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3C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小阁老-第587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有大人物来视察啊。”车珠子的弟弟车前子,也带着自己手下的劳工过来了。

    “嗯。”车珠子点点头,高高在上的所长大人亲自在外围站岗,很显然是来了什么天朝的大人物。

    “把劳工带到那边去等等。”负责指挥他们的大明员工,走过来发号施令道:“等警卫撤了再上工。”

    “哎哎,好嘞好嘞。”车珠子几个点头哈腰,前者又主动提议道:“要不让他们先去那边装沙袋吧。”

    “成啊。”大明的员工不禁苦笑,这帮李朝雇工是真怕闲着日本劳工啊。

    这世上,怎么会这样的绝配呢?

    不说这边挖沙子的日本劳工,单说那道新港派出所组成的警戒线之内,还有一道海警总队陆战队员组成的警戒线。

    其内,还有一队清一水外罩黑色高领斗篷,头戴黑色帽儿盔,脚踏黑色长筒皮靴的护卫,组成了第三道防线。

    这些护卫的装束十分简洁,却又透着威严高贵。单单站在那里,就让人生出凛然不可侵犯之感。他们并不属于江南安保集团序列,也不在未来耽罗警备区之列,而是赵公子的专属卫队。

    完成了在京城的所有工作之后,赵昊终于重返耽罗岛了。

    第一站就是视察新港市的施工进度。

    这新港市人员出入自由,附近还有那么多日本劳工,唯恐赵公子有个闪失,所有人都如临大敌!

    在这里迎接他的,有上个月方赶来上任的首任市长唐友德。

    跟唐友德同时赴任的耽罗警备区副警务委员兼加波岛水警局局长朱珏。

    以及全罗右道水军节度使朴成性,还有被丢在新港市两个月的金熙善金翻译。

    ps两更写到现在,眼花了,明天再写吧……

 第三章 戚将军伤了

    赵昊是九月初一离开京师的。

    路过大沽口时,他视察了一下天津港工程进度。只见五条粗石混凝土的栈桥,就像一个张开的手掌一样,从岸边延伸向宁静的港湾。

    渤海湾是个内湾,风平浪静,对施工十分有利。前后四个多月,码头的主体工程已然完工了。

    码头一侧,成排的粮仓和货栈也已经修建完毕,工人们在紧张的打扫收尾。再过几天,第一批正式海运而来的漕粮,就要到天津港了。

    到时候会举行隆重的到港仪式,户部尚书马部堂,和新任的河漕总理潘中丞,都会来参加。

    不过赵昊不打算等了,他虽然忝为大明皇家海运总公司的一把手,但在这种场合露脸,只会让大人们平添尴尬。

    大人物们要的是个面儿,私下里对他赵公子怎么舔,那都不是事儿。可大庭广众之下,还真是拉不下那个脸呢。

    于是赵公子准备在胡守仁那里,跟戚继光见个面就出发了。

    此番再见,戚继光终于恢复了大帅的风采,器宇轩昂、挥洒自如,调门都高了几分。跟之前那位被整得晕头转向,谨小慎微的戚将军,已经不可同日而语了。

    他如今是蓟镇练兵总理兼总兵官,蓟州、昌平、保定的官兵都受他节制,顶头上司蓟辽总督是他的伯乐谭纶,负责军事的大学士,是他的恩主张居正。戚继光终于彻底没有了掣肘,可以大展拳脚,干一番事业了。

    当然现实的问题不会只靠精神就能解决,还得绞尽脑汁想办法。

    戚继光这个蓟镇总兵,主要防范对象是辽东的朵颜三卫和瓦剌残部。他遇到最大的难题之一,就是敌人都是骑兵,而明军以步卒为主,是以只能被动防守。而且他赖以成名的鸳鸯阵,也在来去自如的蒙古骑兵面前丧失了威力。

    戚继光发现,在北方作战时,对火器的依赖远超过在南方抗倭。然而大明的火器完全不足以让士兵信任。

    大炮机动性差,无法野战,而琳琅满目的火铳非但容易炸膛,且通常五十步内才有杀伤力。士兵们慌乱之下,往往在射程之外就开了火,再装填已经来不及,只能眼睁睁看着鞑子骑兵冲过来……

    唯有仿造的鸟嘴铳射程够远,但发射步骤繁琐。士兵在训练时还好,一旦上了战场,面对铺天盖地的骑兵冲锋,登时就会手忙脚乱,往往打不了两枪又被骑兵贴脸……他们手里重金打造的鸟嘴铳,便成了烧火棍。

