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却忽然被人从后面接住,然后举高高。
小云儿茫然回头,便看到高武那张狰狞的脸。
这下她更害怕了,全身动都不敢动一下,只有牙齿不断打颤。
然后高武一只手抓住她的腰……间的皮带,将左边一支枪缓缓抽出来。
砰地一声,朝天开一枪。
吓得小云儿全身一颤。
接着高武丢掉那支枪,换手又从她腰间的皮带中,抽出了另一支枪。
继续朝天开枪。
解除了所有危险后,他才憋出一句话来。
“你别动,我把枪打完。”
“……”小云儿都懵了,哪还有枪啊?
好在高武也没做什么,蹲下来,轻轻把她搁在地上。
小云儿哪还站得住啊?脚一软,靠向了高武怀里。
关键时刻,高大哥钢铁直男本色尽显,忙伸手格挡住她,然后重新抓住小云儿的牛皮腰带,悬空着举起来,控啊控。
~~
那厢间,赵昊见危机解除,这才意识到自己紧张之下,居然把江小姐紧紧抱在怀里。
赶忙松开她,不好意思的给她摘去头上的树叶道:“怕你给射到。”
嗯,才不是吓得呢。
“嗯……”江小姐羞得粉脸通红,她这几天已经基本上恢复冰清玉润的常态,不再刻意跟赵昊拉近距离了。
因为她听某位不愿透露姓名的马姐姐说,女孩子对男孩子就像放风筝,紧一紧还要松一松。
心里再急也不能太紧了,不然会被轻贱的……
没想到居然又紧紧抱在一起好一阵子,真是羞死人啦。
一想到这下可要被兄长轻贱了。江小姐就感觉整个人都不好了,也不管小云儿,捂着脸跑掉了。
赵公子挠挠头,不知道雪迎妹子是怎么了。等他从树后转出时,登时被眼前一幕惊呆了。
只见高大哥举着妹子,在那里控啊控……
“你这是在作甚?”赵昊再看那小云儿,已经晕头转向,两只眼里全是小圈圈了。
高武沉默片刻,方沉声道:“帮她消除腿部麻痹……不知为何,她总是站不稳。”
“能站稳就怪了。”赵昊翻翻白眼,指着那颗带着弹孔的大树道:“把她放在那里,让她坐回儿,自己慢慢恢复。”
“哦。”高武恍然,心说我怎么没想到,赶忙照做。
赵昊弯腰捡起一把掉在地上的枪,仔细端详起来。
ps第三更送到,明天开始全力码字
第一百二十四章 昆山县由我来守护!
毫无疑问,这是一把燧发枪。
准确的说,这是一款在转轮打火枪基础上,诞生的撞击式燧发枪。
所谓转轮打火枪是由德国钟表师约翰基弗斯发明的,世界上第一款不用点燃火绳就能击发的枪械。
它将火绳手枪上的火绳夹,替换成一个源于钟表的带发条钢轮。扳动击锤,发条拧紧;扣动扳机,发条带动转轮高速旋转,摩擦火门上的燧石击发火花点火,引燃火药,砰,发射子弹!
这种枪的机构复杂、昂贵、难以修理。问世不久便被西班牙人改进成,赵昊手中这种撞击式燧发枪了。
它取消了转轮打火枪上那套蜗牛状的发条钢轮,在击锤的钳口上夹一块燧石,又在传火孔边安装了个小小的击砧。
射击时扣引扳机,燧石在簧片的作用下,重重地打在火门边的击砧上,冒出火星,引燃火药,砰,发射子弹!
这种撞击式燧发枪大大简化了射击过程,提高了发火率和射击精度,使用方便。而且较之于转轮发火枪,成本大大降低,利于大量生产。
赵昊记忆中,此时法国人马汉应该也发明另外一种燧发枪。相较于西班牙式枪机,法式枪机有更可靠、更完善的击发发射机构和保险机构,是这个时代性能最好的枪了。
但相应的,法式枪机的结构更复杂,需要更多的精细加工、更多的螺丝钉,还要在阻铁上加工复杂细小的凹槽,这对工匠水平和制造工艺的要求太高。以致于西班牙人在短暂的换装法式枪机仅一年,就换回了制造简单、成本更低的西班牙式燧发枪。
目前,大明兵器局的制造水平比起西班牙人来还远远不如,在两种枪机没有本质区别的前提下,该作何选择,不言而喻了。
赵昊将火枪递给高武,沉声道:“别忘了提醒我,回去拿给士祯。”
高大哥重重点头,他万万没想到,公子的记性比自己还烂。
~~
昆山县预备仓。
林巡按在袁方和邢司吏的陪伴下,仔细勘察完被烧的甲字仓。
结果完全验证了徐羊等人的说法,这场大火的疑点实在太大了。
他背着手立在烧得漆黑的仓库里,仰头看着仅被熏黑的屋顶,幽幽问道:
“一万六千石粮食被烧成灰,整个库房才被熏黑?连屋顶都没事儿?”
