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3C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振南明-第1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振南明》




第一章 关帝庙

    这是一座关帝庙。

    庙宇早已破败,主体结构只剩下仪门和正殿。

    正殿的部分墙体也已坍圮,但在这乍暖还寒的三月夜间总归是个容身之处。

    殿中一个身着湖蓝色儒衫的年轻郎君正靠在一簇火堆旁取暖,火舌烧的木柴劈啪作响,火光更是把他的面庞映照的清晰可见。

    虽然他的面色有些惨白还带有几分菜色,但却掩盖不住眼神中的那份坚毅。

    “小爷,已经是三更天了,您快些歇息吧,明早还要赶路”

    一个尖细的声音响起,声调里满是忧愁。

    “刘伴伴,现在距离淮安府城还有多远”

    “回小爷的话,估摸着还有两百来里路,最少也得三天才能到。”

    年轻郎君闭上了眼睛,开始思考下一步的打算。

    如今江北是在明军控制中的,只要到了淮安府城便可以叫官军护送去扬州。到了扬州,过江一两日便能到南京应天府。

    他的心绪稍定,睁开眼睛和声说道:“刘伴伴,你去与韩护卫说,明早寅时出发。”

    “这么早”

    那刘伴伴骇了一跳,嘴唇翕张想要说些什么,但见年轻郎君目光坚毅,到嘴边的话又生生咽了下去。

    “奴婢遵命。”

    见刘伴伴起身去了,年轻郎君才长长松了一口气。

    这些日子来他隐姓埋名,风餐露宿只觉得疲惫不堪,若不是南面还有一丝希望,真怕是撑不住了。

    他的身份贵不可言,便是皇明太子朱慈烺。准确的说也不尽然,因为他的灵魂来自于后世,只是在崇祯十七年二月末才稀里糊涂夺舍附身在大明皇太子的身上。他前世是个大学历史教授,负责讲授的恰巧就是明末以及南明史。

    虽然他穿的也是个太子,可穿越的时机着实不怎么好。

    如今是崇祯十七年三月,闯贼李自成兵临神京城下。在原历史中,三月十九日李自成便攻克京师,崇祯帝自缢煤山。现如今已经是三月二十九,李自成估摸着已经破城了。

    朱慈烺当然无法打听到准确的消息,如今兵荒马乱消息阻塞,原历史中便是南京的那些部堂大臣们也是在四月中旬以后才得知神京沦陷的。

    现今看来,历史的走势并没有因为他的到来发生大的改变,唯一的改变就是他被崇祯帝勒令去南京监国,在京师外城被攻破前逃了出来。

    朱慈烺是三月十六日逃出京师的,与之同行的只有一名太监以及十几名侍卫。

    那太监名叫刘传宗,是朱慈烺的贴身内侍,十分忠诚可靠。侍卫长叫赵信,也是东宫侍卫中的老人了。

    对他们朱慈烺还是信的过的。

    朱慈烺一行先是乘快骑从京师奔到天津卫,再从津门坐船走海路一路南下来到海州。从京师到天津用了三日的光景,从津门到海州则用去九日。到了海州后,朱慈烺一行弃舟骑马,一路朝淮安府奔去。

    他们骑得都是快马,一天能跑七八十里,估摸着再有三日就能抵达淮安府城了。只要到了淮安城这一明军实际控制区,朱慈烺的安全便有了基本保障。他知道南京诸臣拥立福王任监国是在五月初三,福王朱由崧正式称帝是在五月十五。

