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宜兰平原最北面的乌石湾外,已经筑起了一道防波堤,数不清挂着绿地日月旗的渔船,星星点点散布在近海,看上去足有两三百条之多。
“这么多的渔船啊。”赵昊不禁吃了一惊,这里才移民几年啊?哪来这么多的渔民?
“宜兰是个好地方啊,不光土地肥沃,降水丰沛,近海还有个超级渔场,”唐友德忙得意的解释道:“听贝总说,是什么黑潮的缘故,具体咱也整不明白,反正就知道这里的鱼特别多,什么旗、鲭、鲣、飞鱼,而且换着季的来,怎么捞都不见少。”
“嗯。”赵昊点点头,台湾东海岸岸峻水深,是黑潮流经之处,洄游性鱼类必经之路。简言之,在家门口下网,你能捞到整个北太平洋的鱼,以现在的渔业水平,当然捕之不竭了。
“不过台湾海峡冷暖流交汇,渔业资源一样发达,犯不着绕来这边捕捞吧?”
“公子说的是,咱确实动了点儿小脑筋。当时淡水那边才开张一年,移民已经超过十万了,这宜兰却没人愿意落户。”唐友德苦笑道:“那些闽南佬鬼精鬼精,任管委会把宜兰夸上天,就认准了淡水离本土近,将来土地一定比东边值钱。”
“有道理。”赵公子笑着点点头,在另一段时空中,福建移民也是沿着淡水河开荒,一直深入台北平原的。一直到清嘉庆元年,西台湾已经都被先来者占了,才有汉人进垦宜兰的。
“但经过农学院的老师们考察发现,宜兰这里的土地是最肥的,下雨也勤,不像西边似的,有时好几个月不下雨,所以垦荒难度是最低的。”唐友德又道。
赵昊点点头,高耸的中央山脉挡住了热带季风带来的水汽,所以台湾西海岸是有明显旱季的。
而宜兰是一个三面环山,东面向海的冲击平原。非但有水量丰沛、支流众多的兰阳溪,而且这种畚箕形的地形,特别容易产生地形雨。
哪怕是冬天,在东北季风的吹拂下,宜兰依然可以尽揽雨水湿气,故人称‘竹风兰雨’。是以此时远眺宜兰平原,满眼尽是茂密的森林,可以先发展林业,再发展农业,还不是美滋滋?
但闽南人不像北方流民那么听话,而且还有些一根筋,他们认准了淡水好,就扎堆加入淡水河畔的农场,才不管你什么宜兰天堂呢。
“不过公子给管委会那么大的权限自由,咱老唐还驾驭不了他们?”唐友德吸一口船上备的橘子汽水,得意洋洋道:
“我出了三张牌,马上就让他们上杆子来宜兰了!”
“是哪三招呢?”赵昊也吸着汽水问道。
“一招是以备倭为由,规定所有渔船都要悬挂管委会渔业处,统一颁发的近海捕捞旗,才能出海打渔。”唐友德便显摆道:“咱便授意渔业处,只给淡水发一百面旗。宜兰这边却敞开不限量。然后咱又回苏州,厚着脸皮求江总裁,批了个罐头厂。”
“那你面子不小,罐头厂现在可抢手了,各县的头头都求到我这儿来了。”赵公子哈哈大笑道:“可惜这种事不归本公子管。”
“嘿嘿,咱老唐的面子,江总裁还是要给一点的。”唐友德腆着脸笑道:“我早就知道,江南老百姓的日子一天比一天好,对肉类的需求会越来越大。江南人稠地少,没法发展畜牧业。但海里的鱼无穷无尽啊,只要解决了长期保存的问题,肯定大有前景!”
“于是你就在宜兰建了这个罐头厂?”赵昊笑道。
“对,管委会直营的宜兰罐头厂。”唐保禄献宝似的奉上一个鱼罐头,道:“就建在乌石港上,船打上鱼来,现场加工处理,然后送进罐头厂,就变成了这个……”
赵昊接过来一看,只见这是个略显粗糙的黑色酱釉瓷坛子,看上去跟普通的酒坛子没啥区别。
其实它就是普通的酒坛子,在江浙福建沿海到处都有烧制,最大的优点是量大便宜。
玻璃的用不起,陶罐又透气,这种比陶罐稍贵的廉价瓷器,尽管釉面比较薄,但足以保证密封性了,就成了最合适的罐头瓶。
磕掉罐口的泥封后,赵昊发现里头还有个大号的软木塞。
唐友德一边小心的转动木塞,一边有些心疼道:“其实本地销售的话,不用木塞子也行。但罐头厂主要是供应江南的,卖给有钱人才能卖上价去啊。”
“嗯。”赵昊点点头,想起唐友德当初转卖白糖的事迹,自己以为自己已经赚噱了,谁知这厮给起了个好听的名字,搞了个豪华版,一倒手居然又多赚了好几倍。靠的就是人傻钱多的狗大户……
“所以得加这个塞子,不然在海上一咣当,罐头泥巴味太重,买不上价……”唐友德啵得一声,拔掉了木塞,一股浓郁的咸鱼味便扑鼻而来。
“只有这样,才能卖上价去!”
