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3C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振南明-第238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这些人是怎么突破重重险阻来救自己的

    “将军,此事说来话长,待属下慢慢再给您解释。现在您还是赶快跟我们走吧此地不宜久留”

    郑鸿逵心中却是激动不已。他当然不甘心一辈子都被幽禁在这狭小的院子里。

    他攥紧拳头道:“好,我们这便走”

    一众人等簇拥着郑鸿逵出了院子。院外马匹早已备好,他们纷纷翻身上马打马扬鞭绝尘而去。

    方向嘛自然不用说,直朝码头而去。

    数百骑穿街过巷自然引得无数注意。

    可是城中百姓并没有多说什么。

    这个世道多说多错,少说少错,不说不错。

    说的越多越是和自己过意不去。

    重获自由郑鸿逵心中却是欣喜不已。

    他拼命抽着马鞭,生怕胯下畜生跑的太慢,被郑芝龙派来的追兵追上。

    及至他们赶到码头看到早已停在那里的船只,郑鸿逵这才长松了一口气。

    “将军事不宜迟,还请快快上船吧。”

    郑鸿逵点了点头轻道了一声好,这便快步朝跳板走去。

    他熟练的踩着跳板来到船上,一众士兵也纷纷上船。

    待所有人上了船他们便解开绑在木桩上的缆绳,张开船帆离港而去。

    见船只越行越远,朝大海深处而去,郑鸿逵再也难掩心中的激动,狂吼了出来。

    “哈哈哈,老子逃出来了”

    郑鸿逵心情大好,主动问起这些营救他的士兵经过。

    原来这些都是反对郑芝龙暗通东虏拥护桂王的人。

    他们一直敢怒不敢言,在得知郑鸿逵因反对郑芝龙起兵被幽禁后再也忍受不了,决定营救郑鸿逵。

    经过一番周密的筹划他们突然发难,将郑鸿逵救了出来。

    按照计划他们会从海上出逃,这样逃跑的速度最快。

    他们马不停蹄的赶往码头随后上船出海。整个过程十分流畅,绝不拖泥带水。

    只是郑鸿逵还有一点不明,他们这样逃走去哪里落脚呢

    毕竟郑芝龙已经举兵造反,在朝廷那里已经被视作叛贼。

    他们这些郑氏族人早已被打上浓厚的印迹,要想洗刷自己身上的嫌疑并不容易啊。

    这些士兵显然没有什么主意,只想着走一步算一步,实在不行就还去干老本行做海寇。

    郑鸿逵却是不想再做海寇了。他思前想后觉得唯有前去投靠侄儿郑森才是出路。

    如今他这个宝贝侄儿可是天子眼前的红人,担任登莱水师统领一职,主持浙江平倭事宜。

    郑鸿逵和侄儿的关系很好,若是前去投奔郑森想必他一定不会拒绝。

    思定之后郑鸿逵立即下令往浙江方面行进。

    这些士兵都是缺乏主意的,现在有了主心骨怎会拒绝

    他们一想到还能前去投奔少主个个欢欣鼓舞。

    这真是天无绝人之路啊。

    大海深处海水是黑色的。

    郑鸿逵站在甲板上眯着眼睛远眺,除了泛着波光的海面再也看不到什么别的东西。

    甚至连一处岛礁都没有。

    他们正好赶上顺风,船帆全部升起拉满后航速极快,如今已经远离了南安。

    郑鸿逵相信即便兄长派人来追也不可能追的上他了。

    根据郑鸿逵的经验,用不了几日他们就能来到浙江沿海。

    只是他不知道该去何处找他那个宝贝侄儿。

    毕竟浙江沿海的府县实在是太多了,可供水师驻扎的良港也不少。

    郑鸿逵倒是听说他那宝贝侄儿统领的水师在宁波海域大破郑三虎,收复了九山岛。可现在郑森在不在宁波就不好说了。也许他已经转战别处了呢

    不过郑鸿逵还是决定先去宁波碰碰运气。

    这是如今他掌握的唯一讯息,宁可信其有不可信其无。

    出海这几日郑鸿逵的心情渐渐平复了下来。他在努力思考和侄儿见面后该说的话。

    自家侄儿已经不再是那个只会托荫在父亲羽翼下的雏儿了。

    恰恰相反郑森现在是一只展翅翱翔的雄鹰,渴望建功立业一展宏图。

    郑鸿逵当然知道郑森选择了为朝廷效忠,此去他便要给侄儿提供有用的信息。

    

