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沙俄将索菲亚带来的拜占庭双头鹰奉为国徽,号称第三罗马,所以说罗马正统还在莫斯科……
言归正传,沙俄在伊凡三世和他的儿子瓦西里三世,孙子伊凡四世——也就是大名鼎鼎的伊凡雷帝手中狂飙猛进,势不可挡。
不过那位伊凡雷帝已经于1584年,也就是万历十二年去世了。
然而他的继承人费奥尔多非但智力有缺陷,身体还很衰弱,长时间站立就会体力不支。不说处理朝政,就是各类重大庆典仪式都无法完成。所以国家权力为辅政大臣戈东诺夫所掌握。
在戈东诺夫认为时机成熟后,便在1598年,也就是万历廿六年,毒死了没有后代的白痴沙皇,留里克王朝就此绝嗣。
随后,经全俄缙绅会议的选举,戈东诺夫被推举成为新沙皇。但他打破了长久以来君权神授的观念,让沙皇这个概念不再神圣。要成为沙皇也无须皇族世代相传,子承父位。不论出身,人人皆可问鼎,主要规则就是唯强者居之。
这就开启了俄罗斯长时间的内战和动荡阶段,戈东诺夫之后数任沙皇无一善终,甚至出现了长时间的‘空位时期’。一直到万历四十一年,罗曼诺夫王朝建立情况才开始好转。
因此,沙俄即将进入一段混乱虚弱期,不得不放缓了东侵步伐。
结果直到1648年,也就是永历二年,带清顺治五年,俄国人才抵达了堪察加半岛和白令海峡,完成了向太平洋推进的探险。
1651年,他们又进抵了贝加尔湖,修筑了伊尔库次克城。然而贪婪成性的俄国人还不满足,继续向我外东北入侵,并在黑龙江两岸建立了诸多军事据点,其中规模最大的就是雅克萨城。
建立军事存在后,俄国人开始驾轻就熟的同化当地民族,中国边境少数民族的反抗逐渐发展为中俄两国政府间的正面冲突。最终爆发了雅克萨之战,两国签订了《尼布楚条约》,这才暂时遏制了俄军对外兴安岭以南中国领土的侵犯。
但那时,俄国人已经把外兴安岭以北,上千万平方公里的土地全部吃掉了。
其实俄国人在远东投入的兵力非常有限,哪怕是第二次雅克萨之战,俄军兵力也不足千人。
这很正常,在铁路修建之前,他们根本没有能力投射过多兵力到遥远的亚洲。沙俄那空前广袤的东方领土,全靠机动能力超强、生存能力满点的哥萨克骑兵平趟出来的!
西元1581年,万历九年,哥萨克头目叶尔马克仅率840名哥萨克骑兵翻越乌拉尔山脉,便开始如入无人之境的侵入西伯利亚!
因为眼下整个西伯利亚——大明称之为‘罗荒野’,完全是一片不设防,也没人抢的无主之地,远道而来、翻山越岭的哥萨克骑兵能平趟,距离更近,且面前是一马平川的辽东铁骑完全没道理不能平趟!
历史就是这样,有时候它会把机遇一股脑摆在你面前,就看你能吃下多少了。
但过了这村就没这店了儿,要是像大萌和带清那样,送到嘴边都往外吐,再想吃就得付出千百倍的代价,从别人嘴里抢食儿了。
所以赵昊经过反复斟酌,决定还是我全都要。哪怕一时消化不了呢,可以像猴一样先存在颊囊里,留给子孙慢慢消化嘛。人是猴儿变的,跟猴儿学不丢人。
这就要求赵昊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将它们向外投送。
眼下,西伯利亚汗国烟消云散,沙俄又马上要进入长期内战,自顾不暇,整个罗荒野再无可战之敌。
不抓住这难得的历史空窗期,真对不起老天爷啊!
所以赵昊决定要推动李成梁的辽东铁骑西征,哪怕这会让他们变成真正的军阀,会让辽东王的变成西伯利亚王,也比几十年后,让毛子打到黑龙江畔强之百倍!
