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李定国,你这个卑鄙小人,不敢跟我正面对决就会耍这种伎俩。
冯双礼攥紧拳头暗暗发誓,即便这场战斗输了他也一定要找机会杀掉李定国。
第三百九十九章 双喜临门
李定国骑着高头大马进了建昌城。
城里战斗已经接近尾声,还有一些冯双礼的嫡系护卫着冯双礼且战且退,但大部分的守军已经投降。
对他们来说替冯双礼卖命和替李定国卖命没有什么本质的区别。
保住身家性命才是他们首先要考虑的事情。
人嘛该低头时就得低头,何况他们这些大头兵。
当官的统兵的争是因为他们有利可图,大头兵图什么,不就是一口饭嘛。
若是吃饭的家伙事都保不住那不是白扯嘛。
而且看那李定国倒是更有气度一些,说不定真能做出点事业来呢。
至于他将来到底能不能改朝换代坐龙庭,那又是另外一番事了。
建昌是军屯重镇,城内除了士兵之外基本都是他们的家属。除此之外只有极少的商人。
李定国进驻建昌之后立刻命令麾下士兵接管了城防,尽量约束军纪。
在他看来只要底层士兵不作出反抗便是冯双礼再跳再折腾也无所谓。
稳下来扫清余孽才是当务之急。
至于冯双礼却是狼狈不堪。
他在一众亲兵的护卫下逃到了城中的城隍庙。严格来说此处并不是一个易守难攻的地方,连建昌城墙都能被捣毁,区区一面城隍庙的庙墙自然也不算什么。
冯双礼知道自己已经难逃一败了,只是还在负隅顽抗罢了。
他想着即便自己败了也要多杀几名李定国的部众,拉一些垫背。
人在拼死抵抗时能够爆发出惊人的能量。
冯双礼的亲兵们都知道这次难以逃出生天,故而都拿出了十分的干劲,想要拉一些人陪葬。
虽然李定国的部众人数占据了绝对优势,但也出现了或多或少的伤亡。
李定国见状不打算继续牺牲麾下士兵的性命,命令把城隍庙团团围住,然后往里浇灌桐油,之后将火把丢入。
冯双礼一众人等被困在城隍庙之内,冲冲不出去,只能等死。
大火烧了足足一个时辰才停。
浓烟还没散尽李定国便命令士兵冲进去检查,以防止有漏网之鱼。
但事实证明他想多了。
一场大火过后,到处都是烧焦的尸体。
这些尸体被烧得焦黑无比,自然无法分辨面容。
不过李定国还是通过甲胄判断出了谁是冯双礼。
此人死时身体蜷缩一团,佝偻着背就如同虾米一般。
虽然冯双礼的面部已经是一团黑炭,李定国还是拔刀出鞘将他的首级斩下。
冯双礼的死宣告这场战斗的结束。
李定国命令亲兵把冯双礼的首级送去城楼悬挂示众,也让全城的百姓知道他李定国取得了胜利,重新获得了建昌的控制权。
相较于建昌城本身,其附近的屯垦农田才是李定国更为关注的。
打完这一仗后他准备立刻恢复生产,命令士兵们积极屯垦。
建昌的土地供养几万人是绰绰有余的,即便供养十万人也不会吃力。
但要再多就不够了,只能往云南方向扩张。
让李定国感到欣慰的是明军对于云南与四川交界这一代的控制力并不算太强,若是他用心经营还是有机可乘的。
不过谋事在人,成事在天。此事能否成功还要看机缘。
朱慈烺最近的心情很不错。
前不久他收到了文安之从四川发来的急奏。其统率的大军在成都之战中战胜了洪承畴、博洛统领的清军。而李定国在自知不能敌后也在第一时间往南面逃去。
成都乃是西南中心,收复成都的意义是巨大的。
至此云贵川连为一体互为犄角,能够相互支援。
即便满清想要南下也会困难重重举步维艰。
而据文安之说,此次清军损失惨重,不少高级将领都被斩杀。
其中就有博洛、硕詹等人。
文安之是从这些人的尸体披甲上判断出的。因为他们的首级已经被李定国抢先一步割去带走。
