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段长们先情绪激昂的对他们进行了一番动员,并重点讲了佛祖显灵的那一幕!
老百姓最吃这套了,登时就朝着南山寺纷纷跪拜起来。
“今年的大堤就一定能守住!”段长们挥舞着手中的拐杖,声嘶力竭的呐喊道:
“老少爷们儿们,跟着狗日的吴淞江,拼了!”
“拼了!”里长、家长们带头响应起来,既然漫山遍野的昆山百姓,无非南北,都跟着一起呐喊起来。
“拼了,拼了!”
赵二爷立在南山寺门口,听着江涛送来呐喊声,对一旁的两位同年笑道:
“民众而不用者,与无民者同。万众一心,则泰山可移,江波可平!”
“兄长说的是。”哼哈二将便赞道:“能几天时间就把老百姓都发动起来,真是太了不起了!”
“哦,哈哈……”赵二爷不好意思的笑道:“其实我也没做什么。”
哎,兄长真是太谦虚了。
~~
干劲十足的老百姓,在段长的指挥下,加固起薄弱的的江堤来。
漫长的六十里江堤上,密密麻麻散落着数万昆山汉子。
他们开始热火朝天的挖土装筐,运上大堤。然后下堤坝装土,重新上堤!
如此周而复始、一刻不停,不知不觉就忙到了中午头。堤坝似乎真的变高变厚了一些。
堤下,响起了开饭的敲锣声。
早就饥肠辘辘的老百姓,赶忙蜂拥下堤。
江堤下不远处,每隔百步便设有一个做饭的窝棚。
每个窝棚供应一里百姓……也就是一百一十人吃饭,光煮饭就需要两口大铁锅。
打饭的人们惊喜的发现,昨天还半干半稀的糙米饭,今天居然成了全干的。
“呀,这是不小心下多米了?”民夫们不由惊喜莫名,昨天的分量就已经让他们知足了,今天居然比昨天又多下了两三成米。
“上头分多少下多少。”里长一边打饭一边欢喜道:“说是每锅都下三十斤,让大伙儿吃饱了好有力气干活。”
这样每天也能多揩点油了呢。
“好哎!”一个个窝棚中欢呼声此起彼伏。
“没想到,遭了灾还能吃上顿饱饭。”老百姓们一边等着打饭,一边激动的七嘴八舌。
“看来每天都有粮食来是真的,要不也不敢这么造。”
“就是,还有人谣传,说什么洞庭商会不让粮食进昆山。纯属胡扯嘛!”
“谁再瞎说我撕烂他的嘴,敢往大老爷身上泼脏水?”
“就是,大老爷一来就不一样了,我看今年有希望!”
仅仅一顿饱饭,就让老百姓士气大振,一扫颓丧!
~~
县城内,破破烂烂的慧聚寺旁,一排排简陋至极的窝棚,一直延伸到至和塘畔。
这些一眼望不到边的窝棚,便是昆山县的安民社了。
当初顾鼎臣设计县城时,就考虑到昆南的百姓几乎年年遭灾,这才力排众议,坚持将县城扩大两三倍。并与父老约定,至和塘北除了原有的几座建筑外,不可再兴土木,亦不可开拓水田,只能种麦子。
因为麦子在梅雨季之前就收完了,空出来的地方正好可以安置昆南的灾民。
顾状元为了家乡父老,可谓苦心孤诣,也难怪顾家在昆山声望无两。
也正因为顾家的坚持。三十年来,昆南的百姓才能在城中有一栖身之处。
否则年年水灾,昆南的百姓早就全跑光了……
此时,住在安民社的男人们都出去干活了,留下的妇孺老弱也没闲着,在里中老人的带领下编筐子、搓麻绳……为抗洪修堤生产耗材。
这同样是以工代赈的一部分,因此中午时,官府同样要管饭的。
当然,粮食的配额壮丁的一半。
所以当他们分到半干半稀,比昨天多一半米的午饭时,同样全都欢喜万分。
再配上小鱼小虾青菜汤,老弱妇孺们笑开了花,再也没人相信城里断粮的鬼话了。
~~
一片喜气洋洋的欢呼声中,徐渭和吴承恩走出安民社,上去返回县衙的小船。
“怎么样,现在还有人信谣传谣吗?”徐文长背着手,得意洋洋。
吴承恩与他并肩而立,摇头笑道:“不会了。”
