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3C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小阁老-第123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赵昊自然不能不近人情,便格外开恩允许他也出席。

    ~~

    半个月来的严格军训,效果也是杠杠的。

    如今赵士禧坐在那里腰背挺直,目光也不飘了、二郎腿也不翘了,终于是站有站样、坐有坐相了。

    而且来之前,赵昊还特意让高武他们,给这小子彻底洗了个澡。然后按照将门子弟的路数打扮起来,给他换上裁剪得体的青金色窄袖曳撒,系上宽板儿的武士腰带,踏上黑色皂纹靴。

    所谓人靠衣裳马靠鞍,把这小子这样一捯饬,别说还真是换了个人一样,显得干净利索,颇有尚武的精神

    赵昊这厮最是奸诈,为了凸显自己教导有方,还命方文帮赵士禧把头发一根不留,全都束起来,然后罩上黑纱的网巾。

    要知道,男子应该在二十岁才束发戴帽,即所谓‘弱冠’。二十岁以前,应该像贾宝玉那样半披半束的。

    但赵昊混居于成年人圈子里,为了装成熟,早早就把头发全都束了起来。

    当然效果也是立竿见影的……

    所以他将自己的先进经验,复制到了大侄子身上。等到赵士禧这厮把头发扎成大人样,登时就像大了好几岁。

    你说,老哥哥老嫂子看了他这样,能不欣慰的直抹泪吗?

    “好好,这孩子终于有个大人样了。”常氏对赵昊最后一点不放心,也彻底烟消云散,只是心中未免嘀咕道:‘就是把孩子的脸,给冻成猴屁股了……’

    ps第六更,5200票加更,求月票,推荐票啊~~~

 第六十二章 赵家传统技能

    赵锦又跟三阳喝了酒,祝他们来年高中,春风得意,然后众人便一起敬赵中丞鹏程万里,抚安齐民!

    听到‘抚安齐民’四个字,赵锦只觉一阵热血上头,仿佛达到了人生巅峰。

    ‘这世上又有谁能想到,咱这个贼配军,也有当上一省巡抚的一天呢?’赵中丞心中暗暗激动,严肃的脸上便荡漾起一抹志得意满的微笑。

    赵士禧一直不敢吭声,此时瞥见父亲心情大好,这才壮着胆子站起身,端着酒杯道:“儿子也敬父亲一杯酒,从前都是我不懂事,惹父亲生气了。”

    “……”赵锦闻言,深深看一眼腰背挺直、精神抖擞的的儿子。不由鼻子一酸,眼眶就湿了。

    这,这,这孩子真的变了,懂事了!

    他忙深吸口气,点点头,接过酒杯,仰头喝下。然后使劲拍着赵昊的肩膀,对小弟弟的感激之情难以言表。

    ~~

    见不成器的东西表现的这么好,赵昊便好人做到底,准了他一晚上的假,让老哥哥和儿子尽量多呆一会儿。

    待到规规矩矩目送着赵昊他们回去西院,赵士禧捏了捏藏在袖中的一千两会票,激动的不能自已——今晚,本少爷要把它通通花光,狠狠报复这段日子的苦难!

    但在这之前,他还有更重要的事情要办——他一定要趁这次机会,逃离赵阎王和高无常的魔爪……

    按捺住立即出去潇洒的冲动,赵士禧转回正房,对正在与老妻说话的赵锦请求道:“爹,我想跟你去贵州。”

    “嗯?”赵锦闻言一愣,旋即摇头道:“那地方有瘴气,你还小,去不得。”

    “那让我跟我娘回家吧。”赵士禧只好退而求其次道:“我保证回去后好好读书。”

    常氏闻言明显心动,也看着丈夫。丈夫不在京里了,她本就计划转过年去,便带着儿子回老家的。

    “不行。”却听赵锦断然道:

    “你这才刚好了几天?要是离开了你叔叔的视线,八成要故态复萌的。”

    “爹,我保证不会的……”没了赵阎王在眼前,赵士禧终于敢哭丧着脸控诉道:

    “我求求你了,我受不了了,天天被关在院子里出操练拳,吃大锅饭、睡大通铺,连上个茅房都得打报告,我他妈都快忘了自己是巡抚的公子了。”

    说着,他下意识给了自己一耳光,然后哭道:“你看,我现在一说脏话,就不受控制的给自己一耳光,爹啊,我都快坐下病了。”

    老嫂子闻言不忍心的落了泪,赵锦却冷哼一声道:“这都是为了你好,知道吗?不让你出门,是让你跟那帮狐朋狗友彻底断掉。天天出操练拳,是为了改掉你吊儿郎当的惫懒样,让你变成真正的男子汉!”

