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拿我们寻开心呢吧?
赵公子理都不理他们,便在高武等人的保护下,来到县衙大门口。
已经担任门政的俞闷,见自家公子回来了,赶忙命人打开栅门,点头哈腰将赵昊迎进去。
灾民们见状,不由升起一丝期望。有人便试探着跑到附近的酒楼询问。
店小二竟然真就放他们进去免费吃了……
其实店家也不认识赵公子,但他们认识钱啊。
赵士祯给每家店都拍下一百两银子的预付,他们当然让灾民随便进了。
店家暗暗发誓,今天一定要把这一百两给挣出来!
其实想挣到还真不容易。
在昆山县,一百两银子,能摆一百多桌上好的酒席。
店家哪有那么多食材啊?
只能赶紧一边炒菜炖汤蒸米饭,一边让伙计去街上买了……
~~
“小哥,你们公子什么身份啊?”另一家饭馆,老板一边喜滋滋的收下赵士禧刚从钱庄提出的现银,一边好奇问道。
“你管那么多干什么?”赵士禧翻翻白眼,心里郁闷的要死。
老子给别人花钱时,就一点危险都没有……
这他娘的,是要让我做个脱离低级趣味的人吗?
“那小哥是什么身份?”老板还不死心,又换了个问法。
“说出来吓死你。”赵士禧便昂头腆肚道:“听好了,小爷的身份是贵州巡抚公子!怎么样,怕了吧?”
老板先是错愕的看着他,少顷便转头去招呼蜂拥而至的灾民去了。
“不想说就算了嘛。怎么不说你妈是长公主?”
“那是李承恩她妈。我爹就是个巡抚啊。”赵士禧委屈万分道:“为什么就是没人信呢?”
ps第四更,加更感谢新盟主‘牛羊肉拌面’。今天没有了哈~~
第四十六章 赵公子的小幸福
虽然这样做难免留下人傻钱多的名声,譬如店家可能虚报桌数,也可能有灾民吃完东家吃西家,或者有县里的百姓也跟着蹭吃蹭喝之类。
但那些都不重要,毕竟大部分食物还是会落在灾民的口中。
想到他们能在这样的阴雨天吃上一顿热乎乎的饭菜,喝几盅廉价的老阊门黄酒暖暖身子,赵公子就感觉充实而又欣慰。
他便笑着穿过了正堂,跟守在月亮门口的蔡家巷汉子打过招呼,然后走进了内衙。
刚准备穿过第二道门进后宅,在签押房带着学生整理文件的吴承恩叫住他。
“进来说吧。”赵昊指指沾满泥的袍角。
吴承恩迟疑一下,道:“我在花厅等公子。”
虽然是六十多的老伯伯了,但还是注意避嫌的。
赵昊便由他去了,先进去换了件干净的袍子,然后穿上干燥的靴子。
那种温暖熨帖的感觉,让赵昊顿觉一阵心满意足。
“想不到,这季节穿一双干靴子就能让人幸福的想流泪。”
“是湘兰姐用炭盆烤的。”巧巧给他端来一碗糁汤,让他趁热喝了。
赵昊一边吹着热气,一边小口喝着用大骨汤精心熬出来稻米肉羹,只觉满口淳厚的鲜香,还带着胡椒的辣味,简直美味极了。
一碗下肚,劳顿饥渴顿消,整个人精神大振。
“嗯,我觉得这辈子都离不开巧巧姐……的饭了。”赵昊从炕上蹦起来,开心的宣布道。
“别瞎说!”虽然对他画蛇添足有些不开心,但巧巧姑娘还是整体开心的端着碗筷出去了。
其实何止是离不开巧巧了呢,他也一样离不开马秘书了啊。
这才搬进后宅不到一天,马湘兰便把他的房间收拾的干干净净。
因为要给行李做减法,他们只带了书本和生活必需品。马湘兰却能将原先的摆设减去几样,换一下摆放地方,就让房间的俗气顿减,变得有格调起来。
更重要的是一应陈设用具摆放,无不让赵公子舒心合意。所有东西都放在他习惯的位置,完美的治愈了他的强迫症。
本公子还真是个幸福的孩子呢。
~~
赵衙内便挂着幸福的笑容,来到了内衙的花厅里。
许是耽搁的时间有点长,吴承恩已经回对面签押房忙去了,换成李贽和金科在这里等他。
“两位来的正好。”赵昊看看门口,也没人伺候上茶,歉意笑道:“都乱糟糟没头绪呢,请二位担待。”
“公子太见外了。”两人起身笑笑。
李贽为人疏狂,平素从不客套,但赵公子给得实在太多了……
他这才知道,原来陶渊明不为五斗米折腰,只是因为朝廷给得太少了。
“赵博士,我问你件事。”重新坐定后,他便着先于金科问道。
金科笑笑找个借口,自觉的出去了。
王、朱、金三位将军中,数这位将军平日的作风最像戚继光,玲珑且十分的谨慎。
赵公子很喜欢这一点。毕竟本团队云集各种憨憨、头铁、脑疾、脑残的问题老头和儿童,整一个大明奇葩大赏,十分需要有高情商者中和。
好比这李贽,他喵的就不知道什么叫谦让。
要是换了王如龙,非一瞪眼让他闭嘴,我先说!
