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3C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小阁老-第444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顿一顿,老爷子用沧桑的语气道:“什么叫大势已去?大家都认为你大势已去,你就真的大势已去了……到时候就等着看墙倒众人推的好戏吧。”

    赵昊分明看到,赵立本眼角泛着泪花,显然老爷子也不慎伤到了他自己个儿。

    是啊,当初赵立本之所以黯然倒台,不就是这种情况吗?大家都认为高拱要收拾他了,便纷纷与他划清界限,甚至落井下石,以讨高拱欢心。

    其实人家高拱还没出招呢,赵立本就先被手脚麻利的同僚们给办了……

    啊,这是多么痛的领悟。

    老爷子四十五度角仰望着房顶,嘴硬道:“老夫被灰迷了眼。”

    ~~

    赵昊被老爷子说服了,决定给江南官民制造徐家大势已去的景象。

    但问题是,他跟邹应龙从没打过交道,想找人去当个说客也不知道谁合适。

    见他没法子,老爷子才自得一笑道:“还是爷爷走一遭吧,当年我在南户部管着两淮盐引,没少跟他打交道,还是有几分香火情的。”

    没有这份香火情在,赵立本就是再能干,那帮狂妄自大的盐商,也不会认他这个过气侍郎当调停人的。

    “那太好了,果然关键时刻还得靠爷爷啊。”赵公子适时奉上马屁,给今日受伤过多的老爷子,进行心理按摩。

    “哼哼,家有一老,如有一宝,懂不懂?”赵立本敲他脑袋一下,警告道:“以后不许笑话老子!”

    ps三连更之第一更。求月票!

 第三百二十五章 马姐姐上课

    时间不等人,爷俩定计之后,赵立本便启程赶往扬州,去游说邹应龙了。

    邹应龙以副都御史总理江南江西盐政,衙门就在扬州。

    送走了爷爷,赵昊回到书房,让马秘书执笔写了两封信。

    一封写给吏部尚书杨博,先问了老西儿们在山西的公司开的怎么样了。又介绍了自己的江南公司已经上正轨,最快后年就可以帮他修铁路了。

    画完大饼后,他才委婉的提出,江南士绅都盼望海瑞能接替林润。如果有递补的机会,请他务必帮忙将其加入廷推名单中。

    大家曾心照不宣的一起倒徐,这点顺水人情都不给自己,还能不能一起愉快的玩耍啦?想不想修什么正太铁路,让山西和中原相连啦?

    然后,赵昊又让马湘兰给曹三旸写了封信。

    其实他和这位曹中丞交情半点没有,过节却大的很。

    当初曹三旸抓了他爹,还让人到他家搜查过。赵昊也拉了帮举子到应天府衙外散步,间接导致了曹三旸被踢出京城。

    双方这梁子就算是结下了。

    但赵昊在给曹三旸的信里,却对他极尽赞美甚至有些阿谀,并盛情欢迎他回家担任应天巡抚。相信他一定会帮林中丞讨还公道,除掉那为害江南的巨贼!

    马姐姐一边按照公子口述执笔,一边捂嘴吃吃直笑。

    “你笑什么?”

    “公子就不怕弄巧成拙,曹中丞真以为你欢迎他回来?”

    “怎么会呢?”赵昊摇头道:“那日在画舫斋开倒徐大会,曹三旸的二哥也在列,还一起歃血为盟了呢。就不信这么大的事儿,他能不跟弟弟通通气?”

    “那公子就是不写这封信,曹中丞八成也会打退堂鼓的。”赵公子记性不好,马湘兰等于他半个脑子。自然知道宜兴曹家是江南有数的生丝大户,属于九大家的上游供货商,当然不敢犯众怒了。

    “哈哈,本公子这是向他主动示好啊。”赵昊坐在书桌上,笑眯眯看着秀丽文雅的眼镜娘。

    “咱得拿出个盟主的气度来,才能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打倒邪恶的敌人。”

    马湘兰看着赵昊不禁有些出神。谁能想到这位意气风发指点江山的公子,昨晚竟被噩梦吓得不敢一个人睡呢?

    “倒是写啊?发什么呆啊?”毫无所觉的赵公子,奇怪发现马湘兰面上浮现一抹酡红。“是不是发烧了?”

