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双方交错的瞬间,侧舷火炮同时开火。
西班牙人的重炮威力一点不差,他们差的是远程火力。所以乐于先用近距离炮击扫平对方的防御,然后派步兵登船展开白刃战。
海警舰队的远程炮击世界一流,但今天的任务是歼敌!远距离炮击对半米厚的百年橡木船壳,根本构不成实质性伤害。
双方便不约而同的在一百米的距离上,开始大炮上刺刀的重炮轰击!
双方的步兵和陆战队员,也同时以步枪和回旋炮互相射击。虽然声势远不如重炮惊人,但造成的杀伤一点不逊色。
刹那间白烟冲天,木屑纷飞,轰鸣声、撞击声、惨叫声、桅杆倒塌的喀嚓声交织在一起,汇成一段血与火的死亡乐章!
很快,后面的西班牙战舰也跟了上来,像圣马可号和莫邪号一样,与最近距离的敌舰枪对枪、炮对炮的决一死战!
双方战舰犬牙交错在一起,大部分相距一百到两百米。也有近到几乎要贴在一起,在可以看清对方脸上生了多少颗麻子的距离上火力全开。
从下层火炮甲板到风雨甲板上的露天炮台,两舰连续不断的喷射火舌,将沉重的炮弹射给敌方。
从艏楼平台的排枪队到桅杆上的狙击手,也在这硝烟弥漫、炮弹呼啸,木屑横飞的危险环境中,勇敢的瞄准敌舰上的一切人形物体,不断的开火装填再开火!直到自己被子弹击毙或者被炮弹炸碎。
~~
然而经过短暂的互爆之后,西班牙人的大炮却哑了火……
因为西班牙战舰火炮再装填的速度实在太慢了——发射之后,平均十分钟,最快也要七八分钟,才能再射下一发!
主要是由于他们的舰炮是被用铁链牢牢固定在舱壁上的,这样开炮时固然不用担心火炮后座伤人了。可在装填时就得先解下铁链,然后炮手们一起将沉重的炮车往后拖,好让伸出舱外的炮口,退到可以装填的位置。
复装之后,还要再次将火炮推回发射位,然后再用铁链固定好,才能开下一炮……
这已经是圣克鲁斯侯爵,鉴于火炮在海战中的重要性越来越高,积极向葡萄牙人学习,改进了火炮技术,并加强了炮手训练的结果了。放在勒班陀海战那时候,西班牙人要一刻钟才能开一炮。
放在这个年代,五分钟一炮已经很不错了。然而他们的对手却是赵昊的海警舰队。
海警官兵的训练更专业,训练时长是对方的数倍,而且火炮技术上也更先进——定装炮弹和燧发炮之外,这些年海警总装备部还研发了一套复合滑车装置。
这种滑车安装有弹簧铅锤装置,可以减少火炮的后座力,使其发射后可以固定在装填位上。
它还可以扩大火炮的射击角度,让火炮向左右水平移动四十五度,所以现在海警的火炮已经可以上下左右移动了。
是以现在海警炮组装填速度合格的标准是两分钟一发,优秀标准是一分半一发。
不过目前钢炮还在小批量装备阶段,海警依然大量使用青铜炮,为了防止炮管过热变形,只能强行放慢在两分钟一发。
但开战前十分钟射速不受限制!
