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3C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那一代江湖-第52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诸位爱卿,你们对此事的意为何?”帝国天子收敛了那一丝恼怒,内心重新归于平静,如一面坚如磐石的铜镜般。

    这让那九人中的数位朝廷大佬暗暗点头。如今东极的帝国的天子不老,刚好不惑之年。但是已经有了几分明君强帝的气象,喜怒不形于色说着容易,做着却是很难,即便是生于帝王家亦是如此,因为终究是人,是人就有七情六欲。也就那三教圣人传说是不会流泪的,那三人外的其余所有人,都不是圣人。

    兵部尚书抬头望着便衣天子朗声说道:“臣认为,可以派出二十万大军,直接包围那北道宫,然后威胁他们,若是不听话,就直接冲杀上去,二十万大军,任他有九品境界的修士又如何?还是被活活耗死。”

    如今东极帝国的兵部尚书,是出了奇的好战狂人,体内满是战斗血液,之前和平时期,有偏远小王朝以为自己位置偏僻不惹人注意,就不交纳巨额的贡税,被帝国通牒警示后依旧我行我素。然后帝国兵部尚书亲自率领了一支六万人的龙甲神军,摧枯拉朽般连平三个“不听话”的偏远小王朝,震慑的那些偏僻的小王朝,从此再也没有出现过不交贡税的情况。

    “这样子太过于鲁莽,且不说九品境界的盖世修士可以御风而翔,也不去说那九品境界的盖世修士的战力究竟有多高,需要多少甲士的生命去换,单单说对道宫的出手这一件事儿,就不妥。”礼部尚书见面前的天子并未开口说话的意思,便反驳兵部尚书的话。

    “确实,如今东极之地的百姓几乎都信奉道宫,可谓是有井水处便可闻诵读《道德经》之声。一旦对道宫出手,那就是逆大势而行。”中书省中书令点头说道。

    “可是不用强硬的手段,我们帝国的脸面往哪里放!又如何震慑那些已经臣服表态但仍心思不定的王朝与宗门?”一位上柱国老将军驼着背缓缓说道,虽然人已老,但声音仍是中气十足,不显老态。

    每天上朝,都能坐在天子亲赐的太师椅的太子太师睁开了闭目养神的眼睛,绷着脸说道:“可杀,不可杀破底。”

    帝国天子闻言终于淡淡一笑,开口说道:“太师说的中肯一些。”

    可杀,可以杀那些道宫外门多管闲事的弟子们。不可杀破底,不可以去杀道宫的内门弟子,不然一旦杀了,就真的撕破脸皮没有了最后的一丝底线了。

    这是双方权衡的结果,也是互相尊重,互相进一步然后退一步的过程。

    这些站在帝国巅峰的人物们,在这个不大不小的御书房中,又议论了相关事宜的细节。事无巨细都查漏补缺了数遍,然后才由帝国天子盖章下旨。

    待众人散去后,帝国天子收起那流露于脸上的淡淡微笑,沉下脸低声说道:“道宫……终有一天会清理掉的。”

    不管以后如何,只说当下,许多道宫外门弟子已经救下不少乱世中的百姓,还不时出手阻拦一下帝国的甲士,不说严重阻碍了东极帝国统一东域的行程推进,但也延缓了不少时间,让那些反抗的王朝和宗门都有了些许的喘息时间。这让道宫的名声在东域更盛,再偏远的地方的百姓,都听说了道宫,开始找识字的秀才读书人教读道宫经书,祈求早日天下太平。

    虽然道宫的行为对于这个乱世来说只是杯水车薪,但仍是让这个乱世变得好了那么一点点,让一些人看到了一些希望。
………………………………

第六十八章 佛子

    西极之地,有一处巨大的神山,山体高达数千丈,山峰直插云霄,为西极第一山。

    这座山便是西极佛门的祖庭——普陀山。每日清晨或是黄昏,立于山峰之上,便可望脚下金黄色的云海翻滚不息,真如同天上金海般,让人神驰目眩。

    普陀山不是什么人都能进入的,必须有普陀山的邀请方可进入,否则视为强行闯入。

    而普陀山周围还有几座著名的佛家大山,是对所有虔诚的信徒开放的,金色的佛气直冲青天,以至于方圆数千里都无一邪物。

    此时正值清晨,普陀山山顶的寺庙门口,有一人穿寻常的佛门海青僧衣,手中持着一把有些破旧的扫帚在轻轻地扫着青石板铺就的地面。

    山峰周围,皆是无尽的金黄色云海,颇为震撼人心,但此人好像早已习惯了般,只是看着地面,手不断摇摆着扫地。

    这个佛门中人年纪不过二十岁左右,但却能立于普陀山山顶。

    山顶有一座寺庙,世人都知道,这是佛门祖庭的祖庭,是当年佛祖在这儿悟道的地方,寺庙院子中间还有一颗菩提树,相传当年佛祖就是盘坐于菩提树下一夜便悟得无上佛道,成就万世不朽身。