“回按院,本县预备仓是工部监造的防火粮仓,这甲字仓的壁高超过三丈,房顶还做了防火处理。里头的粮食烧光了,也不会点着仓库的。”邢司吏硬着头皮解释道:“这样就算不小心着火,也只能烧掉一个仓,不会波及到别的仓库。”
“哼哼,那么多粮食烧出来的炭灰呢?还有剩下的粮食呢?怎么也不可能一粒不剩,全烧光吧?”林巡按哂笑一声。
“救火的时候,顺道全清出去了,剩下的粮食送去堤上吃掉了。”邢司吏两手一摊,心说这都是什么鬼话?可他也只能照着徐渭的吩咐说了。
“哈哈哈,好一个查无对证啊!”林巡按仰头大笑,然后问那亲随道:“袁方,你怎么看?”
“大人,属下以为昆山县有毁灭证据,掩盖真相的嫌疑。”亲随便沉声道:“看来那徐羊等人所言,倒也未必是谎话。昆山县预备仓纵火案,怕是另有隐情!”
“不错。”林巡按冷冷一笑,望向邢司吏道:“这卷宗是你所出,如此明显的疑点,你这个刑房司吏就丝毫没有察觉吗?”
“这……”邢司吏忙解释道:“小人不过是个捉刀的,当然是上面怎么吩咐,咱就怎么写了。”
“哦?这么说,是上头有什么人,对你施加压力了?”袁方幽幽问道。
“那倒没有。”邢司吏赶忙摆摆手。
“胡说!”林巡按两眼一瞪,指着火烧火燎的甲字仓,厉声质问道:“没人强迫你,你能放着这么明显的疑点不问,直接就出结案文书?”
“小人连日在堤上抗洪,今天才被叫回来写文书,哪顾得上看现场啊?”邢司吏哭笑不得道:“再说勘察现场是快班、是四老爷的差事,这不是该刑房管的事儿啊?”
“哼,推脱!”林巡按明知对方说的是事实,却依然盛气凌人道:“立刻让能说了算的人来见我!”
“我家大老爷去邻县拜会易知县,暂时回不来。”邢司吏小声道。
“县丞呢?”林巡按黑着脸。
“何县丞去府里催粮去了……”邢司吏赔笑道:“真是不巧哈。”
“那你县里现在谁管事啊?”林巡按强抑着怒气道。
“就是早先迎接按院大人的吴先生。”邢司吏小声应一句,却没有透露徐渭的存在。
这是青藤先生怕自己名气太大,吓到林巡按,才特意叮嘱邢司吏的。
才不是憋着坏心思想阴对方呢。
“要不,小人这就去将吴先生喊来?”邢司吏试探着问道。
“滚!”林巡按挥挥手,也不知是单纯让他滚蛋呢,还是让他滚去把作家喊来。
反正邢司吏先滚出去是没错的。
待到他一出去,袁方便轻声对林巡按道:“大人,这是个机会啊。”
“嗯。”林巡按又想拢须,又搂了个空,便摸了自己光溜溜的腮帮子一把。“你是说,正好没人碍手碍脚?”
“对。”袁方点点头道:“疑点再多,也需要有确凿的证据,不然没法推翻县里的原判。”
毕竟纵火的是徐羊那帮人,这一点说破天也改不了。想要在纵火案里给纵火犯脱罪,没有强力的证据怎么成?
“怎么找证据?”林巡按一个上任不到一年的年青官员,心里哪有那么多章程啊?
“属下相信徐羊的说法,县里就是没粮了,所以才要借他们放的这把火,将只存在于账面上的那一万六千石粮食,一笔勾销掉。”
只听那袁方沉声道:“那么那一万六千石去哪了?赵守正才刚上任,又家财万贯,贪污这些粮食的可能性微乎其微。”
顿一顿,袁方沉声道:“那么只有一个可能,就是昆山县根本没进那么多粮食!所谓每天来五艘粮船,只怕是为糊弄人心的障眼法!”