~~
“什么事?”赵公子腹诽几句,微笑面对这位问题中年。
“你的科学书院还办不办了?”李贽劈头问道。
“办啊,谁说不办啦?”赵昊一指对面的签押房道:“我学生都大老远带了,怎么会不办呢。”
“那就好。还以为你是为了免费劳力呢。”李贽神色稍霁道:“那到底在哪办呢?是在苏州还是昆山?”
李贽是倾向把学院设在苏州的,那里毕竟是大明第一繁华的城市,对弘扬赵公子的科学自有莫大的好处。
“当然是昆山了。”却听赵公子斩钉截铁道:“我要让学生们亲眼看看昆山即将发生的巨变,这比任何说教,都更有教育意义!”
“校址我都选好了。就在城中的玉峰山。你看叫玉峰书院如何?”
见赵昊甚至连在哪儿建学校都想好了,李贽咂咂嘴,放弃了劝说的想法。“不是叫科学书院吗?”
“我又不是只建这一家。”赵公子却不认账了。“回头在金陵,北京,杭州、福州、广州……都会开设书院的,还能都叫一个名字?”
“要开这么多啊?”李贽有点眼晕。“难道开书院不是应该择一处明山秀水,精耕细作,静待花开吗?”
“那是因为他们穷。”赵昊却哈哈大笑道:“要是像我一样有钱,早就到处开分号了。比如朱圣人,不就是到处开书院才让理学大兴的吗?”
“原来你知道自己在干什么。”李贽眼中幽光一闪道:“还想提醒你,到处开书院会引来朝廷的忌讳呢。”
“所以才要叫玉峰书院啊。等到了金陵叫雨花书院;到了北京叫玉渊书院;到了杭州就叫西泠书院……”赵公子便如数家珍起来。
“你居然都选好校址了……”李贽那个汗啊。管中窥豹便可知,赵公子要干何等无法无天之事。
更可怕的是,偏偏这小子还有能力和财力,足以支持他将狂想变为现实……
李贽感觉自己就够狂了,但跟赵昊比就是个弟弟。
老司机居然有一种上了黑车的感觉。
“怎么,怕了?”赵昊瞥他一眼。
“笑话。老子求之不得!”李贽却旋即大笑道:“你折腾的越大我越高兴,赶明儿我就把焦竑给你招来!”
“就知道你李卓吾不是个怕事儿的。”赵昊也大笑道:“敢跟我混到底的,你绝对算一个!”
“冲你这句话,我再给你拉两个牛人过来。”李贽受用无比,卖一送二。“赶明儿我就递封辞呈,专心给你把书院搞起来。”
“干嘛要辞职呢?”赵昊却摇头笑道:“苏州府人杰地灵,你只管去上任……还可以把嫂夫人接过去,让她和小侄女享两天清福。”
“那这边呢?”李贽皱眉问道。
“反正两县挨着,你两边跑着就是。”赵昊便轻声笑道:“你在苏州,可以影响整个苏松,在昆山却连苏州城都影响不到。所以我已经写信给陆光祖了,请他把你提升为苏州府学教授了。你懂我什么意思吧?”
府学教授好歹是从九品,比未入流的县学教谕强多了。而且全苏州府的优秀学生,都会到府学念书……
“明白了。”李贽点点头,心说不就是让我给府学的学生洗脑,让他们都信科学吗?
