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3C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振南明-第205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当今天子尚武,大明与东虏之间又必有一战,何石头根本不必担心没机会建功立业。

    刘三水拍了拍他的肩膀,意味深长的一笑。一副好好干,我看好你的样子。

    “说了这么多你不嫌累老子都嫌累了。这样好了,我们去看文艺队表演吧。”

    文艺队最早就是创建于神策军中,后来得到了很好的推广。

    登莱水师复建后文艺队也成为了缓解水师官兵疲劳孤寂的一剂良药。

    巡抚张肯堂一直对文艺队表演戏目的内容很关注。要求文艺队所表演戏目在轻松诙谐的同时一定要强调忠君爱国的思想。毕竟这是众多水师官兵直接面对的机会,必须要加以利用进行宣传。

    却说刘三水和何石头挤过来时校场上已经人山人海。

    今日演的戏目是多尔衮调戏尼姑,是这几出戏中最受关注的。

    简短的介绍之后大戏正式开始。

    饰演多尔衮的是一个叫陈大锤的文艺队员。

    此人生的五大三粗,身材极为魁梧。远远看去犹如一座黑塔小山一般。

    加之其面相凶狠,让人有一种不寒而栗的感觉。由他来饰演多尔衮自然是再合适不过了。

    至于另一个主演春桃则是由文艺队的当红小生潘石榴饰演。

    潘石榴本就是农户出身,饰演这种小家碧玉的形象十分得心应手。

    至于其他角色大体都是陪衬,暂且压下不表。

    却说那“多尔衮”哈哈大笑一声,一摇三摆的走上点将台,引得阵阵骂声。

    “中原就是好。别的不说,便是这气候都要宜人许多。以前在盛京时觉得气候很温润,犹如小江南。今日才算是明白什么才是真的好。”

    一通开场白之后,“多尔衮”大马金刀的坐在事先摆好的一把椅子上。

    “来人呐,给本王上茶”

    一名旗兵模样的人立刻小跑着凑了过来点头哈腰的把一杯浓茶递给了“多尔衮”。

    “多尔衮”十分得意的接过茶杯一口灌入口中。

    可是他却并没有咽下而是漱了一漱,直接吐了出来。

    “这是上好的老山参茶,旁人拿它当个宝,本王却只拿它来漱口。爽快,爽快,哈哈哈哈哈哈哈”

    一众水师官兵皆是攥紧了拳头,恨得牙根发痒。

    刘三水跟何石头自然也不例外。

    “这个狗鞑子,真是暴殄天物。这么好的老山参拿来泡茶就罢了,竟然拿来漱口”

    何石头愤愤不平的说道。

    “别说了,继续看。好戏还在后面呐”

    虽然已经看过好几遍,但刘三水还是品的津津有味,目不转睛的看着。

    “哦。”

    何石头十分不甘的点了点头。

    那“多尔衮”见把气氛调动的差不多了,便冲身边的旗兵吩咐道:“今日本王还要微服出城,去近郊逛逛。”

    那旗兵连声道:“马匹已给王爷备好,奴才还请王爷移驾。”

    “多尔衮”十分满意的点了点头。

    这里虽是军中,但毕竟是在演戏,不可能把马匹牵到点将台上去,一众文艺队员便意思了一下,靠声音模仿了马蹄声。

    显然没有人在意这些细节,大家都在关注“多尔衮”接下来会做什么。

    那“多尔衮”大喝一声道:“这个庄子很不错嘛,绿树环绕,溪水潺潺,颇有几分世外桃源的样子。”

    说罢猛然吸了一口气:“瞧,连空气都是香的。”

    他取来牛皮酒囊拔下塞子狠狠灌了一口。

    “哈哈,过瘾,过瘾啊”

    “多尔衮”微微眯起眼睛,朗声道:“这些,这些还有这些。所有的农田通通都不要,本王要把这些土地全部圈起来放马”

    此话一出立刻引得台下群情激奋。

    “狗鞑子,嚣张什么,真以为我大明无人了吗”

    “狗鞑子休要猖狂,今年八月十五杀你全家”

    “狗鞑子,我日你先人”

    “多尔衮”对台下的谩骂充耳不闻,自顾自的说道:“汉人都是一群胆小如鼠的东西,便是骑在他们脸上拉屎也屁都不敢放一个。本王就喜欢看他们无可奈何的样子,啊哈哈哈哈。”

