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3C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小阁老-第647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械某さ蹋嫌文嗌车苍谖怃量谕狻M痹谟也嘌亟吨鹚车蹋源耸涌诳矶龋梢栽龃罅魉伲逅⑽怃量冢乐鼓嗌秤倩 

    “这倒也是个办法……”海瑞端详着那地图,忽然轻咦一声道:“咦,你加了这一道防沙堤,怎么让吴淞口看着像个港口了?”

    如果将宽阔的江面看成港湾,那道防沙堤其实码头常备的防波堤。两百丈宽的江面,足以让两岸都成为船舶停靠的码头,还不影响江面的船只往来了。

    怪不得这小子宁肯多花钱修防沙堤,也不愿意收窄黄浦江面呢,原来关节在这儿!

    海瑞愈加认真的端详起这个港口来,发现这里除了是整个吴中的出海口,还是长江入海的咽喉,从蜀中到湖广、从江西到江南的货物,都可以运到这里出海。

    对了? 上海还南邻杭州湾,与浙江往来也极为方便。

    而且这里还是大明南北海岸线的中点,向东直抵济州? 联通朝日。向东南可达琉球? 南下则是台湾吕宋。真是四通八达? 南北概莫能及啊!

    之前因为海禁,加之吴淞口淤塞,没人意识到上海县的价值。现在赵昊搞起了海运海贸? 再把吴淞口疏通开? 这里简直就是大明天然的贸易中心啊!比传统的宁波、福州、广州可强太多了……

    海瑞敏锐的意识到,赵昊已经图谋这里很久了。这里对江南集团来说,绝对至关重要!

    “哦? 是吗?”赵昊却仿佛后知后觉一样? 歪着脑袋端详好一会儿? 方一脸吃惊的张大嘴道:“让中丞这么一说? 好像还真是哩!”

    他满脸钦佩的对海瑞赞道:“中丞真是慧眼如炬啊? 总能看到我们凡人看不到的东西!”

    “你少来这套。”海瑞岂是他能糊弄的?冷笑一声道:“浦西的地? 也让江南集团买的差不多了吧?之前昆开司还修了淀浦河,我看你是早有图谋!”

    “哪有的事。我要是能想到这个,还能把漕粮海运的起锚港放到崇明去?”赵昊却就是不承认道:“不过我们也确实在寻找这么个优良的港口,还真是踏破铁鞋无觅处,得来全不费工夫啊。”

    倒不是赵昊有什么不可告人的图谋? 而是这事儿根本说不清啊!他怎么解释自己提前吃下了整个浦东? 还把浦西沿江一带的地? 也买了个七七八八?

    “唔……”海瑞也让他说的一愣。想想也是? 赵昊怎么可能去年就料到,自己会治理吴淞江,还让黄浦夺淞? 让上海变成江海陆枢纽呢?

    去年自己还没上任呢。

    除非他未卜先知。

    “那你提前买地?”海瑞狐疑问道。

    “我不是有水泥吗?寻思着修起堤来,在浦东种棉花啊。”赵昊一脸侥幸道:“本来只打算搞农场的,没想中丞又要修通吴淞口,真让我们集团捡了个大便宜!”

    一旁陪坐的张嵿也赶紧附和道:“是啊中丞,浦西的地是我们上海县仿照昆开司模式,租给上开司,作为他们给县里修江堤海塘的报酬的。”

    虽然199年的租期长了点儿,但崇开司开了头,后面的县也只能捏着鼻子认了。

    不过上海县租的都是些江边的盐碱地,也没什么好心疼的——每年入冬以后,随着吴淞江水位下降,都会爆发咸潮。

    所谓咸潮,就是涨潮时,海水顺着河道倒灌进来,让淡水河变成咸水河,使河两岸盐碱化,甚至连地下水都会受到侵袭,让人饮水都成困难。上海县沿江的土地都深受其害,所以根本无人耕种。