    为了改善这个问题,赵昊受张居正委托,以内阁之委员,督导南京工部军器局改进火器。他这才能名正言顺的从南京军器局抽调熟练工匠,在西山岛成立火器研究所,名正言顺的造枪造炮。

    虽然他造的量着实大了点,隆庆式定型一年来,已经造了整整三千支,而且是标准化生产,零件可互换那种。

    火器研究所不能总占朝廷便宜不出成果吧?何况赵昊也真心实意想助戚家军一臂之力,早日平定北疆,让大明百姓少受点罪。所以这次见面,他专门让人准备了一百条隆庆式步枪,送给戚继光。

    这种自产的初代燧发枪,他从一开始就没打算对朝廷保密,不然也不会命名为‘隆庆式’。何况也根本没法保密,保安队已经基本完成了换装隆庆式,难保会流出去几杆。到时候让朝廷问起来,事情反而大条了。

    ~~

    戚继光果然识货,马上抄起一条隆庆式来到屋外。按照赵昊所说流程,接过一枚纸壳定装子弹,用牙咬破弹尾,将火药倒进引药锅,扣上锅盖。然后拔下通条,将子弹送入枪管,用通条压实。

    收通条,举枪,瞄准,射击!

    嘭地一声,百步之外的柳树上,掉下一只可怜的小家雀,都被打得没了鸟样。

    但戚继光并不停止射击,继续重复上述的动作,直到连打了五枪,整个院子都白烟弥漫了,他才一边收枪清膛,一边赞道:“好枪,省了两个步骤,比鸟嘴铳快不少。而且一枪打不响,还可以再次击发,这是极大的提升。而且下雨应该也能发射吧?”

    “大帅真是慧眼如炬,这枪确实不惧风雨。”赵昊笑着点点头,目光却不由自主瞥了下戚继光的左边额头,那里有几道抓痕。

    戚继光何等警觉,马上发现自己刚才为了方便瞄准,下意识将乌纱大帽往上推了推,露出了难言的羞耻。

    这时候再往下拉也欲盖弥彰了,便干笑着掩饰道:“猫抓的。”

    “哦,这样啊。”赵昊点点头,表示自己信了。

    “唉,没必要瞒着兄弟,哥哥家的葡萄架倒了。”戚继光苦笑一声。

    “唉……”赵昊陪着叹口气,一脸感同身受。

    “哼,夫人也太过了!”胡守仁早就憋不住了,见大帅终于把事儿挑明,便嚷嚷道:“男人嘛,哪个没得三妻四妾?大帅如今也是堂堂左都督,正一品的大员了。纳个妾还得养在外头,整天跟做贼似的,弄不好就得被打一顿!”

    “这个这个……”戚继光瞪一眼胡守仁这个大嘴巴,老脸通红对赵昊解释道:“老弟别听他瞎说,哥哥我不是好色,跟夫人感情也很好。只是,唉,为了延续香火,迫不得已啊……”

    “大帅的世职,总要有人继承。”赵昊点点头,表示理解。毕竟连海瑞穷成那样,为了生儿子不也得纳妾?

    不过这两位,还是不要放在一起比较的好。

    他记得戚继光会有五个儿子,全是瞒着正室夫人王氏在外面偷偷纳妾所生。而王夫人一直到儿子们都长大了才知道此事。

    戚继光晚年,在献给列祖列宗的《祝文》中,说自己为了延续戚氏后代,‘乃出奇计,苦心万状。’可见为了此事,没少斗智斗勇、忍辱负重。

    不过海瑞说,他无奈奉母命纳妾延续香火,赵昊是信的。毕竟韩氏长得确实不咋地。

    但戚继光说,自己只是为了延续香火,赵昊却是不信的。

    因为嘉靖四十二年,戚继光就背着妻子纳妾沈氏。但一年之后,沈氏仍没给戚继光生子,戚继光遂再纳一妾陈氏。陈氏一连给戚继光生了三个儿子,即戚祚国、戚安国、戚报国。后来沈氏也生一子,戚继光取名为戚昌国。

    换言之,戚继光如今已经有四个儿子了,根本就不用再担心香火问题了!可他今年又纳了第三房小妾杨氏,就不好再往封建礼教上推了吧?

