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3C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小阁老-第388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勋章由蓝白两色丝带编制的五角形绶带章,和圆形的金属主章组成。

    主章边缘是一圈抽象的大堤,大堤拱卫着昆山县的轮廓图。图中央是赵二爷的头像剪影……才不是呢,是赵二爷亲笔所提的‘众志成城’四个字。

    勋章背后则是徐渭所题的‘大明隆庆二年抗洪楷模’十个楷体字。

    何文尉、熊夏生、白守礼、顾大栋、郑若曾等二十名区长、段长获得的是金质勋章。

    另外三十名段长,七十三名里长,三百三十名甲长,还有一百三十名有杰出贡献的百姓,获得了银质勋章……其中包括米娃和狗蛋。

    其余甲长,以及四千四百多位表现优异的老百姓,获得了铜制勋章。

    赵守正亲自为金质勋章获得者授勋。然后又与金勋章们一起,为银章授勋。

    至于铜质勋章,因为获奖人数实在太多,只能先由各里长带领,回去发给获奖人了。

    赵昊起先更多的,是想给大家伙儿留个纪念。

    没想到效果竟出奇的好。大明官绅百姓的荣誉感远超他的想象,一个个抚摸着胸前的勋章激动的热泪盈眶,顾大栋等人都哭成泪人了。

    看着因为一枚小小的勋章,自豪的无以复加的抗洪楷模们。跟他一起坐在墙上看热闹的徐文长,难得的赞了赵昊一句。

    “你真是操弄人心的魔鬼。”

    “魔鬼的东西你还带?”赵昊瞥一眼徐渭胸前的那枚亮闪闪的金质勋章。

    虽然他和吴承恩老两口,因为假释犯的身份原因,不便登台领奖,但还是当之无愧的获得了金奖章。

    “摘下来啊。”

    “那可不行。”徐渭赶紧捂住胸口,轻抚着那枚勋章,十分看重道:“这代表的是我的功绩,谁也不能抹杀。”

    说着他感叹不已道:“你说胡汝贞怎么就没你这些鬼点子呢?当初抗倭胜利,给我也来这么一枚,那该多完美啊……”

    看到狂诞如徐渭者,居然也如此看重荣誉,赵昊这才有些明悟。

    虽然大明开国二百年,世风日下,官绅百姓愈发言商重利,但人们依然会把荣誉和名声放在金钱之上。这是他这个偏实用主义者,之前没有想到的。

    感动之余,赵公子心下大喜,这下又找到省钱的法子了。

    勋章虽然不便宜,但就是把他们都发成勃列日涅夫同志,也比真金白银的奖赏划算多了。

    坐在一旁徐元春和徐维志却十分遗憾,如此激动人心的场景,他们只能用铅鏨来速写记录。

    要是能有老师说的那种照相机,该多好啊。

    可是老师说,得学完光学和化学才能教他们如何制造照相机,可在这之前还得先学数学。

    夭寿啊,什么时候才能拍电影啊?

    ~~

    大堂前,授勋仪式结束后,赵守正就势召开了动员大会。

    他对士气高昂的昆山县带头人们高声道:

    “抗洪虽然取得了阶段性胜利,但更艰巨的任务还在等着我们。昆北要秋收、昆南百废待兴,浩大的三期工程即将开始,还要为明年全县的大发展打好基础。”

    “所以诸位,我们绝不能刀枪入库、马放南山,要继续发挥抗洪精神,戒骄戒躁、做好带头模范,领导全县百姓团结一心,迎接新的挑战!”

    “是!”所有人齐声应和。本来因为抗洪胜利有些松懈的人们,再度被鼓足了劲头,恨不得挽起袖子,这就拉人去干。

    “我宣布,在接下来的攻坚战中,区段里甲的抗洪编制依然不变。我们将用十天时间完成昆北的秋收。十天后,全部转战昆南,齐心合力完成三期工程和昆南的灾后重建!”

    “是!”赵二爷就是光就是电,就是昆山人民唯一的奇迹。他怎么说大家自然就怎么做了。

    ps三连更,第一更,求月票啊!!

