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可他作为一军主帅只能硬着头皮指挥作战。
“把炮口转向南城城门”
犹豫再三尚可喜还是做出了决定。
他的亲兵倒抽了一口凉气。
“王爷,您这是要”
“废话什么,本王的话听不懂吗”
尚可喜狠狠瞪了亲兵一眼。
他如今正在气头之上,想不到自己的亲兵都敢质疑他。
亲兵被尚可喜那吃人的眼神吓了一跳,连忙传令去了。
汉中城头上的火炮很笨重,要想将其调转方向并不容易。
但城头的清军毕竟数量很多,费了九牛二虎之力总算把炮口对准了南城内城门。
如今城中的明军和清军杀的难解难分,此时放炮自然难分敌我。
尚可喜很显然已经放弃了堵在南城内城门间的这些清军。
炮手的神情十分凝重。
城下的这些士兵中有很多都是他们熟悉的袍泽。这一炮下去,别管是明军还是清军士兵都得粉身碎骨。
但他们必须得这么做。
其一这是尚可喜下达的军令。
其二若是在袍泽和自己之间选择一个死亡对象的话,他们情愿选择袍泽。
若是不能及时镇压城中的这股明军,汉中城破他们一个都活不了。
死道友不死贫道,这怨不得他们。
在第一波先锋从地道冲入汉中城后,清军便发现了地道出口,直接填土进行了封堵。
第二批明军士兵临到出口时发现了这一点,不得不原路返回退了出来。
这自然在李定国的意料之中。
他也没指望能够把几万人全部输送进汉中城。
若是他真的能做到这点,那只能证明尚可喜是一头蠢猪。
但很显然尚可喜不是。
他及时作出了应对,封堵了地道的出口。
但李定国相信潜入汉中的士兵足够给鞑子造成麻烦。
即便他们不能完成既定的目标,直接打开城门也可以分散鞑子的注意力,给正面战场的友军创造机会。
李定国并不是一个贪功之人。
只要最终能够拿下汉中,谁的功劳大一些小一些他根本就不在乎。
这是北伐的第一战也是最关键的一战,必须取胜给朝廷给百姓信心。
第五百三十二章 汉中破,尚可喜亡
炮声震震,南城内城门前出现大量死伤。
炮弹自然无法区分敌我,故而被炸死的人中既有明军士兵也有清军士兵。
尚可喜为了阻止明军打开城门可谓是丧心病狂到了极点。
不断有人倒在血泊之中,一炮下去玉石俱焚。
但不得不说这一招很有效果。
尚可喜终于控制住了局面,不用担心明军打开城门了。
虽然付出的代价有些惨重却是值得的。
城头之上的明军却是越战越勇,清军应付起来愈发吃力。
尚可喜亲自督战,希望能够稳住局势。
只要能够顶住明军最凶狠的这一波攻势估计就守住了。
但不知是不是受到了炮声的刺激,明军的战斗欲望极为强烈。
清军士兵只能不断向后退去。
但城墙之上的空间总共只有这么一点,你退一分别人就会前进一分。
渐渐的尚可喜发现城头上的明军数量已经不比清军少了。
这种情况下不得不进行惨烈的肉搏战。
双方持刀互捅,没过多久就都变成了血人。
这种情况下根本没有任何战术可言,谁的心更狠,手段更毒谁就能活下来。
被扑倒的士兵是绝望的,无论是清军还是明军的。
因为他们知道自己再难站起来。
他们会被一双双脚生生踩死,踩成肉泥。
那些手中钢刀被打掉的士兵便用拳头砸,用牙咬。
他们使尽一切手段为的就是能够在这场肉搏战中存活下来。
但结果却是极为残酷的。
不时有些倒下不时有人死去。
饶是经验再丰富的战士也无法保证能够一定活命。
尚可喜渐渐感受到了恐惧,那是发自心底的恐惧。
万一守不住了怎么办他第一次认真的考虑这个问题。
明军的攻势一波强过一波,清军不断后退。
再退下去就要被挤下城墙了。
“杀”
尚可喜带头大喝一声。
他拔刀出鞘,怒目圆睁。
光看这样子确实十分吓人,可实际效果却着实不怎么样。
明军当然不会被他吓到。至于清军士兵寒心的居多,也不怎么想拼命了。
尚可喜见状直是气的吐血。
怎么会这样为什么会变成这个样子
虽然军队没有倒戈,但尚可喜已经闻出了一股不太对的味道。
他连忙在亲兵的护卫下奔下马道。
事实证明尚可喜的直觉是正确的。
就在他逃下城头后不久,所有清军士兵纷纷丢下兵刃投降。
