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3C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小阁老-第884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毕竟马湘兰再怎么着,也不像她一样,随身带着上了膛的火枪

    赵昊怜惜的叹口气,重重点头道:“一言为定。”

    他在冷香园外把江雪迎送上了花轿,花轿在吹吹打打中出了胥门,直接抬上了停在护城河中的彩船。

    船夫们便划着船,准备从护城河转去娄江。

    半路上却遇到了巡抚大人的官船。船夫们赶紧避让,谁知那船却直直驶到了近前。

    “中丞大人来向赵公子、江总裁道贺了!”巡抚官船上,一名官员高声道。

    虽然新任应天巡抚不是旁人,正是原苏州知府蔡国熙。但赵昊不敢托大,赶紧出来见礼。

    便见不只蔡国熙来了,新任苏州知府牛默罔,还有吴县知县杨丞麟,长洲知县张德夫等人也出现在官船上。这帮老熟人全都规规矩矩束手立在蔡中丞身后。而且所有人都穿着官袍,就像在排衙一样。

    赵昊霎时便品出味儿来了,这是老蔡向自己示好兼示威来了。

    蔡国熙是看着江南一步步在江南扎根发芽,长成参天大树的。他能从知府被超擢为巡抚,还是应天巡抚,固然主要因为他是高拱的人,但苏州府这些年取得的辉煌成就,才是支撑高拱能越级提拔他的关键。

    而蔡国熙所有的成绩,都离不开赵昊和江南集团的支持。甚至连他在各县的生祠,都是江南集团掏钱给修的。

    所以没有人比他更清楚,离开江南集团的支持,自己这个应天巡抚什么都干不成,所以他不得不示好。

    但也得让江南集团知道,现在自己才是老大。而且他是高阁老的人,如今高阁老在极力打压江南集团的势力,所以必须还得示威。

    患得患失之下,就表现出这副拧巴的姿态。

    说了一通吉祥话之后,蔡国熙方咳嗽一声道:“愿赵公子和江总裁一切顺利、平安早回,为江南经济再创辉煌,继续贡献你们的力量。”

    不愧是老相识了,连经济这种新词儿都懂,可见高拱没用错人。

    “谨遵中丞命。”赵昊拱手应声,知道了蔡国熙还是希望继续合作的。但前提是,自己此番进京,要跟高胡子达成和解。不然也就别怪他不念旧情了

    “知道你时间紧迫,就请你上船小坐了。”蔡国熙挥挥手,对牛默罔等人道:“老牛,你们也这样向赵公子道声贺吧?”

    牛默罔、杨丞麟、张德夫等人,没有蔡国熙那样的后台,所以反而更依赖江南集团。但此时,他们也只敢矜持的向赵昊拱拱手,说声恭喜,然后奉上一个不大不小的红包,并不敢表现出丝毫的亲密。

    这很正常,并不能说是世态炎凉,只是这些中下级官员对上层风向的变化更加恐惧,因为他们不知道高阁老到底是要跟赵昊不死不休,还是只是敲打他一番

 第二百零二章 抵京

    跟巡抚大人的官船分开后,王世懋、华伯贞等人愤愤道:“这帮墙头草,一看到高胡子呲牙咧嘴,就跟这儿装不熟!”

    刘正齐等人更是心头惴惴。说起来,今儿刘正齐刘员外就像霜打茄子似的,一直提不起精神,也不知怎么了?

    “没事没事,这样的情况不会太久的。”赵公子给众人吃颗定心丸道:“很快一切都会好起来的。”

    “那太好了”一众集团高层登时笑逐颜开。赵公子一句话,就能让他们心头悬了半年的大石,一下落了地。

    他们也不问赵昊要怎么做,反正公子肯定有他的办法,大家等着看好戏就成

    多年以来,事实已经一次又一次证明,信公子,没错的!

