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3C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小阁老-第599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见船员们结束了操船,开始擦拭甲板、保养火炮了,赵昊终于忍不住要视察一下,这艘充作旗舰的万斛乌尾船了。

    王如龙赶紧把担任舰长的海尔哥叫到船艉楼上,跟自己一起陪同公子参观。一来海尔哥对这艘船的情况最了解,二来要是出了什么纰漏,还可以甩锅给他。机智!

    “你叫海尔哥?”赵昊站在顶层艉楼上,对小跑上来的舰长笑道:“头发也不黄啊?”

    “是!”海尔哥先脚跟一并,先应一声,然后一愣。“啊?”

    显然是听不懂赵公子的梗。

    “这名儿谁给你起的?”赵公子笑着换个问法。

    “是总队长,他最爱给人起名了。”海尔哥看一眼王如龙道:“俺原先叫海狗儿,俺弟叫海蛋儿,总队长嫌太难听,给改成尔哥,尔弟了。”

    “怎么,不满意?”王如龙警告似的一瞪眼道:“尔就是你、你的,尔哥就是‘你的哥’,二弟就是‘你的弟’,又明了又有学问,你花钱请先生也起不了这么好!”

    “满意满意。”海尔哥赶紧赔笑,他敢惹顶头上司?

    “哈哈哈,王总队长真是个起名高手。”赵昊哈哈大笑着指了指王如龙,一边跟着海尔哥下艉楼,一边问道:“你这个船的参数有了?”

    “已经测量过了。”海尔哥忙用科学单位如数家珍道:“101舰艉楼三层,甲板下有四层,船身长4771米,宽的1026米,吃水417米,排水量454吨!”

    “唔,确实蛮弔的。”赵公子赞许的点点头,抚摸着用铁力木打造的舷梯扶手,对王如龙道:“看上去这船的做工,比那些中型乌尾船细多了。”

    “可不,简直是天上地下。”提起这茬,王如龙气不打一处来道:“那十条乌尾船,明显就是欺负咱们人……是外地的,故意偷工减料、粗制滥造!”

    还好,他硬生生把‘人傻钱多’四个字咽了回去,没让嘴臭的毛病毁了前程。

    “嗯,懂了。给那曾一本造的是人版,卖给咱们的是猴版。”赵公子了然的点点头道:“怪不得广东人爱吃胡建人。”

    “呃……”两人又听不懂了,好在王如龙已经习惯了公子满嘴蹦新词,便不求甚解的接着道:“那曾一本肯定很看中这条船,可是下了血本了。除了龙骨用的榆木、桅杆用的杉木之外,其它清一水都是铁力木。”

    铁力木生长十分缓慢,经过多年砍伐,大木材已经很罕见了。造这么一条万斛船估计得砍光好几片林子。

    “这玩意儿太结实了。”王如龙也一脸痴汉样的抚摸着船栏杆,不知第几次重复道:“炮弹打上来,就是个浅浅的印子,连木片都溅不起来。别看龙江厂的大福船用料也不错,一样能给它撞碎了!”

    显然,老王已经熟练掌握了铁力木船的大杀招,并乐在其中了。赵公子忽然明白过来,王如龙为何不想让自己跟船,恐怕就是因为自己在船上的话,就没法拿这艘大家伙玩碰碰船了……

    “说起来,铁力木还不是最硬的。”赵公子收回手,笑道:“在咱们东北有一种铁桦木,硬度是橡木的三倍,号称木王。”

    “是吗?那回去赶紧让人去努尔干都司找找!”王如龙一听就激动了。“这要是用来打条船,连炮都不用开了,撞就完了!”

    “不用那么麻烦,阿依努岛上也有。”赵公子笑笑,也露出了渴望的神情。不过他想的不是用这玩意儿造船,那太奢侈了。

    这么珍贵的木料,不车珠子太可惜了!

    别笑,真的。铁桦木比普通钢铁硬一倍,苏联时就曾用这玩意儿制造滚珠、轴承等,来替代钢材用在机器和汽车上,一点儿都没没影响他们乌拉。

    这是天赐给赵公子的机械材料啊!

    ~~

    三人闲聊来到主甲板上,一群警员正在值日官的带领下洗甲板。看到三人下来,值日官马上立正行礼,喝道:“敬礼!”

