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3C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小阁老-第439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ps第二更。

 第三百一十五章 赵公子的帮手

    江南才是初冬微寒,北京已经下起了大雪。

    漫长的小冰河期还未正式开始,却已经显露出了它的威力。

    鹅毛般的雪片纷纷扬扬而下,为京城内外铺上了厚厚的白毯。

    风雪交加,车马稀少,官道也被大雪覆盖,几乎看不见道路的模样。

    忽然,一阵急促的铜铃声响起,三匹骏马四蹄翻盏,沿官道朝东便门疾驰而来。

    那铃声正是由三名骑士腰间悬着的铜铎发出。这铜铃和他们插在背上的‘飞马急递’、‘官民避让’、‘拦截者死’的红旗,说明了他们的身份——为朝廷递送急信的急递铺铺兵。

    把守东便门的官兵赶紧让开去路,放飞马急递入京。

    京城的百姓也都很懂规矩,听到铃声便纷纷避让,三匹骏马一路疾驰,闯入了通政司衙门,这才勒住了马缰。

    衙门的官差赶紧接住三名已经冻僵的骑士,顾不得看他们死活,先解下三人背后的铜信筒,第一时间呈送纳言。

    这三个信筒里,只有一个有密信,但就连送信的铺兵都不知道,哪一个是真的。

    通政使薛松奕验看了三个信筒,见火漆都完好无损,这才一一打开,在第三个信筒里找到了那封应天巡抚衙门的八百里加急。

    裁开那粘着三根鸡毛的信封一看,薛松奕登时变了脸色,沉声道:“备马,本官要入宫!”

    ~~

    少顷,那封由牛佥事亲笔写就,禀报江南事变的信笺,以及那份郑元韶的口供,便摆在了三位大学士的面前。

    良久,文渊阁针落可闻。

    三位大学士全都惊呆了,不谷的本体更是无风自动,诉说着他满心的惊怒。

    徐О⌒飙',你这是要闹哪样啊,打算害死你爹吗?!

    首辅李春芳和次辅陈以勤,心情同样十分糟糕。

    当初他们虽然恨不得徐阁老赶紧退休,但徐阶一旦真退了,两人立马就打起徐阁老的大旗,以徐党首领自居了。

    别说,这手还真好使。在高拱随时可能会杀回来的现实威胁下,那些徐党分子也顾不上细究这两位在徐阁老下台过程中,到底扮演了什么角色。全都乖乖团结在了他们的旗下。

    这半年里,李春芳又伙同陈以勤,三次让高拱的名字无法出现在大学士廷推的正选中。

    终于暂时打消了隆庆皇帝,起复高拱的迫切念头。

    两人这还没享受下岁月静好呢,居然又出了这档子事儿!

    这让他们的徐党大旗还怎么打下去?尴尬,无比的尴尬啊。

    ~~

    好半晌,李春芳方无奈道:“都说说吧,该怎么办?”

    “还能怎么办?”陈以勤哼一声道:“派钦差查办呐,先把议论平息下来再说。”

    “嗯。”李春芳恹恹点头,心情十分糟糕道:“估计南京三法司已经行动了,就委任朱部堂三个为钦差,就近去查问吧。”

    “这都不必劳神。”陈以勤闷声问道:“关口是后头怎么办?”

    “当然是让新任应天巡抚去查了。郑元韶的口供都有了,顺藤摸瓜就是。”李春芳身为首辅,说出来的话自然永远要政治正确了。

    “那谁去当这个巡抚呢?”陈以勤追问道。

    “看吧,看吏部给出的名单再说。”李春芳郁郁道:“到时候再议。”

    “这……”陈以勤有些不满的喘了几下,忍了忍没说话。

    张居正一直保持着沉默,这也是他这半年来状态的写照。如今内阁三人,首辅和次辅抱团,他这个唯一的阁员的日子就不好过了。

    李春芳能干好了也行,可他完全就是徐阁老的翻版,信奉清静无为不说,比徐阁老还热衷讲学。

    不谷感到十分生气,但两人将逼走元辅的责任,明里暗里都推到他身上。让张居正在徐党中也愈发步履维艰,不得不打消马上起复高拱的念头,先韬光养晦,避避风头,静待时机了。

    所以在短暂的惊怒交加后,他意识到自己等待的机会,来了。

    果然,只见两位上司一齐望向他。“太岳,兹事体大,劳烦你走一趟,向皇上禀报吧。”

    “遵命。”张居正点头应下,双手接过那份奏章,却不见李春芳递给他郑元韶的口供。

    张居正投去探寻的目光。

    李春芳按住那份供状,有些不自然的笑笑道:“这只是郑某的一面之词,贸然递给皇上,难免降下雷霆之怒。万一要是最后查办的结果,与这份供词相左,我们岂不害陛下是非不分,冤枉好人了吗?”