“我操,你搁这儿卖盐呢!”赵昊看着里头泛着白花花盐沫儿的咸鱼罐头,恍然大悟。怪不得这厮的罐头能卖得贵呢!
“用公子的话说,这是……市场需求导向啊。罐头厂起先也试过红烧、豆豉、烟熏……之类的罐头,可销量都的远逊于这种。”唐友德嘿嘿笑道:“咱们也只好都照着这一样生产了。”
“我看你就是捞不着贩私盐难受。”赵公子白他一眼。
唐胖子那点儿花花肠子他能不明白?随着管委会直营的布袋盐场投产,晒出来白花花的盐满仓满囤,却不能往大陆卖,只能当做工业盐廉价送去西山岛的化工厂。
对唐胖子来说,这跟守着金山要饭有啥区别?
唐友德着急啊,他鬼点子又多,忽然想到,哦,我不是官营盐场,没有盐引不能往国内卖盐。可我买咸货总不需要盐引吧?
于是他在所辖各市都设立了咸菜厂,生产各种齁死的荤素咸菜。
当然咸菜肯定不如正风靡江南的罐头能卖上价了。而且这厮给鱼罐头起的名儿是‘海水咸鱼罐头’,生怕老百姓不知道他一个罐头里有三两盐!
老百姓能不买疯了吗?
ps再写一更去……
第二十二章 祝女之舞
为啥各县都想开罐头厂。因为罐头厂非但赚钱,而且是个拉动就业的好营生啊,非但本身就属于劳动密集型,还需要大量的上下游产业配合。
比如宜兰罐头厂,只一期车间就需要五百条渔船供货。而且还要有瓷器厂、木材厂以及大量的煤炭来提供燃料。好吧,还有大量的盐。
有了罐头厂提供的巨额利润,唐友德又利用宜兰当地丰富的森林,一口气投产了十家木器厂。虽然台湾的木头品质不高,但他也不打算走高端路线。源源不断来台湾的移民,需要大量的家具安家。宜兰家具厂的宜家牌家具,走中低档路线,销路完全有保证。
唐友德用木器厂招揽并培养大量的木匠,最终目的是发展造船业。
大航海时代,百年大移民,造船业的前景还有什么好怀疑的吗?在昂贵的军舰和武装商船之外,还需要大量的普通海船吧?
而且宜兰在琉球到吕宋的航线上,把造船业发展起来,就很有可能发展出那霸、吕宋那样的国际商港。到那时,宜兰还不得上天?
至于唐友德的第三板斧,就是他手里的宜兰汽水了。
赵公子已经捣鼓出汽水有些年了,但限于二氧化碳制备的成本和规模,一直都没有建厂销售。生产出的一些小型汽水机,仅限于送给狗大户们享受而已。
宜兰汽水是第一款量产汽水,而且一瓶一斤装的汽水,退瓶的话只用十钱就能喝到!
而用小型汽水机制造一斤汽水,光成本就超过十钱了!
更别说饮料行业最大的成本,其实在分装、运输和销售上了
唐胖子之所以这么弔,靠的不是科技进步,而是老天爷赏饭吃!
宜兰有天然可饮用的气泡水大名鼎鼎的苏澳冷泉!