    尤其是这些亲眼见证他一步步走到今天的亲信,对赵公子积累的信心已经到了盲目的地步。就算赵昊说,明天要让男人生孩子、让太阳晚上升起来,他们也会深信不疑的

    上百艘彩船组成长长的船队,簇拥着赵公子的喜船离开了护城河,沿着娄江东去。

    天亮前那场火树银花不夜天的表演,已经传遍了苏州,沿途的百姓纷纷扶老携幼,来江边看赵公子的新娘子,还用食盒、篮子装着苏造点心,想请她们带着路上吃。还有送苏绣、首饰、苏州水粉的,虽然可能不值几个钱,却是父老乡亲的一片心意。

    托江南集团的福,娄江已经拓宽到原先的三倍,让这条联通苏州、昆山、太仓三城,直入长江的河道终于不再拥堵,运输能力大大提升。如今沿着娄江向东十里一直到陆泾河,都是店铺林立的商业区。

    苏州城再往东不远,便是手工业兴盛、百商云集的真义镇。真义镇往东不到十里,就是飞速崛起中的昆山县了。估计用不了几年,这三个地方就能彻底连成一片了。

    昆山百姓对赵家父子的感情,自然远非别处可比。他们之间的羁绊不用再赘述,百姓们视赵二爷为亲父,赵公子便是他们的亲人。之前赵守正不辞而别,就让昆山父老留下深深的遗憾,当然要趁这个机会,好好弥补一下了。

    等赵昊的船进了昆山县境,船上人登时被眼前一幕惊呆了。

    只见娄江两岸,摆起了一张张长几、矮几、圆桌、方桌、八仙桌,首尾相接一直到县城。

    那些桌上无一例外,都摆着香烛,红枣、栗子、桂圆、莲子,人们跪在桌前,为新人虔诚祈福。还有人站在桌旁,将簸箩里的五谷奋力撒向赵昊的船上。

    撒谷豆可以除三煞,辟邪除灾、迎祥纳福,是吴中迎亲时的必备习俗。这说明昆山百姓不是在看热闹,而是真正当成自己的事儿在操持,祈求把大家伙的祝福都给赵公子加持上!

    何知县、白县丞,还有诸大绶、郑若曾等人,代表昆山百姓,向赵公子送上了一份特殊的新婚厚礼他们把淀山湖改名为大赵湖,澄湖更名为小赵湖,并用玉峰山上最大的两块完整的昆山玲珑石,在湖畔勒石撰,备述父子俩带领昆山一路走来的不易。

    对何尉这位现任昆山知县来说,能做到这一点殊为不易,尤其在这风雨飘摇之际,就更体现出他铁心跟随赵家父子了。

    赵昊深受感动,却也不禁为老何担心道:“这俩湖还有一半是人家吴江县的,你们给改了人家同意吗?”

    “公子放心吧,这是商量好了的。苏州哪个县不承公子的恩泽?能跟公子父子沾上边,他们高兴还来不及呢。”何尉笑笑,压低声音道:“两处碑还是牛府尊亲笔题写的呢。”

    “我说怎么这么肉麻。”赵昊看过拓片,不由放声大笑道:“原来是老牛出马啊。”

    此事让他心情格外顺畅,牛默罔此举显然是表示他也铁心站赵昊一边了。倘若将来赵昊倒了,高胡子秋后算账,这两处碑就足以给牛知府打上赵党的烙印,让他一辈子也洗不脱了。

    牛默罔知道,他这种没根基没出身的货,能当上这个苏州知府,定然是赵公子在背后出了力。他要是再首鼠两端,那就彻底别做牛了

    县官还不如现管呢,只要苏州知府不动摇,不瞎胡搞,那苏州的局面就不会乱。

    因为昆山父老太过热情,赵昊不得不在县里逗留一宿,第二天才上路。也算父债子偿了。

    结果这一耽搁,到崇明时就已经是十一日下午了。

    最晚廿五日要到京师,所以只剩十四天了。

    正常来讲,这个季节因为风向的关系,皇家海运从崇明到天津卫,全程3000里海路,要走整整二十天。

    当然大船队速度肯定缓慢,如果换成海警的快艇中队,十六七天就能到天津。

    但还是严重超时了。而且到了天津,离着北京还有三百多里呢

    赵时间管理大师的选择是两点之间、直线最短,不经耽罗,直接从崇明北上威海卫!

    这样能整整节省七百里路程!

    之前不能这样走,是因为中学地理知识告诉他,中国沿岸寒流自北南下流动,在北风盛行的冬季头铁北上,是要吃苦头的。

    但他那点儿地理知识显然太浅薄了。这几年,皇家海运、耽罗警备区和江南气象局联合在东海海域,进行了大规模的航线探索活动。

    通过无数次的航行与观测,他们发现虽然近海数公里范围内,确实存在从北方直接流向南方的沿岸流。但远离岸边的大海深处,海水在寒流、陆地和长江入海的共同作用下,会形成几个大的封闭式的环流。

