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3C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中国通史-第611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酥轮罟撑压拭祭窗布医湟灾辆臣醇痈а裎锤易ㄔ竿跚惨蝗死垂惨椤薄M押雎乘炫汕壮既雎⑽还巳ゼ乃级∈艿铰≈亟哟⑹诹饺宋惺《鲜鹿俨我孕惺∈挛翊佣蛳送押雎车囊杉伞坝墒钦钜惶涑嗨薄I乃级∈种厥恿私饷袂榈鞑樯缁岽嬖诘奈侍狻!跋鲁捣缍裥醒咐现钌补裰1。“赛公初下车接见无虚日虽以一虚浆至必笑而纳之更厚其酬答。由是远近翕然俱来”2。他通过与民众接触了解到当时政出多门、主多役繁是造成人民痛苦的主要原因因此迅完善行省机构、统一号令是当务之急。行省建立后他命信苴日(段实)为大理总督收回段氏统辖万户以下官吏的权力使之权力范围仅限于大理地区。十二年他奏请忽必烈批准由宣慰司兼行元帅府事并听行省节制使行省成为全省最高军政机关;又使宗王权力得到限制使之行使对行省监督、建议及重大军事行动之指挥权。

    在建置行省的同时赡思丁对云南全省的地方政权进行了改革。至元十二年他上奏忽必烈:“哈剌章、云南壤地均也而州县皆以万户、千户主之宜改置令长。”得到批准。于是改万户、千户、百户为路、府、州、县1李京:《云南志略》云南总叙条。

    1赵子元:《赛平章德政碑》。《新纂云南通志》卷九二《金石考》。

    2张洪:《南夷书》。

    路设总管府设知府州设知州县设县户。云南全省“为路二十七府二属府三属州五十四属县四十七其余甸寨军民等府不在此数”(《元史·地理志四》)。从此云南地区的行政建置与全国统一起来置于元廷的直接控制之下结束了南诏、大理五百余年的地方割据状态。

    第二、正确处理与少数民族和邻邦的关系。

    云南地方居住着众多少数民族他们叛服无常历代统治者实际上都未能对他们实行有效统治。赡思丁采取了“力攻不如德降”1的政策逐步平定了云南各地少数民族的反抗。

    罗槃甸位于今红河一带以元江为中心的阿棘诸部蛮曾参加过舍利畏领导的反蒙、段大起义至元七年后诸部又筑城反抗。至元十三年赡思丁率军亲征师次罗槃城诸蛮三日不降诸将请攻之赡思丁以为不可遣使以理谕之罗槃酋长虽表示降服但过了三日仍不降诸将奋勇请兵赡思丁又不可有将卒违令进攻赡思丁大怒急令鸣金止之召万户叱责之曰:“天子命我安抚云南未尝命以杀戮也。无主将命而擅攻于军法当诛。”罗槃酋长闻之曰:“平章宽仁如此吾拒命不祥。”乃举部出降。违令的将卒亦释而不诛。赡思丁的这一做法收到了积极的效果“由是西南诸吏翕然款附”。如至元十三年广南溪洞侬士贵及左江李维屏、右江岑从威等2ooo人归附;十五年招降临安、白衣、和泥分地城寨1o9所威楚、金齿、落落分地城寨军民322oo秃老蛮、高州、筠连州等城寨19所;十六年今贵州境内的八番、罗氏鬼国等归附计洞寨1626户1o1168。对于坚持武装反抗诸部则兵平定。

    赡思丁十分注意团结和使用云南少数民族上层人物。刚到云南不久有士吏数人怨恨赡思丁便到京师诬告赡思丁“专僭数事”被忽必烈识破“即命械送赛典赤处治之”。既至赡思丁不仅不予治罪反而脱其械委之以官士吏皆叩头拜谢曰:“某有死罪平章既生之而又官之誓以死报。”上述罗槃甸土酋叛乱平定后“夷酋每来见例有所献纳赛典赤悉分赐从官或以给贫民秋毫无所私;为酒食劳酋长制衣冠袜履易其卉服草履。酋皆感悦”。

    云南行省的各级官吏中云南当地的少数民族上层人物占有很大比重。

    大理国主后人更为优待。段实(信苴日)曾任大理路总管、大理蒙化等处宣抚使后又任大理、威楚、金齿等处宣慰使、都元帅云南行省参知政事等职。以后段氏子孙世袭大理总管迄至明初历11代。云南行省所设路、府、州、县基本上因袭大理国时期各土酋的统治范围各级官吏大都由本地土官、土酋充任。这些措施到明代就形成了完整的土司制度。

    赡思丁还妥善处理了与邻邦的关系。兀良合台征服交趾(今越南北方)