    “至于为何要吃大锅饭、睡大通铺,还有连上茅房都要打报告,那都是为了改掉你的公子脾气。”赵锦略一猜测,又接着道:“说脏话自己掌嘴就对了,总比到处给我赵家丢人强!”

    “你就光向着叔叔说话,”常氏终于忍不住埋怨一句:“就这么甩给别人不管,任他自生自灭?”

    “嗯嗯……”赵士禧忙使劲点头,泪眼汪汪。

    “老夫怎么会任他自生自灭?”赵锦长叹一声,一脸不被理解的酸楚道:

    “你想过没有,老夫这把年纪了,舒舒服服当个光禄卿不好吗?干嘛要去穷山恶水的贵州,去跟那些没开化的苗人打交道?”

    “你不是做梦都想当巡抚吗?”常氏小声嘟囔一句。

    “那是一部分原因,”赵锦不由嘴角一抽,对这个不会说话的老婆子,也是无可奈何。只好直说道:

    “还有个原因,是这厮念书不成器!老夫盘算着去贵州多立功劳,看看能不能给他挣个锦衣百户之类的荫袭,也好让他将来孬好有口饭吃。”

    顿一顿,他又对老伴语重心长道:“现在明白我和我贤弟的一片苦心了吧?”

    本来按说文武泾渭分明的,但自景德朝以后,给文官子弟荫世袭武职的情况便越来越多。兵部、督、抚、兵备道等,但凡跟军队沾上边的文官,都有机会让子孙荫个锦衣卫百户之类的武职,就连徐阶、高拱、张居正都不能免俗。

    毕竟这样等于,让后世子子孙孙都端上了铁饭碗。占便宜没够的大明文官,怎能只让武将专美?

    其实,人家赵昊根本没往这上头想,他不过是想让高武用戚家军的模式,把那不成器的东西给整治服帖了而已。

    只是之前他在老哥哥这里,已经烙下了深谋远虑的智者印象。

    因此赵锦不由也像三阳那样,脑补他这些举动后的深意,然后自行领悟出了这些道理而已……

    没这点本事,怎么好意思给三阳当师伯?

    ~~

    听说能让儿子世世代代端上铁饭碗,常氏闻言这个激动啊。

    在家的大儿子八成能荫上文官,不用操心。她唯一操心的,就是这个一无是处的二儿子,将来可怎么营生啊?

    现在听了丈夫的安排,她登时开心的直抹泪道:“你们兄弟俩嘴真紧,有这种打算不早说。”

    “我昨天任命才下来,怎么早说?”赵锦哼一声道:“但这不成器的东西底子这么差,不让贤弟狠狠操练上几年,就是荫了官,他也过不了兵部的考试!”

    常氏一听,那可了不得!

    要是丈夫拼死拼活挣来的功名,让儿子因为不成器给丢了,那她非得活活气死不行……

    想到这,常氏便拉下脸来对儿子道:“禧娃啊,这么长时间你都坚持下来了,娘相信你一定没问题的。”

    顿一顿,她又狠下心道:“娘决定了,我跟你爹一起南下,省得我在这里,还让你总是心有指望。”

    所以说这女人真狠下心了,基本就没男人什么事儿了。

    “好,夫人终于明白了一回。”赵锦闻言大喜,马上拍板道:“你可以跟我乘官船南下,然后老夫拜托扬州的老叔祖,安排你回老家。”

    然后赵锦对如丧考妣的赵士禧沉声强调道:“为父已经拜托你叔父,把你当成自己的儿子严加管教,直到你进国子监念书为止。你要像侍奉父亲一样侍奉叔父,听明白了吗?”

    “哦……”赵士禧摇摇欲坠,有气无力的问道:“那我什么时候能去国子监念书?”

    “等为父给你挣到恩荫的时候。”

    “那你什么时候能给我挣到恩荫?”

    “最快也得三年吧……”

    赵士禧眼前一黑,晕了过去。

    ~~

    等他醒来时,已经回到了熟悉的大通铺。

    闻着蔡家巷汉子们浓浓的脚臭味,摸着怀里有些卷边的会票,赵士禧默默的淌下了眼泪。

    居然趁着本公子昏迷,直接把我扛回魔窟了,这还是亲爹亲娘吗?

    至少,也得让我把那一千两花出去吧……

    难道这钱,就花不出去了吗?