    简言之,在后世的黄海海域北部,既山东半岛南部海域,有一个大的封闭式环流,呈逆时针运行其实那是黑潮冲到朝鲜半岛后,返回形成黄海暖流所致。

    而在黄海南部,即崇明至淮安一带外海,也有一个大的封闭环流,呈顺时针运行,那是丰沛的长江水泄入海中所致。

    所以船只从崇明出发,可以不必深入黑水洋借黑潮去耽罗,而直接靠长江冲淡水相送,沿着黄海南部旋流北上,待到北纬353度,东经1216度左右时,便可再借黄海北部旋流北上,直到威海成山头。

    这样哪怕是在冬季,十天也能抵达天津大沽口。

    只是这个两大旋流相交的位置,位于黄海深处,没有陆标可参照,必须要具备比较准确的测量经纬度的能力,才能利用上这条s形的航线。

    目前以皇家海运和江南海警的水平,可以很准确的测定纬度了,但经度测量方面还不太乐观,也不敢保证每次都会测准。

    好在测不准的后果,无非就是被环流又送回崇明,倒也无甚大碍。

    既然如此,赵公子当然要走一走这条新开辟的航线了。毕竟时间管理想要不出纰漏,运气也是很重要的成分。

    赵公子运气不错,接下来一段时间,海面上一直没刮大风,而且负责为他掌舵的牛长老,也在皇家海运首席领航员的协助下,准确找准了经度,最终只用了九天时间,便把他送到了大沽口海域。

    又用了一天时间,小心的穿过了近海的浮冰,赵公子终于在冰封的大沽河上下船。

    离开广州时,他还穿着单衣,热得出汗,这会儿却用貂裘大氅里外三层裹成了粽子。这会儿也不嫌头发长了,戴着海龙的帽子和耳包子还嫌冷

    下船后,便见冰面上停着长长一溜冰车。都是当初长公主接闺女时那种豪华版的,车厢下两条钢轨,各由八名脚踏冰鞋的车夫拉动。

    小爵爷、赵士祯、鸡公公、张敬修、朱时懋、孙大午、吴玉等人,还有一大帮弟子,从冰车上下来,迎接他们一行。

    江南和京城间由通畅的信鸽系统,不然他们可料不到赵昊会到的这么快。

    待到弟子们向赵昊见礼后,鸡公公欣喜道:

    “谢天谢地,还当公子非迟到不可。殿下听说你们二十一就能到天津卫,一时都以为听错了。”

    这下最晚二十三就到京城,还可以从容的准备两天呢。

    “海上行船就这样,运气好就很快。”赵昊含混笑道:“这次老天帮忙啊。”

    “哼。”李承恩却没什么好声色道:“狗屎运!”

    “这是唱哪出啊?”赵昊不禁苦笑道,不知怎么得罪未来大舅子了。

    “叔你别理他,他这阵子整天茶饭不思,魂不守舍,就像身上掉了块肉。”赵士祯笑嘻嘻的过去,向赵昊和三位没过门的婶婶磕头。

    “他要把我唯一的妹子抢走,我还得冰天雪地的来接他!”李承恩满脸郁闷道:“难道我还得高兴不成?我贱不贱啊?对不对,张公子?”

    张敬修虽然也要嫁妹妹,但赵昊还是他的科学老师呢,哪能那么没大没小,便一面向赵昊见礼一面笑道:“我就很高兴。”

    “切”李承恩讨了个没趣,默不作声了。

    冰面上风跟刀子似的,众人寒暄几句,赶紧先上了冰车。

    赵昊见张敬修似乎有话要跟自己说,就邀请他同乘一辆,江雪迎三个则上了后头一辆。

    号令声中,训练有素的车夫们踩着冰刀缓缓拉动冰车,速度渐渐飞快,却十分的平稳。在车厢里的人们,几乎感觉不到震动。

    ps再写一更去。

    ps2编辑要求为515准备个番外篇,寻思了大半天才想好写什么。今天把番外写了一半,争取明天写完。

 第二百零三章 内阁大乱斗

    冰车上用毡子遮蔽的严严实实,还有带烟囱的暖炉。炉中银丝炭烧得瓦蓝瓦蓝,烘得车厢很是暖和。自然也不用担心外头会听到里头说话了。

    赵昊脱掉了大衣裳,接过张敬修递上的枸杞暖身汤,捧在手里感受着扑面的热气,感觉自己又活过来了。

    这才问道:“嗣文,怎么了?是岳父还是你有事找我?”

    张敬修今年满二十岁了,也终于有了自己的表字‘嗣文’。

    “是家父。”张敬修苦笑一声道:“老师还不知道吧,几天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