 第二百一十七章 向瘟神宣战

    当天下午,赵守正带领全县的官员,还有区长段长们,来到江南医院,向万密斋、李时珍、李沦溟授予金质勋章,他们的弟子也都得到了银质勋章。

    医生们当之无愧。仅仅两个多月的时间,江南医院共免费救治了工伤、患病的民夫三千两百余人,并有效遏制了数起疫病的传播,为全县抗洪胜利提供了有力的保障。

    授勋之后,赵守正又请江南医院副院长,兼防疫科主任李时珍,为所有人做了下一阶段防疫方案的报告。

    众所周知,大灾之后有大疫,之前谁也弄不清楚为什么。但有了显微镜的帮助,江南医院终于攻破了这一难题。

    李时珍告诉众人,那是因为洪灾引起大量的动物死亡,还有被洪水裹挟到处的垃圾粪便,无法及时掩埋处理。以及饮用水被污染,灾民随地便溺也会滋生大量致病微生物,并导致蚊虫肆虐、鼠患横行,这些都会引起疫病流行。

    此外,还有困扰昆山多年的血吸虫病,也会趁机兴风作浪一番。

    因此必须要在灾民回迁之前,先对昆山进行全面而彻底的防疫处理。

    为了他拟定了‘县衙主导,医院指导,全民参与,全面防疫’的十六字方针,计划展开一场为期一个月的‘全民防疫行动’,具体分五部分。

    一是要进行全面的环境清理与消毒。

    对受淹的房屋、街道、田地都要彻底清除淤泥、排除积水、填平坑洼、铲除杂草、疏通沟渠。

    彻底清理垃圾、动物尸体及粪便,并进行填埋焚烧等无害化处理,同时杀虫、灭鼠,切断疫病传播的中间环节。

    二是饮用水卫生处理。

    禁止饮用生水,尽可能避免引用江湖水。对于所有的水井都要掏干清淤,用清水冲洗井壁、井底,淘尽污水,再用明矾等净化后才能饮用。

    禁止随地大小便,防止污染水源,所有人畜粪便及时收集清理,防止污染水源,减少蚊蝇孳生。

    三是建立疫情监测体系。

    要求所有灾民,发生发热、腹泻都要及时报告甲长,甲长也要及时上报到驻点医生处。医生诊断出疫情后,集中力量进行隔离防治,将疫情扼杀在萌芽中。

    四是加强对乡民的防疫宣传与教育。

    李时珍编了简单上口的防疫歌,要求所有里长甲长都记住,每日向乡民宣传。

    防疫歌除了宣传以上三点之外,还教育老百姓知道病从口入,饭前便后要洗手,不用脏水漱口洗菜刷碗等。并且绝对不吃霉变的食品,尽量不吃生冷食品。

    以及第五点,预防大肚子病。

    ~~

    李时珍讲话条令清晰、全是干货,不像赵二爷那么有煽动性,昆山县的众官绅认真听他讲了大半个时辰,难免都有些走神了。

    但一听到第五点,全都一个激灵,精神起来。

    大肚子病可是困扰昆山乃至整个江南水乡多年的痼疾。每年大水之后,总有许多人死于此病。

    患者先是体质虚弱、四肢无力、面黄肌瘦,到后来腹泻便血、肚皮鼓起,最后在无药可医中绝望死去。

    而且更可怕的是,只要村里一个人得病,很快就会传染一片,甚至危及全村。

    所以哪个村有大肚子病,男的讨不到媳妇、女的嫁不出去,整个村子如同鬼蜮,十分恐怖。

    苏南有歌谣曰‘提起肚包病,人人都害怕;男人腹大像怀胎,女子婚后不生娃;有女莫嫁大肚男,既受穷来又守寡。’就是说的这种情况。

    因此听说此病能预防,且说这话的可是天下闻名的神医李时珍,在场所有人能不激动吗?

    他们纷纷嚷嚷起来。

    “李神医,这病真的能防住吗?”

    “那你可是救苦救难活菩萨了。”

    “我们给你磕头了。”好多饱受其苦的士绅直接就给李时珍跪下了。

    “都起来,安静点,吵死了。”李时珍依然酷酷的不苟言笑。他平生只奉承赵公子一人而已,对其余人管你是多大官,多有钱,全都不放在眼里。

    众人却都觉得,这就是神医该有的范儿,非但不觉冒犯,反而甘之若饴,全都乖乖起身闭嘴,听李神医沉声说道:

    “感谢赵公子,感谢科学的力量,为医者解开了此病的谜团。”李时珍先对东家和科学,致以崇高的敬意。

    然后他告诉众人此病并非瘟疫,而是一种叫血吸虫的小虫在作祟。

    人畜粪便是血吸虫卵的主要来源,钉螺则是血吸虫传播的唯一中间宿主。

    因此一要防止人畜粪便污染水源,二是全民动员消灭钉螺,就能消灭血吸虫病。

    同时还要保护易感人群和耕牛,尽量避免接触疫水,尤其要严禁儿童在疫水中游泳洗澡,捕捉鱼虾。

    众人赶紧掏出小本本牢牢记下,唯恐漏掉了一点。

    ~~

    医院病房中,潘季驯坐在床上,和二哥静静看着窗外的情形。

    潘仲骖也是当过知府的,听得十分不可思议。待李时珍做完报告,赵守正开始分配任务时,他终于忍不住问老四道:

    “自古县官不下乡,这么复杂的要求,指望这些乡绅,怎么可能传达的下去。那些散漫的乡民,又怎么可能照章执行呢?”