等晚上放工,增加工食的消息一传开,自然再不会有人相信,县里买不到粮食的鬼话了。
这自然是徐渭那两个法子的功劳。
所谓‘董卓进城’,当初董卓进洛阳夺权时,因为兵力太少,便将部队从西门开入,北门开出。然后再进西门,以此夸大自己的实力。
徐渭让伍记的粮船分成两拨,一拨入城一拨出城,每天循环往复,就造成每日都有粮船进城的假象。
至于‘刘秀赚城’的典故,吴承恩以前也没听过。还是徐渭告诉他,这是说光武帝智取郾城的事儿。
当时他围城日久,粮草匮乏,要难以为继了。
按说此时该减食退兵了,他却反其道而行之。命人拿出所有存粮,让士兵日食三餐,顿顿饱食。结果敌军奸细误以为他粮草充足,将消息传回城中后。城守便彻底失去了坚守的勇气。第二天就打开城门投降了。
徐渭让吴承恩将每日拨付的工食粮增加两到三成,老百姓自然以为县里粮食供应充足。
双管齐下,谣言自然不攻自破。
“你这两剂猛药下去,是把谣言给镇住了。可粮食的消耗平白大了三成。”吴承恩性情慎重,消除谣言自然开心,却难免担心起这样做的后果来。
“等粮食一耗光,神仙也兜不住谎,咱们就是罪人了。”
ps第五更,求月票啊~~~~
第五十六章 王的天下
“你要明白,在这种人心惶惶之时,信心比什么都重要。只要老百姓不乱,总能想到法子。要是老百姓乱了套,就彻底完蛋拉稀了。”
小船上,徐渭淡淡笑道:
“再说,不是刚抄了三千石大米吗?狗大户又捐了两千三百石,坚持个十天八没问题,别那么紧张嘛。”
“哎,我不是担心公子那边不顺利,买不到粮食吗?”吴承恩忧心忡忡道:“十天八天一眨眼就过去了。”
“你这就纯属咸吃萝卜淡操心了。”徐文长哈哈大笑道:“咱们赵公子最大的优点是什么?”
“有钱。”吴承恩老老实实答道。
“有钱还能买不到粮食吗?”徐文长哂笑道:“有钱你甚至可以让人给你做成大米饭送过来,无非就是贵一点嘛。”
“那倒是,公子要是宣布,五两银子一石米。估计全苏松的米商都能给他送米,别说商会了,官府都拦不住。”吴承恩点点头。
“那不就结了?反正逼急了眼,他来一招乾坤一掷,什么都解决了。”徐渭便拍了拍吴承恩的肩膀道:“老吴,明天我就去南山寺了,希望回来时能看到下一章。”
“呵呵,看吧……”吴承恩心说,我还一个字没写呢。
“哦对了,‘刘秀赚城’是我编的。”见作家又要敷衍自己,徐渭小小报复一下。
“呃……”吴承恩闻言,险些要掐死这胖子。
作家都是考据狂,昨晚他翻了整整一宿的书啊。结果还是没找到典出何处……
原来他娘的是编的,编的……
~~
被徐渭和吴承恩寄予厚望的赵公子,昨日便乘船顺娄江而下,只半个时辰便到了三十里外的太仓州。
“怪不得苏州繁华,这四通八达的河道,堪比高速公路啊。”如此便利的交通运输条件,让赵公子不胜感慨。
“公子又说让人听不懂的话了。”巧巧笑着蹦出舱来。这次公子主动带她出来,满分。
“那就说句你听得懂的。在这里卖煤藕,肯定比在北京还赚。”赵公子便笑道。
“可惜江南不产煤啊。”马湘兰也跟着出来,与巧巧共撑一柄油纸伞。
两人穿着同样的淡黄色大袖衫,只是款式略有不同。鹅颈修长的马秘书穿竖领对襟,小巧玲珑的巧厨娘穿圆领对襟,恰到好处,十分得体。
跟马秘书处久了,巧巧姑娘衣品提高很快的。
‘其实是有的,而且近在咫尺。’赵公子暗暗苦笑一声,可惜老爹被发落到昆山,本公子也只能望而兴叹了。
正感叹间,忽听岸上有鞭炮齐鸣,鼓声大作,巧巧奇怪问道:“谁家娶媳妇吗?”
“是迎接公子的。”马湘兰说着,凑在悄悄耳边掩口偷笑道:“不要一听放鞭就心痒。”
“又瞎说。”巧巧姑娘拧一把马秘书,小声道:“以前那个不食人间烟火的马姐姐拿去了?”
