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指定是。”
“集合人手,天黑前把阊门夺回来,我看今晚官军进不了城,明天谁还信陆家和洞庭商会的鬼话?”
徐煦厉声下令道:“诸位不用怕,城外统共就一千官军,根本没法强攻的!”
说着他目光一凝,阴声道:“大老爷那边,已经安排言官弹劾了,再拖个十天八天,林润蔡国熙,统统都要滚蛋了!”
“好嘞!”亢奋的手下沉浸在与官府对抗的快感中,不可自拔。
~~
天擦黑,盘门外校场中火把照天。
休整了半日的一千官兵吃饱喝足,整装待发。
一众文武官员簇拥着林润,来到官兵面前。
冯千户命众将士聆听中丞训话。
林润只做了简短的动员,却反复强调了入城之后的军纪。
不许趁乱抢劫,不许杀人强奸,不许擅自脱队,必须令行禁止,否则以军法从事!
他太清楚这些家伙了,看紧了是官兵,一松懈就变成土匪。
这也是林润不愿意调集大军平乱的原因,那样虽然快,可造成的二次伤害甚至远超过骚乱本身。
“出发吧。”该说的都说完了,他便一挥手,翻身上马,率军出了校场。
~~
与此同时,阊门已经易主了。
徐家的家奴这些日子四处串联,大把撒钱,着实拉起了一支由地痞流氓、打行青皮组成的千人市民自卫队。
他们扎着红头巾,拎着齐眉铁棍,横行霸道、到处打砸抢,苏州今日之乱局,多半都拜这‘市民自卫队’所赐。
下午时徐煦一声令下,家奴们纠集起自卫队,天刚擦黑就冲上了阊门城门楼,见人就打!
陆乙和他手下不到两百个织工猝不及防,被打得屁滚尿流,落荒而逃。
转眼间,执法队夺下了阊门。鬼哭狼嚎的欢呼声响成一片,所有人都生出一种自己是不可战胜的幻觉。
正兴奋间,城门楼上众人便见城外,一条火龙自南边迤逦而来。
“官军来了,快把城门堵起来!”亲自带队的徐管事赶紧命众人将城门堵死。
自卫队赶紧用木棍顶住紧锁的城门。还不放心,又让人推来一车车砖石,把城门洞给严严实实堵起来。
徐煦站在城头眺望那一眼望不到尾的火龙,不禁倒吸冷气。
“怎么感觉不止千人啊?”
“是啊,起码两三千的样子……”下面人也胆寒起来。
“难道是林润增兵了?”
“这么多人的话,叫不开门也会强攻吧?”
徐煦一阵头皮发麻,他可没有跟官兵硬碰硬的勇气。
“赶紧调人过来,咱们也把声势造大,让他们不敢强攻!”
“是!”
手下人赶紧去召集人手,但今晚苏州城明显是受了洞庭商会宵禁令的影响,大街上比前几天冷清太多。
他们又是在大街上敲锣吆喝,又是敲门叫人,还从临近的盘门和齐门各调了两百人,费了牛劲这才凑起一千人增援阊门。
这下阊门楼并两侧城墙上,立了整整两千人,他这才感觉没那么慌了。
徐煦命他们也都打起火把,与城外的两三千人交相辉映,难分轩轾。
他便感觉自己又行了,手搭在腰刀上,昂首在城墙上巡回,高声为手下人打气。
“官军狗屁都不如!唯一能打的戚家军,早就北上了,留下的都是一帮废物。”
“凭他们也想攻城?八辈子都攻不成!”
“今晚守城成功,老子带你们去光顾花街巷的姑娘们!”
说别的也就罢了,一提这个,城上众人登时兴奋的嗷嗷直叫,看上去士气高涨极了。
徐煦满意的点点头,刚要继续过城主瘾,却见手下一名家奴慌慌张张跑上来。
“坏了总管,官军已经进城了!”
ps白天歇了半天,刚码完两章,下一章马上到哈。
第二百六十九章 定风波
阊门城楼上。
“什么?”徐煦顾不上纠正那家奴的称呼,目瞪口呆道:“瞎说什么,官军这不在城外吗?”
“可真有上千兵马进了盘门啊!”那家奴惶急道:“小人就是从那里逃过来的,快想办法吧,总管!”
