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3C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振南明-第260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张肯堂态度如此坚决郑成功也不好反对,只得抱拳道:“巡抚大人请讲。”

    “前几日圣上派来钦使传旨于我,问询我重设东江镇的意见。本抚并没有立即答复钦使,便是想要问问你怎么看。”

    听到东江镇三个字郑成功的瞳孔不由得放大了。

    重设东江镇

    圣天子的想法真是让人捉摸不透啊

    

第五百一十六章 插着大明军旗的地方便是大明

    郑成功对东江镇三个字当然不陌生。

    事实上他十分推崇当年首开东江镇的毛文龙。

    天启年间辽东正面战场上东虏屡占优势,明军节节败退。

    正当所有人都一筹莫展时毛文龙站了出来。

    他以皮岛等岛屿为根基,迁移沿海渔民到岛上居住,把他们发展成了抗虏士兵。

    朝廷对东江镇的补给不是很上心,加之运粮难度很大只能走海运,运到东江镇的粮食根本不够吃。

    无奈之下毛文龙只能自己想办法。

    毛文龙的办法就是从鞑子那里抢夺。

    你不是喜欢攻城略地吗那我便在你攻城略地的时候袭扰你的后方。

    东江镇全盛之时甲兵十余万,势力覆盖整个辽东沿海。

    每次东虏主动出击的时候毛文龙都会率部乘船登陆,杀鞑子一个始料未及。

    鞑子即便再能打也分身乏术,不可能同时应对两个劲敌。

    加之毛文龙时机挑的很准,每次都是鞑子倾巢而出时候杀出。

    譬如奇袭萨尔浒,把鞑子老巢一锅端,一时振奋了明军士气。

    鞑子被毛文龙的游击战术搅的心情烦躁,恨不得将毛文龙食肉剥皮。

    可毛文龙打完就跑根本不给鞑子复仇的机会。

    鞑子虽然骑兵无敌,可海战却不在行。

    毛文龙率部退回了岛上他们只能望洋兴叹。

    可他们又不甘心止于此,便想出了离间计。

    他们知道当时的蓟辽总督袁崇焕看毛文龙不顺眼,便想方设法制造矛盾,甚至放出了毛文龙和后金暗中接洽的谣言。

    明眼人都能看出这个谣言极为荒谬。

    毛文龙拼命搞事情找后金的麻烦,怎么可能暗中和他们接洽这不是自己打自己的脸吗

    偏偏袁崇焕就信了。

    他还约见毛文龙假传圣旨用尚方宝剑斩了这位东江镇的总兵。

    一时间朝野哗然。

    连崇祯皇帝都惊呆了。

    毛文龙再怎么说也是一镇总兵,袁崇焕虽然是总督也不应该直接动用尚方宝剑斩了他。

    而且这口黑锅还要崇祯皇帝来背。

    崇祯皇帝当时恨不得将袁崇焕逮拿进京痛骂他一顿。

    但考虑到当时辽东的局势,他只能隐忍不发。

    但此时崇祯皇帝已经不再相信袁崇焕五年平辽的鬼话。连手下大将都能擅杀,如此暴戾寡恩有谁会替你卖命

    可惜东江镇一片大好形势毁于一旦。

    毛文龙死后他的部下、义子争权夺位内讧不断。没有一个一锤定音的人站出来让所有人停住争斗。

    内讧愈演愈烈,最终降金的降金,孤守的孤守。

    东江镇一盘散沙,再难对东虏构成威胁。

