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3C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小阁老-第508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北边的买卖,都被晋商的铁坊垄断了,他们的铁器虽然质量不如我们,还贵。奈何三边总督只用山西铁器,我们根本抢不到。”汪昱苦笑一声道:“至于广东那边,人家炼铁水平本来就高,价钱也不贵,谁会舍近取远?”

    “汪伯伯何须发愁?”赵昊不禁哈哈大笑道:“你一年才多少产量,我全包了就是。”

    “哎呀,”汪昱先是一阵激动,旋即摆手连连道:“那也有个几百万斤,太多了太多了。”

    “不多,江南集团用铁的地方多着呢。”赵昊却豪气的一摆手道:“除了钢,目前最急需的就是熟铁,你有多少我要多少。”

    “那太好了!”汪昱顿时一扫委顿之色,没口子道起谢来。

    虽然目前熟铁的杂质太多,用来做兵器差点意思,但制造农具和工具却绰绰有余。江南集团十几个下属公司几万工人,六万户农工,需要的铁器海了去了。

    随着江南集团飞速发展,规模越来越大,别说区区一个汪记了,就是吃下整个芜湖的产量,也没什么难度。

    ps三连更第一更,求月票啊!

 第一百零六章 兼收并蓄

    芜湖的两大支柱产业,心态是不一样的。浆染业蒸蒸日上,自然难免患得患失。钢铁业半死不活,巴不得有人包养。

    加之汪赵两家的关系也非阮弼可比,汪昱说话就直接多了。“公子,江南集团一日千里,眼看就越来越大。下头各家公司,也不能光用洞庭商人吧?咱们徽商才是自己人啊。”

    “呵呵,有道理。”赵昊呷一口味道怪怪的降火茶。其实在集团初建时不用徽商,是赵立本的主意。

    因为徽商势力太大、能量太强,他又是徽州出来的晚辈,光靠西山公司投机取巧的成绩,只怕没法压服这些同乡。

    早早把他们拉进江南公司,固然会发展的更顺畅,却难免要让渡更大的利益不说,还容易被一帮徽商长辈倚老卖老,以开国元勋自居,到时候掣肘就太严重了。

    所以老爷子让赵昊等公司上了正轨,做出成绩之后,再来拉老乡入伙,那样大家比较容易摆正心态。

    不过赵立本也没想到,赵昊这么短的时间,就把架子搭起来,把江南集团变成了令人望而生畏的庞然大物。

    这下那些冷眼旁观的徽州老乡们,眼看着洞庭商人要借着江南集团上天了,他们终于坐不住,开始主动求着入伙了。

    汪昱这半真半假的玩笑,八成就是代表徽商们说的。

    赵昊自然是双手欢迎的。这时候引入徽商,非但不用担心他们会居功自傲,反而会平衡一下集团洞庭商人过多的隐患。

    而且,集团下属公司间都是互不统属,自负盈亏的。只要将他们安排妥当,‘钻天洞庭’和‘遍地徽’之间,很容易就能形成良性竞争,对公司发展大有好处。

    ~~

    一念至此,赵公子搁下茶盏,含笑看向汪昱道:“亲不亲家乡人,当然还是咱们徽州人用起来放心。”

    “那是。”汪昱点头连连道:“咱们徽商最重同乡之情,当管事、做买卖,都是一等一的好手。不用是你的损失。”

    “之前一是集团草创,还不知道行不行,不敢拖同乡长辈们下水。”赵昊便笑着解释道:“二来,咱们徽商都是想当老板的,我怕这庙小容不下大菩萨。”

    “唉,公子怎么会这么想。也难怪,你自幼在金陵长大,没机会感受到,我们徽州同乡间浓浓的团结友爱。”汪昱却大摇其头道:

    “所谓‘千人同心,则得千人之力;万人异心,则无一人之用’,这是所有徽商都知道的道理。只要你江南的船够大,同乡们自然会齐心协力、撑你到底,又何必自立门户?”

    “那看来是小侄多心了。”赵昊忙歉意的笑笑道:“汪伯伯说的这么热络,可有兴趣在江南集团屈就啊?”

