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3C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振南明-第203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那可是三年的赋税啊,若是真的能够免缴能够省下不少钱粮呢。

    渐渐的开始有人动心了,先是三两个人站出来响应,紧接着是七八个,十几个,最终整个桃源村一多半的村民都表示愿意尝试种植土豆。

    “土豆这么好,从哪里弄呢”

    “大家放心,县衙会分配给大家的,一个人都少不了”

    县吏心中大喜,眉飞色舞的说道。

    

第四百零三章 土豆在四川

    “真的吗”

    一众桃源村的村民都是一脸的难以置信。

    在他们看来官府只会强征赋税,强征徭役,至于给老百姓发种子这种事可是从来都不怎么上心的啊。

    那县吏见乡亲们不信有些急眼了。

    “你们咋不信我呢我是谁,我可是代表了官府啊。我是从县尊大人那里领的命,县尊大人也是奉了巡抚大人之命,至于巡抚大人那里某之前已经说了,那是当今陛下亲自下的旨。大伙儿说说看我咋会扯谎呢”

    他见众人仍然将信将疑,咽了口吐沫道:“这么说吧,朝廷要推广这土豆自然也有朝廷的苦心。大伙儿说说看,咱们最怕的是什么”

    “灾荒”

    “战乱”

    逐渐有人零零散散的说道。

    “对”

    那县吏双眼一亮,扯着嗓子说道:“这几位乡亲们说的不错。大伙儿最怕的是战乱,是灾荒。这归根到底还是因为没有饭吃。为啥会有战乱还不是大伙儿活不下去了,索性把脑袋别在裤腰带上跟着造反那么大伙儿想过没有朝廷会乐意看到这种情况吗”

    “当然不会。”

    众人不约而同的说道。

    “那就是了。朝廷不愿意看到这种情况自然得努力让大伙儿吃饱饭。可不管是麦子还是稻子那产量都是一定的,遇到旱灾蝗灾更是一丁点的抵抗能力都没有。朝廷要想让大伙儿吃饱饭就得另辟蹊径。”

    那县吏咽了口吐沫继续说道:“当今天子圣明,发现了土豆耐寒耐旱,易于种植,在山东推广后又发现其产量极为可观。在这种情况下圣天子当然希望把土豆也推广到四川了。四川刚刚经历了献贼、鞑子几番掠夺,民生已经极为凋敝。要想迅速的恢复民生恢复生产,就必须使粮食的产量上去。现在大伙儿明白朝廷为何要尽全力推广土豆了吧”

    一位老汉点了点头道:“听差爷这么说,洒家算是明白了。不过我们若是答应种植土豆,真的能够免除三年的赋税吗”

    那县吏连连点头道:“当然,当然,我之前已经说过了,只要承诺种植土豆,三年赋税全免”

    他拍着胸脯保证道:“若是大伙儿将来遇到找你们征收赋税的衙役,尽管来找我,我替你们做主”

    他之所以敢如此夸下海口,自然是因为心中有数。

    推广土豆是文巡抚进驻成都之后最先开始推行的政事。

    所谓新官上任三把火,这第一把火怎么也得烧的旺一些啊。

    文巡抚总不能刚说完的话就不认,自己打自己的脸吧

    再说即便文巡抚愿意做这样的事,当今天子肯定也不愿。

    君无戏言,哪有刚刚下过一道旨意立刻撤回不作数的道理。

    所以他给一众桃源村的村民承诺是没有任何问题的,这条免除三年内赋税的政令一定能够得到很好的贯彻和执行。

    除非鞑子又打了过来把成都占了。那就是另外一个层面的事情了,也无需他来操心。

    他要做的就是让所有百姓相信朝廷所说的话,仅此一点就足够了。

    “既然差爷把话说到这个份上了,小老儿再不应承就说不过去了。这土豆啊,我愿意种植”

    那老汉拍着胸脯应了下来。

    有了第一人便有第二人,桃源村的村民接二连三的表示愿意种植土豆。

    那县吏见状直是乐得合不拢嘴。

    好啊,好啊。

    这便好

    他不愧是生就一副三寸不烂之舌,真的能够让一群顽固不化的老农民开窍,改变固化的思维。

    “大伙儿都别着急,我拿出纸笔,大伙儿在我这里登记。”