    心说到最后,八成要变成一场闹剧的。

    “别处行不行我不知道,”已经把自己当成半个昆山人的潘中丞,却信心十足道:“但昆山,一定行!”

    “何出此言?”潘仲骖看到弟弟脸上骄傲的神色,愈发糊涂了。

    “因为这里上下同欲,万众一心;这里有那个神奇的小子,和他的江南公司……”潘季驯悠悠道:“天时地利人和皆在此,没有什么不可能。”

    “哦……”潘仲骖点点头,自然不会怀疑弟弟的判断。他不禁摇头道:“谁能想象得到,整个昆山的灵魂人物,居然不是赵知县,而是他儿子呢?”

    “老前辈这话可说错了,我爹当然是本县的灵魂了。”病房门推开,赵昊捧着一束金黄色的菊花,笑眯眯的走进来。

    他来到病床前,将菊花插到花瓶里。

    没办法,这季节只有菊花还开了。要是晚几个月,倒是还能有梅花。

    然后赵公子掏出一个镌刻着雪白琼花的精美檀木盒,递给了潘季驯。

    潘季驯第一反应是拒绝的,当着二哥的面,他实在不好吃零食。

    但赵昊却坚持让他打开。

    潘中丞心说,爱咋咋地吧,老子就吃了,怎么着吧?

    便咬牙将盒子打开,却见里头不是什么新型水泥、稀罕矿物,而是一枚金灿灿的勋章。

    ps第二更,月底求月票!

 第二百一十八章 潘家连锅端

    看着外头别人授勋,潘季驯心里早就痒痒坏了。但他可是正三品的高官,谁敢给他授勋啊?

    就算赵二爷横楞,敢以七品给三品授勋,潘季驯也不能接受啊,他可是在丁忧呢。

    可说一千道一万,别人有他没有,宝宝心里就不高兴。

    看着那枚静静躺在蓝色天鹅绒内衬上的金质勋章,潘季驯心里乐开了花,哼一声道:

    “稀罕。”

    “别听他的,他以为你们忘了他呢。”却被二哥戳穿了傲娇的表象。

    “怎么会呢?中丞可是居功至伟,无人能比啊!”赵昊却没取笑老潘,而是向他正色抱拳道:

    “没有您老不顾病体,亲临昆山指导抗洪,六月里就要溃堤,哪还有后来?”

    “没有您老不辞劳苦、顶风冒雨,亲自丈量堤岸,设计大堤,我们哪知道这大堤该怎么修?”

    “没有您老严格把关,亲尝亲试,我们哪知道什么样的水泥配比最合适?如何才能多快好省的把大堤修起来?”

    “好了好了,别给我戴高帽了。”潘季驯被夸得老脸通红,鼻子都还酸酸的,赶忙掩饰的低下头,将那枚纯金打造的勋章拿起来,忍住食欲细看。

    “这是独一无二的一枚,献给独一无二的潘总。”赵昊笑着说道。

    潘家兄弟瞪大眼,只见那纯金打造的勋章上,周遭也是一圈抽象的大堤,但昆山县地图被白色的琼花图样所取代,‘众志成城’四个字,也变成了篆体的‘昆山英雄’!

    勋章背后还镌刻着‘念兹在兹,永锡难忘’八个碑体小字。

    “你小子,就喜欢整这些新花样。”潘季驯笑骂一声,拍了拍胸脯道:“来吧。”

    “啊?”赵昊一下没反应归来。

    “给我戴上啊。”潘季驯翻翻白眼道:“自己戴多没意思?”

    “是晚辈的荣幸。”赵昊恍然,赶紧掏出帕子擦擦手,拿起那枚‘昆山英雄’的勋章,郑重的给潘季驯别在了胸口。

    “哈哈哈哈!”潘季驯赶紧让二哥拿来镜子,左照右照,感觉自己棒棒哒。

    还站起来整了整病号服,昂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