    “多尔衮”把笑声拖得很长,停下之后猛然转向旗兵质问道:“女人呢,女人呢这么好的美景怎么能没有女人快给本王送些美女来。本王一日不可无女,无女便不欢。啊哈哈哈哈哈。”

    “狗鞑子真他娘的不是个东西。”

    何石头咬牙切齿的说道。

    那旗兵有些为难的说道:“禀王爷奴才方才搜寻了一番发现这村子的女人都逃走了,只剩下一座尼姑庵里有个尼姑。”

    “多尔衮”闻言非但没有沮丧反而兴奋了起来。

    “尼姑好,尼姑好啊。本王就喜欢尼姑,别有一番风味”

    他双目透出一抹淫光,狂喜道:“速速把这尼姑给我带来”

    “嗻”

    过了不多久那旗兵去而复返,果然带来了一名尼姑。

    这尼姑被五花大绑捆的活像一个粽子。

    “多尔衮”见这尼姑面容姣好,顿时吞了口吐沫道:“花姑娘,花姑娘大大的好。”

    那尼姑没有被堵住嘴故而对“多尔衮”破口大骂,将“多尔衮”的祖宗十八代问候了个遍。

    “多尔衮”却不怒反笑道:“本王就喜欢性子烈的。不然弄的时候一点意思都没有。小贱人,一会就叫你知道本王的厉害。”

    “多尔衮”搓了搓双手,快步走上前去在那尼姑的胸前又摸又捏,并发出几声狂笑。

    尼姑左躲右闪仍然躲不过“多尔衮”的魔爪。

    多尔衮见时机差不多了一口亲了上去。

    “花姑娘,跟了本王,好处大大的有。你便从了吧。”

    “狗鞑子,我跟你拼了”

    那尼姑不堪受辱,狠狠一口咬在了“多尔衮”的耳朵上。

    “啊”

    “多尔衮”发出一声惨呼,跳出去两三步。

    见此情景台下响起一片叫好。

    “干得好”

    “咬他,咬他”

    “咬死这个狗鞑子”

    

第四百零八章 桂王朱由榔

    “尼姑”这奋力一咬直是把气氛推到了最高潮。

    众水师官兵纷纷喜笑颜开,高声叫好。

    这一咬咬出了大明巾帼的气节,咬出了胸中的那股不屈。

    当然这毕竟是在演戏,文艺队员们便是表现的再生动,也不可能真的把饰演“多尔衮”的演员耳朵咬下来。

    点到即止,少了几分血腥带来的刺激。

    这场大戏也在这里戛然而止。众人皆是觉得有些意犹未尽。

    刘三水咽了口吐沫,感慨道:“虽然这是在演戏,但事实也大体如此吧。真不知道北面的同胞是处于怎样一种水深火热之中,忍受着怎样的煎熬。真希望陛下能够早日率领大军犁庭扫穴,收复失地。”

    何石头有些激动的攥紧拳头道:“快了,那一天马上就会到了。”