“怎么没听到攻城的动静?他们怎么进的城?”徐煦难以置信。
“压根没攻城,顾家的人给开的城门!”
“我们的人呢?”徐煦惊呆了。
“不都给调这儿来了吗?”那家奴哭丧着脸道。
“啊……”徐煦两腿一软,靠在城墙上,无边的恐惧笼罩心头。
很显然,林润这是调集了大军进城戡乱,自己不过是个小小的家丁,跟巡抚的大军硬拼,那不是蚍蜉撼大树吗?
城头上那些跟他闹事儿的家伙,也全都吓坏了。当即就有大票人偷偷开溜,赶紧回家去了。
羊群效应下,跑路的人越来越多,转眼就少了一半。
眼见人心散了,徐煦便顺水推舟道:“诸位不要慌,黑灯瞎火的官军也不知道谁是谁,都回去藏好了,他们能奈我何?”
剩下的都是自卫队的人了,闻言也如蒙大赦,纷纷向老大告辞闪人。
“这几天都不要到街面上混了,等风头过了咱们再聚。”徐煦板着脸,点头致意。
盏茶功夫,方才还人头攒动的城门楼上,便一个人影都不剩了。
就连徐煦也带着一众徐家奴仆,消失在漆黑的城市中。
“总管,咱们赶紧出城吧。”穿街过巷间,手下人惴惴提议。
“林润既然调来了大军,定然也会在城门外设下埋伏,这时候出去,怕是会自投罗网的。”徐煦冷静分析。
“那我们去哪儿?”手下人慌成狗。
“哪儿都不去,回拙政园。”徐煦冷笑一声道:“谁敢进我徐家的园子抓人,不想要头上的乌纱了吗?”
“也是。”众手下闻言神情一振。“敢到徐家抓人的,还没出生呢!”
~~
三更时分,苏州盘门。
全副武装的官军手持火把,将城门内外照的亮如白昼。
大队的军士扛着雪亮的长枪,迈着整齐的步伐,向着巡抚衙署方向进发。
林润骑在一匹雪白的战马上,在蔡国熙等人的陪同下,策马进了城门洞。
进城后,众官员发现街道上静悄悄的,不要说人,狗都不见一只。
顾家的人虽然帮忙开了城门,却没有露面迎接巡抚进城。
倒不是他们不把林润放在眼里,而是林巡抚早已下令,今晚大军入城后,任何在街上出现的人,通通都当做乱贼处置。
“洞庭商会立功了,果然把局面控制住了。”蔡知府长长松了口气,还不忘给知府大人奉上一顶高帽。
“中丞用兵如神啊,借用江南公司的几千采石工,就把所有乱贼都吸引去阊门了,我等不费一兵一卒便夺回了苏州城。”
杨丞麟和张德夫也纷纷附和道:
“是啊是啊,一旦织工和市民都老老实实回家去,那些闹事的泼皮无赖没了掩护,虚弱本质便暴露无遗!”
“把还在街上晃悠的统统抓起来,绝不饶恕!”
林润对聒噪声充耳不闻,他自然知道,从军队入城的那一刻起,骚乱其实就已经结束了。
现在要考虑的,是平乱后的事了。
他面沉似水,下令道:“先在城中巡视一圈。”
火把照亮了苏州无数条街道,城中百姓都知道,降妖除魔的林中丞回来了。
~~
市民们提心吊胆了一宿,好在一晚上也没出什么乱子,更没发生官兵入户抢劫的事情。
天明时,早起的市民们便发现,城中大街小巷都张贴上了安民告示。
“秀才,快给念念啥意思。”老百姓围拢在一张张告示前,叫识字的人给读一下。
“第一条,织造局强加之陋规常例,自即日起永久免除!”
“好啊,这条好啊!”织户织工们欢声雷动,这是他们闹事儿的源头。
有了这一条,他们的气就顺了。
“第二条,承诺今日复工的织户,可去丝商处签订长期合约,当场发放复工银和生丝。”
刚刚念出这一条,织户们便招呼着织工,慌慌张张往外跑。
“走了走了,别看了!”
“哎,告示还没看完呢,慌什么嘛?”街坊打趣道。
“回头再看,去排队领丝和银子要紧!”