但是文安之派人搜寻了个遍仍然没有发现洪承畴的尸体,这证明洪承畴多半已经逃走了。
这不得不说是一大遗憾。要知道洪承畴可谓是多尔衮最为倚重的一位谋臣。
最重要的是此人不但能出谋划策,还能亲自领兵出战。抛开他低劣的人品不谈,其可谓是文武双全的一个人物。
若是洪承畴逃回了陕西,可谓是放虎归山后患无穷。
不过凡事也不能苛求完美,至少在朱慈烺看来这个战果已经是颇为可观了。
只要明军稳固在四川的统治,用不了多久就能把军队养的人强马壮,即便是北伐攻打汉中也不是不可能。
清军在四川的军事行动虽然失败,但他们在陕西的统治还是很稳固的。
明军要想有所作为夺取陕西,汉中则是必取之地。
朱慈烺暗暗攥紧了拳头,汉中,下一步就决定是你了。
正在朱慈烺踌躇满志之时,刘传宗满是欢喜的赶到了乾清宫。
他一进暖阁就拜倒在地,冲朱慈烺叩首道:“奴婢恭喜皇爷,贺喜皇爷。”
朱慈烺心情很不错,和声问道:“哦何喜之有啊”
“皇爷,是从山东传来的消息,登莱水师大破倭寇,缴获了不少战船。”
嗯
这倒的确算是个好消息。
虽然朱慈烺一直在全力支持龙江船厂造船,不过其制造能力毕竟有限,如今的登莱水师也不过是一百多艘大船,几百艘小船。
这样的数量比起郑芝龙的水师就有些寒酸了。
若将来朝廷真的发兵福建前去讨剿郑芝龙,仅靠这些船是不够的。
造肯定不如抢来的快,抢倭寇更是来的光明正大。
“一共缴获多少船”
“凡总共计一百余艘,其中有不少类似于广船的大船。”
刘传宗急于献功,和声笑道:“听说是找到了一处倭寇盘踞的岛屿。倭寇把那处岛屿作为私港,进行交易和补给。登莱水师突然杀出他们根本没有准备,被杀了个落花流水,丢盔弃甲。”
刘传宗眉眼带笑,一字不停的说道:“除了这些战船,还缴获了不少倭刀、白银。这可真是皇明海战前所未有的大胜啊。”
第四百章 皇后诞子
登莱水师大破倭寇,当然是要奖赏的。
朱慈烺按照巡抚张肯堂上的奏表用朱笔略作修改批示。
赏罚分明是明主所为,绝对不能让有功将士心寒。
又批阅处理了十几份奏疏,朱慈烺决定暂时将政务放在一边,前往坤宁宫看望皇后。
桐棠自怀有身孕以来已经八月,按照九月怀胎的说法不到一个月就要临盆生产。朱慈烺这些日子以来除了处理政务,大部分的时间都用来陪她。
他虽然是一个皇帝,但更是一个丈夫。
他与桐棠日久生情,渐渐往史书中常见的“帝后举案齐眉”发展。
朱慈烺来到坤宁宫后一众宫人纷纷跪倒在地。
他轻车熟路的直入桐棠起居的正殿寝宫,见皇后正坐在罗汉床上绣花便笑着走上前去道:“朕不是与你说过了嘛,你有孕在身要多注意休息。”
桐棠见朱慈烺来了,立刻喜笑颜开。
“妾身行动不便,不能给陛下见礼了。”
“无妨,你早些给朕产下一龙子便是最大的功劳。”
桐棠面上登时一红,怯怯的问道:“陛下怎么就肯定一定是皇子,若是公主呢”
朱慈烺唔了一声:“人都说酸儿辣女,你不是一直喜欢吃酸口的吗,朕寻思着八九不离十是个皇子。不过若是公主朕也一并喜欢。恩,只要是你生的朕都喜欢。”
虽然知道朱慈烺这话是在安慰她,可桐棠还是心里一暖。
寻常百姓家都喜欢男孩胜过女孩,何况乎帝王家呢
天子可是天下万民的君父,如果没有继承人,江山岂不是要旁落别支旁氏之手
若是那样,她岂不是有愧于陛下。
所以无论如何,她也要给陛下产下一子,好日后克继大统。
“对了,朕告诉你两件大喜事。文安之在四川击败了东虏,赶跑了西贼收复了成都。还有张肯堂率领登莱水师大破倭寇,缴获了无数船只、金银。这真是双喜临门啊。”
