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即将开始新生活的陈老实却觉得有些手足无措,直到现在他都感到难以置信。
这就被录用了
此前陈老实从没有任何的演戏经验,不过是个老实巴交的农民。
整日里待在田上,面朝黄土背朝天,靠在土地里刨食吃生活。
他唯一的愿望便是拥有几亩属于自己的土地,不必再给别人做佃农。
如今这个愿望已经实现了。靠着开垦荒地陈老实有了属于自己的土地,唯一的问题是今年的收成可能不会太好。
但这也没有关系,过上个几年等土地的肥力上来了就会好起来。
每天吃饱饭,家里有余粮,这就是陈老实的全部愿望。
他从来没想过自己有朝一日能够吃上皇粮,一个月拿二两银子。
那可是二两银子啊
如果粮价不再暴涨,二两银子至少可以买一石米。现在虽说不比万历年间,但粮价总体还算平稳,并没有到让百姓活不下去的地步。
何况,参加文艺队并不影响他继续种地
一个月只需要演十场戏,即便算上排练的时间,也能剩下大把时间用来种地。
陈老实不怕辛苦。
相反他是一个闲不住的人。真要是让他待在那休息啥也不干他还觉得别扭呢
自己耕种就不需要买粮吃,别的花费一年加起来就算是四两银子,一年也能攒下二十两呢。
二十两
一想到这个数字,陈老实便觉得一阵眩晕。
他这辈子都没想过有朝一日能够拥有这么多钱,而现在竟然一年就能攒下这么多。
真是赶上好日子了啊
陈老实下定决心在文艺队里一定要好好表现,努力演戏,无论如何要把这份饭碗保住
五月份第一批土豆成熟。
御花园里一片忙碌。
朱慈烺亲自下地收土豆,在天子的感召下一众宦官、侍卫也纷纷动起手来卖力干活。
这个场面在以往是难以想象的。若是被御史言官们看到说不准得上疏直谏。
大明的皇帝虽然也会翻地,但那是在祭祀大典的时候随便装装样子。
而现在朱慈烺却是真的去下地收土豆,如同一个普通的农户。
当然没有人能够理解此刻朱慈烺的心情。
土豆如果大面积推广解决的可是千万百姓吃饭的问题。
满清为什么可以养活几亿人不就是因为靠着推广土豆这种高产农作物吗
土豆做主食是没有任何问题的,在欧洲就是如此。
看看欧洲人的餐桌哪顿少的了土豆
薯条、炸土豆、土豆饼、土豆泥
比起稻米、小麦,土豆当然算是粗粮,但却有着这两样作物不具备的优点。
土豆对土地的要求很低,随便哪块荒地都能种,其又极为耐旱耐寒,正好适合小冰河的气候。
眼下朱慈烺虽然竭尽全力抑制粮价上涨,但粮价仍是万历年间的两倍。
一想到有不少百姓因为买不起粮食而饿死,朱慈烺便觉得痛心疾首。
但推广土豆后就不用再担心这种情况发生了。
土豆的亩产量很高,即便是气候条件恶劣也不会减产严重。
穷困的百姓吃不起米面总归是吃的起土豆的。
眼下先得解决温饱问题,随后才是追求生活质量。
朱慈烺在田间挥汗如雨,刘传宗看的心疼,要上前拿方巾替朱慈烺擦汗,却被朱慈烺拒绝了。
“刘伴伴,你且退下待朕忙完了这一阵再说。”
刘传宗无奈道:“奴婢遵命。”
朱慈烺虽然十分注重日常锻炼,经常练习弓马,每天打一套五禽戏,可还是累的够呛。
农户们真是太辛苦了啊。
朱慈烺不过是在收土豆的时候下一回地,农户们却是需要每日都在田间地头劳作,体力的消耗是惊人的,怪不得每天需要吃大量的粮食。
这个时代的普通人没有多少油水,主食自然就吃的多了。
这更坚定了朱慈烺增加商税、海税的决心。
相比于农户,商人尤其是海商这个群体真的是富得流油啊。
崇祯最大的问题就是只对着农民薅羊毛,而对商人太放纵。