    只不过事实中的这座寺庙没有世人所传的那么大,什么金光四射,什么高达数十丈,什么宽如帝国的皇城……其实事实上这座寺庙只是一座看着很平常的寺庙,宽十几丈,高不过一丈,长也是十几丈,只是比寻常人家的房子大了一点点,若是把这座寺庙放在山下,估计都没人相信这是佛祖悟道的地方。

    那位年轻佛僧默默扫地,并不随便看,仿佛都看腻了。

    这时,被云海覆盖的上山的小石阶路上走上来了一位身穿袈裟的老僧。

    老僧眼睛很大,明亮有神,脸很瘦,个子高大,看不出具体年龄。

    “师父。”年轻僧人心有所感回头望去,看到那位老僧上到山顶,单手竖掌微微颔首致礼。

    “你看这云海,看似相同,实则千万年来的每一息都不同,正所谓瞬息万变。这不是云海怎么变了,而是人心有所动,心动了看物才会动。”

    老僧笑着走到年轻僧人身旁,举起右手,指着前方翻滚不息的金黄色云海说着。

    年轻僧人面部表情,继续扫地,心不在焉地低声说道:“我心无所动。”

    “当真?”老僧笑了笑。

    老僧见年轻僧人不再言语,就继续说道:“我那位师弟,收了一个不错的弟子,虽然不是佛门中人,虽然是帝国皇子,但是那个年轻人我知道,心中向往江湖,有所念,所以才只带着一个七品巅峰的扈从就去了中州。”

    “江湖有何好的?还不如我在这儿天天扫地诵经,在这儿多好,无尘世烦心事扰身。”年轻僧人摇了摇头,继续扫着地面,尽管本就不脏的地面此时已经被扫的很干净了。

    “你呀。身为当代佛子,确实合格,但……”老僧有些无奈,然后突然问道:“你如今几岁了?”

    “我三岁被师父你带上山,参悟禅道已有……已有近二十年了吧……现在应该……应该有二十一岁或者是二十二岁……或者是二十岁……”年轻僧人有些不确定的说道,说完后挠着头,实在是记不起具体时间了,因为他从不上心这件事儿。

    老僧继续问道:“那你还记得你何时遇到她的吗?”

    “十三岁!”

    “分别几年了?”

    “八年七个月十一天!”

    年轻僧人脸庞熠熠生辉,眼神明亮,咧着嘴笑着回答道。

    “呦!这你记得这么清楚。”老僧打趣道。

    年轻僧人脸顿时红了许多。

    八年七个月十一天前,那年他十三岁,是上山来第一次下山,以西极佛门佛子的身份下山为普陀山举行百年一次的佛门大典。

    仅仅十三岁的他,就已经熟读佛家经典,遍读佛家古籍,参悟佛道的深度在当时几乎无人可以超越。一番讲辩令从四面八方前来观摩听道的虔诚信徒们大为震撼。

    当然,其中也有不少从别的州来的豪门大宗前来听道,是为了在西极佛门这座天下前三的超级宗门留下点香火情。

    其中,有一位白衣少女,他记得很清楚,当时无人敢也无人能反驳他的禅理,但是唯独那个扎着辫子的白衣少女站起来反驳他的话。

    “是看外物很好,才让心动,还是心动才看外物好?”那位白衣少女瞪大眼睛,眼神清澈的问道。

    “这位施主,自然是心动才看外物好,心中若是一片泥沼,看外物亦是如泥沼。心中若是一片澄澈,看外物亦是澄澈。”那时的他并未因为有人反驳而生气,只是心平气和地回答道。

    “如何才能做到内心澄澈?”白衣少女不解的问道。但他们家的长辈却赔笑道小孩子不懂事儿。

    他当时表示但问无妨。然后答道:“参悟禅理,悟得佛道,便可得自在,得澄澈。”