织户们撂下话,带着手下织工挤出人群,急匆匆而去。
“这下子,苏州城可算能消停了……”那读告示的明白人不由摇头,他知道那长期合约一签,织户们就等于给上了笼头,往后再想闹事,商会能罚的他们倾家荡产。
可换了是他,八成也一样会签。生计面前,什么都得往后靠,也许这就是普通人的悲哀吧。
叹口气,收拾好心情,明白人继续念道:
“第三条,有前几日趁火打劫者,三日内至县衙自首,并返还抢劫物品,可既往不咎。三日后府县放告,被苦主控告方归案者,罪加三等!”
市民们闻言,彻底把心放回了肚子里。
当初骚乱时,大家看别人都抢,觉着自己不跟着抢点儿就太亏了。但这会儿官府平了骚乱,就都担心会被秋后算账了……
看来官府并不打算大肆追究,而是要息事宁人了。
不少人便悄悄退出人群,准备把家里这几天多出来的东西,退回衙门去。
不然等到放告时,被苦主告一状,麻烦可就大了。
那大明白还在那继续高声念道:
“第四条,纵火焚烧知府衙门者三日内自首,从犯免于处罚,只追究主犯一人……”
对这条,大伙都没听到心里去,毕竟火烧府衙这么刺激的事情,绝大多数人都是没胆参与的。
~~
中午时,花桥、广化寺桥等丝织业云集之处,已经陆续响起了织机声。
到了下午,织机声已经在吴县长洲响彻一片。
那平日里颇为恼人的咔啦咔啦声,此时却是那样的悦耳。
正如翁会长所说,织机只要转起来,这苏州城多大的事儿,都不算事了。
ps再写一章去。
第二百七十章 巡抚的决心
当天上午,已经恢复秩序的吴县、长洲县衙门口便排起了长长的队伍。
市民们带着趁火打劫来的铜器、绸布、香粉、火腿、马桶、书籍、皮鞭、蜡烛等等各式各样物品,纷纷前来自首退赃。
县衙八字墙右侧,摆起了一排桌子。
这些天不知躲在哪里的胥吏书办们,在将退还的赃物逐一登记。
登记完毕后,县里会开具一张收条给来自首的市民。市民在上头按上手印,保证所有赃物已退还。便可以此免罪符,保证他们不会因趁火打劫被追究了。
然后他们就可以回家了。
八字墙左侧,则枷了两三百号昨夜今晨被抓的不法之徒。
这些人全都被扒得精光,还剃了光头,戴上了几十上百斤重的木枷,人不人鬼不鬼的哭成一团。
他们不是为走光哭,甚至不是因为枷锁太重,而是接受不了没有了头发的现实。
身体发肤受之父母,没了头发还算人吗?
这以后顶着个光瓢这么见人呢……
因为除了和尚之外,没人剃过光头,所以这些憨憨们一时没意识到,头发还会再长出来。
八字墙一左一右,宽严对比十分明显,对市民的震撼极大。
这下那些贪财不想退赃的也都吓坏了,赶紧拿上抢来的东西跑到县衙门口排队。
结果一直退了整整一天,赃物把个县衙内的大坪都堆满了……
~~
蔡知府那边虽然没人退赃,但也收获不小。
当天中午,便有十几个参与纵火的市民惴惴前来自首。
蔡国熙就在被烧成敞篷的大堂中,审问这些该死的纵火犯。
看着漆黑的残垣断壁,还有老公祖那比墙还黑的脸色,纵火者们吓得肝儿颤,哪还敢有丝毫隐瞒?
不用大刑伺候,便都竹筒倒豆子,交代了个一干二净。
这些人确实都是被煽动起来的从犯,真正带头的,是从拙政园出来的徐家奴仆!
虽然徐煦他们一直刻意隐藏身份,但大家都是苏州人,平日里抬头不见低头见。上蹿下跳几天后,总会有人把他们认出来,然后很快就变成众所周知的秘密了……
见众口一词,一致指向了徐家,蔡知府恨得额头青筋直条。
新仇旧恨涌上心头,他是必须要报这个仇了!
蔡国熙便让陈同知负责善后,自己则急匆匆赶往巡抚衙署而去。
~~
巡抚衙署,签押房中。
林中丞刚刚从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