    “当然有兴趣,不然跟你费这些唾沫。”汪昱失笑道:“昨晚听说阮会长连夜开会,真把急坏了,这次可不能让他抢在我前头。”

    “那江南煤铁总公司的副董事长兼总经理一职,就非汪伯伯莫属了。”赵昊便正色道:“徐董事长那边能放在公司的精力有限,日后还请汪总多多费心。”

    “哎呀。”汪昱闻言受宠若惊道:“这么高的位子,我怕做不来。”

    “汪伯伯过谦了。咱们这个煤铁总公司,还只是个空架子。”赵公子笑着给他减压道:“而且接下来几年,公司主要精力是放在提高生产技术上。至于产量嘛,维持目前的水准就足够了。”

    “这样啊。”听说没什么太大的业绩压力,汪昱才松了口气。又问道:“那我家这钢坊,就并入公司了?”

    “那是自然。”赵昊笑着点点头道:“你可以单独并进来,也可以跟同业商量一下,有愿意的一起并进来。钢铁未来大有可为,要舍得放水养鱼。”

    “明白。”汪昱也笑着点头道:“公子放心,我们虽然开工不足,但还没到赔本的地步,肯定能帮集团赚钱,不需要倒贴钱的。”

    “那当然感情好。”赵昊开心道:“这样吧,我给你们一共四分之一煤铁总公司的股份,或者一半的钢铁公司的股份,你们自己商量一下,看看选哪种方式。”

    “行,我尽快给你答复。”这种事儿要跟大伙儿一起商量,汪昱也不好自己做主。

    ~~

    接下来几日,赵昊又分别参观了芜湖的米市、船场和药材行等若干主要行业。并与米市行会的会长江叔先,达成了战略合作意向……简单说,就是江南集团用现银收购芜湖米市的一部分股份,并且日后江南集团会定期定量,从芜湖采购大米。

    相应的,芜湖米市要给江南集团一个稳定的价格。至于如何定价才能符合双方利益,只能等江雪迎来谈了。

    另外,他还与芜湖造船行业会长查杰,达成了初步的合并意向……芜湖造船行会将整体并入江南船舶总公司,成为其下属的芜湖造船厂,由查杰担任场长。

    芜湖造船厂还没正式成立,就接到了集团的第一笔订单——三百艘千料海船。

    虽然目前已有龙江造船厂,苏州造船厂在为江南集团日夜赶工,崇明岛的江南第一造船厂也已经正式开工,但赵昊仍嫌建造速度太慢。到现在还没造出一百艘来,让他感到很不满意。

    所以赵公子抓住机会,就要再开个新厂造船。

    查杰却让订单吓一跳,结结巴巴对赵昊道,自家从没造过千料海船。

    其实以芜湖造船业目前的技术实力,和工匠人数,千料海船造起来难度也不大,只需要龙江厂派几个师傅过来指点一下,少走点弯路即可。但查厂长依然顾虑重重。

    赵昊对此并不意外,因为朝廷允许民间制造的最大船只就是四百料。闽粤一带沿海对大船需求旺盛,又天高皇帝远,偷造一两千料的大船也不稀罕。但芜湖深处内陆,又贲临金陵,自然不敢那么放肆。

    在查杰的观念中,最多把船偷偷加到六百料就撑了天,再多是会惹麻烦的。

    赵昊却让他们不必担心,目前江南集团的千料船,都算是操江都御史衙门,订购的江防船,自然大小不受限制。

    等他一拿到朝廷的批文,吴叔叔就会以资金短缺为由退订这批船,转由江南集团接手。程序上毫无漏洞,哪怕汪汪队也挑不出毛病。

    查杰听得目瞪口呆,没想到还能这样玩。心中暗暗感叹,江南集团果然背景雄厚,连高高在上的操江中丞吴时来,居然都愿意配合他们李代桃僵。

    只是,万一朝廷批文下不来怎么办?谨慎的查厂长,小心翼翼提出自己的问题。

    赵昊闻言哈哈大笑道:“这就不是你操心的事情了。”

    ps月票。

 第一百零七章 桃花汛

    最后,就连芜湖的药材行业行会,都直接改制为芜湖药材公司,并入了江南医疗集团……

    赵公子的芜湖之行可谓收获满满,一网打尽。

    就连他本人,都对芜湖工商业者们,竞相加入江南集团的热情感到颇为讶异。

    其实他是好了伤疤忘了疼,这才一两年功夫,就不记得当初为何要死乞白赖抱长公主的大腿了。

    没有干娘的庇护,他敢做煤藕生意?敢成百上千的收购西山的煤窑?敢发行西山公司的股票、疯狂圈钱?早就被那些吃人不吐骨头的权贵,干掉一百遍啊一百遍了!