所以当双方完成首轮炮击之后,硝烟刚刚被北风吹散,海警战舰的侧舷便又一次喷射出无数的火舌。
这时西班牙人才刚解开锁链,正准备将火炮往后拖呢……
炮弹呼啸着洞穿了西班牙大帆船的舱壁,便在舱内弹珠一般乱窜起来。强劲的力道可以将火炮的炮管捶弯,把比成人腰还粗的桅杆底座打断,更别说那些血肉之躯了。
这也是为何在试验了锥形炮弹后,海警又果断用回球形炮弹的原因。锥形炮弹的穿透力固然强于后者,但实际杀伤力差的太远了。还得等到爆炸弹时代,才能取代球形炮弹。
湛卢号在十分钟之内,将至少五十发炮弹送进了‘弥撒号’的下层火炮甲板,整个直通甲板便成了残肢断体横飞、脑浆内脏四溅的血肉磨坊了。
待到最后一枚炮弹停下跳动后,整层甲板上便没有站着的人了。
幸存者蜷缩在角落里瑟瑟发抖,也已经彻底崩溃……
弥撒号上层的情况也好不到哪儿去。三根桅杆被打断了两根,只剩一根孤零零的主桅。风帆和索具也被扯成了碎片……
风雨甲板上洒满了橡木碎片,救生艇、木桶、艏楼、艉楼、炮车、所有在主甲板存在过的东西,都被打成片状和条状,碎屑造成的二次伤害,甚至大于炮击造成的直接伤害。
所有的炮位都被摧毁,甲板上横七竖八躺满了士兵尸体。这也都是洪熙大炮的杰作。这种短重炮的射速要比洪武大炮和永乐大炮都快,它喷发出的葡萄弹和霰弹,团灭了在甲板集合整队、准备接舷的西班牙步兵……
~~
这短短的十分钟时间,不只是弥撒号遭遇了炼狱,几乎所有被上风舰队一对一咬上的西班牙战舰,都遭到了沉重的打击。
损伤程度的差别仅限于双方的距离和海警战舰的型号。
被四艘装甲战列舰对上的,是四艘千吨战舰‘圣马可号’、‘国王的荣耀号’,‘弥撒号’和‘圣玛利亚’。
圣马可号失去了一根桅杆,一半的火炮和三分之一的船员与士兵。
国王的荣耀号最惨,失去了全部的桅杆,七成火炮和一半的船员与士兵。
圣玛利亚号因为距离倚天号最远,超过了三百米,所以倚天号的洪熙大炮没有开火,洪武大炮和永乐大炮造成的杀伤也有限——圣玛利亚号的三根桅杆都完好,只损失了两成火炮和士兵。不过看上去依然很恐怖——
甲板散乱着破碎的炮架,倒塌的桁桅,索具也被打断了大半,横飞的缆绳和飞溅的木片造成了大量的二次伤害。脑浆和鲜血涂满了甲板,到处是血肉模糊,浑身插满了木片的士兵在惨叫,倒比被团灭的弥撒号更像地狱。
ps。继续写哈。
第一百八十五章 血战
被巡洋舰盯上的那八艘西班牙大帆船,情况也好不到哪儿去。他们的侧舷虽然比战列舰少了八门炮,却至少并太影响此战的发挥。因为对上西班牙大帆船,战列舰火力明显过剩了。
哪怕巡洋舰的火炮数量,也超过任何一艘西班牙大帆船了。一轮轮齐射下来,一样造成了成吨的伤害。八艘大帆船的火炮毁了一半,而且右舷火力受创最重,已经无法进行有威胁的炮击了。
此外,八艘大帆船的桅杆也断了大半,准备接舷的士兵死伤惨重,已经无法再进行跳帮战了……
至于驱逐舰和护卫舰的战果就逊色多了。
驱逐舰的单侧船舷只有10门火炮,护卫舰更是只有6门。虽然对上600吨左右的西班牙战舰,火炮数量并不吃亏,但造成的杀伤就有限了。
而且驱逐舰和护卫舰还加装侧舷装甲,西班牙战舰的第一轮射击,就造成了海警将士的一定的伤亡……
虽然在接下来的十分钟单方面炮击中,海警将士们给敌人造成了十倍的伤亡。
但西班牙的战舰要大得多,上头装载的士兵也多得多。他们冒着炮火用火枪和回旋炮,向这些小一号的明国战舰奋力射击。
尤其是在艏楼和艉楼上的西班牙重火枪手,完全是居高临下、一览无余。给海警官兵持续不断造成杀伤。
驱逐舰和护卫舰上的官兵,将承受此战己方绝大部分伤亡。这是在战前兵棋推演时,就反复预演过的。
然而他们却是此战能否胜利的关键所在——因为只靠那36艘战列舰和驱逐舰,是没法把庞大的西班牙舰队全部留下的。
但西班牙人不会等明国人建造更多的战列舰和巡洋舰的。
所以此战要想全歼西班牙舰队,驱逐舰和护卫舰就必须跟主力舰承担同样的任务——至少要死死缠住敌舰,等到主力舰腾出手来才行。
如果他们不顶上,西班牙人一看无法跟海警的主力舰抗衡,肯定会溜之大吉的。
此战,驱逐舰和护卫舰上的海警官兵们,展现出了不怕牺牲的大无畏精神。右舷的炮位遭到炮击,他们便立即将受伤的同袍抬去医务室,左舷的官兵则马上作为后备顶上,以保持最大火力输出。
没办法用炮火一次覆盖,那就一个接一个摧毁西班牙战舰的炮位和火力点!
