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3C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振南明-第235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他只打算解除郑鸿逵的兵权,将其幽禁起来。

    “就照我方才说的做,记住莫要伤吾弟性命。”

    郑芝龙沉声吩咐道。

    “遵命”

    终于到山东了。

    望着高大的德州城墙,陈顺才会心一笑。

    虽然他现在被捆绑着双手,但并没有神情沮丧。相反他有一种如释重负的感觉。

    进入山东就意味着进入了明军控制范围,脱离了清军可能的追杀。

    他对明军还是有些用处的,是以不担心自己在德州有性命之忧。

    他已经想清楚了,只要能获得明军将领的承诺,便把自己知道的一切都说出来。

    

第四百六十六章 你死我活

    袁继咸统率的大军已经进抵赣州。

    赣州府水网密布,十分适合水师发挥。

    故而此次袁继咸带来了全部江西水师,准备狠狠教训一番叛乱的桂王军。

    从形状来看,赣州府很像是一只乌龟。赣县就位于龟侧腹的位置。

    漳水一路往南便可到广东的南雄府。此处的防御要津乃是梅岭。只要守住了梅岭,叛军便只能望关兴叹。

    而在另一个方向即定南方向,与广东的龙川毗邻。

    定南位于龟尾的位置,假如叛军打算从龟尾的位置进攻则必定经过定南。

    袁继咸只要命令军队守住程岭、神仙岭两地即可封锁住叛军的进路。

    封锁住了这两处方向,广东方面的叛军别不足为惧了。

    只是江西也与福建接壤。

    从现在的种种迹象来看,郑芝龙反叛就差那层窗户纸了。

    一旦郑芝龙捅破了那层窗户纸,那就会毫不犹豫的配合桂王对江西发动猛攻。

    从福建攻打江西大体也是两个方向。

    其一是选择从延平府方向进军,一路过顺昌、将乐、建宁,取道百丈岭进入江西建昌府辖境内。

    要防御叛军可能的进攻,袁继咸便必须得在建昌留下部分人马。建昌府虽然辖境不大,但却是江西的东大门,不容有失。

    若是建昌告破,抚州府甚至是南昌府都会有危险。

    当然郑芝龙也可以选择从汀州府直接进军攻打赣州。瑞金位于赣州府的右翼,与长汀隔山相望。

    叛军要想从此进入赣州则必攻打瑞金。

    所以袁继咸也需要在瑞金方面留下人马。

    这么看来袁继咸需要防御的点还是很多的。

    不过好在江西有大军十余万,要防御四个方向还是做得到的。

    袁继咸本人也把总督行辕临时设置在了赣县内,向大军表达了自己的决绝态度。

    这一仗必须取胜。

    郑氏家族内部的火并来的十分迅速。

    郑芝龙提前布置率先发难,他派兵围了郑鸿逵的府邸,逼迫郑鸿逵交出兵权乖乖就范。

    可郑鸿逵也不是个好欺负的,他组织府中护卫拼死抵抗,就是不妥协。

    郑芝龙一时有些恼羞成怒。

    自己这个弟弟怎么就是个不明事理的呢。

    他这么做都是为了郑家好啊,四弟为何处处和他作对

    郑芝龙虽然是冷血无情之辈,可叫他直接杀了郑鸿逵还做不到。

    可现在的问题是郑鸿逵十分不配合,继续耗下去恐是夜长梦多啊。

    便在这时郑芝龙的一名心腹献策,建议郑芝龙将一种置晕的毒草焚烧扔到院子里,将院子里的人全部毒晕。这样能使郑鸿逵和他的家丁在短时间内全部丧失战斗力,郑芝龙便可以轻而易举的派兵攻打进去。