第四百七十二章 叔侄重逢

    可当郑鸿逵的座船来到宁波海域后,他发觉气氛有些不对。

    破碎的木板,漂浮的尸体,到处都是大战过后的痕迹。

    很显然这里刚刚经历了一场惨烈的战斗,而能和朝廷水师大战的对象屈指可数。尽管郑鸿逵不愿意相信,但他也清楚多半是郑芝龙派出的水师来到了宁波。

    至于说孰胜孰负郑鸿逵当然还不清楚。他决定冒险再往前看看。

    当座船越来越靠近宁波水寨时,终于收到了来自宁波水寨的警告。几艘小船驶出水寨,将郑鸿逵的坐船围在中央。

    其中一艘小船上的士兵发声质问道:“此乃水寨重地,何人敢擅闯。”

    郑鸿逵连忙解释道:“吾乃郑鸿逵,此来为的是找寻你家将军。”

    那士兵一听来人是闽地口音,又姓郑不由得警惕了起来。

    “你们是叛军想要投降”

    “嘶,不会是诈降吧”

    郑鸿逵见误会渐深,只得拱手道:“要不这样可好,我随你们进水寨,待见过了你家将军一切自然就明白了。”

    那些士兵显然有些犹豫。

    万一这厮是叛军派来诈降的细作呢这不是让他得逞了吗

    “这样吧,我们解除全部武装,任由你们处置。这样可好”

    郑鸿逵叹了一声,做出了最大的让步。

    “这还差不多。”那士兵点了点头,吩咐道:“把他们的刀剑都收了,让他们下船乘小船。”

    在弄清楚事情的真相前郑鸿逵的座船是肯定不能进入宁波水寨的,水师官兵们决定用小船将其摆渡。

    这样慢是慢了一点,但十分保险。

    郑鸿逵十分的配合,倒是追随他的那些闽地士兵有些不爽。

    不过不爽也没有办法,人在屋檐下,不得不低头。

    就这样他们全部进入了水寨。

    郑鸿逵被人直接带去了水寨的中心地带,郑成功居住的地方。

    一番通报后郑鸿逵直接被带入屋内。

    郑成功原本正襟危坐,准备气势威严的审问来人。但见是叔父直是一愣。

    “森儿”

    郑鸿逵眼眶一红喊出了声。

    “四叔”

    郑成功亦上前几步和郑鸿逵抱在了一起。

    “四叔,你怎么来了”

    “哎,此事说来话长,容我慢慢解释吧。”

    郑鸿逵苦笑一声,拉着郑成功坐下。

    他呷了一口茶,便将自己如何反对郑芝龙起兵,如何遭其软禁又如何逃出的经过与郑成功一一说明。

    郑成功听罢,无奈道:“父亲真是糊涂啊。”

    “森儿啊,四叔已经尽了最大的努力,可你父亲他一意孤行,我也没有办法啊。”

    郑成功点了点头道:“侄儿晓得的,此事不怪四叔。”

    稍顿了一顿,他继而接道:“对了四叔,你这次带来了多少人”

    郑鸿逵闻言老脸一红道:“不过是几百人。”

    郑成功听到这里内心也是有些失望的。原本他以为郑鸿逵能够分化郑家中相当一部分人,拉出一支颇有实力的军队。可现在看来他这个四叔也只是勉强逃离了福建,并没有带来多少军队。

    不过他还是安慰道:“四叔莫要担心,既然已经逃出来了就是好事。你且在水寨之中好生休息,看侄儿我如何破敌。”

    “如此甚好。”

    事到如今郑鸿逵也没啥好多插话的了,便安安静静的看着侄儿如何御敌吧。

    “四叔一路舟车劳顿,不妨先下去休息。有什么需要尽管跟侄儿说。”

    郑成功和声说道。

    “如此也好。”

    郑鸿逵也确实有些乏了,遂颔首点头。

    “来人呐,送这位将军下去休息。”

    郑成功一声吩咐,立刻有一名亲兵进入屋内领着郑鸿逵离开了。

    郑鸿逵离开后,郑成功清了清嗓子道:“出来吧。”

    原来内间之中还藏着一人,乃是郑成功的心腹谋士,名叫杜沐。

    “这件事你怎么看”

    郑成功不咸不淡的问道。

    “启禀东翁,某觉得此事有些蹊跷。”