    在这种情况下东虏以及皇太极再无顾忌,可以肆无忌惮的冲击辽镇诸城,肆无忌惮的破口劫掠。

    而袁崇焕的关宁铁骑除了躲在城里看戏什么也不敢做。

    毛文龙死后大明的优势荡然无存。可以说至此明军最后一个法宝也失去了,完全处于被动挨打的状态。

    八旗军想怎么打从哪里打什么时候打都可以,明军完全无可奈何。

    要想完成绝地翻盘崇祯皇帝只能寄希望于袁崇焕突然开窍。可是事实上却是袁崇焕到死都没有开窍,不过是一个只会纸上谈兵的鼠辈罢了。

    之后的事就不用说了,崇祯无力解决内忧外患最终自杀殉国。

    表面上看崇祯皇帝是因李自成而死,但实际上却是因为鞑子。

    正是因为在与鞑子的交锋中屡屡处于下风,长年征辽饷导致农民起义不断。

    如果毛文龙没有死,东江镇就不会分崩离析。

    如果东江镇不分崩离析,大明的形式就不会那么坏,崇祯皇帝或许就不会死。

    可是历史没有如果。

    郑成功也只能慨叹一番了。

    现在重要的不是那些历史,而是东江镇的未来。

    天子要复设东江镇,那么东江镇的范围怎么划定兵力怎么布置谁来做这个总兵

    这些都是问题。

    而在郑成功看来最首要的问题便是如今鞑子控制了北直隶以及全部辽东土地。这其中便包括了曾经的东江镇诸岛。

    要想把兵员输送到故地复镇谈何容易。

    虽说原先的东江镇也受登莱方面节制,但毕竟是两个军镇,要是从登莱浮海前往东江,补给绝对是个大问题。

    见郑成功一脸茫然,传旨之人笑道:“陛下说了具体的方案要郑将军来想,不过陛下觉得东江镇没必要选在故址。哪里插着大明的军旗哪里就可以设为东江。”

    听闻此言郑成功不由得眼前一亮。

    “多谢钦使赐教。”

    郑成功抱拳道。

    如果圣上不苛求在故地复镇那事情就好办许多了。

    眼下鞑子的重心在关内不是关外,把东江镇设到山海关之外有什么意义

    如果把东江镇设在靠近北直隶海域不是更有针对性吗

    恍然间郑成功已经有了思路。

    其实有时往往就是一个念头的事情。

    把问题想明白了就什么都通了。

    怕就怕想不明白还在那里较劲,那就真的陷入死循环了。

    “陛下可说要臣何时做出计划”

    “陛下说不着急,要郑将军安心做事。”

    “臣领旨”

    此时此刻郑成功十分激动,他觉得自己有很多事情可以做。

    郑成功对于海事十分熟悉,他可以充分的利用此点来做文章。

    而圣天子给了他充足的时间。

    他一定要想出一个完美的计划完美的方案来报答圣天子的知遇之恩。

    近日南京城迎来了一件大事。

    桂王朱由榔被押解入城。

    作为一名谋反逆犯,朱由榔当然不再是那个高高在上的桂王,而是一个阶下囚。

    他站在囚车之中入城时所有的百姓都在向他投掷烂菜叶。

    因为他们对当今天子太爱戴了。

    正是当今天子让他们过上了好日子,让他们吃饱穿暖。

    而这个桂王竟然想要造天子的反,这不是等于砸众人的饭碗吗

    断人钱财如杀人父母。此时此刻南京城中所有百姓都对朱由榔恨之入骨。

    朱由榔神情有些木然,任由烂菜叶砸在他的脸上也不去躲闪。

    