    在大明这样一个商人地位普遍不高,法制极度不健全的人治社会中,空有大量财富却没有足够力量自保,财富只会招来灭门之祸。

    所以商人们对安全感的渴求,已经到了变态的程度。所以他们要跪舔当官的,所以他们要抱团,所以他们慷慨助学,命子弟拼命读书。一切的一切,都是为了获取自保的本钱。

    现在,赵昊成立了这样一个前所未有的利益共同体,虽然其顶层仍是由豪势之家组成,但本质上仍是一个商人的集团,对商人们天然就具有亲和性和吸引力。

    而且江南集团已经通过倒徐,证明了自己的强大,足以为所有成员提供他们最需要的安全感。

    与之相比,什么发展前景反倒是第二位了。何况加入江南集团的前景本就十分光明。

    这就是为什么商人们对江南集团的热情,远远超过了赵昊对他们的热情。他们迫切希望能成为这个集团的一份子,得到集团的保护。当然越早加入,就越能占到好位子,这个朴素的道理,是所有商人都不会犯糊涂。

    所以,在赵公子离开芜湖前,阮弼和汪昱皆已开完行会会议,确定集体改制,并入江南集团的大方针,也就可以理解了。

    既然要加入,当然是痛快点、积极些了。扭扭捏捏、瞻前顾后平白被赵公子看轻,反而得不偿失。

    赵公子来时夹道欢迎,走时万众相送,徽商们乘船一直把他送入长江二十里,这才依依不舍、洒泪而别。

    如此芜湖,赵公子怎能不爱。此行之后,这座城市在他心中的地位,又悄然上了一个台阶。

    ~~

    科学号顺风顺水,乘风破浪,飞驰于长江之上,不到半个时辰,就进了当涂县境内。

    看着江畔那若二虎雄踞的天门山,赵公子不禁想起两年前,自己跟唐胖子来下乡收丝时的情形。

    当时自己的本钱,还是让赵二爷到德恒当本色演出骗来的。在当涂收丝时,唐胖子更是不择手段的压价,用五千两银子收了整整一万斤丝!

    一斤生丝才合五钱银子。

    而短短一两个月之后,生丝价格就暴涨到了二两一斤。赵昊听说那年夏天,时常有操着当涂口音的乡下人,去唐记南货铺闹事,要他再补点钱,还差点把唐胖子打了。

    幸好后来丝价跌回了一两,这才没人再找唐友德麻烦。

    虽然那些当涂人不知道赵昊这小子才是始作俑者,没去味极鲜闹过事。但赵公子还是有些做贼心虚,自觉无颜面对当涂父老。便下令从江心洲的西岸快速离开当涂。

    结果,让在东岸苦等赵公子的当涂知县黄金色扑了个空。好在这位名字十分霸气的黄知县,也是隆庆二年的进士,跟帅机一道被派到太平府,大家都是自己人,也不会多想。

    科学号顺流直下,黄昏前便到了金陵城,天上下起了蒙蒙的春雨,让远处的金陵城池笼罩在烟雨中。

    见天不好,赵昊打算今晚先进城,到半山别墅住一宿,明早再去龙江造船厂视察。

    但在江东门码头下船后,前来迎接的徐邦瑞告诉他一个重大消息——黄河淮河同时爆发桃花汛,冲垮了黄淮下游的大段河堤。

    由于河水旁出,整个沛县徐州宿迁淮安一带水位下降,导致六百余里的河道淤塞,漕运衙门的两千余只漕船阻于下邳,不能前进!

    赵昊对此并不意外,因为将近四百年前,黄河夺淮入海,使原本成型的淮河水系严重紊乱,整个江淮地区的生态环境也遭到了致命的破坏,无数河流湖泊时而干涸,时而泛滥,给江淮百姓带来了无尽的苦难。

    隆庆三年这场大洪水,只是一个开端,从此后黄河将连年泛滥,直到那个姓潘的男人站出来,与它殊死搏斗……

    赵昊等这个消息已经很久了,但真等到的时候,却一点都高兴不起来。虽然桃花汛的危害没有夏汛那么严重,至少百姓有足够的时间逃生。但他很清楚,接下来几年,黄淮下游将出现无法居住、更无法耕种的大片黄泛区,给住在那里的百万百姓带来沉重的苦难。

    但海瑞这个应天巡抚管不到长江以北,私人赈灾更是深为朝廷忌讳,所以赵昊不能直接伸出援手,必须要想个妥善的法子来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