而且根据参谋部研判,李家军真要踏上西征路,反而会更加离不开内地的支持。说不得,赵昊还得拉上老西儿,才有可能把西伯利亚真正消化掉。
老西儿和宁远伯李成梁一路向西去占领‘西伯李亚’,真是天作之合啊。
只要想想辽东铁骑和哥萨克骑兵决战西伯利亚平原场面,赵昊就觉得带感极了……
~~
当然,要做通老李工作,让他放弃辽东,下定决心一路向西,也不是一番嘴炮就能办到的。
不管怎么说吧,至少当着赵昊的面,李成梁是真燃了。
别看老李现在被赵昊说燃了,恨不得跨上马就开始西征。但赵昊跟老狐狸们打了半辈子交道,焉能不知这帮家伙各个都是影帝,真真假假的表演你要全信就输了。
关键还得看他怎么做。
却也由不得李成梁。赵昊为何那么执着要戚继光去辽东?并非只是为了实现他‘戚继光跨海伐日’的个人情结。更深层的目的,就是把李家军赶出辽东,逼着他们不得不向西北进军!
但也不能光威逼,还要利诱。赵昊提议组建一个西北公司,由江南集团和西山集团各占三成,余下股份由老西儿和李家军对分,大家一起开发西伯李。
是的,赵昊还对李成梁说,要将西伯利亚,改名‘西伯李’,用这种强烈的暗示来激发起老李的西征梦。
因为在小冰河时代,西伯利亚没法接收移民,对赵昊的百年大移民并无裨益,所以他的主要精力还是得放在南洋。等有余力了,再去开发美洲……
后头还有印度和非洲在排队,百年之内都轮不到开发西伯李。那是留给后代的馈赠……
所以让老李家把哥萨克挡在乌拉尔山以西就够了,真让老李成了西伯李的亚王,赵昊也认了。
他断不会像朱瞻基那么小家子气,宁肯丢了交趾布政司,也不封给张辅。
还是忍不住要骂一句,万古罪人朱瞻基,连生出的儿子都是千古罪人级别的……
~~
当大家有了同一个梦想,原先的那点儿事儿就不叫事儿了。
在李成梁主动写下效忠书后,赵昊便通知北京那边,可以结案了。
于是三法司会审很快有了结果,共审定奴儿哈赤包括谋逆在内的十八项罪名。
要知道,上一个大一统的汉人王朝,可是被女真人灭了国的。这奴儿哈赤居然敢重建女直国,一旦摆上台面,如来佛祖也救不了他。
最后判决按律当凌迟抄九族。但念其素有功劳,又主动进贡,尚无反迹,所以减为绞立决,且不公开执行。
其实主要是因为人家是来进贡的,弄死了实在不好看。朝廷为了自己的体面,也得给人家个体面的死法……
但私底下动手却麻利的很。宣判当晚,便在刑部大牢中执行了绞刑。
那个谁全程旁观了行刑过程,并为其收尸。
得知奴儿哈赤的死讯后,赵昊长长松了口气。
这次可不只是除掉了奴儿哈赤,还扼杀了真正的位面之子——皇太极的诞生。
皇太极是奴儿哈赤第八子,生母为海西女真叶赫部首领的女儿。
叶赫部首领为了与奴儿哈赤结盟,万历十六年把小女儿许配给了他。但彼时新娘只有十四岁,所以直到万历二十年十月才生下了皇太极。
赵昊掐指一算,奴儿哈赤下次入京进贡是万历二十年四月,那时候皇太极已经在娘肚子里了。所以无论如何他这回都不能让野猪皮回去了。
那皇太极可是标准爽文男主角,号称七岁时,父兄外出打仗,他就开始主持家政了,把家里日常事务、钱财收支等管理得井井有条,而无一不合奴儿哈赤心意。
后来长大了上战场,一要落败就有神风帮忙——他们可是在东北打仗啊,那地方台风登陆可是很罕见的,却能恰好帮他克敌制胜,而且还不止一次。想想就让人头皮发麻。
所以这样的挂哥还是直接永封的好……
~~
至于会同馆的额亦都、何和礼等人,也在负隅顽抗数日后,被以官军形态出击的特科行动队剿灭了,现场无一活口……
那龚正六则因揭发有功,故而从贼经历不予追究,赏银五十两,放回原籍。
他前脚从刑部衙门放出来,后脚便被梅花用马车接出了京城。
马车上,有他失散多年的儿子。
正因为特科帮他找到了留在绍兴的儿子,龚正六才不得不自愿成为特科的线人……
不过公开的说法是,他是代表奴儿哈赤与辽东巡抚接触时,受到郝中丞的感召,才甘愿为故国除此隐患的。
所以郝杰并未受到任何牵连,反而因为巧妙安排奴酋进京授首,而得到士林广泛的赞誉。更因为终于给李成梁挪了窝,被朝野视为能吏,前途一片看好。
ps。两连更哈。
第一百零三章 元辅致仕
其实李成梁这边也还好,他立的功劳太多,朝中大僚大都搭他的便车,给子孙混上了铁饭碗。哪能自己砸自家儿孙的饭碗?