    那县吏随身带着纸笔,此刻更是不敢有丝毫的怠慢,变戏法似的从褡裢里取出,找了一块磨盘放了上去,提笔蘸墨问道:“大家把名字报给我,我来记录。到时官府会按照大家的名字分配土豆种子,保准一个人也不会少。”

    “那敢情好啊。大伙儿都排排队,配合差爷的工作。大伙儿都是混口饭吃都不容易,大家相互谅解一下。”

    一位族长模样的老人站了出来主动张罗让村民们排队,那县吏感动的差点眼泪都掉了出来。

    “对,大伙儿排队,排队来登记,这样更快一些。”

    对县吏来说他当然也是在完成工作,只不过他也想把工作完成的更漂亮一些,这样将来他去交差时也能被县太爷高看一眼。

    混官府这碗饭的,顶头上司是一定要伺候好的。

    至于说能否升迁也要看机缘造化。

    “我王大牛,桃源村人,我要种植三亩土豆。”

    “我叫刘喇叭,也是桃源村的村民,我想种植两亩土豆,麻烦差爷帮我登记一下。”

    “奴家叫赵元儿,想种植一亩土豆”

    那县吏正记录的飞起,心中十分得意,突然听到一个女声直是一愣。

    咋的,还有女人来报名登记

    他抬头一瞧,果然有一个女子站在他的面前。

    看姿色,此人还颇有几分。

    那县吏也是食人间烟火的血肉凡胎,当即便有些意动。

    “咳咳,这位小娘子你家男人呢,何苦自己来抛头露面报名”

    那妇人有些娇羞的把头垂了下去道:“回差爷的话,奴家的丈夫早在一年前就被西贼拉壮丁累死了,奴家在守寡。若是奴家不来报名登记,还能有谁替奴家出面”

    原来是个寡妇

    那县吏恍然大悟。

    难怪如此,难怪如此。

    虽说在太平盛世贞洁烈妇是会被朝廷表彰的,但在乱世表彰不能当饭吃。

    要想活命就必须得自己亲自动手种地。

    那妇人的男人在的时候也曾下地帮着打过下手,故而真的需要她亲自上时也不含糊。

    经过一年经验的积累,她现在也算是个种地小能手,此次申请种植一亩土豆还是保守估计。

    “在场的乡亲们都能替奴家证明。”

    那妇人生怕县吏不相信,紧接着补了一句。

    “差爷,这沈家小娘子说的都是真的,我们可以替她作证”

    族长模样的人十分合时宜的站了出来。

    