    后交趾“叛服不常”赡思丁遣使“谕以逆顺祸福”并与交趾结为兄弟交趾王大喜亲至云南赡思丁至昆明城郊迎之待以宾礼“遂乞永为藩臣”。至元十六年赛典赤·赡思丁去世时交趾王遣使者十二人来云南吊丧并为之致祭祭文中有“生我育我慈父慈母”等语使者号泣震野。对于侵犯云南的邻邦则坚决打击。至元十四年缅国蒲甘遣其将释多罗伯剽掠金齿(今云南德宏一带)赡思丁命万户忽都、总管段实出兵击退蒲甘军队“自后蒲甘不敢犯金齿”。

    1赵子元:《赛本章德政碑》。

    第三、恢复和展云南社会生产。

    赛典赤·赡思丁到云南前农业生产不甚达“无秔稻桑麻”。为此赡思丁主要抓了屯田、水利和推广中原先进生产技术三件事。

    至元十一年(1274)当他到达云南后不久即命爱鲁“阅中庆版籍得隐户万余以四千户即其地屯田”。后来置民屯于威楚、大理、金齿、永昌、鹤庆、中庆、曲靖、澂江、仁德、临安、建昌、会川、德昌等地仅中庆一地即有民屯八处。行省专设机构统辖官贷种子耕牛租赋约为原赋的五分之一并可根据各地具体情况折合金银、马牛缴纳。军屯在赡思丁去世后也逐步开展。据《元史·兵志》记载云南屯田达67567双又125o顷其中民屯约占三分之二军屯约占三分之一。

    在兴修水利方面以治理滇池的工程最大、效益最为明显。滇池位于昆明城南方圆五百余里上流水源来自盘龙江、宝象河、海源河、银汁河、金汁河、马料河六河由于大理国后期战乱失修河道淤塞泛滥淹没农田。赡思丁亲身对地区进行调查制定治池方案。工程于至元十三年动工历时三年完工。工程分上、下两段进行上段对六河进行疏、蓄下段对海口扩、导。滇池修浚成功后为滇池地区的农业生产创造了有利条件“得壤地万余顷皆为良田”(《元史·张立道传》)。

    赡思丁十分重视对云南地区推广中原地区的先进生产技术。他设义仓以贷优良种子教民耕作方法;大理巡行劝农使张立道也教爨、僰等少数民族饲养蚕桑方法使之收利十倍于过去“云南之人由于益富庶。罗罗诸山蛮禀之相率来降收其地悉为郡县”(《元史·张立道传》)。

    在这期间云南的商业、手工业和交通事业也有了明显的展。赡思丁采取“薄征税”、“兴市井”等措施展商业并尊重云南使用■(即贝)的旧俗经朝廷批准暂缓使用纸钞。定期的集市——亍子遍及城乡。手工业、采矿业展甚快马可波罗到昆明时见到这座城市为商人和工匠杂居之地。元政府在云南开采金、银、铁、铜等矿设云南造卖金箔规措所专营金制品。云南遍设驿站以中庆为中心可通黔、川、缅甸、安南、乌蒙、金齿、蒲、骠等皆通驿道。

    第四、传播封建文化改变民间习俗。

    为改变云南文化落后状况赛典赤·赡思丁从传播中原封建文化着手做了大量工作。他先于昆明、大理两地设儒学提举于昆明五华山右建文庙拨田五顷以供祭祀并于城外建社学。当时云南不少地方“俗无礼仪男女往往自相配偶亲死则火之不为丧祭”赡思丁按中原习俗“教之拜跪之节婚姻行媒死者为之棺奠祭”又“严乡师约以风俗正三纲明五伦”1。这些措施使云南的文化水平和民间习俗逐渐与内地趋向一致中原的儒学文化、生活风尚在云南广为传播。

    赡思丁是虔诚的穆斯林在他治滇期间伊斯兰教在云南也广为传播。

    云南昆明的南城清真寺、永宁清真寺就是赡思丁建立的。

    至元十六年(1279)赛典赤·赡思丁病卒“百姓巷哭”下葬昆明北门。忽必烈“思赛典赤之功诏云南省臣尽守赛典赤成规不得辄改”。大德元年(1297)赠守仁佐运安远济美功臣、太师、开府仪同三司、上柱国、咸阳王谥忠惠。