苏澳冷泉的形成原因是由于宜兰丰沛的雨量,和当地厚实的石灰岩层地形造成,因为泉水中含有大量的二氧化碳,所以鱼虾不能生存,昆虫掉进去也会死掉,所以原住民一直认为这种沸腾却冰冷的泉水是有毒的。
一直到了日据时期,日本人发现了这好东西,于是大名鼎鼎的波子汽水诞生了。非但让日本人喝上了汽水,还远销欧洲,成了日本为数不多的创汇产品。
赵昊心里是有计较的,鬼子那么穷能让海军享受到的,自己也要尽量让海警们享受到。
富养的闺女才不容易被人用虚荣和钱财拐走啊
让海警官兵能随时喝上汽水,是赵昊一直以来的夙愿。是以拿下台湾之后,他就告诉了唐友德这个秘密。
当然唐胖子还搞不出那种精巧的弹珠,只能用软木塞扎铁丝封口,外头再来一圈蜡封,倒也能坚持半年不泡气。
财大气粗的海警老爷们,果然十分喜爱这宜兰汽水,台湾警备区马上下了每月五十万瓶的订单。
五十万瓶听起来吓人,还不够警备区官兵们一天一瓶呢。而且才五千两银子而已,毛毛雨的啦。
耽罗警备区听说了,也要每月订五十万瓶。
再说也不光海警有钱啊?江南集团旗下企业,除了个别烧钱货以外,各个财大气粗。听说宜兰建了汽水之后,也纷纷下了订单。而且他们人可比海警多得多啊,比如江南船厂就有五万员工;江南纺织,二十万员工
淦!杀了唐友德,他也变不出这么多汽水啊。
后来还得赵昊出来和稀泥,他建议除了优先供应海警之外,其余公司只能在每年最炎热的三个月采购,作为高温福利发放。这才勉强解决了争端。
至于集团外的普通百姓,且得等上几年,宜兰汽水厂的产能上去了再看,有没有机会买到了。
正是因为有这三大产业加持,宜兰才能成为福建移民的首选之地,人口也已经达到了十万规模。
郑道船队的目的地,正是宜兰汽水厂所在的苏澳湾。
苏澳湾与乌石湾分处宜兰平原的南北两端,再加上平原中部的兰阳溪口,就是宜兰三处最好的天然港湾了。
通常讲,开发宜兰应该以兰阳溪口为起点,这样才能更好的辐射整个平原。
然而兰阳溪畔是噶马兰人的地盘,就算有马天祝女居中调和,一上来就鸠占鹊巢还是会被出草的。
所以唐胖子明智的选择了以平原两端为起点,一点点向兰阳溪发展。
宜兰平原说小不小,足有330平方公里呢,等移民扩张到兰阳溪畔时,他估计早就通过赎买、通婚等方式,把噶马兰人同化掉了。
不过赵昊去苏澳湾不是视察汽水厂的,而是闻得大君正在苏澳冷泉,主持举行琉球神道一年一度最盛大的祭祀活动龙宫祭!
这几日她实在脱不开身,不然怎么可能不到基隆迎接赵公子呢?
苏澳码头外,同样矗立着一道长长的防波堤,以阻挡太平洋的狂波巨浪。
待到船队转过防波堤,便见码头设置十分合理。有专门输出板材的木材码头;有宜家专用码头,汽水厂专用的码头,以及规模最大的鱼码头
丁字形的港湾,将渔港和其它码头分开。不过站在平江号高高的甲板上,还是能看到渔船业已返航,渔夫们在夕阳下愉快的将成筐的鱼、虾、蟹、甚至还有龙虾扛下船。
码头上,有专门的罐头厂收购员,他们买下海鲜后,会送到码头旁的加工厂,先在粗加工。说人话就是用厚厚的海盐腌起来。然后用大船运回乌石港去制成罐头。
“管委会给大伙儿准备了海鲜大餐,汽水敞开了喝。等吃饱喝足再去冷泉泡个澡,保准疲劳去无踪,体力更出众!”唐友德挤眉弄眼的对众人道。
他所到之处,必然会设红灯区。食色性也嘛,才不是个人爱好呢。
海警将士和船员们都嗷嗷叫起来。
赵公子当然没那逛红灯区的福气了。几位琉球神道的高级祝女,早就迎候在码头,代闻得大君恭请他莅临龙宫祭的现场神泉神社。
龙神祠距离苏澳湾只有三四里路,赵昊却还嫌远,他恨不得马上见到那勾人魂的黑长直。
穿过红色的鸟居后,赵公子才稍稍压下了俗世的念头。
“这神社满新的”虽然天色昏暗,全靠火把照亮整座神社。赵公子还是能看出脚下的石阶,周遭的建筑都是新建的。
一个中年祝女骄傲的解释说,这是马天祝女显神迹后,才建起的神社。
“什么神迹”赵昊说完暗暗吃惊,自己怎么会问这种没水平的问题?因为大脑缺氧吗?那血液都流去了哪里?
好在那祝女并未觉得被冒犯,热情解答道:“这里的泉水原先是人畜不敢饮用的毒泉,马天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