“你既然这么清楚,为何不自己去苏州?”
“一是不放心我爹,二是先在昆山避避风头。”赵昊微微一笑。
其实是因为经过在京师的种种遭际,他发现还是藏在暗处更安全一些。
ps先发一更,后面慢慢写,今天争取五更……
第四十七章 昆山人武部长
虽然两位博士聊得热乎,但在抗洪胜利之前,显然不适合大兴土木办学。
赵昊便让李贽先去吴县报到,以后白天在苏州城上班,隔一天晚上回昆山给学生上课。
毕竟最大限度压榨资产价值,是刻在资本家骨子里的本能。
两城虽然相距七十里,但娄江自苏州阊门起,直通昆山城朝阳门,顺流不到一个时辰即可到达。
当然,返程要将近两个时辰,不过赵博士会给李博士安排最舒服的快船,配两个最好的船夫,可以将航行时间控制在一个半时辰。
这样李博士只要五更出门,就完全不耽误上午的课,而且途中还可以在摇篮一般的船舱里睡个回笼觉。
完美!
~~
打发走即将提前四百年过上双城生活的李贽,赵昊让高武请金科进来。
金科是来禀报对县里武装力量,摸底的结果的。
“公子,已经弄清楚了。昆山县有一支定员五百人的枪手队,营地就设在至和塘北边。不过我去看了一下,只有百八十人在营里,好像因为太久没有发饷,大部分都已经回家谋生了。”
前些年倭患严重,官军左支右绌,无法保护百姓。各府各县便纷纷自己出资团练,守卫县城、抵御倭寇。
昆山县自然也成立了一支枪手队,还自己打造过刀枪火铳,聘请退役军官训练,着实花费不少。
只是这二年倭患渐渐平息,尤其是江浙一带,已经几年没有大股倭寇进犯,各县也就懈怠了。
尤其是昆山这种穷地方,自然连年削减开销,只留了个架子以防万一而已……
“武器怎么样?”赵昊又问道。
“有五十杆鸟铳,做工还不错,就是保养太差。火铳倒有不少,但那玩意儿没什么用。”金科苦笑道:“而且问题是火药全都受潮了,这鬼天气又没法晒,所以暂时一杆都打不响。”
“另外长枪、大刀、梭镖倒有不少,不过都需要好生修理才能用。”
“嗯,不意外。”赵昊点点头,看全县上下弥漫的懈怠颓丧之气,就能想到乡勇的状况也好不到哪去。
“先尽力自己动手,能修好多少算多少吧。等过阵子我让军器局的人来,再全给换新的。”
“确实不急,现在给他们再好的鸟铳也没用,必须要狠狠操练一番!”金科把指节捏的咔咔作响,然后叹口气道:
“但是他们跟我讲条件,说必须要发饷才能训练。而且训练量要跟发饷挂钩,发半饷只能训练半天……”
“那发双饷呢?”赵公子却眼前一亮。
“按照他们的想法,应该可以双倍训练吧……”金科苦笑道:“哎,早听说苏州人精明,没想昆山人也一样。”
“精明没什么不好。”赵昊一摆手道:“只要拿钱干活就成。明天你先把上个月的饷银发了,告诉他们只要好生训练,欠饷月底就可以补上。以后只要认真训练的,还可以发双饷……当然具体怎么发,你自己决定。”
“是!”金科马上行礼应下。
这一路南下,金将军已经完全摆正了自己的位置。
只要钱粮充足,他就会一心一意给赵昊练兵。至于其它的,轮不到他操心,他也丝毫不关心。
没办法,谁让赵公子给的实在太多呢?
这才发了一个月的饷,就已经足够他把欠债还清了,下个月就能在老家买地盖大宅子了。
这真是天亲地亲皇帝亲,也不如赵公子的银子亲啊……
~~
“我爹已经宣布,全县进入抗洪状态,明天就会宣布若干条禁令。没有足够的武装力量作保证,县里一定会乱套的。”
赵昊又吩咐金科道:“所以要尽快恢复枪手队的兵力和战斗力,才能维持好全县的秩序。”
“是。”金科沉声应下,又提醒赵昊道:
“县里有三班衙役六十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