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3C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小阁老-第1066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组织力高,对组织总财富的调动率就高,对组织总人口的动员力就强。所以组织力的强弱,始终是决定其凝聚力和战斗力强弱的关键所在!

    一个政权体量再大,组织力太弱的话,也调动不起社会的财富和人力为己所用,那它的力量就是弱小的。所以被组织力强的小政权击败一点都不奇怪。

    这也是赵昊为何将组织力等同于集团生命力的原因,他也一直将最大的精力都放在组织力的构建上。

    至少目前,新生的江南集团强大的组织力,完全是超越时代的。

    在组织力上来之后,各种不可思议的奇迹便了出现。移民的小学生们甚至可以在避难期间,继续上学不耽误期末考试……呜呜,这好像不是什么好事。

    比如避难期间,所有人胸前都别了块醒目的身份卡,上头写一串数字。比如‘695471’,意思是第六公社九农场第五生产队第71号社员。

    民政厅这样做的是为了方便管理,不然几十万生面孔一下涌进城里,没个识别身份的法子,什么乱子都可能发生。

    但让民政厅没想到的是,因为身份卡的存在,让各单位都不愿被人看扁了。主任对场长、场长对队长,队长对社员们反复强调,不可以干任何丢脸的事儿,更不能作奸犯科,就是装也得装出个高素质的样儿来。不然丢的是整个集体的脸,那你以后也别想好过了!

    耳提面命之下,原先在农场屡禁不止的随地吐痰,乱扔垃圾、随地大小便等恶习,进了城之后居然全都收敛了。各生产队为了创优争先,还主动打扫街道,清运粪车……实在没活干了,甚至没活找活的,开始刷墙铺路,给旧城挖下水道……

    挥汗如雨中,社员们也时常一阵恍惚,回忆起自己原先虽然整日劳碌,可不会别人付出半分。现在整天给公社干活,为啥还这么快乐呢?

    怎么也想不通,索性也就不想了。在社员们朴素的认知中,既然公子和集团能给他们带来安全和温饱的生活,那他让我们干什么都是对的。

    ~~

    义务劳动之余,社员们也对前线的战事牵肠挂肚。

    通过总督府宣传厅反复宣传,他们都知道红毛鬼是来侵略吕宋甚至大明的。只有海警官兵战胜了侵略者,如今在吕宋熙熙而乐的生活才能继续。

    要是海警舰队输给红毛鬼,难道还真指望从没上过战场的子弟兵?他们很可能会惨遭烧杀抢掠。就像涧内惨案纪念碑上,记录的那出惨剧一样了。

    所以每日傍晚开会,场长给念报时,大伙儿最关心的就是,今儿的报纸上,有没有前线的消息。

    然而军事行动需要保密,所以浓墨重彩的报道了出发之后,这方面消息也就鲜见报端了。

    这样时间一久,所有人都惴惴难安。尤其是预备役支援各处港口要塞的命令下达后,不安的情绪就更重了。社员们开始私下议论,是不是海警输给红毛鬼了?

    要不是赵公子还在涧内,而且每天故意在司令部的阳台上丢人现眼……哦不,是故意让大家安心,人心惶惶之下,是决计不会像现在这样,一切井井有条的。

    好在胜利的消息从来不用保密,廿五日晚些时候,‘莱特湾大捷’、‘海警全歼来犯之敌’的天大喜讯,便从战区司令部不胫而走,转眼便传遍了整个永夏城。

    城内登时乱了套,人们丢下手头的活计,拼命到处打听,这事儿是不是真的。

    先是各路小道消息,比如有给司令部……边上的派出所送菜的商贩,听到大院里头放鞭了。还有人说,总督府、人武部召集各公社主任开会了。

    人们便涌到人武部衙门外,大声鼓噪问个究竟,终于把人武部长西门青给喊了出来。

    西门青强作沉稳的宣布了,全歼无敌舰队的天大喜讯!同时还宣布自即日起解除戒严……

    话音未落,人群便欢呼着一拥而上,七手八脚把他抬起来起来!

    “放我下来,我还要开会呢……”西门青无助的喊道,他有晕船的毛病,脚一离地就头晕,不然也不会离开陆战队。

    可惜这时候,乐疯了的民众把组织纪律全然抛到了脑后,将平日里只敢仰视的西门大官人一遍遍抛上天,以此来宣泄内心的激动!