    夭寿啊!

    ps第七更,5300票加更,求月票推荐票啊~~~

 第六十三章 四大金刚

    让余鹏将儿子扛过来之后,赵锦也跟着到了西院,上炕跟赵昊单独说话。

    他先将赵士禧和赵士祯都托付给赵昊,满脸歉疚道:“愚兄欠贤弟的,是彻底还也还不完了,便再厚颜拜托你一次……这两个孩子跟着谁我也不放心,还请贤弟切莫嫌弃,替我管教他们几年吧。”

    不用赵锦说,赵昊都不会放赵士祯走的,虽然还要再搭上赵士禧这个废柴,但这世上哪有光享受好处,不承担义务的?

    就当是正负相抵好了。

    “还有件事,也得麻烦贤弟。”待赵昊应下,赵锦又拿出一个厚厚的信封,郑重其事的交给他道:“过年时,徐阁老要在灵济宫中开讲心学,这是我师门大事,也是王学成为大明又一显学的标志。”

    赵昊接过那信封一看,里头是一封请柬还有一摞稿纸。

    便听赵锦接着道:“愚兄原本是这场讲学的组织者之一,并且会上台讲解《传习录》中重要的两篇谈话记录。”赵锦是王阳明的关门弟子,论起辈分来,徐阁老还得喊他声师叔呢。

    “师兄的意思是?”赵昊不解的看着赵锦。

    “愚兄已经亲自向元辅解释过了,届时由你替我出席讲学。”便听赵锦出人意料道。

    “去坐坐没问题,可讲话还是免了吧……”赵昊不禁直摆手。

    “贤弟不必担心,讲稿愚兄已经写好,你只需要稍加整理,照本宣科即可。”赵锦握了下赵昊的手,他相信以贤弟的睿智应该明白,这对一个初生的学术门派意味着什么。便轻描淡写道:“我知道你不信心学,但不管你想什么宣扬什么学派,在学界有足够的名气都是前提。”

    “嗯,多谢兄长费心。”赵昊感动的点点头道:“放心吧,我不会给你惹麻烦的。”

    显然老哥哥这阵子,虽然一直忙的不着家,却一直把自己的事情放在心上。

    只要自己能在灵济宫上台,科学无人问津的局面,必将大为改观。

    所谓投我以木瓜、报之以琼琚,说得就是两人的关系吧。

    “哈哈哈不要紧。你只管放手去干,丢掉稿子按自己的意思说也行!”赵锦却大大方方一摆手道:“反正我远在贵州,他们也无可奈何。”

    “好。”赵昊心说我倒是很想去砸砸场子。可那是徐阁老的场子啊,借我个胆子也不敢捣乱啊……

    ~~

    今天时间非常紧,赵锦将事情交代完,就急着要回去东院收拾行李。

    他如今身份贵重,行李也随着多了许多。

    虽然大都用不着中丞大人动手,但总有些书籍、文移之类的物品,还是亲自整理过才好放心。

    听到老哥哥随口感叹余鹏虽然机灵,但终究识字太少。赵昊略一寻思,便提醒道:

    “说起来,哥哥如今巡抚一省,需要有得力的幕僚了。”

    “可不是吗。”赵锦深以为然的点点头道:“可惜愚兄跟脚太浅,夹带中无人可用,只能先这样上任,委托几位同年帮忙慢慢物色了。”

    “我给你推荐几个人吧。”赵昊笑着拿起笔,在纸上写下了几个名字道:

    “这几位都是久在幕府、谙熟兵事的智囊。四者得其二,便可帮哥哥将贵州的事情整的明明白白。”

    见赵昊如此推崇,赵锦如获至宝的接过纸张一看,只见上头写着‘徐渭、茅坤、沈明臣、郑若曾’,不由倒吸口冷气道:“这些都是胡汝贞当年的幕僚吧?”

    “不错,这些人都是有雄才伟略的,如今全都因为胡汝贞的缘故被抑乡里,郁郁不得志。”赵昊点点头,这四位正是当年抗倭总指挥胡宗宪,庞大幕僚天团中的四大台柱子。他微笑看着赵锦道:“哥哥敢用乎?”

    “那有什么不敢用的?胡汝贞是抗倭的大功臣,只是受严世蕃牵连罢了。这都已经是隆庆朝了,谁还去翻前朝的旧账?”赵锦寻思片刻,一拍脑门,哈哈笑道:

    “也只有这种时候,这些大军师才能为我所用。等再过两年,风波彻底过去,他们必为督抚阁老争相延揽,哪还轮得着咱兄弟挑肥拣瘦?”

    一省巡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