“啊,你是说……”林巡按眼前一亮。“那些粮船里,根本没那么多粮食?”
“十成十是这样。”袁方斩钉截铁道:“稍稍一算就知道,他们每天起码虚报一千石粮食。那么五艘粮船上,最多只有一半的粮食。至于另一半是什么……”
说着他踢一脚满地的沙砾。“这还用说吗?”
“一定是沙子!”林巡按双手重重互击,激动道:“这满屋子的沙砾,根本不是他们用来灭火的,而是袋子里本来装的就是沙子!”
那一刻林巡按自觉成为大明狄公,兴奋的满脸通红,达到了颅内高潮!
他便猛一挥手,高声下令道:“从现在开始,每一船运入昆山的粮食,本院都要亲自检查!”
ps三连更之第一更。复活求月票啊!~!~!
第一百二十五章 花钱容易挣钱难
天空阴沉沉的,昆山县半山桥上却人头攒动。昆山百姓云集,都伸长了脖子看着桥下的码头等粮船。
自从大老爷上任以来,每日都会五艘粮船来昆山送粮,风雨无阻,一天不辍。
这一已习以为常的景象,让昆山的老百姓倍感安心。
哪怕前日得知预备仓被烧,存粮毁于一旦时,市民们都没怎么慌。
烧了就烧了吧,反正也不是自己家里的粮食。只要每日粮船不断,大家就不会饿肚子。
但今天,不安的气氛在蔓延。
县城里忽然就流言四起。到处有人在说,其实县老爷根本没弄到那么多粮食。但赵知县为了避免引起恐慌抢购,将数目夸大了一倍。
事实上,每日抵昆的五艘粮船里,起码有一半装的是沙子!
也就是说,每天只有一千石大米供给县里。这点粮食也就刚够以工代赈的,哪有市民们的口粮?
而且传闻有鼻子有眼,说什么巡按大人就是专门来查办此案的。还说林巡按勘察预备仓已经掌握了确凿的证据。
又说今日会在码头查验今日份的五艘粮船,现场揭穿赵知县愚弄百姓的把戏!
这让县城的百姓怎么能不恐慌?
也就是赵守正初来乍到,抗洪赈灾又极其得力,让全县百姓对他的印象极好。双方正处在易知县所说‘甜如蜜’的阶段。
所以大家还能勉强不乱套,只是争先恐后过来看个究竟。
结果真就看见半山桥码头已经严阵以待,一个七品大员端坐亭中。
平日里耀武扬威的郑巡检,在那人面前跟孙子似的。
原来传闻,是真的!
“哎,这要是真查出来弄虚作假,老父母在昆山的日子就到头了……”
市民们唉声叹气,昆山好容易摊上个状元郎来当知县,还以为终于遇上了难得的好官呢。
难道一切种种,皆是假象?所谓好官,根本不存在于这世上?
“我宁愿巡按大人不查!”有市民嚷嚷道:“糊里糊涂信老父母就是了。”
“他要是个骗子也能信?”马上有人大唱反调。“大家都是信了他的邪,这才没屯下点儿粮食。大家就等着全家饿死吧!”
这句话没人能反驳,大伙儿确实被每日五船粮食的景象,弄得过于乐观了,都没舍得高价抢粮。
这事儿要是真的,昆山县不知要饿死多少人了……
~~
幸好林巡按早就预料到,老百姓会蜂拥而至,特命锦溪镇巡检司巡检郑乾,带着手下的弓手,将码头封锁起来。
避雨亭中,林巡按正襟危坐在一把高腿交椅上,一手端着茶盏,另一手用杯盖轻轻撇去浮沫,那气定神闲的样子,跟慌成狗的郑巡检形成鲜明对比。
说实话,郑巡检是万万不想趟这浑水的。他的驻地可是在昆南啊。
十几万昆南百姓都靠大老爷养活呢,自己却带着昆南的兵丁来跟林巡按搞风搞雨。
一旦真查出什么不利的证据,害了大老爷,自己往后还怎么在锦溪镇混啊?怕是手下这帮兄弟,都会恨上自己的。
但他又有什么办法呢?虽然巡按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