郑芝龙可以靠收海税收到一年一千万两,朝廷为什么不行
商人本就攫取了大量的财富,理当多缴赋税,尽到自己的一份责任。
至于矿税更是必须严格征收。
自打朱慈烺宣布全国矿产归朝廷后,这才不到半年的时间就收到了两百万的银子,一年保守估计也有五百万两银子进项。
这都是大钱啊
下一步朱慈烺准备对盐业开刀。
盐商是不亚于海商的巨富群体,一个个富可敌国。
作为垄断资源,盐商的收入进项是可以得到保证的。
大明对盐业本来管理的很严,靠出售盐引来控制上游资源。
盐引的数量是一定的,所以每个盐商能够分配到的盐量便是一定的。
但到了明中后期,盐引制度废弛,私盐遍地都是。
尤其是沿海诸省,到处是晾晒私盐的。
官府基本也是睁一只眼闭一只眼,拿了孝敬你好我好大家好。可这却严重的损害了朝廷的利益。
崇祯年间一年的盐税竟然只能收到几十万两,这是何等的可笑
即便保守估计,盐税也应该收到一年几百万两。这些盐商真是把朝廷当傻子呢
朱慈烺可不愿意做这个傻子
既然开中法已经废弛,那么便要想出一个新的办法来。
朱慈烺的初步设想是成立皇明贸易商会之类的机构,作为管理盐业的唯一责任部门。
这种机构既不是朝廷部门,也不是民间商会,而是介于两者之间的机构。
当然,此机构是直接对朝廷、对天子负责的。
这相当于在这个行业树立了一个准入门槛。以前这个门槛是盐引,现在便是会员身份。
而加入此机构必须缴纳一笔数额巨大的保证金,定期接受监管缴纳赋税。
当然,盐商们依然可以我行我素贩卖私盐。但朝廷不会再妥协了。
朱慈烺决定命各地军队严查私盐贩售,一经发现立即逮拿处决,以正国法。
第三百零五章 沙定洲叛乱(第一更!)
弘业元年五月初五,武定府元谋土司吾必奎发动叛乱,率领军队连克大姚、定远、姚安等地。
世镇云南的黔国公沐天波在得知这一消息后大为震惊,立刻调集人手参与平叛。
他调集的有石屏土司龙在田、嶍峨土司王扬祖、蒙自土司沙定洲、宁州土司禄永命、景东土司刁勋等。
这些各土司组成的联军大破吾必奎的军队,并将吾必奎活捉献给了沐天波。
沐天波自然大喜,在昆明城黔国公府设下宴席,犒赏参与平叛的有功土司。
云南的情况很特殊,全滇遍布着大大小小数百个土司。虽然朝廷也在云南设府、设州但基本都是摆设,真正的实权都被这些土司牢牢控制在手中。
相比较之下,西南三省中其他两省的情况要好得多。
贵州原本也是土司众多,但万历年间播州土司杨应龙发动叛乱,朝廷派大军围剿。最终朝廷攻下海龙囤,顺势改土归流,使得朝廷对贵州的掌控力大增。
至于四川也差不多,虽然川南还在土司掌控之中,但至少成都府附近以及川东都是流官掌实权的。
惟独这个云南,俨然是一众土司的自留地。朝廷根本没有机会进行渗透。
所以朝廷只能册封黔国公,靠着沐家来镇守云南。
但沐家自己麾下军队也有限,出现叛乱还是要借助别家土司的军队来平叛。这就出现了一个问题,参与平叛的土司肯定会吞并叛乱土司的财产、军队。如此一来平衡就会被打破。
在一次宴会上,阿迷州、王弄土司沙定洲垂涎沐家财富,遂下定决心发动叛乱夺权。
原来沙定洲最先是王弄土司沙源的儿子,后来阿迷州土司普名声去世,他的妻子万氏改嫁给了沙定洲。阿迷州也被当作万氏的嫁妆送到沙定洲手中。
两家土司合并,本就实力大增。加上沙定洲在平定吾必奎叛乱时吞并了大量财富、军队,实力可谓如日中天。
人的野心和欲望是会不断膨胀的。
一开始沙定洲还是感到洋洋自得的,毕竟他的实力在全滇土司中都可以排在前列。
可在见识了沐家的财富后他的红眼病犯了。
凭什么你们沐家就可以世镇云南,享受荣华富贵,而我沙定洲就不能成为云南之主