    拿着抹布、拖把,拎着水桶的警员们,立即站直身子,双腿一并、目不斜视。

    “稍息吧。”赵昊看着这群蓝衣蓝裤的蓝精灵,心情很愉悦,就像在欣赏自己的作品一般。警员们的这身作训服,包括他们那身神气的警袍,可是出自他的手笔。

    六月时,赵昊在加波岛海战后赶来慰问将士,发现他们还穿着乡勇的号服,只是浆染成了蓝色,配上现代化的军衔,要多别扭有多别扭。

    于是他决定为将士们换装,正好集团也要为海上保安队配发秋装了。赵公子回京路上便让工于丹青的马姐姐,把自己的设计思路画下来。

    对于彰显海警气质,提高海警形象和自豪感的警袍,赵公子起先打算上近现代海军服饰。但考虑到大明如今虽然解放天性,穿衣自由。但审美这玩意儿,领先一步是引领潮流,领先两步是先锋艺术,领先三步就是闹笑话了。所以思来想去,他还是以大明最帅制服单位——锦衣卫为基础,又参考了甄子丹版《锦衣卫》里魔改版的服装设计,出了这么一款颇为养眼的警袍。

    一回京城,赵昊便找来几个裁缝,按照设计图裁好了版型,加急发送给江南纺织总公司。

    别看这么身穿戴,却很能体现江南集团的实力。接到赵公子的命令,刘正齐马上将任务分配下去。

    承担主要任务的是翁凡领导的江南棉纺公司,如今他已经掌握了松江一半的棉纺也。松江府号称衣被天下,给几千个警员做几身衣服,自然不在话下。

    另外苏州城内的几十家裁缝铺、几十家皮革铺、几十家鞋铺、首饰行,接到订单也一起行动起来。两个月时间就完成了六千人份的全套穿戴,由陈怀秀的船队送到了耽罗岛。

    包括每人一身秋装、一身冬装、一顶帽儿盔、一根牛皮腰带、一双长筒牛皮靴子,两双舰艇棉布靴。

    不说别的,单说那全牛皮牛筋手工缝制而成,三层靴底也是牛皮的长靴,只有大明精锐骑兵、大汉将军、东厂番子才能穿得起。

    ps今天眼睛不给力,仔细理了下大纲,才写完一章半,没法三更了……

 第二十章 101旅馆

    再加上一人四身作训服,一件棉大衣,还有棉帽棉手套,海魂衫袜子犊鼻裈之类……这一身下来足足要十两银子,还是内部批发价。要是去市场上单件采购,十五两也打不住!

    金科觉得公子在警员上花费太大了,赵昊却说,我们走的是少而精的精兵路线,就该有个精兵的样子。

    想想二三十万两一艘的盖伦船,这点儿置装费好像也没多贵了……

    其实也还好,因为费用的大头主要出在警袍、皮带和皮靴上,这三样将士们一个月也穿不了几回,损耗不大。警员们爱惜点儿穿个五六年,一点问题都没有。

    真正耗衣服的出海、作战、训练和军营生活中,他们都是穿眼前这种卖相不佳,也很便宜的‘海警作训服’的。

    不过这身被称为‘海警作训服’的衣裳,其实也不一般。这身作训服在样式上,类似于有钱人穿的中衣中裤,所以也被海员们戏称为‘睡衣外穿’,但确实方便在船上爬上爬下,不用担心下摆被哪里勾到。

    裤子也扎进靴筒里,很是利索,还避免了裤脚被踩被挂住的意外。

    而且上衣左右腹部位置,还各开了一个暗口,里头各缝了一个大口袋,装些细碎的小件十分方便,可以解放双手。

    最值得称道的,是他们的作训布靴,非但用料结实、做工细致,而且在鞋底前脚掌和后脚跟还钉了块带花纹的杜仲胶皮子。

    警员们很快就体会到了这玩意儿的好处,它非但能让鞋底更耐磨,而且还能防滑,在湿漉漉的甲板上奔跑,也不容易摔倒了。

    而且作训布靴的靴尖上,还包着片月牙状的铁片,这样在搬炮弹或别的重物,不小心被砸到脚时,可以保护警员的脚趾头——在大航海时代,舰艇上非战斗减员最多的原因便是脚伤,就像战斗时最多的死伤,是由木屑飞溅造成的,一样不可思议,却又是事实。

    这些改进虽然细小,却都能实实在在帮助到海警们,减小他们受伤的几率,让警员们真真切切感受到赵公子什么叫‘爱兵如子’。

    ~~

    赵公子满脸欣慰的与警员们交谈一番,询问他们对新配发的服装有什么意见,对舰上有什么意见?