第四百零四章 扬我大明天威

    登莱镇,登州城。

    巡抚衙门内张肯堂红光满面。

    他刚刚在巡抚衙门内排香案跪接了圣旨。当今天子对登莱水师大破倭寇的大捷十分满意,降下圣旨对有功将士一概奖赏。

    这份名单当然是张肯堂递上去的。天子也表达了对登莱巡抚的充分信任。

    凡是张肯堂报上去的人天子全部奖赏。

    当然,天子在奖赏时也有所侧重,对于那些表现突出的将士封赏的尤其厚重,高官厚禄不在话下。

    这其中最典型的当属郑成功了。

    当初传出福建总兵南安侯郑芝龙暗通东虏的消息后举朝哗然。

    这其中当然包括了登莱巡抚张肯堂。

    张肯堂尤其特殊,因为当时他的麾下可有郑芝龙的嫡子郑成功。

    虽然郑成功当时在登莱水师之中的身份地位并不高,但毕竟算是张肯堂的部众。张肯堂的表态显得十分关键。

    张肯堂思前想后选择了一个最为稳妥的方式,那就是叫郑成功返回南京。

    毕竟郑成功在登莱期间最多只能算是观政,并没有正式官职。

    张肯堂叫他返回南京也是合乎情理的。

    郑成功一旦返回了南京,难题便抛给了当今天子。

    当今天子作何决断郑成功的命运便会如何,与张肯堂再无关系。

    事实证明张肯堂的选择是正确的。郑成功在返回南京后在第一时间得到了当今天子的好言安抚,并且在休整一段时间后重新返回登州。

    这一次郑成功就像换了一个人似的,在出海剿灭倭寇巢穴一事时更为坚决,因为他带了圣命。

    天子甚至赐了他口谕准其便宜行事。

    天子的面子自然是要给的。

    张肯堂也给了郑成功很大的自由度和发挥空间。

    郑成功一次次的命登莱水师搜海扫查,一次次的无功而返。

    不过他没有气恼,而是继续坚持。

    终于他的坚持收到了回报,他发现了“野牛岛”。

    野牛岛距离登州的距离很远,故而很难被发现。

    可郑成功还是发现了。

    他第一时间探查到野牛岛是一众倭寇的老巢。

    其非但是这些倭寇的停靠补给站,还是他们的交易点。

    用一句话说野牛岛就是一处不折不扣的私港。

    私港在当时是很普遍的。

    包括倭寇的母国在内对于贸易尤其是海贸的控制都十分严格,海贸的准入门槛很高,不是谁脑袋一热想做就能做的。

    而海贸又有着巨大的利益,许多人不惜铤而走险这便有了走私。

    走私到了大明这里最直接的表现就是倭寇泛滥。

    一开始明朝的官员们认为倭寇都是来自东瀛的浪人武士。可是渐渐的他们发现自己的观点错了。

    这些倭寇中掺杂着大量的假倭。这些假倭基本都是明朝人,为了利益和倭寇纠缠在一起。有些人甚至本身就是倭寇的金主和资助者,养着一支私人船队。

    当今天子开海之后这种局面有所好转,但并未完全消失。

    因为这背后隐藏的利益实在是太大了,让人不禁为其铤而走险。

    野牛岛的情况便是如此。

    据战后筛查张肯堂发现野牛岛上的倭寇超过五成都是假倭。虽然这些倭寇也留着倭寇一样的发式,穿着一样的服装,但身材明显高大威猛,一眼就能分辨的出。

    这些假倭都是登莱沿海海商的家丁部曲,其主要任务便是把走私来的货物运到野牛岛进行交易。

    走私毕竟是见不得光的,现在的风头又这么紧,选择一处孤悬海中的小岛进行交易再安全不过了。

    这处岛屿是真倭控制的,这一代所有海盗都在此交易。

    瓷器茶叶,漆器丝绸应有尽有。

    甚至东瀛浪人所用的倭刀,以及大名们用的折扇也能在此买到。

    在这里有上百艘大型海船停靠,每日都有货物被不停的卸下,再倒手装船。

    在这里所有的规则都是真倭们制定的,不必遵守大明的律法。

    这一切在郑成功发现野牛岛之后而改变。

    张肯堂自然不能容忍这种挑衅大明朝廷的行为。

    他在第一时间做出指示,命令登莱水师对野牛岛展开猛攻。

    登莱水师训练了这么久,也需要一次大型海战来检验训练成果。

    而对于郑成功而言,他更是需要这一战来证明自己对大明朝廷的忠心。

    攻打海岛尤其是野牛岛这样防御体系完备的岛屿绝不是一拍脑袋一拥而上就行的。

    在进攻之前郑成功和张肯堂商议筹划了全面的进攻计划。

    当然张肯堂只是提出了一个大略,所有细节都是郑成功完善的。

    郑成功决定分兵攻打,一些船去攻打北岛,而主力则去猛攻南岛。

    北岛是佯攻,南岛才是决战。

    事实证明他的分兵策略收获了奇效。

    倭寇们在发现了北岛的登莱水师后注意力完全被吸引,以至于南岛的兵力被抽调一空,登莱水师主力得以轻而易举的抢滩登陆。

    登陆之后的水师官兵也没有任何大意,稳扎稳打控制了岛上要津。

    等到倭寇们反应过来想要寻求决战时已经处于全面下风。

    但他们还是不肯放弃。毕竟野牛岛是他们经营许久的老巢,就这么拱手让人他们心有不甘。

    于是乎倭寇们发动了一轮轮凶猛的反攻。

    可这些反攻在全副武装的水师官兵面前就像是挠痒痒一般。

    要知道登莱水师可是全员配备了火器司打造的火器的。

    这支由神策军构成主力的军队火器配给率达到恐怖的七成。

    东瀛倭寇们当然也有火器,可他们的火器在登莱水师面前真的是小巫见大巫。

    一番交手后倭寇们便死伤惨重。

    他们自知不是敌手想要出海逃走。

    可当他们逃到港口时却发现所有船只都被明军控制了。

    无奈之下他们只能背水一战。

    但从容有度的水师官兵们并没有给倭寇什么机会,他们一步步的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