    说着他伸手摸一下马姐姐的额头,另一手摸着自己的。“没有啊,比我还凉。”

    “许是屋里炭盆太热了。”这时巧巧进来,马湘兰忙掩饰的低下头,赶紧奋笔疾书起来。

    巧巧是来叫两人吃午饭的,她狐疑的看着马姐姐红红的脸蛋,嗫喏下嘴唇,忍着没说话。

    ~~

    待赵昊吃过午饭,便在高武禧娃的陪伴下,去龙江船厂与吴时来碰头。

    巧巧这才逮到机会,审一审马湘兰。

    她一边收拾着碗筷,一边时不时瞥向一旁给古董除尘的马湘兰。

    终于忍不住问道:“昨晚怎么回事儿?”

    “什么怎么回事儿?”马姐姐奇怪的看一眼娇憨的巧巧。

    “我起来准备早饭的时候,见你不在床上,被子也是凉的。”巧巧鼓着腮帮子。

    “哦,这事儿啊。”马姐姐便云淡风轻道:“昨晚公子做噩梦了,我进屋去看时,被他在睡梦中抓住手。挣又挣不开,只好在床边坐了一夜。幸好卧室有地龙,不然非着凉不成。”

    说着她捶了捶自己的肩膀道:“到现在还好酸。”

    “这样啊?”巧巧露出恍然之色,不禁心生歉疚,马姐姐教了自己那么多,自己却还怀疑她,真是太过分了。

    “待会儿忙完了,我给你按按。”巧巧小声道。

    “好呢。”马湘兰朝她嫣然一笑,继续打扫。

    过一会儿,便听巧巧不无懊恼道:“我怎么就什么都没听见?”

    “你睡得那么死,打雷都听不见。”马湘兰笑道。

    “唉……”巧巧低头无语,她从小只要吃好就能睡好,又有什么办法呢?

    “对了。”忽听马湘兰轻声道:“早晨接到小县主的信,她已经离开京城南下了,这会儿差不多快到山东了吧?”

    “啊,是吗?”巧巧果然被引开了注意力,吃惊的问道:“怎么没听公子说起啊?”

    “县主不让告诉公子,说要给他个惊喜。”马湘兰微笑解释道。

    “惊吓还差不多……”巧巧嘟囔一句,小声道:“县主这么相信你,要是让她知道,咱们是站在江小姐这边的,该有多难过啊。”

    “瞎说什么?我们是公子的人,哪边都不站。”马湘兰觉得有必要说的明白一点,以免巧巧变成猪队友。

    “记得我给你讲过卫国的故事吗?”

    “嗯嗯。”巧巧的历史知识都是马姐姐教的,对她倍加推崇的卫国故事自然记忆犹新。

    “姐姐说那是个很神奇的国家,存在了九百多年,是史上享国最长的,连秦始皇统一六国都放过了它呢。”

    “卫国并非偏安一隅,相反位于中原腹地,无险可守。从春秋起,便强邻环伺。”马姐姐嫣然一笑,轻抚着的手中的鸡毛掸子道:

    “我们应该学一学卫国的生存之道。”

    “这我哪能懂?”小厨娘为难的看着马秘书。“我只知道包子该有几个褶儿。”

    “唉。”马湘兰有些头疼的揉揉太阳穴,却依然耐心的讲解道:“首先卫国人才辈出,国家虽然不大,却有不俗的实力。你可以理解成人要有自己的长处。”

    “嗯嗯。”小厨娘使劲点头,这个我有。

    “但同时,他们还能理智的认清自己的弱小。从来没有非分之想,不碍大国的眼。这样相邻的齐国和晋国都与它保持良好关系,还担心它会倒向对方。大国间便相互制衡,谁也不打卫国的主意。”

    “这样啊……”巧巧恍然大悟,原来湘兰姐姐给自己讲睡前故事,还有这样的深意啊。

    “原来姐姐是觉得只有一个齐国还不够,需要再来一个晋国才好。”

    “妹妹真聪明。”马湘兰开心的亲了巧巧一口。“要是男孩子,肯定能考个进士出来。”

    “那姐姐就是女状元了。”巧巧甜甜的笑着,哪还记得那一丢丢的芥蒂?

    马姐姐悄悄松了口气。

    其实她因为担心超过巧巧的理解能力,还有很重要的一点没说,那就是站队的眼光和能力。

    卫国能成功存活九百零六年,最牛伯夷的地方在于,它能在不同的形势下,站不同的队伍,还不着痕迹地使劲降低自己的存在感,与其他国家也不交恶。

    最后在秦国大一统之后主动归降,其实也是一种给百姓最少伤害的站队。

    卫国虽弱小却不卑微,做人亦当如此。

    ps第二更,求月票!