    “那就等等,有了定论再一并呈上。”陈以勤也点点头,这么做算不得错。很多时候,皇帝只需要知道结果,不必了解过程。

    “是。”张居正还能说什么,点点头,收好那份供状,转身出去。

    李春芳看着他罩上大红色的斗篷,坐上油布顶的腰舆,颤歪歪过石桥而去,方收回目光,幽幽道:“不高兴这下高兴了。”

    “那你还让他去?”陈以勤哼一声。

    “我不让他去,他也自己会去的。”李春芳淡淡说一句,长长一叹道:“南充公,徐阁老这面大旗,打不下去了。”

    “这就是我刚才想说的。”陈以勤拿起那份供状,愤然抖动道:“徐阁老也是老糊涂了,怎么能放任儿子干出这种事?我陈某人是耻与为伍了!”

    话说的好听,其实主要是,徐阁老的声誉要变成负资产了。再打徐阶的旗号只会拖累他们了。

    “打不下去倒也无所谓,反正我们早晚也得立起自己的旗号。”李春芳叹气道:“只是陛下和张太岳怕要借机起复高新郑了,这下咱们还能顶得住吗?”

    “顶不住也要顶!”陈以勤吹胡子瞪眼道:“他一回来,咱俩就等着玩完吧。”

    “那你倒是拿个章程出来啊?”李春芳无奈道:“瞪眼能把高新郑瞪回去吗?”

    “一时之间,我哪能想出来?”陈以勤颓然道。

    两位相公正相对愁肠,忽见小阁老李茂才从外头进来。

    “父亲,家师送了几盒茶叶来,请诸位品尝。”李茂才向陈以勤行一礼,然后将几个漂亮的茶叶盒搁在桌上。

    李春芳随手接过,儿子递给他的那一盒。打开盖子想闻闻茶香醒醒神,却看到盒盖内侧的几个字。

    他不由一愣,旋即露出了恍然之色,然后大笑起来道:“好好,多谢你师父了。”

    ps第三更,今天去做了个理疗,差点没把我疼死,大夫嘱咐我不要再熬夜。早点睡了,明天多写哈。

 第三百一十六章 嗡嗡的幸福生活

    外头大雪纷飞,乾清宫东暖阁中温暖如春。

    今年入秋,乾清宫的二十七间房终于都装上了暖气,于是从此君王不早朝。

    隆庆皇帝快到中午才刚起来,哈欠连连的坐在镜子前,让陈洪给梳头。

    镜子里的隆庆皇帝比起半年多前瘦了一些、眼圈也微微发黑,一副操劳过度的样子。

    “万岁,昨晚的果子效果如何?”陈洪一边给他梳头,一边小声笑问道。

    “唔,还不错。”隆庆露出得意的神情道:“朕本欲梅开二度,没想到梅花三弄,真是扬眉吐气啊。”

    “那就好那就好。”陈洪也很高兴。

    “你这回立功了,要朕怎么赏你?”

    “这是老奴应该做的……”

    隆庆梳完头,在陈洪的搀扶下起身,下楼到中正人和堂用早膳。

    待到皇帝在御桌前坐定,宫女便奉上相当节俭的早膳。

    只有八宝馒头、攒馅馒头、蒸卷、夹糖饼、芝麻烧饼、奶皮烧饼、薄脆饼、灵芝饼、枣糕、白馓子、糖馓子、芝麻象眼减煠十二样面食甜点。

    菜肴更是仅有四荤四素四个汤,比起他爹他大爷一顿饭动辄上百个菜来,绝对堪称俭朴到家了。

    唯一有些奢侈的,是一盘驴肠子。

    隆庆皇帝酷爱吃驴肠,但当他得知每吃一次驴肠都要杀害一头活驴,便不忍心常吃。吩咐御膳房每旬来一头驴就成。吃的次数少了,自然格外珍惜,每每杀驴之日,那是三顿不离驴肠子。

    什么卤煮驴肠、萝卜烧驴肠、五香卤驴板肠、红烧驴肠、豆腐驴肠汤,变着花样的吃。

    不过早晨刚杀的驴肠子最新鲜,陛下一般爱吃刺身。

    隆庆夹一筷子的新鲜热乎的肠头,先在鼻端嗅嗅,赞道:“嗯,是内味儿。”

    “那是。”一旁的御膳房总管孟冲忙邀功道:“老奴亲手洗的。”

    “不错,光禄寺的人就是不明白,这东西不能洗太干净,不然就没内味儿了。”隆庆蘸一下浅碟中的蜂蜜,送到口中,细细品味那肥而不腻,满口溢香的滋味,陶醉的不能自已。

    “真叫个‘宁舍孩子娘,不舍驴板肠’啊。”

    “而且这驴肠子对男人有好处,生着吃更是一等一的滋补啊。”孟冲忙谄媚笑道,他知道皇帝最在意那方面的能力,岂能让陈洪专美?