    朱和垣刚刚满月,宫里已经忙作一团。

    由于这是当今天子的第一个孩子,又是嫡子,几乎所有人都认为朱和垣会是将来的太子。

    其出身如此尊贵,一举一动都受到了分外关注。

    哪怕是多哭了一声都会让人揪心不已。

    前几日小皇子生了一场病,发热不止。

    宫里的御医用遍了各种办法就是不见朱和垣退烧。

    这可急坏了太医院的医官们。

    要知道当今天子对小皇子可是十分看重的,若是他出现了什么意外,天子绝对不会放过他们这些诊治的医官。

    若是成人用些猛药或许能够退烧,可小皇子年纪实在太小这么做的风险太大,没有一个御医敢去尝试。

    如此一来事情便拖了下来,最后还是皇帝陛下自己用“物理降温法”把小皇子的体温控制了下来。

    一众太医们羞愧的无地自容,但好在不用再为这件事殚精竭虑,忧心忡忡了。

    朱慈烺这几日则都待在坤宁宫,一来是陪陪朱和垣,二来也是和皇后多说些话。

    皇后这几日迷上了织布,命人在坤宁宫中摆了几十架织布机,带着宫女们一起织布。

    朱慈烺扫了这些织布机一眼,是江南苏杭一代最普遍的那种织布机。

    中国的织造技术一直领先于世界,直到飞梭的出现。

    它大大的提升了织布的效率,使得织布的时间降低,产量增加。

    朱慈烺觉得既然来到了这个世界不在织布技术上做些改进实在是有些说不过去。

    正好他前世曾经看过珍妮织布机的原理结构图,大概记得样子,便依着记忆把草图画了出来。

    之后照例交到工部命匠人们赶制。

    做上位者就是这点好,你只需要勾勒出一个大概的轮廓,自有无数人为你去试验。

    以工部能工巧匠之多,要想做出珍妮机并不是什么不可能的事。

    至于珍妮机做出后的用途嘛朱慈烺暂时还没有决定。是在皇商小范围内使用还是推广至全国还有待观察。

    这日朱慈烺正在逗朱和垣玩,突然刘传宗急匆匆的赶了过来压低声音道:“陛下,有急奏送来,奴婢不敢耽搁立刻送了过来。”

    朱慈烺哦一声,从刘传宗的手中接过奏疏启开来看。

    他只看了一眼就皱起了眉毛。

    奏疏是沐天波上的,秦良玉病重,沐天波遍请全滇名医诊治仍不见好转,特上奏请示天子。

    朱慈烺的心情十分沉重。

    秦良玉算是忠臣的楷模了。不但她自己,便是她的儿女也多是忠良。

    这样的人为大明打了一辈子的仗,没有享几天福,临了却仍免不了病死的结局,真是叫人唏嘘感慨。

    朱慈烺决定派一些御医去云南给秦良玉看看。

    虽说不一定有用,但至少代表了天家的一点心意。

    人活七十古来稀。秦良玉这个岁数也么有什么太多遗憾了。

    如果硬要说有,怕就是她不能亲眼看到大明收复北京了。

    不过这也是没有办法的事情,朱慈烺不是医生更不是神,阻止不了这些。

    他只希望秦良玉的病情能够有所好转。若是不然,他也会善待秦家的后人。

    像秦拱明这样的名将自不必说,其他秦家后人他也会妥善的安置。

    做完一番批示后朱慈烺摆驾乾清宫,那里还有许多奏疏等着他批阅。

    朱慈烺刚进暖阁,韩赞周后脚就跟了过来请求陛见。

    朱慈烺唤他进来,见其有些急切便问道:“可是有要事”

    “陛下,是内厂军情司的消息。”

    朱慈烺闻言精神不由得一振。

    内厂军情司是他一手创立的,重要性甚至超过东厂和锦衣卫的总和,是朱慈烺掌握信息来源的第一手途径。

    内厂军情司从来不禀报琐事小事,只要上报就说明一定是有大事发生了。

    朱慈烺淡淡道:“呈上来。”

    韩赞周连忙几步上前,将军情司写的急报双手呈上。

    之后他瞥了一旁的刘传宗一眼并没有多说什么。

    他和刘传宗,内厂和东厂之间一直以来都是一种相互竞争的关系。

    这当然是天子有意为之的结果。

    任何有抱负精于权术的天子都不能容忍一家独大的情况。外朝如此,内廷也亦然。

    照理说刘传宗是东宫嫡系出身,天子理应信得过他,可天子还是建立了内厂,并扶持韩赞周形成和刘传宗分庭抗礼之势。

    这样的局面对天子来说是最好不过的。刘传宗和韩赞周争得越凶,天子便能睡得越安稳。

    韩赞周在宫里这么多年这些事情还是看的很明白的。他知道自己存在的意义就是分刘传宗的势,故而只是稍稍压过东厂一头,并不咄咄逼人。

    朱慈烺展开急报来看,原本就有些抑郁的心情更糟了。

    这份急报是从广西发来的,走的是军情司独有的渠道。

    根据军情司安插在广西的线人的消息,桂王朱由榔心生反意,散财招募士兵组建军队。

    朱由榔为何会心生反意现在还不好说,不过有一点可以肯定,那就是他绝不是一个人闷头干,肯定获得了地方实力派的支持。

    藩王一直是历代大明君王的心病,哪怕削了又削仍然不放心。

    这位桂王朱由榔也不是个省油的灯,在原本历史中便是大名鼎鼎的跑路皇帝永历帝。

    

第四百零九章 朱由榔的野心

    朱慈烺对朱由榔当然不陌生,此人乃是神宗皇帝的亲孙子,可谓嫡系血脉。是以在原本历史中朱由榔才能在隆武帝已然称帝的情况下后来居上夺取帝位。

    但这是在原本历史中,崇祯三个太子都不知所踪的情况下。

    而在这个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