    现在不过是三月二十九,如果顺利的话十日内必达南京,朱慈烺也就不会陷入到帝位争夺的漩涡中了。

    朱慈烺前世是历史学教授,他当然知道南明的混乱有很大一部分原因是文臣武将争夺定策之功,导致武将膨胀藩镇坐大。

    若是朱慈烺这个正宫太子能够来到南京继承帝统,那么形势却会好很多。

    当然,手中有兵才是最重要的。朱慈烺自然不会指望高杰、刘泽清这些人,南京京营则更不可凭恃。神京三大营都糜烂成那副模样,何况南京京营乎

    朱慈烺想要做的是训练组建一只新军,把军权牢牢的掌控在自己手中。不过这些都是他到达南京继承帝统之后需要做的,现在需要考虑的自然是如何安全的抵达南京。

    朱慈烺继承了这副身体的全部记忆,对于这一世的父亲便不可能全无感情。事实上,在朱慈烺的记忆中崇祯帝是一个很感性的人,甚至可谓之慈父。

    便说这次闯贼围攻京师,崇祯帝便把朱慈烺叫到身边,嘱咐他带十几心腹突围出城到南京监国。

    崇祯帝自己和皇后、永王、定王则都留在了京师,以给朱慈烺突围创造条件。

    毕竟那个时候京师已经危若累卵,突围的人越多成功的可能性越低。皇帝若要走,随驾人员数以百计,目标如此之大,被闯逆发现阻截的可能性就会大增。

    从那一刻起朱慈烺便下定决心一定要替崇祯帝报仇。饶是光复大明这个担子有千钧重,他也要一人把其担起来。

    朱慈烺叹了一声复又闭上了眼睛。

    他实在太累了,今夜怕是还能再睡两个时辰吧

    一夜无话。

    翌日寅时,朱慈烺是被内侍刘传宗唤醒的。

    天还有些漆黑,朱慈烺也是困乏不堪。但他知道必须得赶路了。要想在三日内赶到淮安府,每天都得骑马走上七八十里路,这对于朱慈烺这副养尊处优的身子可是个不小的挑战。

    这关帝庙中甚至连口井都没有,朱慈烺也顾不得许多囫囵个抹了把脸,便在赵信和刘传宗的侍奉下翻身上马。

    二人侍奉朱慈烺上马后亦翻上马背,一行十余人打马一路向南而去。

    从海州往淮安的这段路还算好走,只是由于近年来这一带兴起的流贼土寇无数,行商们多不往这边来了。

    没有了商队,官道便显得冷清了不少。

    天色渐渐明亮了起来,朱慈烺发现官道上聚集了越来越多的流民队伍,大多是从海州方向往淮安逃难去的。

    这些流民队伍大多是几十人,稀稀拉拉的走着,个个衣衫褴褛面有菜色。看他们的眼神都是空洞无物,有的甚至面目通红,脸颊浮肿。

    朱慈烺知道这是吃过人的表现,不敢大意,吩咐众人莫要耽搁,速速赶路。

    在明末吃人根本就不算什么,流民们饿极了不仅吃死尸还吃活人,最先吃的是妇孺,妇孺吃完了便吃身体羸弱者。

    朱慈烺一行人都有马骑,马背上又驮着干粮,在流民眼中就是一锅红烧肉。

    若是被这些流民盯上,绝不是件好事。

    

第二章 刘家庄

    朱慈烺一行都骑快马,很快便甩开了流民队伍。

    行到刘家庄时已是正午。朱慈烺抬头看了一眼天色便下令众人稍作休整,用过午饭再赶路。

    刘家庄是这一代的大庄,庄里有户三百,丁口一千五百人。和江北许多庄寨一样,刘家庄也拥有相当程度的自保能力,不但有寨墙,还由庄主号召所有男丁利用农闲时间训练,以防备随时可能出现的流贼土寇。

    自打崇祯八年以后,江北各府便不再安宁,流贼土寇如雨后春笋般冒了出来。指望官府发兵剿匪是不可能的,这些庄寨想要存续下去只能靠自己。

    朱慈烺一行十余骑,规模说大不大,说小却也不小。

    他们行至刘家庄寨门前立刻引起了哨塔中守卫的警惕。这名守卫毫不犹豫的吹响了号角,很快上百名扛着锄头、粪叉的男丁便吭哧吭哧的跑到了寨门前。

    “我家少主只是想进贵庄稍作休整,并无恶意。”

    东宫侍卫长赵信感受到了对方的敌意,尽可能用和善的语气说道。

    寨门后的庄丁们立刻议论了起来,过了不久,一名身材健硕的年轻人上前发问道:“你们是什么人为何要来刘家庄”

    “我们是山东来的商人,去应天府做生意,路过贵庄还望能够歇歇脚。”

    这次却是朱慈烺发声了。真实的身份他当然不会说,思前想后也就是商人这个身份最为合适。

    那身材健硕的年轻人显然有些犹豫,他与身边的一个老翁交流了许久这才挥手示意两个壮汉打开了寨门。

    吁

    朱慈烺长长松了一口气。

    进庄寨前朱慈烺一行纷纷下马以示对刘家庄方面的善意,至于对方之前警惕的行为朱慈烺认为很正常。毕竟现在是乱世,小心驶得万年船。对方能够让自己进庄休整,朱慈烺已经很感激了。