    当着总队长和舰长的面,警员们就是有意见也不敢吱声啊,于是纷纷表示十分满意。硬要他们批评领导的话,那就是领导们太拼命三郎、太不注意休息了……

    赵公子听得一阵索然无味,国人果然一个鸟样,不管哪个朝代。还不如去看看不会说话的东西呢。

    “走,咱们下去看看。”赵昊笑着指了指通往甲板下的楼梯口道。说来惭愧,之前的科学号也好,陈怀秀的平江号也罢,他都嫌甲板下又黑又臭,从来就没下去过。听说这101舰的甲板下有四层空间,赵公子终于来了兴趣。

    顺着楼梯下到负一层,这层高也就是一米七五多一点,赵公子都得弓着腰才能不碰头……不是他个儿高,主要是鞋跟和发髻高。

    像高大哥这种身高超过一米八的,才叫真痛苦呢……全程都得猫着腰。

    不过大部分将士,小时候普遍营养不良,身高还不如赵公子呢。他们大都在一米六左右,所以虽然感觉逼仄是肯定的,但还能凑合着过人。

    比起逼仄来,更大的问题是黑暗和空气不流动。赵昊感觉当初徐渭住的天牢,也比这里头亮堂,比这里头空气好。

    没办法,要是商船或者货船的话,在舱壁上还能开几个舷窗通通风、透透光。但这是一切以安全为要的战船。开了舷窗的话,接舷时敌人往里头扔火油罐怎么办?而且船内需要防火,也不点火把,只有挂在长长舱壁上的几盏船灯,在发着昏黄的光。

    船灯里头装着水,基本上掉到地上就会熄灭。但为了保证安全,这玩意儿亮度就有限了。

    赵昊倒是瞬间就想到了,可以从西山公司采购一批给煤窑通风的设备来,解决一下空气浑浊的问题,不过只能下次再说了。

    这一层,是中下级警官和警员们居住的地方。曾一本显然不会理会手下们的住宿条件,原先这里一间间舱室都是货仓。水手们夏天天晴时睡在甲板上,其余时间夜里就在这层的货仓里猫着,绳索堆、帆布堆、货物箱都是他们天然的床铺,所以他们湿疹等各种皮肤病发病率很高。

    而且当水手睡着后,还会随着海浪的起伏乱滚,有倒霉的甚至能摔断脖子、一命呜呼。

    其实也不能苛责曾一本,因为欧洲的海员也是这遭遇。直到他们后来从印第安人那里引进了吊床,水手们这才得好歹有了个床,至少皮肤病少了,也不用担心睡着后乱滚了。

    赵公子年初就搞出了吊床,负责造船的牛长老一试果然好用,便给所有船只都安上了。

    这艘万斛乌尾船也不例外,开到江南造船厂后,牛长老带人进行了改造,将这层船舱隔出了大小不一的三十个房间。警官两人一间,警员六人一间,都安装了吊床,还给打了衣柜和储物柜,每间房里还安了船灯,条件也算是大改善了。

    但六个人挤在一个十五平大,一米七高的小房间里,赵昊觉得还是很够呛很够呛的。

    可水手们的住宿问题,三百年后都解决不了,赵公子目前也能做到这一步了。

    不过让赵昊有些惭愧的是,警员们却好像很满意目前的住宿条件。尤其是那些前沙船帮水手,都纷纷赞不绝口,甚至有人称其为‘101旅馆’。真不知以前的条件会差到哪儿去?

    而且借着昏黄的灯光也能看到,一间间舱室内的内务,都保持的十分整洁。所有东西都在它该待的地方,吊床也都收在墙上,地面没有任何杂物,连木制的墙面都擦得锃亮。

    严格要求内务到吹毛求疵,甚至有些故意折腾警员,但它却是塑造军纪和执行力的好办法。所谓‘解放军被子、美军的鞋、法国佬衬衣十四道褶’都是这个道理。

    其实最早开始严格要求内务的是大嘤皇家海军。并非出于什么贵族心态,而是为了在出海时保持船上的公共和个人卫生。这一点很重要,因为船上常有鼠患,还有比老鼠更讨人厌的虱子、臭虫、跳蚤之类,散布斑疹伤寒、瘟疫等各种疾病,造成非战斗减员,甚至能直接让战舰丧失战斗力。

    大嘤的船长的发现,对付这些害虫最好的办法,就是勒令水手们保持船上和个人的卫生。除了日常卫生外,他们还会定期搞大扫除,清理生活垃圾,排放底舱的污水,到处撒石灰、硫磺粉等等,来降低爆发传染病的几率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