    郑芝龙听到这个建议立刻喜上眉梢。

    他本就不想伤及郑鸿逵的性命,毒晕他显然是最好的办法。

    说干就干,郑芝龙当即下令焚烧这种闽地特有的毒草,并立即扔到院子之中。在府邸之中组织防守的郑鸿逵显然没有料到兄长会用这种办法逼他就范。

    在看到无数被点燃的毒草扔到院中时甚至都没有反应过来。

    等到他反应过来时已经来不及了。

    这种毒草虽然不致死,但致晕的效果极强。

    如果用湿面巾直接捂住口鼻还有延缓的作用,但就这样大口吸着空气很快就会昏倒。

    果不其然郑鸿逵的手下一个接一个的晕倒。就连郑鸿逵也不能幸免。

    用了不到一刻的工夫郑芝龙便扫清了一切障碍。

    他命属下破门而入,将郑鸿逵的部下全部绑了起来。

    这些人只是暂时昏迷还是会醒来的,郑芝龙可不希望这些人一醒来又是一番猛斗。

    最后郑芝龙来到了郑鸿逵的身边。

    他叹了一声道:“四弟啊,你怎么就不明白呢,为兄都是为了郑家好啊。当初接受朝廷招安是如此,现在与清廷、桂王合作也是如此。只有郑家的利益才是最重要的。其余的一切都是可以被牺牲的。”

    事已至此,郑芝龙也知道他和郑鸿逵不可能回到过去那亲密无间的时候了。此事过后他会把郑鸿逵单独幽禁在府中,好吃好喝的供应着。但是郑鸿逵最重要的东西,兵权和自由将会被剥夺。

    郑芝龙将会把本属于郑鸿逵的兵权分散交给几名心腹,如此一来他最大的一块心病便解除了。

    翌日,南安城中上上下下的人都知道了郑鸿逵被软禁的消息。一些原本准备企图对抗郑芝龙的郑氏族人纷纷服软,请求获得郑芝龙的原谅。

    对于这些人郑芝龙是选择宽恕的。

    毕竟眼下前方战事吃紧,不是内耗的时候。他先解除郑鸿逵的兵权就是想要起到一个警示的作用,让那些反对他的人看清楚这么做的代价。

    只要这些人能够迷途知返,郑芝龙还是可以网开一面的。

    当然,也有冥顽不化之辈。

    这些人认为郑芝龙以兄囚弟实乃禽兽不如。

    他们纠结所有能够争取的兵力直接攻打郑芝龙所在的府邸。

    郑芝龙丝毫不惧。

    他的府邸修建的如同皇宫一般,一应防御工事俱全。

    若是什么阿猫阿狗都能威胁到他,他这么多年便是白混了。

    一场大战在南安城中展开。

    反对郑芝龙的联军人数虽多,但火器装备不足,尤其是缺少大炮这样的重器。

    这在攻打郑芝龙府邸的时候劣势就显现了出来。

    郑芝龙命人动用火器,轮番用大炮、火铳对联军进行压制,顷刻间联军死伤惨重。

    等到联军好不容易在郑芝龙府邸的院墙上搭了梯子,主力已经死了大半。

    不过他们还是选择抗争到底。

    他们都是土生土长的闽地人,绝不能看着郑芝龙把福建拖入万劫不复的地步。

    渐渐的联军中有人翻过了院墙,进入了郑芝龙府中。

    他们和郑芝龙的嫡系军士兵展开了近身肉搏。

    在这么近的距离火器无法发挥出威力,双方都是靠着手中兵刃。

    刀剑相击发出声声脆响,没有任何一方想要退让,这是一场你死我活谁也输不起的战斗。

    

