年迈之躯,三次杀入满朝王庭,斩了满朝皇帝。
直到第四个皇帝率领满朝残部深入漠北千里之外,吕布后勤实在难以供应,吕布方才率部而归,去时六十五,归来时却已经是七十岁高龄。
不久满朝降表送来,吕布虽然不忿,但这十年来中州积累被他打空了大半,的确不适合继续追讨,也只能暂时放下。
归来之后,却得到九儿病死的噩耗,吕布一时间有些麻木,这一世九儿算是过得不错,没受什么苦,但吕布常年不是征战就是治理天下,与妻儿相距的时日不多,甚至连妻子最后一面都未能见到。
他在九儿的墓前住了三个月,三个月后,吕布出来,将帝位传给太子,但却并未归隐,他要看看世界之大,在不顾群臣劝阻后,带了张光耀、刘开达、谢仁松等老部下驾船离开,周游海外诸国。
他足足在海外飘荡三十年,眼看着老部下一个个离开,而他还在不断周游,本想就这样一路欣赏天下的壮阔,直到死亡,谁知却在三十年后,重新飘荡回来,他记得明明自己是一路向西,为何会从西方飘回来?
这天下不是平的,而是圆的?
吕布被自己这个猜测吓了一跳,但苦无证据,也只能作罢。
而中州此时,自己立下的太子已经寿终正寝,如今继位的是吕布的孙子,他没有回朝堂去,他这三十年见过太多为了权利父子相残的事情,人性在受到利益相关的威胁时会变得多丧心病狂他很清楚。
他只是游历天下,将一些西方自己觉得不错的观点在民间传开,或许是因为吕布的缘故,中州三代天子在对百姓的态度上都极为开明。
但到了孙子这里时,吕布敏锐的察觉到,无论朝堂上还是地方上,类似世家的势力再次形成,而这一次,这种力量最大的在南方而非北方。
因为海运的关系,南方积累财富的速度远超依旧靠着农耕为主的北方,而财富的积累,也无形中在不断改良着南方的各种条件。
比如教育资源,吕布这些年走访中,发现如今朝廷通过考核选拔出来的官员,南方人才要比北方多了数倍不止,吕布亲自在南方走访,对比南北差异之后才发现,南方开始出现大量私人建立的学堂。
不惜重金请来名士大儒教授学问,而北方虽然也有学院,但基本都是吕布在位时的那些,他离开这么多年,北方书院基本没有增加,而南方的书院随着海贸的进行,如同雨后春笋一般不断出现。
南北经济的差距逐渐在人文、素养方面开始全方位展开,而朝廷似乎并未发现隐藏在这之下的威胁,甚至开始打压南方人才,致使南北矛盾开始激化。
南方掌握经济资源,而北方侧重权利,后世子孙不能善加引导,反而开始以打压和堵塞南方学子上升渠道的方式来防止南方学子抓权!
吕布确实留下过要杜绝商人跟权利融合的训诫,但如今这情况,朝廷该做的不是妥协,而是加大北方优势的开发,同时做出一些限制,比如商人世家如果想要当官,需放弃产业北迁之类的,总之要入仕就得放弃商人的利益和财富什么的。
总之如今已经到了变的时候,朝廷却迟迟没有作为,这样下去会出问题的!
吕布曾写了数封书信去朝廷,在他的时代,是准许天下人参议朝政的,当然这些由百姓写出的奏折会有审核,否则吕布一个人看,那得累死。
但自己的信送上去,却如石沉大海!
朝廷没有看到问题的严重性,反而在察觉到南方逐渐不受控制后,开始封锁国门,开了海禁!
这样一来,等于断了很多南方人的财路,若非朝廷对各地军权掌控极严,只这一条,说不定就能造成南北大战!
而接下来,朝廷开始一连串的查贪,大量的官员落马,轻则丢官,重则丢命!
这点虽然手段略显残忍,但吕布却是支持的,显然朝堂上也发现新的士族力量开始成形,借着查贪,实则将这些形成不久的士族力量重新打废。
而这反弹一直持续了五年,朝廷大多数官员换了三批方才结束,不是朝廷想结束,而是吕布的孙子……死了。
这个孙子虽无太多天赋,但却是颇为勤恳,事事亲为,重孙对吕布来说就有些陌生了,不过自己这位重孙虽然年幼,但接掌权利的手段却是不错。
就在吕布稍稍放心之际,南海处却开始有大量岛国人入寇。
吕布担心的事情终归是发生了,因为海禁的原因,不少南方豪族暗中勾结外人开始在海边四下贩卖财物。
但这些外来的可不是什么良善之辈,在了解到朝廷的海禁态度,知道这些人不能出海之后,不但贪了财物,没给钱,更在沿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