第五百一十七章 朕想听听你的意见

    朱由榔被押入南京后暂时关押在诏狱中。

    毕竟他身份特殊,乃是天潢贵胄。在被废除王爵之前他就是大明的亲藩大王。这是不争的事实。

    所以应天府没有资格关押他,刑部也没有资格关押他。思来想去也只有锦衣卫有资格羁押一名亲王了。

    毕竟锦衣卫直接对天子负责,不需要受到太多的约束。

    不过锦衣卫也没有立即对朱由榔审问。

    他们审讯犯人的手段很多,有的是办法让人犯开口。

    但还是那个问题,朱由榔的身份特殊,在天子开口之前他们做任何事都是错的。

    锦衣卫指挥使赵信虽然是天子的心腹,却也不想在这种事情上犯忌讳。

    君心难测。万一因为这件事情天子对他动怒,那就太不值了。

    当然对于朱由榔的结局众人已经有了一个基本的认知。如今就等天子一句话了。

    而与此同时处在深宫之中的朱慈烺也是愁眉紧锁。

    桂王这件事着实有些棘手。

    他虽然是犯了谋逆大罪,但毕竟是朱慈烺的堂叔。

    若朱慈烺直接将朱由榔杀了难免会给人嚼舌根的机会说他刻薄寡恩。

    但若是不杀朱由榔问题就更复杂了。

    纵观历史岂有谋反之人不死的道理。

    若是朱由榔不死岂不是告诉那些野心勃勃的人即便的谋反失败也不会有生命之忧,那岂不是助长了歪风邪气

    朱慈烺陷入了两难的境地。

    偏偏这种事情他还没法和臣子商议,毕竟说到底这是皇家的家务事。

    想的实在心烦朱慈烺索性不再去想,而是决定去看看皇后和太子。

    每当他心烦意乱时看到桐棠和垣儿总会心情转好。尤其是太子,现在已经会咿呀学语了。

    虽然还不会叫父皇,但那憨态可掬的样子真叫人疼爱不已。

    这是朱慈烺的第一个孩子,意义非比寻常。

    他从出生就注定了将来要继承皇位,继承祖宗的江山社稷。

    所以朱慈烺对其极为看重。

    到了坤宁宫前朱慈烺示意不要声张,轻步走入宫中。

    临到正殿前皇后还没有发现。朱慈烺遂决定给她个惊喜。

    他缓步踱入殿内,不发声响的来到皇后身后,然后轻轻的在桐棠背上拍了一下。

    皇后此刻正在绣花,被这一拍吓了一跳惊呼出声。

    她还寻思是谁敢这么大胆时,转头一瞧见是朱慈烺噗嗤一声笑了出来。

    “陛下怎么来了,也不知会臣妾一声。”

    朱慈烺笑道:“朕想给皇后一个惊喜。”

    桐棠蹙眉道:“惊倒是惊了,喜可没见着。”

    朱慈烺咳嗽一声道:“算是朕做的不对。皇后便罚朕好了。”

    难得朱慈烺主动跟她开玩笑,桐棠便笑道:“那陛下就帮臣妾做女红吧。”

    “女红”

    朱慈烺简直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

    哪有堂堂一国之君在殿里做女红绣花的。这要是传扬出去还不是叫满朝文武笑掉大牙

    “不行,这个绝对不行。”

    朱慈烺连连摆手道。

    “陛下方才可说了让臣妾罚您。现在臣妾说了,陛下又不认罚”

    “唔”

    朱慈烺一时无言以对。

    他确实是这么说的,现在反悔确实有些不妥。

    “陛下君无戏言”

    桐棠都快笑的眯上眼了。

    “好吧,朕便替你绣一回。不过就这一次。”

    朱慈烺坐了下来一手拿起撑子一手捻针。

    不过由于实在没有经验一时不知道该如何下手。

    桐棠见状连忙上前指点道:“陛下要这样运针布线。”

    桐棠亲自上前示范,朱慈烺便由着她来,在一旁仔细的观察。

    老实说他从来没有对女红关注过,想不到看起来简单的绣花里面还有这么多的门道。这还真是事事皆学问。

    “陛下要不要来试试”

    桐棠觉得示范的差不多了,冲朱慈烺莞尔笑道。

    朱慈烺咳嗽了一声道:“算了算了,朕不是做女红的料。”

    “陛下既然来了就多待一些时间,来人呐,把太子抱来。”

    皇后朗声吩咐道。

    过了不多时奶妈便将太子朱和垣从偏殿抱来。

    小太子刚刚睡醒,精力十分旺盛。见到朱慈烺后更是兴奋的挥舞着小手臂,咿咿呀呀的叫着。

    “哥儿乖,叫父皇。”

    朱慈烺走上前去,从奶妈手中接过朱和垣,慈爱的在他的额头上亲吻了一记。

    而朱和垣仍然咿咿呀呀个不停,就是念不出父皇两个字。

    朱慈烺略微有些遗憾。

    身为人父他当然希望自己的儿子早些叫他父亲,身为人君他更希望他的继承人天资聪颖,早慧先知。

    “垣儿还小,陛下太过心急了。”

    桐棠好言安慰道:“再过几个月,垣儿准会叫父皇了。”

    朱慈烺释然一笑道:“哈哈,还是皇后懂朕。”

    朱慈烺又抱着朱和垣逗弄了好一阵,惹得小太子咯咯直笑。对他来说这是难得的时光。

    作为皇帝他必须表现出冷酷肃然的一面,以此显示人君的威严。

    也只有在家人面前他可以稍稍放松下来,尽享天伦之乐。

    “陛下,该给垣儿喂奶了。”

    见朱慈烺抱着小太子爱不释手,一刻也不想放下,皇后在一旁提醒道。

    “哦。”

    朱慈烺轻应了一声,依依不舍的把朱和垣交给了奶妈。

    “退下吧。”

    朱慈烺沉声吩咐了一句,又恢复到那个英明神武的君王身份。

    “陛下来臣妾这里不光是为了看臣妾和垣儿吧”

    奶妈走后皇后柔声道。

    “还是皇后懂朕。”

    朱慈烺慨然一叹道:“桂王的事情皇后应该都知道了,朕现在就在发愁,该如何处置他。”

    朱慈烺心中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