所以他上疏请求致仕,体面收场,可谓皆大欢喜。
万历问李成梁谁可继之?他推荐戚继光接替自己的辽东总兵一职。
群臣也交章推荐戚继光担任,辽东的烂摊子给别人也确实不放心,万历终于同意了。
致仕之后,李成梁准备亲自率领西北公司的远程考察团,去西伯李考察一下,看看到底有没有搞头……
这边赵昊搞掂了戚继光,收下了李成梁,还附赠了个李如松……其实蓟镇总兵杨四畏也早就投靠了江南集团。
杨总兵虽然是辽阳出生,但祖籍在南直,也向来以江南人自居。
他在蓟镇任副总兵时,唐山市便在其管辖范围内,大家一来二去,感情不断升温,早就已经是一家人了。不然也轮不到他接班戚继光,担任蓟镇总兵官。
赵昊选在山海关约见李成梁,就是让老李明白这一点。
李成梁一看连山海关都在赵昊手中了,那还折腾个屁啊?
真到了那天,山海关一拦,大军从唐山登陆,自己只能干瞪眼。既然打不过,那就只好加入了。
~~
讽刺的是,这边赵昊都要给大明解除武装了。
那边北京城后知后觉的君臣还在为争国本,争得不可开交呢……
四月里,因为皇帝食言自肥,还玩起了失联,尽显无赖嘴脸,五位内阁大学士一起辞职。
万历这才傻眼了。没了大学士帮他处理国务,他怎么偷懒?没了大学士帮他和稀泥,他岂不要天天被言官骂死?
他也顾不上装死了,赶紧一道接一道上谕慰留大学士们。但五人摆出一副铁了心的架势,坚决求去。
万历知道,他们要的是什么。
无奈之下,他只好不情愿的献身……呃,是现身,将大学士们请到平台,说自己是开年后又病了,所以没有看奏章,并不是有意躲着诸位。
还有咱们过年说好的事儿,一定算数,朕会尽快安排大哥儿出阁读书的。
几位大学士来前早合计好了,这次无论如何不能再轻信了。不过那么多事政压在那里也不是个事……
而且内阁里没人,想办点什么事也太不方便。
于是四位大学士,表示自己还是不能回来上班。但为了顾全大局,末辅王家屏愿意先回内阁顶一顶。
万历心说,回来一个也好,至少内阁有人值班了,不用什么奏本都往自己那儿送了。
但没过几天他就发现,单回来个王家屏,还不如不回来。因为阁臣们留他在内阁,就是盯着自己尽快履行承诺的……
几天后,今春刚刚廷推产生的礼部尚书于慎行,甫一上任便率领全部上书,促请皇帝早立太子。而且语言很不客气——
他直接指责万历身为皇帝言而无信,身为父亲极端不负责任,完全对不起列祖列宗!
把万历给气得火冒三丈,把于慎行和礼部官员统统罚了俸。
然后又教张宏带话给王家屏,让他跟礼部的人谈谈,安生点儿行不行?
王家屏当场表示对不起,身为一个刚烈的老西儿,捏不会和稀泥……
他非但不去劝于慎行,反而还上本为礼部辩解,说他们也是职责所在。皇上处罚于慎行也没用,他的前任沈鲤、朱赓,不就是因为迟迟无法立太子,而相继引咎辞职的吗?你要是再搞他,当心他也跟你辞职。
一年之内,接连三位储相大宗伯相继辞职,也太难看了吧?
万历被噎得哑口无言,发作不得。他倒不是怕于慎行辞职,而是怕王家屏这货跟自己撂挑子,内阁不就又空了。
也只好忍气吞声,便让小太监给王家屏传了个口谕,大意是说好的事儿我肯定按时办,你给我安抚好他们,不要让他们再搞我了。
谁知接到上谕后,不讲武德的王家屏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