第四百六十七章 豪格多尔衮决裂

    清理完了内部隐患,郑芝龙终于能够毫无顾忌的指挥这支郑家军了。

    经过这么一闹,郑芝龙终于下定决心捅破那层窗户纸,和朝廷彻底决裂。

    既然要出兵,一应事宜都得准备妥当。

    郑芝龙决定兵分两路,一路从陆路进军,另一路从海路出发。

    陆路的大军取道汀州,攻打赣州。

    海路的水师则继续攻打浙江,只不过这一次不用再做任何掩饰。

    郑家的家底是十分雄厚的,受益于海贸带来的丰厚利润,他们养得起最精锐的军队。

    这支军队的精锐程度远远超过一般的官军,是郑芝龙的王牌。

    遍观天下,怕是也只有神策军和八旗军能够与之相比。

    郑芝龙十分确信他的出手能够彻底改变战场局势。

    除了江西的袁继咸,另一支明军也在往赣州靠近。

    那就是黄德功。

    湖广诸军中、李过、高一功不能轻动,金声桓、马进忠负责制衡其部也不可轻动。四川的文安之,山东的高杰、秦拱明就更不必说了。

    黄德功统率的军队负责镇守南直隶,算是当今为数不多可以调动的机动兵力了。

    总体来说,南直隶有周遭的布政司拱卫,不会遭到什么太大的劫难。

    若南直隶都直面危险,那怕是大明已经风雨飘摇,随时可能灭国了。

    朱慈烺调黄德功增援江西战场,体现出了他的自信。

    而自信来源于实力。

    大明已经不是一年前的大明了。

    山东大捷、四川大捷、湖广大捷,一场场的胜利令官兵们的自信心极大增加。如今不管是硬实力还是软实力,明军都要强于清军。

    朱慈烺是不相信清军有可能突破山东防线,直接威胁南京的。

    他之所以派出黄德功便是想要彻底解决郑芝龙这个隐患。

    明军迟迟不能北伐就是因为有郑芝龙这个隐患在。消除掉这个隐患,明军就能毫无顾忌的北上收复失地。

    而这一点黄德功自然很清楚。

    他接到天子密旨,要其犁庭扫穴,除恶务尽。

    从这道旨意来看,天子是对郑芝龙下了狠心了。

    在天子眼中大明只有属于朝廷的官军,而没有什么郑家军。

    十一月初九,黄德功部抵达赣州。

    此前他已经去信给袁继咸提前通气,是以袁继咸并没有感到惊讶。

    事实上能够有一支主力军队增援,袁继咸是感到很欣慰的。

    毕竟以一己之力对抗桂王、郑芝龙两股势力,多少还是有些压力。

    而黄德功来了后情况就完全不同了。

    他和黄德功可以一人负责一边,排兵布阵起来就能游刃有余的多。

    在黄德功休息了一夜后,袁继咸和黄德功进行了第一次磋商。

    这次磋商并没有聊到很具体的东西,但至少对双方的责任进行了初步的分配。

    那就是袁继咸对抗桂王叛军,黄德功与郑芝龙叛军死磕。

    之所以做出这样的决定,当然是因为郑芝龙叛军的实力更胜一筹。

    而袁继咸统领的都是新军,作战经验有所欠缺。为了以防万一,还是让经验更为丰富的黄德功去啃这块难啃的骨头好。

    对于这个决定,黄德功欣然接受。

    事实上他现在急于打几场硬仗证明自己的实力。

    一直以来黄德功认为自己不比高杰差。

    可高杰的运气实在是好,天子把北伐的机会交给了他,高杰也不负圣望将河南、北直隶搅得天翻地覆。

    黄德功急于追赶上高杰的身位,但苦于没有好的机会只能去等。

    如今他终于等到了机会,怎会拒绝

    抛开郑芝龙其人不谈,郑家军的实力是毋庸置疑的。

    福建也越来越像当年的辽镇,成为了朝廷和天子的心腹大患。

    之前郑芝龙一直有所掩饰,现在终于把狐狸尾巴露了出来,黄德功便要替天子彻底解除这个心结。

    既然双方对各自任务做了分配,工作的重心自然有所偏移。

    袁继咸负责西边战场,而黄德功则需要守好江西的东大门。

    双方各司其职,也算是完美。

    而此刻南京紫禁城中,朱慈烺得到了一个十分重要的情报,那就是豪格忍不住对多尔衮发难了。

    经过一番精心的部署,支持豪格的满清贵族在朝会上公然质疑指责多尔衮,认为清军接连吃了败仗,多尔衮负有不可推卸的责任。

    一石激起千层浪,弹劾多尔衮的人不计其数。

    若只有一两人多尔衮还能应付,可这厢却是十好几人同时发难。

    这些都是满清贵族,多尔衮又不能将其全杀了,只能暂且忍下。

    但多尔衮岂是好欺负的,在经过片刻的忍耐后他立即指使范文程弹劾豪格谋反。

    不得不说历朝历代,谋反都是大杀器。

    只要扣上了这顶帽子,被弹劾之人就将处于绝对的下风之中。

    不过豪格显然早有准备,他并没有惊慌失措,而是指责多尔衮是在捕风捉影刻意构陷。

    值得一提的是,一直在朝堂之上默然无言的代善发声了。

    他公然替豪格辩解,算是站了豪格这队。

    代善的发声显然出乎多尔衮的意料。

    他实在难以理解,这个老不死的东西怎么会和豪格走到一起去。

    这样一来问题就有些棘手了。

    对付一个豪格多尔衮是没有什么问题的。但要加上一个代善,双方就是旗鼓相当了。

    豪格算是正蓝旗旗主,至于正红、镶红旗都是老代善在打理。

    二人若是结盟,则八旗之中占了三旗。

    多尔衮三兄弟能够实际控制的也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