桐棠闻言啊了一声。
“既如此,妾身也要恭喜陛下了。这都是陛下运筹帷幄的功劳啊。”
朱慈烺哈哈笑道:“什么时候你也变得这么油嘴滑舌了,这明明是臣子将士们的功劳,也能扯到朕的身上。朕若是连他们的功劳都要抢,岂不是让臣子们心寒”
说罢在桐棠的鼻头轻轻刮了一下。
桐棠被朱慈烺如此宠溺的举动羞坏了,立刻垂下头去。
“妾身失言了。”
“无妨,朕心情很好。你也起来走走,整日里坐着躺着也是不行的。”
“恩。”
桐棠嘤声点头,缓缓的站起身来。
但就在这一刻她肚子突然猛地一阵剧痛,浑身跟触电一般。
朱慈烺见她面色惨白,豆大的汗珠淌了下来,知道情况有些不妙连忙问道:“怎么,可是有胎动吗”
“不妾身怕是要生了。”
桐棠的直觉很敏感,她虽然只怀孕八月有余,但早产也不是什么稀奇的事。
朱慈烺不敢大意,连忙命人宣太医和稳婆。
皇后临近产期,御医稳婆都是在坤宁宫的偏殿候着的,自然是随叫随到。
饶是如此,这短暂等待的工夫朱慈烺也是心急如焚。
没办法啊,即便是后世生产也是极有风险的一件事,更不用说在大明朝了。
这个时代没有剖腹产,没有吸盘没有产钳,全凭稳婆一双手。
即便是皇家也不可能在这种事情上有什么例外特权。
史书上因为难产而死的皇后、妃子还少吗
作为一个皇帝,一个丈夫,朱慈烺此刻的心情是十分忐忑的。
很快太医和稳婆便匆匆赶来,那稳婆是个五十多岁的老妈子,助人生产的经验十分丰富,她冲朱慈烺行礼道:“陛下,还请您出去一下,皇后娘娘生产,怕血光之气冲撞了龙颜啊。”
朱慈烺胸中顿时生出一股怒气。
自家妻子生产,他竟然不能在殿中。
不过细细一想古今中外似乎都是如此,也只能作罢。
“罢了,朕出去等。你们一定要保证皇后母子平安,不然朕要你们的脑袋。”
说罢一甩袖子走出殿去。
其实不用朱慈烺说这番话,稳婆也是丝毫不敢大意的。
皇后那可是国母啊,国母若是有个三长两短,她这条贱命怎么够赔。
没有人是嫌自己活得太久的,这名稳婆自然也是如此。
此刻桐棠已经被抬到了床上,周边围了一群宫女。
太医在外殿候着,只有稳婆来到皇后身边助其生产。
稳婆扫了一眼见沸水剪刀早已准备好了,暗暗点了点头。
她冲桐棠福了一福,恭敬道:“皇后娘娘,婢子来助您生产,您一定要按照婢子说的做啊。”
桐棠虽然脸色煞白,十分的痛苦却还是点了点头。
“来,皇后娘娘您先吸一口气,然后婢子喊用劲您便用力气啊,能喊就喊出来。”
桐棠知道稳婆在这种事情上的经验十分丰富,自然是她说什么就做什么。
生孩子也是个技术活,体力的分配显得尤为重要。
若是一股脑儿的把力气用完了,孩子却出不来那就糟糕了。
体力的分配一定要合理,该用力时用力,该收力时收力。
饶是如此也不能说一定不会有意外。
若是胎位不正胎儿是脚先出来的,便是极为凶险。十有八九会发生难产,胎儿怕是也保不住。
所以在胎位这个问题上只能去赌,便是皇后也不例外。
“皇后娘娘用劲,用劲啊”
稳婆一遍遍的鼓励着皇后,桐棠也使出了浑身的力气,双手紧紧攥着被单,脖子上的青筋都爆了出来。
稳婆一边鼓励皇后一边关注着胎位情况,在她看到胎儿是头先出来时终于长出了一口气。
“皇后娘娘胎儿头已经出来了,您再用把劲啊。”
桐棠闻言使出了最后一丝力气,尖叫一声终于把孩子生了出来。
随着胎儿呱呱坠地,响亮的哭声响彻坤宁宫。
所有人都朝婴儿望去,见是个男婴个个喜笑颜开。
“快,快去禀报陛下,皇后娘娘产下了一个皇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