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3C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小阁老-第1195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

    噩耗一个接一个的传入紫禁城,让躺尸的万历又死而复生了。

    没办法,再装死他就要被叛军包饺子了。

    他没有纣王自焚的勇气,更不敢像杨广那样,对着镜子说:‘魔镜魔镜,谁最……’哦不,是说‘好头颈,谁当斫之?’

    总得想办法自救啊……

    而且李太后也不念佛了,天天到翊坤宫外骂,自己当初怎么就一时心软,不废了他这个无道昏君呢?

    要是那会儿让他弟弟上,祖宗江山哪会到这般田地?

    还命人把郑氏这个妖妇赶出宫去……

    但李太后已经没有当年的威慑力了,万历让郑氏先到别处躲一躲,再让舅舅把母后送回宫去,一个人安静的想办法。

    他终于想起来,被自己软禁在储秀宫的姑姑——宁安大长公主了。

    说起来宁安也是倒霉,她心疼赵守正,想给他好好放个假,头一次没去跟他过年,结果她母子就让大侄子给关起来了。

    当然了,万历也不敢怎么着他姑,好吃好喝好伺候,只是不让她和外人接触。

    便让张宏把她老人家请来,但宁安多大的脾气啊?理都不理。

    万历只好亲自去储秀宫,给姑姑赔不是。

    储秀宫是个三明两暗五间的结构。宁安就住在采光最好的东一间。

    她一辈子心明眼亮,还是嫌太暗,去年冬天被软禁后,又命令万历把窗户都换成玻璃的。

    万历进去时天不早了,但宁安才刚梳完头,正对着宫女捧的镜子在哪里仔细描眉,抿刷鬓角,敷粉擦红。

    看得万历一阵无语,心说都快六十的老寡妇了,一点儿也不歇心。

    当然也不得不承认,宁安保养极好,皮肤细嫩,看上去也就四十多。跟赵守正都快成两代人……

    “这女人要是没心思打扮自己,那活着还有什么意思?”宁安从镜子里看到了万历,冷笑道:“你现在想起还有个姑姑来了?”

    “姑姑这样说好没良心。”万历一阵压不住火道:“你那好女婿都要把咱们祖宗的江山毁了,还好意思怪朕软禁你吗?!”

    宁安沉默一瞬,吩咐道:“去给皇上端绿豆汤败败火,满嘴臭气熏死个人……”

    万历郁闷的哈下嘴,确实够臭的。

    “我知道你来干什么,但找我没用,我早就不是西山集团的董事长了。”宁安淡淡道。

    “姑姑,你不能这样啊!”万历强忍着火气道:“没有你的包庇纵容,赵昊怎么能二十几年就成长为天下巨祸?你也有大罪!要不是看在我们姑侄情深份上,朕早就……”

    “你赐我一丈黄绫就是了。”宁安却平静道:“鹤顶红也行。或者你想凌迟自己的姑姑,我也只能受着……”

    “姑姑,都什么时候,咱能不置气吗?”万历又痛哭起来道:“朕死不足惜,可是祖宗的江山不能丢啊!姑姑别忘了,你也是皇爷爷的女儿啊!”

    “那你知道我娘是谁么?”宁安忽然幽幽说道。

    万历登时愣在那里,他这才想起来。

    宁安的母亲曹端妃,在壬寅宫变中遭到诬陷,被凌迟处死——曹端妃因此成为史上遭受最惨酷刑罚的妃子!甚至比成了人彘的戚夫人还要惨。

    宁安当时才五岁,已经记事了。后来与同母姐姐被送出宫去,

    几年后,相依为命的姐姐也去世了。就留下她孤苦伶仃一个人,年复一年,无人问津……

    没想到,她心里居然藏着这么重的恨。

    “当时杀你母亲的是方皇后啊?皇爷爷还在养伤呢。”万历聪明的小脑瓜,想起了当时的秘辛道:“再说后来西宫大火,皇爷爷不准许太监救火,放任方皇后被烧死,不也是为你母亲报了仇?”

    “所以我就不该有恨了?”宁安冷笑一声,双目含血道:“我母亲何罪之有?要受那三千六百刀之酷刑?她坦胸露乳,被一刀刀痛割,惨叫了三天三夜还没断气!”

    说着她陡然提高声调道:“你觉得这个仇有办法一笔勾销吗?!”

    “所以你就放任赵昊夺了我们祖宗的江山?”万历终于明白,原来他们自始至终,都是一伙的。

    “不错,他要干什么,我从一开始就知道。”宁安森然一笑道:“让这见鬼的紫禁城去见鬼,多是一件美事啊!”