 第三百二十六章 龙江宝船厂

    在南京城外西北秦淮入江口,有个紧邻长江的石头营寨,便是大名鼎鼎的龙江宝船厂。

    它是大明朝历史最悠久,也是目前为止世界上最大的,最荣光的造船场。

    其范围东抵城池,西接秦淮,南抵留守右卫军营,东西横阔一里,南北纵长二里有余,跟一般的县城差不多大。

    一百七十年前,三宝太监郑和七下西洋的船只,绝大部分都是这个船厂的闸关中,缓缓驶入长江,航向茫茫大洋的。

    赵昊是怀着朝圣的心理来到这座造船厂的。要不是天气不允许,他甚至会戴着草帽穿着裤衩过来。

    虽然已经有心理准备了,但当他登上水关城楼时,看着斑驳沧桑的石墙,残缺不全的望楼,以及那一道道蒲苇丛生、白芦飘飘的作塘,还是难免生出‘风流俱往矣’的唏嘘来。

    “已经没法想象,这里是怎么造出五千料的郑和宝船了。”赵昊拍着快要酥掉的城砖,万分遗憾的感叹道:

    “回头只能从船厂提举司的档籍中,凭吊一下当年的风采了。”

    “贤侄怕是要失望了。”一旁陪他参观的吴时来,歉意的笑笑道:“知道你喜欢大船,上次就让人翻遍了档案库,关于宝船的一个字都没找到,全让当年的刘大夏那帮人烧了个精光。”

    “我操他妈的刘大夏!”赵公子闻言,罕见的爆起了粗口,一直骂了足足盏茶功夫才停下。

    听得吴叔叔一愣一愣,他还以为赵昊是个文明的好少年呢。

    不远处接待参观的船厂提举,还有陪同参观的操江总兵官等人更是看的目瞪口呆。心说这少年什么来头,居然敢在暴脾气的中丞面前如此放肆?

    不怕中丞发飙吗?

    赵公子骂累了,接过禧娃递上的水杯润润嗓子,才余怒未消道:“将来我一定复原一艘大宝船,然后命名‘千古罪人刘大夏号’!”

    “呃……”吴叔叔心说这什么仇什么怨啊?不由苦笑道:“这可难了,到底有没有那么大的宝船还不好说呢。五千料的宝船,也太夸张了吧?”

    ‘不,是有的……’不远处的船厂提举无声的抗议一句。

    “不,是有的!”却听那暴躁公子调门陡然高了一截。

    “贤侄,你为何这么肯定?”吴时来奇怪问道。

    “因为……所以,科学道理……”赵公子瘪瘪嘴,他没法告诉吴叔叔,自己根据考古发现来的。

    想到自己的历史居然被自己人阉割了,赵公子又是一阵无名火起,指着那船厂提举道:“我看你刚才很激动,是不是知道点儿什么!?”

    “没,没,下官什么都不知道。”那提举缩缩脖子,赶忙连连摆手道:“下官想到如今连一千料的海船,都造的很吃力,觉得愧对先辈啊。”

    “这船厂确实衰败的不像样了。”穿着三品官袍的吴叔叔点点头,郁闷道:

    “不过也不怪他们,这宝船厂主要是造远洋海船的,自从罢了下西洋之后,朝廷哪还需要那种大而无当的船?全都去造漕船去了!”

    “造漕船不需要这么大的作塘,这么好的用料,这么好的工艺。”那提举愤愤接话道:

    “不过让我们造漕船的话,自然轻而易举。可惜漕运衙门专让清江造船厂造漕船,只有他们干不完的时候,才会从指头缝里漏一点儿给我们。指望他们那点儿残羹剩饭,我们的工匠怕得全都饿死。”

    “少在这儿阴阳怪气,嫌弃操江衙门你就直说!”吴时来把脸一拉,瞪他一眼道:“清江造船厂在淮安,漕督衙门也在淮安,你怎么跟人家争?把船厂也搬去吧!”

    “小人不是这个意思。”吓得那提举赶紧跪地,瑟缩道:“小人就是单纯的眼红清江厂,小人再也不敢了。”

    “滚一边去。”吴时来哼一声,那提举如蒙大赦,赶忙圆润的滚去一旁。

    赵昊深深看一眼那提举,和吴时来并肩走下水关楼梯道:

    “操江衙门不是很肥美吗?怎么饿瘦了下头的船场?”

    “贤侄,这就是站着说话不腰疼了。”吴时来白他一眼道:

    “我下头三个总兵,水陆两万兵马,哪个不要吃饭?养着他船厂两千多工匠还不够吗?江防又不需要大船,我养他们是白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