    只是没想到,变化来的这么快。两岸那些盐碱地,居然都要炙手可热了!商铺店面仓库货栈,可在盐碱地上一样建。而且盐碱地才好呢,既便宜又不占耕地。

    张嵿除了感叹赵公子真是如有神助之外,也只能加紧抱住赵昊的大腿。往后上海县发展到什么程度,全靠江南集团的本事了。至于他的仕途,更是得全靠赵公子提携了。

    “张叔你放心,咱也不能亏着县里不是?我回头跟上开司打个招呼,不管原来合同怎么固定,只要上海一开埠,就开始向县里交租金。”赵昊投桃报李的笑道。

    “唉,还是按合同来吧。”张嵿推辞几句,便高兴的改口说‘受之有愧’了。

    这样能对方方面面都有个交代,自然再好不过,省得有人在背后嚼舌根。

    ~~

    其实海瑞也就是一说,本就没打算深究赵昊提前买地的问题。

    “原本只修黄浦吴淞白茆,大概需要13万两银子。今年施行一条鞭法,按说巡抚衙门手头能宽裕些,可偏又到处救灾赈灾,都开销掉了,结果只能拿出个七八万两。剩下的是打算先跟各府县,以及兵备道衙门拆借,待来年收上税银再偿还。”海瑞定定看着赵昊道:

    “现在你又加了娄江、望虞和太浦,还要在吴淞口筑拦沙坝,这费用恐怕翻两番都打不住。”

    “嗯。”赵昊点点头道:“我提的这些个工程,都特别费钱。”

    这个‘非常六加一’工程,一百万两银子能修完,就谢天谢地了。

    所以精打细算的海瑞,之前都没考虑过赵昊提的这些选项。

    “这钱哪来?”海瑞瞳孔微缩,面无表情的问赵昊道:“你出?”

    “为什么不呢?”赵昊喝一口大碗茶,拍着胸脯慨然道:“这是大好事儿啊。江南集团和江南,就是鱼和水的关系。修好了‘六加一’,整个苏松的防洪、排涝、引水、航运都将上一个台阶,集团必然也会全方位受益。我们怎么能坐享其成呢?!”

    说着他却话锋一转,弱弱道:“可中丞知我,两位大人知我,天下人却不一定知我。咱不能忘了沈万三的前车之鉴,锋芒太甚会招祸的。”

    “那你的意思是?”海瑞点点头,让江南集团直接给钱确实太惹眼。

    “还是复制昆山模式,把工程分包给各县的开发公司吧。”赵昊便正色道:“比如白茆河交给常开司,望虞河交给无开司……至于主体工程嘛,就由昆开司和上开司通力合作完成即可。”

    “这没问题。”海瑞仔细研究过昆开司的模式,对他们组织人力物力,保质保量施工的能力,还是信得过的。“老夫回头就拨给你七万两银子,一定要让二十万灾民度过春荒。”

    “银子中丞就留着吧。”赵昊摆下手笑道:“不给灾民工钱,就已经很过分了,集团还能连饭都不管?”

    这次江南需要救济的灾民有二十万人左右。二十万看着多,可‘非常六加一’一分,每处工程还不到三万人。虽然肯定是不够的,还得再雇流民。

    但能有二十万免费劳动力用,修堤成本一下就降下来一大截。

    “水泥石料什么的总得要钱吧?”海瑞却十分坚持原则。亲兄弟还得明算账,他跟赵昊再志同道合,在公家账目上更得清清楚楚,来不得半分含糊。“这次工程虽大,但淤不出多少田来租给你们。回头看看差多少,我跟两京讨要!”

    “朝廷哪有钱啊?”赵昊哂笑道:“问江南要钱还差不多。”

    他都不好意思说,隆庆皇帝连烧个厌胜瓷,都得指望他接济……

    没办法,太祖皇帝定下的愚蠢财税制度,朝廷有钱才怪。

    “那巡抚衙门该如何支付?”海瑞锲而不舍的追问道。

    “这个简单。”赵昊笑笑道:“八个字,贷款修路,收费还贷。”

    “修路?”海瑞微微皱眉。

    “口误了,是贷款‘修河’。”赵昊面不改色得改口道:“简单说来,就是由巡抚衙门以未来这几条航道的收费权为抵押,向江南银行贷款支付给承包工程的各家开发公司。”

    “然后这六条航道的收费权就归江南银行了,直到收取的费用能还清本息为止。”顿一顿,他最后道:“当然要先扣除航道每年的维护成本。”

 第八十六章 昆山景气

    “贷款修河,收费还贷?”海瑞闻言错愕片刻,旋即摇头笑道:“你小子,总能给我整出点儿新花样。”

    以海公的聪明才智,当然一听就明白这里头的门道——河道除了可以泄洪引水,还是极好的运输通道。江南集团先借钱给官府把河道修好,然后官府授权他们设卡收费来抵债。这一模式十分简单易懂,一点都不高深。但第一个想到这法子的,却是不折不扣的天才。

    牛佥事牛默罔已经好几章没台词了,赶紧附和道:“赵公子的点子层出不穷,真是旷世奇才啊。”

    “别那么说,”赵公子笑眯眯的喝一口茶,谦虚道:“我只是站在巨人的肩膀上。”

    “这确实是个思路,。”海瑞无视他习惯性的口嗨,仔细寻思一会儿道:“官府先借钱修河,然后用河道未来的收入还贷,按说也很合理。”

    说完顿一下,他抬头定定看向赵昊道:“但万一你们搞‘要想过此路,留下买路财’那一套,收取高额的过路费怎么办?”