“有吗?”马湘兰笑笑,心说那是因为我现在有了家啊。
这时赵公子才看见,华叔阳、于慎思和金学曾三个弟子,还有紫胡子的王如龙,正在码头上朝自己使劲挥手。
他不禁奇怪的回头看一眼马秘书,见她也没戴眼镜。“小眼神不错啊?”
“我是少花眼。”马秘书小声解释道。
“这样啊,那真是用眼过度了。”赵昊点点头,便转过头去,朝岸上笑着挥手。
客船一停稳,三名弟子立马上船给赵昊磕头。
“好好,都起来吧。”赵公子背着手含笑道。
三人起身后,这才一起扶着师父小心下船。然后华叔阳向师父介绍起,前来迎接的太仓诸王。
呃,准确说是太仓诸位姓王的。
~~
太仓是姓王的天下,十分富贵风流,被姓王的占去了八九分。
太仓姓王的又分两支,一支是住在牌楼的琅琊王氏。另一支是住在州桥的太原王氏。
牌楼王家出身煊赫,世代高官显贵,又极其注重名声,在太仓州的地位相当于顾家之于昆山。
但放在苏州,乃至大明朝看,顾家就望尘莫及了。
州桥王家则要逊色许多,但就是他喵的有钱。几代人积累下来,五十年前就坐稳了太仓首富的位子。
有道是缺啥补啥,自此王家子弟一代代刻苦读书,终于祖坟冒青烟,蹦出了花间提壶王大厨……哦不,会元榜眼王锡爵。
造化弄人,牌楼王家却走了背字。王世贞的老爹、蓟辽总督王忬,因为恶了严嵩被陷害入狱,惨遭弃市。牌楼王家一下子跌落云端,再不复之前高高在上。
此消彼长间,两家地位渐渐相当,却没有发生俗套的争斗。
因为王锡爵老爹王梦祥,和王世贞都极会审时度势,两家竟越走越近,最后甚至连了宗……
两家确实系出同源,可那得上溯到先秦啊!
跟这两家一比,赵昊和赵锦那简直就是亲生的兄弟呀。
不过那又如何呢?关系是处出来的,亲情不够,多处处就浓了。
加之王世贞兄弟给王忬平反时,王梦祥慷慨解囊,成为他们坚实的经济后盾。
甚至连王世贞的平反奏章,都是王锡爵帮忙修改,然后递上去的。
于是这些年,两家已经亲如一家了。
~~
码头上。
赵昊听华叔阳介绍,前来迎接自己的有王锡爵王鼎爵的老爹,太仓首富王梦祥,以及王锡爵的一帮叔叔大爷堂兄弟。
还有王世贞的弟弟王世懋,堂弟王世德、王世业、王世闻、王世望……等等等,直接把他淹没在了王的海洋里。
简直是倾巢而出,齐迎赵公子啊。
这份过于隆重的待遇,让赵公子受宠若惊之余,心里不禁暗暗打鼓,他们到底图什么啊?
赵昊面上却丝毫不露半点心思,在弟子引见下,十分客气的与王们见礼。
然后他便自动忽略掉其余的王,眼里只剩下王梦祥和王世懋了。
“老伯父折杀晚辈了,贸然到访,何劳亲迎?”赵昊再次跟王梦祥客气起来。
“哎,博士叫什么伯父?”王梦祥不比赵立本年轻几岁,样子就是老了以后的王锡爵,但没有大厨那股愣劲儿。圆滑的像娄江口鹅卵石。
“你是我家老二的师父,咱们当以平辈相交。”
说着王老头拢须大笑道:“往后你管老朽叫哥哥,老朽管你叫贤弟!”
赵昊这个汗啊,忙摆手笑道:“那不合适,晚辈与元驭兄兄弟相称,已经占了好大便宜,怎能再涨一辈?”
“哦,是吗?”王梦祥一阵唏嘘,似乎有些遗憾不能跟赵公子称兄道弟呢。
ps第一更,求月票、推荐票啊~~~
第五十七章 王家山
欢迎午宴设在州桥王府上。
豪华马车过了州桥,赵昊便看到一座崭新的五楹牌坊,上书四个大字‘兄弟榜眼’!
如今他也算懂行了,一眼就认出是王世贞的手笔。
穿过这道牌坊,后面还有一道,上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