    “唔,那可要多吃几筷子。”皇帝闻言,觉得嘴里的肉更香了。

    “陛下富有四海,爱吃就常吃吧,没必要十天才吃一次。”孟冲建议道。

    “呃……还是算了吧。”隆庆迟疑片刻,摇头道:“吃多了忒腻。”

    其实是因为穷,他吃一个鸡蛋御膳房要开支五两,杀一头驴,更要足足一千两银子!这谁能遭得住啊?

    ~~

    隆庆正享受着驴肠刺身,外面的小太监来报,张相公有要事求见。

    “快请进来吧。”隆庆皇帝点点头。

    按说,这东暖阁是皇帝的起居之所,外臣不得擅入。但隆庆皇帝天冷不愿去御书房,都是把大臣叫进来说话的。

    不一时,长须飘飘的张相公便进来暖阁,行礼问安之后,皇帝看座,又让人给他盛一碗热腾腾的。

    “张师傅快喝一碗暖暖身子。”

    “谢陛下。”张居正双手接过那光泽典雅、薄如蝉翼的瓷碗,端起来刚要喝时,才发现这竟是个厌胜瓷。只见碗壁上烧着一副精美的图案,秋千上的男女惟妙惟肖、纤毫毕现。

    看得不谷老脸一红,险些呛了奶。

    “张师傅怎么了?喝不惯吗?要不换成牛乳?”隆庆关切问道。

    “喝的惯,是臣不小心呛到而已。”张居正忙掩饰的笑笑,这节骨眼上,他不能惹皇帝不高兴。便若无其事的重新端碗喝起来。

    一边喝,他留神打望暖阁,只见那‘宵衣旰食’的匾额下,紧靠着整齐堆满奏章文牒的书桌的位置,多了一具博古架。上头陈列着各式杯盘碗盏,每一个都极尽精细,美轮美奂。

    而且每一个上头,都绘着莫可描述的画面,弄得张相公眼都不知该往哪儿搁了。他眼前浮现出一副画面,皇帝一边把玩着厌胜瓷,一边翻阅着内阁的票拟,顿时生出自己被玷污了的感觉。

    隆庆也有些忐忑,这架子才安上没两天……原先皇帝都是关起门来,和爱妃偷偷赏玩的瓷器的,摆在外头会被妹子骂。

    可自己花大价钱烧出来的这套《金瓶梅》周边,若只能藏于暗室,不能堂堂摆出来、让自己随时可见的话,跟锦衣夜行又有什么区别?

    终于,前天长公主下江南过冬去了,再也没人管着他了。隆庆赶紧摆起自己心爱的厌胜瓷,每天亲自擦拭,时时把玩,心情那叫美美哒。

    隆庆皇帝也不求向来严肃的张居正,能和他一起愉快的玩耍,只要别扫自己的兴就行。他便赶紧转移话题道:“张师傅这么早过来,有什么急事吗?”

    张居正这才想起自己是来干嘛的,不禁一阵汗颜,暗道真是定力不够,一刺激就忘了正事儿。

    他赶紧搁下瓷碗,掏出帕子擦擦嘴,然后双手奉上那封奏疏,沉声禀报林润遭难之事。

    听的隆庆皇帝也是一惊,掉了手中的筷子。“巡抚行辕那么多人,怎么别人都没事,只烧死巡抚和他的亲随?”

    “林润还没死……”张居正小声提醒一句,然后道:“此案疑点颇多,当立即安排最得力人手,一面安定人心,平复谣言。一面明察暗访,尽快查明真相!”

    “嗯。”隆庆点点头,神色阴郁的沉吟半晌,方开口道:“张师傅是朕最信得过的人之一,朕就跟你实话实说了——林若雨这个应天巡抚,是高师傅安排的。”

    “哦?”张居正露出感激与震惊混杂的神情。“高相公这是何意?”

    “高师父一直想通过开海禁,来解决朝廷缺钱的困局。”隆庆缓缓道:“去岁那番角力时,张师傅也在场,无需朕多言。”

    张居正点点头。当时抗倭胜利,福建巡抚涂泽民请开市舶,易私贩为公贩,就是让走私商人变成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