终于,经过一番精心的策划,沙定洲举兵叛乱。
这一乱可不得了。
由于事发突然,沐天波根本来不及反应。
吾必奎发动叛乱是在武定府,看似离昆明很近,实际还是有一二百里的,沐天波完全有时间调兵遣将,前去迎敌。
可沙定洲却是在昆明城中发动的叛乱啊,沐天波便是想作部署也来不及了。
却说沙定洲亲自率领军队攻打沐国公府上门索命。
仓皇之下沐天波只得在几名亲卫的护送下带着官印、铁券狼狈逃走,甚至连亲眷家人都来不及通知。
沐天波跑路的速度很快,最终在楚雄府安定了下来。
而此时沙定洲已经控制了整个昆明城,自称总府,俨然以云南最高统治者自居。
消息传到南京,朱慈烺自然是大为震惊。
在他的印象中,沙定洲之乱应该是在十二月份左右发生的啊,怎么会提前这么多
而且朱慈烺曾经不止一次的警告过沐天波,要小心提防。可看来沐天波根本就没有放在心上。
朱慈烺已经做了他所能做的一切,总不能直接对沐天波说朕是穿越者,沙定洲必反,卿可立斩之吧
现在好了,沙定洲拿下了昆明,云南大乱。
使得本来大好的局势一下子变得扑朔迷离起来。
四川如今有张献忠,云南又有沙定洲作乱,整个西南真是不叫人省心啊。
朱慈烺当即召兵部尚书路振飞觐见,一同商议对策。
“这是黔国公沐天波上的急奏,路卿家也看一看吧。”
朱慈烺将一本奏疏交给了内侍,命他将急奏送到路振飞手中。
路振飞接过急奏展开来看,每看一字都觉得心惊肉跳。
待看完整份奏疏之后路振飞只觉得有些眩晕。
“陛下,按照黔国公的说法,如今昆明已经被叛贼沙定洲窃据了。形势十分不妙啊。”
朱慈烺点了点头。
昆明是云南省城,更是绝对意义上的军政中心。
沙定洲控制了昆明,从理论上讲就可以号令全滇土司。
好在沐天波在逃走时带走了官印和世袭的丹书铁券。要是这两样东西也落在了沙定洲手里,那后果真是不堪设想。
“如今黔国公暂避楚雄府,有金沧兵备道杨畏知在暂时还不会有什么问题。朕召路卿家来便是想问问朝廷该如何行事。”
一直以来大明对云南各地都是羁縻统治,很少直接过问其内部纷争。
但现在朝廷不插手是不行了。如果继续任由沙定洲闹下去,恐怕整个云南乃至西南都会人心思变。
朱慈烺记得原本历史上沙定洲之乱被平定是永历二年大西军入滇之后的事了,在此之前沙定洲一直是在云南作威作福。
朱慈烺当然不会容忍这种情况,所以朝廷必须出兵讨伐。
只不过是派谁去的问题。
路振飞思忖了片刻后拱手道:“启禀陛下,以臣愚见调川兵入滇平叛是为良策。”
“哦路卿家不妨说的明白一些,这川军指的是土司兵还是官兵”
朱慈烺挑了挑眉追问道。
要知道四川和云南接壤,从四川调兵平定沙定洲之乱肯定是最合适的。
但如今四川的局势也不算太好,张献忠一直盘踞在成都府,如果川军有了大动作难保张献忠不会趁机发难。
对朱慈烺来说,川军可以不主动向张献忠寻战以图光复成都,但重庆府是一定要守住的,这是底线。如果重庆失守张献忠便可以彻底控制长江上游,随时可以顺江而下攻打湖广。
重庆就像是一堵石墙,死死卡在湖广与川中之间,让张献忠如鲠在喉十分难受。
而要是这堵墙倒了,该难受的就要换成朱慈烺和大明朝廷了。
第三百零六章 骑墙的郑芝龙(第二更!)
“陛下,臣建议派四川白杆兵前去平叛。”
路振飞一字一顿的说道。
朱慈烺身躯微微一震,深吸了一口气道:“说下去。”
“陛下,重庆原本的官军和文巡抚带去的袁宗第、刘芳亮等部需要对抗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