    但这样远未够,人们又扛着他开始在大街上游行,一会儿欢呼着‘我们赢了!’一会儿高呼‘海警万岁!’

    其实很多人想喊另一个万岁的,但那是公社反复强调的禁语,据说谁喊了要被抓去劳教的。

    游行的队伍的像磁石一样,将全城男女老幼悉数吸引到街上。

    街上的店铺商号也都忙得不可开交,老板指挥着伙计张灯结彩,贴一些‘胜利万岁’、‘酬宾打折’之类的标语。这几个月一直实行配给制,可苦了这些买卖人,虽然民政厅不至于让他们赔钱,可对商人来说,少赚就是赔啊!

    好在一切都过去了,一定要抓住胜利之后报复性消费,把‘损失’狠狠的补回来!

    总督府宣传厅的工作人员,也带着预备役民兵在街上悬挂早就准备好的折叠纸灯笼,张贴各种胜利的标语口号。

    各个学校也放假了,小学生如一群出笼小鸟加入进来,登时给胜利游行增加了浓浓的节日气氛!

    很快也果然变成了过节,各主任组织自己公社舞龙舞狮扭秧歌,潮汕一带的移民跳起了英歌舞。闽南来的开始不甘示弱的跳起了拍胸舞……于是又较起劲来了。

    巴石河上沉寂了几个月的花船画舫自然不甘寂寞,妓女们浓妆艳抹,乐师们吹吹打打,龟公们大声吆喝着:为贺大捷,姑娘们倾情奉献,全套六折、双飞半价,大爷快来玩哦……

    开始庆祝是已经是下午了,高兴的时光又过得特别快。不知不觉,天就黑下来了。

    然而人们的兴致更高了,他们举着火把、提着灯笼,尽情享受这个终于结束宵禁的欢庆之夜。

    夜色中,灯笼和火把汇聚成一条条长长的火龙,街道上也灯火通明,永夏城自建成以来,从来就没有这么明亮过。

    其中最热闹的又当属涧内广场了。

    虽然来不及扎个鳌山灯庆贺胜利,但总督府还是广场上,点起了一堆堆篝火。让舞龙舞狮、舞蹈队伍,全都到广场中央一起表演,人们也手拉着手,不知疲倦的围着篝火,且歌且舞,通宵达旦。

    广场南侧安静的战区司令部内,赵昊和金科依然站在阳台上,看着外面万众欢庆的场面。

    到了晚上九点,总督府开始燃放焰火,各色烟花在夜空中绽开,将欢庆的气氛推向了最高潮。

    “要是老王能看到就好了,他最喜欢热闹了……”赵昊的眸子反映着那红红绿绿的光,嘶哑着声音道。

    “他一定在天上看着呢。”金科立在赵昊身后,轻声道:“而且一定是在得意的笑。”

    “是啊。”赵昊重重点头道:“这一切,如他所愿。”

    说着他端起酒杯道:“敬老王!”

    “敬所有烈士!”金科也端起酒杯。

    两人轻轻碰了下玻璃杯,在漫天烟花中,将酒洒在了北风中……

    ps。继续写哈……

 第一百九十六章 英雄的葬礼

    另一边的联合舰队。

    王如龙去世当晚,在赤霄号上的联合舰队警务委员马应龙,在乘胜万里号上的副总指挥林凤,和在万仞号上的上风舰队总指挥项学海等一干舰队高层,闻讯陆续赶到了开元号上,为总指挥守灵。

    在临时布置的灵堂中,经过前敌委员会成员商议,决定将舰队一分为二,由马应龙率领两艘战列舰,护送总指挥和阵亡士兵的灵柩,还有各舰的伤病员立即返回永夏去。

    项学海率领受损严重的战舰,就近前往三喵海峡的基地进行简单修理,然后再返回永夏休整。

    林凤则率领余下的90艘战舰,押送俘获的120艘西班牙战舰,慢慢往回走。

    这么多战舰押送,为了安全还在其次,关键是因为投降的西班牙战舰,基本被打没了桅杆和船帆,变成一个个失去动力的木头盒子。

    因为《防疫条例》,在彻底的隔离消杀之前,也不能派陆战队登船,所以只能像串糖葫芦一样,把俘虏的船首尾相连,慢慢拖回去。

    这个季节又是顶风,使出吃奶的力气,一天也行不到一百里,所以还是在后头慢慢挪吧。

    不过舰队已经放信鸽给战区,请求按计划派出拖船队,差不多三五天就能解脱了。

    ~~

    护送灵柩和伤员的舰队也面临同样的难题。尽管返回永夏的航程只有八百公里,但北风会让舰队走上八到十天。

    对伤员还好说,赵昊在此次战役中,创举性的增设了医院船,抽调海警总医院的精干力量,将全套医疗器械和药品搬到了船上,以便进行战场救护。

    整个舰队六百余名轻重伤员,把两艘医院船塞得拥挤不堪。幸好集团如今的医疗力量也远非昔比了,江南医学院已经毕业八期医护,后来设立的东南医学院也毕业了五期,而且海警医学院也组建起来了。