    1《咸阳王抚滇功绩节略》。

    后世的昌盛瞻思丁有子五人:纳剌丁、哈散、忽辛、苫丁兀默里、马忽。

    长子纳剌丁随父去云南累官云南诸路宣慰使都元帅。至元十六年迁帅大理招安金齿、蒲、曲蜡、缅国3oo寨籍户12o2oo定租税置邮传立卫兵。父卒后于十七年迁云南行省左丞升右丞。二十一年进平章政事。在滇期间继承其父治滇政策罢除旧政定屯田课税设专官掌管裁行省地方机构削冗官定云南土官子弟入质京师制改善民族关系政绩卓著。二十八年进拜陕西行省平章政事。二十九年卒封延安王。子十二人长伯颜原名阿不别克儿世祖赐以伯颜平章之号故名。至元二十九年官泉州旋为河南江北行省平章世祖颇欣赏其理财才能擢为中书平章位为众平章之上世祖呼之为赛典赤。此后即与梁德圭(梁暗都剌)秉政达11年之久。大德十一年(13o3)成宗卒后因支持安西王阿难答夺取帝位失败被杀。次子乌马儿累官福建行省平章政事。至治元年(1321)任江浙行省平章政事领江淮等处财赋都总管府事时京师岁饥于明年春运粮55万石至京官民相庆卒于官。四子札法儿曾任荆湖宣慰使。五子忽先曾任云南行省平章政事。六子哈辛曾任宣慰司副使后请旨赴长安守父墓。七子沙加曾任云南行省左丞。八子阿容曾任太常礼仪院使。九子伯颜察儿泰定间累官太保、中书平章政事。致和元年(1328)留守大都时泰定帝卒于上都金书枢密院事燕铁木儿在大都动兵变拥立武宗次子图帖睦尔为帝他因不从被籍没流窜死。顺帝时追封奉元王。纳剌丁后裔散居全国各地以云南、陕甘为多多改姓为纳、、剌、丁。

    次子哈散历平安路同知、中奉大夫、广东道宣慰使都元帅。

    三子忽辛至元初入宿卫后授兵部郎中历河南宣慰司同知、云南诸路转运使、两浙盐运使等。大德元年(1297)后进江东道宣慰使改陕西行台御史中丞再改云南行省右丞。在滇期间革除病民之政重建庙学保护农田改善与缅国关系说服诸蛮缴纳租赋使云南社会再次安定。八年改四川行省左丞累官至江西行省平章政事。

    四子苫丁兀默里历官建昌路总管、淮东道宣慰使。

    五子马忽历官云南宣慰使、云南行省平章政事。

    第三节安童元勋后裔青年丞相安童(1248—1293)蒙古札剌亦儿部人木华黎三世孙。祖孛鲁父霸突鲁1;母弘吉剌氏世祖察必皇后之姊。1259年霸突鲁率蒙古军从忽必烈攻宋。宪宗死忽必烈得报阿里不哥谋夺汗位急从鄂州前线北还留霸突鲁总军务与从云南北上的兀良合台军会合后这支军队遂成为忽必烈与阿里不哥争位的基本力量。在此之前忽必烈曾与霸突鲁讨论形势之地霸突鲁建议选择燕京为国都可见他早就有立国中原汉地的见识。不久死于军中。

    安童既是勋臣之后又与世祖有椒房之亲中统初就担任了怯薛长(第三怯薛由木华黎家世袭)时仅13岁。其母入宫见皇后时曾在世祖面前称赞他虽然年少而有辅国之才因为他常与大人讨论国事。中统四年(1263)世祖战胜阿里不哥获其党千余人欲尽杀之以问安童对曰:“两主争国彼安知有陛下?且甫定神器不推旷荡之恩顾奋私憾杀无罪人何以安反恻?”当时世祖与阿里不哥争位都是拖雷嫡子、宪宗亲弟本无所谓正统、叛逆之分对方将卒在法理上并无罪过而且阿里不哥尚未归降正需要以宽待政策招抚其支持者。因此世祖很赞赏他的意见对他才16岁就有如此老成的见识感到惊异。

    至元二年(1265)安童出任中书右丞相。当时史天泽从中统二年起一直任右相但在李璮叛乱后世祖对汉人世侯权重当有疑忌。这一年他巡幸上都时召安童推荐的谋士崔斌征询“为治大体今当何先”斌答以“任相”并举安童、史天泽可为相。世祖默思间崔斌又奏:“陛下岂以臣猥鄙所举未允公议有所惑与?今近臣咸在乞采舆言陛下裁之。”遂立马扬言曰:“有旨问安童为相可否?”(《元史·崔斌传》)众欢呼万岁。这时安童才18岁推辞道:宋朝尚据江南如以臣为宰相恐贻笑各方使宋人轻视我们。世祖曰:“朕思之熟矣无以逾卿其勿辞。”遂拜相。这段插曲说明世祖以亲信怯薛长安童出任相是经过周密考虑的史天泽虽仍任右相但地位在安童下。安童拜相后即奏请燕王真金领中书省事又奏召许衡入朝亲自至旅舍拜访请教十分佩服。于是世祖命许衡入省议事特召见面谕:“安童尚幼苦未更事汝谨辅导。汝有嘉谟先告安童以达于我我将择焉。”1显然意在培养练达中原政务的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