    然后那位白衣长辫少女继续好奇的问道怎么才能悟得佛道,她身后的那位七品巅峰境界的长辈只是心中苦笑,毕竟他只是保护她的安全就可,无法限制她的行动。

    当时他们两个少年少女在众目睽睽之下谈论了许多佛理,不过都是她问他答。

    有些问题很幼稚,但他都认真地回答。

    最后那位白衣长辫少女的长辈实在是尴尬至极了,只得强行带着那位少女离去。

    “我还是觉得,看外物好才让心动……”

    这是她离去时说的最后一句话。

    “我如今实在是想不通这句话。心动才会物动,怎么因为物动才心动?”年轻僧人回过神来,疑惑地问着师父。

    “这个禅,你还未悟通啊……无妨,距离中州那场大乱还有一些年,你还有时间。”

    老僧笑着说道,然后不待年轻僧人询问便离去了。

    “我一定要悟通这个禅!”年轻僧人想起了那位少女认真询问问题时的神情,便下定了决心。

    然后这位年轻僧人,当今的佛门佛子,随手丢下扫帚,直接盘腿坐在地上,愁眉苦脸地自言自语道:“可是真的好难懂啊……”
………………………………

第六十九章 萍水相逢,尽是吾辈江湖中人!

    一个多月后,楚愁和赵芷水来到了一座名为“刀神宗”的宗门地界。

    刀神宗是北荒江湖排名第八的宗门,算得上有深厚底蕴的大宗门了,宗主拥有八品境界的修为,是北荒江湖八品境界中资格辈分最老的修士之一。使的是一把寻常大刀,但使出来的伤害却不寻常,令北荒不少的上三品修士都心惊胆战,因为曾有七品巅峰的江湖修士被三刀劈成碎片的辉煌战绩。

    传言,百年前的那位纵横中州的“老刀神”就是从这儿出去的,劈死过西极佛门的高僧,打杀过中州八卦仙阵宗的太上长老。后来老了没有再回来过,在中州安家了,本想颐养天年却被仇家寻到,最后落了个满门皆亡的下场,让当时的江湖都是一阵唏嘘感叹,知道了何谓“英雄迟暮”。

    只是刀神宗始终没有承认,否则如今也不会如此风光,毕竟那位“老刀神”惹了两个超级宗门,这不是他一个刀神宗敢承认的——尽管刀神宗和冰神宫关系紧密。

    “师父,我感觉我快要六品境界了耶!”赵芷水一脸走路一边开心的笑着说道。

    楚愁闻言点了点头,说道:“六品境界,体内丹田的内力已然化为‘池塘’,可以在各个经脉短暂的大量爆发体外,所以只要把握好了分寸,六品境界就能短暂驭剑杀敌。”

    赵芷水闻言有些疑惑,从来没有听过她师父楚愁对她讲过太多关于修炼的话语,只是平时偶尔指点一下她,此时有些不解:“师父,什么是‘池塘’?”

    “修士修炼大道,其实就是修炼己身,包括我们剑修,若要粹剑,自己的境界必须先提升,才能让本命剑的杀伤力提升。所以所有修士都要从天地间‘夺取’天地灵气,然后把天地灵气引入体内丹田。体内丹田算是一个中枢,通过连接丹田的万千大大小小的经脉,将那些引入体内的灵气运转到身体各处,这就是战斗时内力发力的表现。”

    “既然是从天地间攥取的灵气,又因为每个人的境界、实力不一样,所以体内丹田存储的灵力就有差别之分。江湖上的‘书面语’就是:水滴、小雨、中雨、大雨、暴雨、池塘、湖泊、大江、大海。九个不同的名称对应一至九这九个由低到高的品级境界。”

    “你如今即将六品境界,所以体内丹田的内力不像现在的‘暴雨’,看似猛烈密集,实则是过眼云烟,存不到丹田内,爆发一两次就无余力,而是将要成为‘池塘’,一方池塘虽小,但却可以存储吸纳体内的天地灵气,于修士而言,相当于有了根本所在,爆发会更加强大,爆发的次数也远远比五品境界或是五品巅峰境界多。这也是每个境界之间差距很大的原因。”

    经过楚愁的一番讲解,赵芷水不时点头,最后展颜一笑说道:“师父,我现在是不是已经算是一名真正的江湖女侠啦?”

    “算是了。”楚愁淡淡笑着点头。

    如今已然接近夏至时分,枝头蝉鸣阵阵,聒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