    还有江南医药厂和东南制药厂也早就建成投产,生产各种成药。医疗船上有足够的医护人员和药品救治伤员,所以倒也能沉得住气。

    更麻烦的是开元号上的王如龙和366名烈士遗体。虽然已经是快进腊月了,但吕宋这鬼地方的所谓凉季,白天也接近30度。在这种湿热的环境中,遗体会很快腐烂的。

    马应龙和梅岭等人可绝对不想,让老王和牺牲的兄弟们,再受二次伤害了。那样非但没法跟总司令交代,他们自己这关也过不了。

    其实按照海警条例,在不具备运回完好遗体的远洋航行中,指挥官可以决定为死难者选择海葬。

    此时距离永夏八百公里,绝对够远洋的标准了,但中国人都有入土为安的情节在。马应龙他们还是想尽一切可能,让老王和牺牲的将士们,到永夏的英灵公墓中安葬。

    这难题还是得请海警总医院的专家帮忙解决。要是老王一个还好办,给他泡医用酒精里就是了,但还有366位烈士,哪有那么多的酒精?

    好在陈实功还在医学院教化学,想到了用火硝制冰,建一座冷库来存放烈士遗体的法子。

    这法子没什么问题,就是需要大量的火硝。

    虽然舰队只有几罐子用来止痛利尿的火硝,却有好几吨的黑火药……

    “火药?”梅岭闻言傻眼道:“是有硝粉在里头不假,可都混在一起了,怎么把火硝单独分出来?”

    “难道你们海警学校没有化学课吗?”陈实功推了推金边眼镜道:“难道你不知道硫磺和木炭粉不溶于水,而硝酸钾易溶于水吗?”

    “硝酸钾是什么?”梅岭小声问道。

    “就是火硝。”马应龙脸上有点挂不住道:“陈院长你就说怎么干吧。”

    陈实功便给出了他的方案,将火药倒入水中溶解,过滤后就可得硝酸钾溶液,蒸发结晶就可分离出火硝。

    然后用铜盆装水,放置于水桶中。往水桶里不断加入火硝,直到铜盆中的水结冰可用。之后还可以将硝石蒸发结晶重复利用。

    海警官兵们虽然脑袋不够聪明,但执行力可是强无敌的。有了办法之后,马上制定计划,全力以赴行动起来!

    一组人马马上在艏楼甲板上架起锅子提取火硝。

    另一组人马将开元号的火炮甲板清空,所有火炮转移到风雨甲板上,然后把所有所有炮窗、舱口封闭,只留一个加了厚厚棉被的入口,作为冷库使用。

    还有一组人马将弟兄们的遗体尽量拼完整,脱掉他们血迹斑斑的海魂衫和扎脚裤,把他们全身擦洗的干干净净,再给他们剪了指甲、修了胡子。

    然后为他们换上干净的白衬衣,重新熨烫挺括的警袍和笔挺的长裤,以及用眼泪和鞋油擦得锃亮的舰艇皮靴。

    最后将他们小心翼翼抬入简易的棺材中。后勤处战前特意定制了这样一批长方形的箱子,先可以用来装各种物资,战后可以给牺牲的将士当棺材用。

    箱子底下本就有一层吸水的石灰,上面铺上蓝色的毯子,就是英灵们在回家前暂时休息的地方了。

    将士们将棺木小心的盖好,插上楔子,然后送入冷库中。

    在接下来十天的航程中,海警官兵们一丝不苟的执行了陈实功的计划,日夜不断的提取火硝,制取足够让整层甲板降到零度以下的冰。然后每隔六个小时换一次冰,就这样足足撑了八天。

    ~~

    万历七年腊月初一,永夏港码头放起了二十一响礼炮。

    一下接一下的低沉炮声中,护航的战舰挂着满旗,引导着开元号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