    “女人,真他么不可理喻!”万历暴跳如雷,无能狂怒……

 第一百四十三章 各怀鬼胎

    见大长公主是指望不上了,万历只好又回头把申时行请来。

    同样是坐牢,有人被折磨的奄奄一息,甚至瘐死狱中。有人却白白胖胖、干净体面,气色甚至比原先更好了。

    申时行显然是后一种。身为当朝首辅,又是最后一个站到皇帝对立面的大臣,他自然受到了优待。万历特意吩咐张鲸,要给申先生安排一个洁净的院子,派人侍奉,优给饮食,尽量满足他的要求。

    所以两人见面,倒还保持着君臣起码的体面。

    申时行行礼如仪后,万历赐座,沉默片刻方长叹一声道:“先生,局面崩坏矣。。督抚总兵纷纷投贼,祖宗江山要保不住了。”

    “唉。”申时行叹了口气,终于不再修闭口禅。“早知今日,何必当初。”

    “海瑞,不是朕杀的……”到这会儿,万历也不敢再装逼了,苦着脸道:“是他自己扑到戟头上自杀的。先生你是知道我的,朕就算要杀他,也只会将他杖死。”

    “这……”申时行闻言愕然半晌道:“海公为何?你又是为何?”

    “我哪知道海瑞为啥活腻了?”万历愤懑道:“至于朕,朕宁肯被当暴君,也不愿被当成昏君……”

    “糊涂啊!”顶尖日子人,混学大宗师,和稀泥仙人申时行闻言顿足道:“昏君尚可混日子,暴君可是时日曷丧的!”

    “唉……”万历郁闷的叹口气,心说朕也没来得及做什么啊,这就‘吾及汝偕亡’了?

    “这世上哪有什么昏君、暴君?都是被逼得无路可走的可怜虫……”他便自伤道:“朕总不能眼睁睁看着祖宗江山被人夺去,还无动于衷吧?换了谁做皇帝也只能那样干的。”

    “不,只要不作死就不会死。”申时行却缓缓摇头。揪着胡子寻思好一阵,方下定决心道:“请问陛下,海公去世那天,你们到底说了什么?”

    “都是些大逆不道的话……”万历哼一声。还是让人取来未删节版的《内起居注》给申时行道:“你仔细看吧。”

    申时行好容易翻过那些很黄很暴力的内容,找到了去年冬月初一那天的记录,仔细看当日海瑞奏对的过程。

    看完之后,申时行掩卷叹息道:“海公是替天下人死的。”

    “什么意思?”万历好奇问道,这是他一直想不明白的地方。

    申时行道:“如果陛下听他的,召回矿监税使,自然就不会有后来的种种变故。”

    “未免牵强……”万历嘟囔一声。这帮文官; 总是乱扣大帽子。天下人是谁啊; 姓甚名何啊?

    事已至此; 申时行也不愿跟他废话,换个话题道:“其实按照海公的法子,陛下本可安稳的。”

    “什么法子?”万历愣一下道:“祭则寡人; 政由赵氏么?”

    “不错。‘清静无为,主祭爱民’; 这八字药方十分对症。海公能想出这个皇家与赵氏的共存之道; 真让人佩服啊。”申时行点头道:

    “而且他既然说; 由他去谈,会竭力帮天家保留否决之权; 要求所有文武官员都宣誓效忠,并且所有法令都要用玺后方可生效——就应该有把握谈成的。这三条,足以保证陛下和子孙的权力与安全的了。”

    “什么破主意……”万历还想嘴硬; 却没了当初六合八荒、唯我独尊!顺我者昌、逆我者亡的嚣张了……

    憋了半晌; 他方不情不愿道:“那就以此为底线和谈吧……”

    “现在?”申时行心说想屁吃呢; 不禁苦笑道:“那海公岂不白死了?”

    “一个臣子; 死了就死了,何况还是自杀的。难道还要朕给他披麻戴孝?”万历哼一声。他觉得自己开恩; 允许他们分享权力,他们就应该谢天谢地,赶紧来磕头谢恩了。

    “陛下还没搞清状况。这些条件海公是自己去谈; 换了别人根本没戏。”申时行正色道:“而且江南集团和赵昊起兵,打的就是给海公报仇的旗号。要是不先报仇; 却跟陛下大谈权力划分,让天下人怎么看他们?”