    好色你就直说吧,有什么大不了的。呃,对戚继光来说,好像还真有大不了。

    据说戚继光的夫人王氏,出身高贵、武艺高强,性烈如火,打起老公来从不手软。管你是不是民族英雄,让你跪搓板就得跪搓板,说抽大耳瓜子也绝不手软。

    清官难断家务事,赵公子明智的选择缄口不言。只听胡守仁还在那愤愤道:“这次非得好好教训下夫人,不如下次让弟兄们全副武装,一起开到大帅家里去,展现一下大帅的权威,让她知道大帅是凛然不可侵犯的!”

    “胡闹台……”戚继光心说这什么馊主意啊?你们到时候拍拍屁股走了,老子还得跪搓板。他赶紧打住这个羞耻的话题,指着枪管上的卡口问赵昊道:“这一圈凹槽是干什么用的?”

    赵昊便忍住笑,从高武手中接过一柄尺许长的短刃。那短刃没有刃柄,取而代之的是一个跟枪口差不多粗的尾环。他将那短刃往枪上一插,咔嚓一声,尾环便卡在了枪口上,刃尾则顶在了护木上。

    “妙哉!”戚继光登时眼前一亮,火枪手近战不能的问题,就这么简单的解决了。

    他挥舞着加了刺刀的隆庆式,做了几个突刺格挡的动作,虽然肯定不如长矛顺手,但绝对可堪一用了。

    戚继光对此深表满意,好像对他来说,刺刀比燧发还要重要。当即表示一定要给所有鸟铳配上刺刀。

    ~~

    戚继光十分感激赵昊带来的礼物,相信他的发明对官军战斗力的提升,会大有裨益的。

    只是在戚继光看来,这隆庆式的燧发装置还是过于精巧了,以工部兵仗局那帮工匠的尿性,还不知猴年马月才能仿制出来。而且就算仿制出来,怕是也无法达到原枪的水准,所以还是给鸟铳加刺刀,效果更立竿见影一点。

    赵昊对此并不意外,任何新技术的引入,都会遭到旧有观念的抵触。哪怕是戚继光这样的军事天才,也不可能一瞬间就认识到这一革命性的发明,将彻底改变战争的形态。

    事实上二十年前,法国人马汉便已经发明出这种撞击式燧发枪,但许多法国将领反对装备燧发枪,理由是,‘火枪当然要用明火点燃,燧石冒出的火星怎么能点燃黑火药呢?’

    直到几十年后,他们在西班牙的燧发枪下吃了大亏,才放弃对火绳枪的执念。到了十七世纪中叶,欧洲军队才彻底淘汰火绳枪,全都换装燧发枪,然后一直用到了西元1848年。

    当年英国鬼子发动第一次鸦片战争时,所列装的褐贝斯步枪,本质上跟隆庆式没有任何区别,都是前装滑膛、定装子弹、带刺刀的燧发枪。

    赵昊把这样的武器给到大明,也算是仁至义尽了。要是还打不过鞑子,那就真的是体制问题了……

    其实体制问题也是伪命题,归根结底还是战力不行。

    南无加特林菩萨,六根清净大管子,什么李闯野猪皮,统统都能打成筛子。

 第四章 视察

    完成了张偶像交代的任务,赵昊便启程赶往耽罗岛。

    出海不久,就遇到了金科带着三艘乌尾船前来护航,今日一早抵达了新港市。

    船队停泊在新港修建了一半的码头上,唐友德、朱珏、朴成性等人早就翘首以待,热烈欢迎公子前来视察。

    一路上风平浪静,赵昊休息的很好。他在带着浓浓泡菜味儿奏乐声中,精神抖擞的走下木质舷梯。与众人寒暄之后,顾不上休息,便兴致勃勃的视察起自己在海外兴建的第一座城市来。

    他指示唐友德,新港城是样板城。未来集团还会在海外,兴建许许多多城市,到时候都要学习新港城的经验和教训。所以必须要以建立标准的严格心态,来营建这座城市,给后来者打个样儿。

    为此他还诱惑老唐,将来可以考虑在市政厅前的广场,给他竖个雕像,铜的那种。

    “那咱可得减肥了。”唐胖子闻言笑开了花,拍着自己的肚皮道:“不然废铜啊。”

    “哈哈哈,没事儿,空心的。”赵昊哈哈大笑,衣不如新人不如故,他就是稀罕唐胖子。

    “哎啊,公子就是套路深啊。”唐友德不禁苦笑道:“那也得减减肥,瘦一点好看。”

    “让雕像师父给你雕瘦点儿不就结了?”一旁的朱珏笑道。两人在西山公司就是老相识,此时成了搭档,自然更加稔熟了。

    “嘿,好主意。”唐友德闻言大喜道:“那还得让他整的英俊点儿。”

    “行了,先别想那么远。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