    杜沐小心翼翼的思忖着措辞,顿了顿道:“这位郑将军来的时间实在是太巧了。叛军刚刚战败他就突然出现,实在是让人怀疑啊。”

    郑成功不由得皱眉。

    虽然杜沐没有明说,但听那意思分明就是在说郑鸿逵是叛军派来的奸细。

    他当然不愿意相信这是事实。可有些事情不是他想怎样就怎样的。

    就跟他不希望父亲起兵造反一样,可是父亲不是照样举兵了吗

    他当然也不愿意相信四叔是奸细,可万一

    郑成功不敢再想,闭上了眼睛。

    “东翁若是不放心,可以试上一试。”

    见郑成功十分为难,杜沐献策道。

    “哦如何试”

    郑成功睁开眼催问道。

    “请东翁附耳过来。”

    郑成功便耐着性子走到杜沐身边。

    杜沐凑到郑成功耳边,压低声音道:“这样,再这样”

    郑成功听得频频点头。

    不得不说杜沐是一个难得的谋士。他出的主意都很实用。

    “就按照你说的办吧。”

    郑成功当然也不希望四叔是叛军派来的奸细。但他现在是朝廷水师的统帅,一切当以大局为重,绝对不能把全军士兵置于险境。

    若能通过此法证明叔父不是奸细自然是最好,如若不然郑成功也只能大义灭亲了。

    郑鸿逵被安置在一间干净的屋子住下。

    屋子里一应俱全,郑鸿逵命人先烧了一桶热水准备好好泡一泡解解乏。

    他这一路走来殊为不易,现在想起来过程实在太过梦幻。

    既然逃出来了自然要有所作用。他虽然年纪大了,但作战经验还是很丰富的。

    若是侄儿愿意,他可以帮着操练朝廷的水师官兵。

    可就怕侄儿不愿意啊。

    毕竟他现在的身份十分敏感,侄儿若是怕惹上闲话多半会和自己拉开距离。

    这么做也是没有任何问题的。大明朝的御史言官个个都不是省油的灯。他们有风闻奏事的权力。子虚乌有的事情都能被他们说的有鼻子有眼,何况本就敏感的事情呢。

    郑鸿逵也不希望因为自己影响到侄儿的前程。毕竟侄儿是郑家最后的希望了。

    

第四百七十三章 疲军之计

    在江西与福建的边界地带,赣州汀州交汇处黄得功部和郑芝龙叛军屡起摩擦。

    虽然只是小规模的,但双方厮杀的甚是惨烈,分明是要争出个你死我活。

    黄得功部实力雄厚,但郑芝龙也不是吃素的。

    双方斗得你来我往不分上下。

    但双方亦很有默契,那就是并没有展开大规模的火并,始终处于试探阶段。

    郑芝龙的陆军基本都是步兵,而且是重步兵。所有步兵皆身披重甲,谓之铁甲军。

    要打造这样一支铁甲军需要耗费不菲银两。

    若是寻常人等自然是无法承担。可是郑芝龙富可敌国,光是每年海税进项就有千万两,负担这样一支铁甲军并没有太大的问题。

    重步兵强固然很强,但缺点也很明显,那就是机动性极差。

    若是遇到别人不和你打,只能跳脚骂娘低头吃灰。

    尤其是遇到骑兵这种劣势会被无限放大。

    郑芝龙之所以不养骑兵倒不是他养不起,而是闵地不适合养马。莫说闵地便是整个南方都不适合养马。

    广西的土马是矮种马,做驼运是比较适合的,但要骑着上阵杀敌就有些说笑了。

    而要想买马困难极大。

    北边倒是产马,可现在是乱世。各个有实力的军阀都想囤积骑兵,战马自己用都不够,怎么会卖给你。

    郑芝龙出再多的钱也买不到。

    所以郑芝龙索性放弃了养骑兵的想法,专心训练步兵。

    在他看来把步兵训练到极致也是相当厉害的。

    黄得功在进行了一番试探后也发现了此点。

    他派骑兵不断袭扰郑芝龙的大营。

    每次他都是派人从不同方向杀出,占了便宜就走绝不恋战。

    郑芝龙被袭扰的苦不堪言,却也没有什么太好的应对办法。

    最可恨的是黄得功还会派人进行夜袭。

    郑芝龙铁甲军中的大部分人都在熟睡,忽然听到喊杀震天惊慌之中从床上翻起,穿戴好甲胄佩刀冲出去。

    可等他们列阵迎敌时却发现敌军早就跑了。

    这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