    “都说了; 海瑞是自杀的,报什么仇……”万历纠正道。

    “晚了。”申时行白他一眼道:“当初要是第一时间; 下诏罪己,承认海瑞尸谏,并宣布都听他的,事情尚可收拾。但陛下已经亲口宣布,海公是你所杀了,现在人家已经起兵,九省传檄而定; 难道会因为陛下改口而罢兵吗?”

    “那朕现在,该怎么办呢?”万历巴望着申时行道。

    “还是要先公布海公真正的死因,这样至少能暂时止损,同时立即开启和谈。”申时行叹口气道:“至于谈成什么样; 先不要预设立场了,谈谈看再说吧。”

    “那就有劳元辅跟赵昊和江南集团接触一下了。”万历现在也只能死马当活马医了。

    “不是跟赵昊和江南集团接触。”申时行连连叹气道:“陛下真是什么都不知道。”

    “还不是朕被蒙蔽太久了。”万历嘟囔一声,眼里却放光道:“先生有何锦囊妙计?”

    “没有什么锦囊妙计,也不是有什么瞒着皇上的秘密,只是对人之常情的一点正常判断。”申时行面无表情道:“以臣愚见,跟西山集团的几位勋贵谈,再由他们向赵昊争取,情况应该会好很多。”

    “这个……”万历寻思一下,恍然击掌道:“先生高,实在是高啊!”

    ~~

    朱翊钧马上命人,将定国公徐文璧和成国公朱时懋从诏狱中提来。再把闭门思过的英国公张元功召来翊坤宫。

    然后跟他们大打悲情牌,细数他们祖上与皇家的血脉羁绊,世代不衰之荣宠。

    不过皇帝也没夸张,这三大国公确实世受皇恩最重的三家。

    第一代定国公徐增寿乃徐达幺子,朱棣的小舅子。朱棣起兵前,建文接到线报,曾向徐增寿发问。徐增寿道:‘燕王和孝康皇帝同气连枝,富贵已极,怎么可能还造反呢?’

    朱棣造反后,徐增寿依然最效勤诚,与其暗通款曲,频频传递消息。被人告发后,建文遂囚禁了他。朱棣兵入金川门,建文帝便将徐增寿杀死在右顺门庑下,然后举火自焚。

    朱棣对徐增寿之死十分痛惜,永乐二年加授其为世袭罔替定国公。传到徐文璧时,已经是第七代定国公了。皆显爵厚禄,委以重任,位列朝班之首。

    第一代英国公张辅,是朱棣靖难时的先锋大将张玉之子。张玉在东昌之战为救朱棣,闯入敌军阵中,力竭战死。

    张辅继承父亲的职位随朱棣南征北战,是永乐后期直至宣德朝的头号大将,因为平定交趾之功进封国公,世袭罔替。后来死在土木堡……父子两代为老朱家献出了生命。

    传到张元功时是第五代,虽然混得稍微差那么一丢丢,但那都是自己败的,皇室并没有亏待过他们。张元功之前总督京营戎政,还不是一样被委以重任。

    第一代成国公朱能,是与张玉齐名的靖难大将。朱棣造反成功,大封群臣时,位列功臣第二,后来病逝于南征途中。

    传到朱时懋时,已经是第十代了……本来爵位轮不到他的,但他哥朱时泰万历二年袭爵后,同年去世。他侄子朱应祯袭爵后,又因为丑闻在万历十四年自杀了。

    他侄孙朱鼎臣才四岁,远不到袭爵的年龄。反正爵位空着也是空着,朱时懋稍微一运作,就也当了个国公过过瘾。

    他家里这些年老出事儿,但之前可是勋贵之首啊。比方他爹点赞狂魔朱希忠……

    言而总之,老朱家确实对他三家恩重如山,三家怎么还都还不上……

    那就只能不还咯。

    当然话不能那么说,三人在万历面前还是做个人的。

    尤其徐文璧和朱时懋,在诏狱里关了这么久,又是集团高层,自然不会像申时行一样得到优待。

    虽然张鲸没有严刑拷打他们,却也免不了要反复提审,恣意折辱。而且食宿条件又差,还有虱子跳蚤老鼠,早就把这俩养尊处优的货,折磨的神经脆弱了。

    两人便指天发誓,自己绝无背叛皇上的意思。跟着赵昊只是想为国为民做点事情,顺便改善下生活云云。

    现在外头闹成这个样子,他们也很痛心。若蒙不弃,愿意亲去江南说服赵昊罢兵,结束南北暌隔,彼此相持的局面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