驱护舰上的陆战队员们,也舍生忘死的操纵着回旋炮和加特木展开还击。靠着连绵不绝的火力,硬生生压制住了居高临下的敌人。
同时,他们利用船小灵活的优势,尽量与敌舰保持在百米左右的距离,避免接舷战。这样随着时间的推移,就可以凭借长时间的火力优势,打垮吨位更大的敌舰了。
问题是西班牙人也知道这道理,所以操着船拼命想要贴近他们,进行接舷战。
西班牙海军就是为了打接舷战而生的,非但经验丰富,还有相当靠谱的装备——比如用弩炮发射的巨箭。他们专门将这种带着缆绳的大铁棍子,射向明国战舰的船舷下部,这样一旦射中,敌舰就很难摆脱。
好在生铁棍子本来就死沉,后头还连着手臂粗的缆绳。哪怕是用大型弩床发射,也只能射出六七十米……
所以在西班牙人一轮射空之后,明舰纷纷躲避,大都及时拉开到安全距离。
然而还是有几艘驱护舰因为作战太过忘我,距离敌舰太近,不幸中了招。
当巨箭射中明国战舰后,西班牙人便亢奋的合力转动绞盘,将敌舰往自己怀里拉。
海警官兵自然要拼命挣脱,但他们在上风位置,能做的着实不多。
3102护卫舰‘海狼’号就是中招的一员,舰长蔡一林决定自己系绳下去,看看能不能用斧子砍断巨舰后头的缆绳!
“要下去也是我下去,你是舰长,还得指挥战斗呢!”他的搭档,警务指导员申江,还有副舰长、航海长等人纷纷劝阻。
“就是,舰长!让我们下去吧!”
“别争了,没了我还有副舰长呢!”蔡一林却不由分说,将绳索套在自己身上道:“但我指挥失当,不能让别人替我送死!”
说着他便在部下们担忧的目光中,灵巧的翻身越过栏杆。
官兵们只好放下绳索,将他们的舰长送下船舷。
蔡一林能成为同期警校生中,第一个当上舰长的学员,靠的就是这份身先士卒的勇敢!
他万历元年从警校毕业,因为成绩优异,被分配到一艘护卫舰上担任见习航海长。
万历二年,吕宋解放战,他积极报名参加内河支援艇队,成为一名快艇艇长。并在战争中荣立三等功,提前晋升初级警司。
随后五年里,蔡一林依然奋勇争先,屡立战功,终于在今年晋升为高级警司,并顺利成为一名护卫舰舰长。
虽然已经当了多年海警,但他其实才二十出头,根本不懂什么叫御下之道。只是靠警校里学的赏罚严明、身先士卒、爱兵如子几条,一路走到了今天。
所以他依照大脑形成的路径,不假思索的跳了下来——
西班牙人哪能让他得逞?马上用火绳枪向他射击,蔡一林只听身边嗖砰、嗖砰的响起铅弹射在船壳上声音。
坚硬的船壳自然不怕子弹,可他的血肉之躯怕啊!
蔡一林拼命晃动身子做不规律的钟摆运动,躲避射来的子弹。
海狼号上的部下,也赶紧火力全开,用一切武器压制朝他开枪的西班牙人。
上头拉绳子的人也加快了放绳子的速度,将他险之又险送到了那支巨箭边。
这时双方相距已经只有二十米了……
此时日已西斜,太阳将那艘600吨的西班牙大帆船‘圣母升天’号长长的影子,投在了海狼号的船舷上。
蔡一林恰好被笼罩在阴影里,让高处的敌人一时看不清他的方位,只能朝黑影里乱开枪。
他不禁暗呼一声‘天赐我也’!
赶紧趁着这天赐良机,抽出插在后腰上的斧子,双手抡圆了就砍。
蔡一林能在海警学校考第一,当然聪明过人了。此时也显出他的过人之处,只见他的斧子没有落在那儿臂粗的绳索上,而是顺着箭头砍向了船壳。
砍了没两分钟,就把箭头一侧砍出道缝隙来。
巨箭便没法牢牢钉在船身上了,那边西班牙人又拼命一拉,只听砰地一声,箭头便脱离了船身。擦着蔡一林的鼻尖飞了出去,然后落在海中。
此时,两舰相距已经不到五米了……
海狼号船体登时一晃,所有人都感觉到,那股拉扯他们的力量消失了。
“舰长威武!”官兵们登时欢呼起来。
“快,快把他拉上来!”指导员申江急忙催促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