    进到刘家庄后,朱慈烺便开始细细打量庄中一景一物。他发现此中土地平旷,屋舍俨然,阡陌交通,鸡犬相闻,简直就和陶渊明描述的桃花源一般。

    这给朱慈烺很大的心理冲击。要知道他这一路行来,看到的是贫瘠龟裂的土地,衣不蔽体的灾民。有时朱慈烺自己也会疑惑,大明的气数是不是真的尽了

    但看到刘家庄中的景象后,朱慈烺又重新燃起了希望。

    “某人刘去病,不知兄台怎么称呼”

    见对方抱拳相问,朱慈烺连忙拱手回礼:“在下朱权,多谢刘兄盛情。”

    这是他前世的名字,故而用起来没有任何的障碍。

    “朱兄,请”

    刘去病单臂向前做了个请的动作,便走在前面引路了。

    朱慈烺也不做作,快步跟了上去。至于太监刘传宗和赵信等一班东宫侍卫自然不敢离开太子殿下左右,时刻保持警惕以防突然有人冲出来行刺。

    刘去病把朱慈烺一行人引到一座三进的大宅前,笑着介绍道:“这便是某家了,朱兄若不嫌弃不妨进去喝杯茶。唔,马匹就系在外面好了。”

    朱慈烺心中啧啧称叹,看来这刘家庄的财力不一般啊,要修建这么一栋三进的大宅可是要不少银子的。若无意外,眼前之人应该便是刘家庄的少庄主了吧

    “刘兄有请,敢不从命”

    朱慈烺微微一笑便跟着刘去病踱步而入。

    恰巧到了午饭的时间,刘去病便命人给朱慈烺一行准备了饭菜。还好刘去病家足够大,不然伙房要想一时间多准备出十几人的饭菜还真有些难度。

    看着一盘盘菜肴端上,朱慈烺咽了咽口水。这一路行来风餐露宿自不必说,鲜少能吃上一顿热乎饭,故而眼前的菜肴在朱慈烺看来无异于珍馐美味。

    等到香喷喷的大米饭端上来时,朱慈烺再也顾不得仪态狼吞虎咽的吃了起来。

    刘传宗、赵信等人也不例外,连太子殿下都放开吃了他们还顾忌什么仪态

    等到众人吃饱后,刘去病才问道:“朱兄你们从山东来,可听说北面的消息了”

    朱慈烺心中咯噔一声,真是怕什么来什么,他现在是无论如何不想暴露身份的啊。

    “刘兄可说的是神京的消息实不相瞒,我们虽然是商贾,但都是往南面走的,从没去过神京。不过我也听说闯贼打到神京去了。”

    刘去病点了点头:“这消息我也听说了,只是不知道闯贼现在有没有围城,勤王之师有没有抵达”

    朱慈烺虽然心中很感动,但却没有吐露身份的想法。

    他感慨道:“圣天子在位,将士用命,神京之围一定可以解除的。”

    他无意在这个话题上多做纠缠,便岔开道:“刘兄,方才我看贵庄戒备森严,可是为了防备土寇”

    “不错。”

    刘去病微微颔首道:“若是放在十年前江北还是安稳的,但近来愈发乱了。闯贼那些巨寇自不必说,小股的流贼也时常出没劫掠,若是不想等死就得武装起来。再说”

    刘去病面上一红道:“我们是外来户,本地人对我们多少是有敌意的,也不可不防啊。”

    “哦刘兄不是淮安府人”

    刘去病摇了摇头道:“实不相瞒,我们祖上都是辽东人。萨尔浒之战后,祖上逃难入关,一路辗转最终在这里安顿了下来,这才有了刘家庄。”

    朱慈烺听得唏嘘慨叹,原来这其中还有这么一段故事。

    “该死的建奴,若不是他们,我们又怎么会流离失所,背井离乡”

    刘去病说到恨处,眼眶通红,紧紧攥起了拳头。

    “终有一日,朝廷会剿灭建奴,光复辽东的。”

    朱慈烺神情坚定的说道。

    “真的吗”刘去病眼中闪出灼灼光彩:“真的有那一天吗”

    “恩,我保证。”朱慈烺毅然说道。

    正自此时,突然有人跌跌撞撞的跑到刘去病面前,神色慌张的说道:“少庄主,大事不好了,射塌天他们来劫庄了”

    s:公布一下书友群:309429159,感兴趣的书友可以加下畅聊振南明。

第三章 土寇

    听到这个消息,刘去病只觉得一阵眩晕。

    “刘兄,这射塌天是何许人也”

    朱慈烺见对方面色惨白,关切的问道。

    “是这一代最大的土寇,麾下有五百多土匪。”

    刘去病努力使自
返回目录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