    “哈哈哈,中丞大可放心。”赵昊摇摇头,朗声笑道:“江南集团永远不会做那种竭泽而渔的蠢事。”

    顿一下,他一脸坦荡道:“事实上,我们想要河道收费权,不是为了收费,而是为了少收费。”

    “为了少收费?”海瑞三人一愣。

    “是的。海公在淳安时整顿过苛捐杂税,应该最清楚虽然朝廷,没有给各县收过境税的权力,但雁过拔毛的陋习却积弊已久。凡过境商旅货物,巡检司要抽分、河泊所要收船料;还有那些闸官坝官……但凡能把手伸到江河上来的,无不对过闸的商船和民船勒索银两。”

    “虽然每一伙人收的都不多,但架不住伸手的人多。货船从芜湖走芜申运河到上海,往往一程下来,所交税费陋规甚至超过了货物本身的价值,严重阻碍了江南商业的发展。”赵昊一脸痛心道:

    “要是这钱取之于民用之于民也就罢了。但偏偏全被人中饱私囊了,于国于民又有何益?”

    说完他两手一摊道:“既然如此,中丞还不如把收费权打包给我们。我们可以保证,在河道养护费用之外,每年只收回贷款的百分之一即可。这样平均每条河道每年收不到两千两银子,中丞还有什么好担心的呢?”

    “真的?”海瑞有些难以置信道:“这点银子能干什么?”

    “赚个人工费吧。”赵昊洒然一笑道:“还是那句话,我们要的是流通,要让商品顺畅的在江南流动,这对江南集团来说? 就是最有价值的!至于江南银行的损失,中丞不必担心,集团会给予补贴的? 不会转嫁到江南百姓头上去。”

    牛佥事和张嵿闻言老脸微微发烫? 他们算是听明白赵公子这话了——江南集团宁肯贴钱给官府? 只求他们不添乱……

    “唔,那就这么办吧。”海瑞点点头,既然对朝廷和百姓都有好处? 他便没什么好担心的了。

    ~~

    吴淞、黄浦工程? 海瑞已经考察完毕,他本打算用一个月的时间召集民夫、筹措物资,隆庆四年正月初三开工。

    能用不到一个月时间集结十余万民夫? 主要仰赖海青天强大的号召力。而这号召力来自于他一心一意为民做主? 实实在在减轻了百姓负担——海瑞推行一条鞭法以来? 百姓负担的徭役银大大减少? 还取消了各种加派? ‘从此役无偏累? 人始知有生民之乐。’

    老百姓承他的情,知道海公是真心实意为他们好,自然一声令下,应者云集。

    现在又加上江南集团成熟的招募体系,可以将民夫和物资的集结时间再缩短一半? 年前就可以开工。

    至于另外四处工程? 则按照准备好一处、上马一处的原则进行? 力争在隆庆四年三月底前? ‘吴淞——黄浦——白茆’主体工程结束,梅雨之前‘娄江——太浦——望虞’工程结束,让吴中地区彻底摆脱洪涝。

    商议既定? 海瑞便马不停蹄的离开了浦东,前往白茆河视察。完事儿后还要继续考察太浦河、望虞河和娄江,年前能回家就不错了。

    赵昊也谢绝了张嵿的盛邀,乘船返回阔别已久的昆山县。

    许是回家的缘故,一年来马不停蹄积蓄的辛劳终于爆发出来,让他忽然倍感疲惫。

    为了躲个清静,赵昊叫马秘书传话回去,不要接风也不要迎接,让自己安安静静的休息几天,待腊月十五苏州再聚。

    赵公子先将高捷送去江南医院,把他交给万密斋和李时珍诊治。一见到赵昊,几位神医便两眼放光,拉着他就要往试验室去。

    “今年搞出了好些新发现,你可得好好瞧瞧!”李时珍兴奋的满脸涨红道:“都是了不得的大发现,足以颠覆医书的那种!”

    “先让我歇几天,缓口气。”赵昊赶忙挣脱开来。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