明军顺利的接管了四处城头,并打开城门放主力军入城。
当尚可喜知道城门被打开后知道大势已去遂引颈自杀。他的亲兵们也纷纷自杀殉主。
李定国率部入城,将投降的清军士兵全部捆绑起来关押起来。
这些士兵都是当年追随尚可喜的辽东兵,虽然都是汉人可早已经奴化。
他自认为没有留着这些士兵的必要。不过既然北伐路上还需要一些拉大车的苦力,便先暂且把他们充做其用吧。
反正山道艰难,拉大车的苦力最终都会活活累死,就当是让他们在死前为明军北伐出出力吧。
汉中城破的消息传到了北山隘口,刘芳亮不由得大喜。
他的袍泽弟兄们果然没有让他失望。汉中城已经重新属于大明了
刘芳亮兴奋的挥舞着拳头,命令士兵们痛击攻打营寨的鞑子。
这些鞑兵不知道明军为何突然之间变得勇猛无比,个个惊愕不已。
攻打营寨他们本就是弱势的一方,照这么打下去还不得被打没了
无奈之下清军只能选择退兵。
刘芳亮并没有下令追击。因为他担心清军是诈降,会设伏埋伏他。
眼下汉中大捷,他没有必要在这个节骨眼上赌。
很快捷报送往南京。
朱慈烺看过捷报激动的无以复加。
夺取汉中对收复关中的意义不言而喻。
如今这仗打赢了,意味着光复陕西又近了一步。
最为关键的是此战逼得尚可喜自杀,满清又折损了一员猛将。
路振飞就随侍在一旁,朱慈烺向他询问道:“本兵以为朕是否该命高杰也对河南发动攻势”
气势有时候是一种十分玄妙的东西。
一旦起势便再难被阻挡。而且气势是可以传染的。
原本朱慈烺是想先夺陕西再取山西,然后合兵攻打河南。
可现在看来明军完全可以两路出击,打的满清顾首不顾尾。
路振飞身为兵部尚书这种决策层面的事情不知想过了多少遍。
见天子发问,他遂恭敬答道:“回禀陛下,以臣愚见同时发兵方为上策。”
朱慈烺点了点头。
如今的形势十分有利于明军。
如果缓上一缓给了清军休整的机会那么反倒是不美了。
倒不如趁着这股气势两路出击,趁你病,要你命。
“那朕即刻便下旨命高杰出击。”
朱慈烺满是豪气的说道。
“陛下,郑成功似乎也可一用。”
“哦说下去。”
朱慈烺越发有些兴奋了。
“陛下不是命郑成功复建东江镇吗此东江镇非彼东江镇,乃是在北直隶沿海岛屿所设。据臣所知如今郑成功已经占据了十几座岛屿。如果从海上对天津卫发动攻势是完全可能的。”
路振飞十分认真的说道。
朱慈烺并没有立即表态。
郑成功的表现和大明水师的成长确实很让他欣慰,但眼下是不是攻打天津卫的时机还不好说。
如果郑成功打的早了,难以和高杰、文安之呼应,反倒是会打草惊蛇。
沉吟了良久朱慈烺沉声道:“朕以为郑成功这里还是不要轻举妄动的好。他可以率部对北直隶沿海进行袭扰,但最好不要发动总攻,尤其是对天津卫。”
“陛下是想等文安之和高杰合兵之时”
朱慈烺点了点头。
“鞑子是一定要打的,北直隶也一定会光复。但朕不希望好不容易组建起来的水师受到太严重的创害。所以朕希望以陆战为主,海战为辅。”
朱慈烺顿了一顿道:“天津卫有不少巨炮,如果贸然强攻水师战船势必会折损不少。这造制的每一艘船可都耗费了无数银两啊。”
第五百三十三章 祸不单行
至于湖广方面
朱慈烺皱了皱眉。
堵胤锡如今是湖广巡抚,麾下主要是组编不久的忠贞营以及马进忠、金声桓等原左良玉部。
从综合兵力来讲湖广是最充足的。
但是朱慈烺北伐第一个想到的却不是湖广。
这倒不是他不信任堵胤锡,而是湖广实在太重要了,可谓是牵一发而动全身。湖广乃是天下粮仓,稍有闪失则可能影响到整个局势。
但放着这么雄厚的兵力不用似乎也有些不合适。
朱慈烺思忖良久还是沉声道:“命堵胤锡提兵北上吧。”
路振飞神情一振。
“敢问陛下是哪营兵马”
“忠贞营。”
朱慈烺定定说道。
“忠贞营战力雄厚,也是时候展现一番了。”
朱慈烺当然不会派出所有的兵力,马进忠、金声桓等部就用来留守湖广吧。
“臣领旨”
路振飞恭敬道。
福无双至,祸不单行。
就在汉中失守的消息传到北京后不久,又有一个坏消息传到了多尔衮的耳边。
朝鲜对大清宣战了。
一直以来清廷都认为朝鲜是可以任意欺凌的对象,他们也确实是这么做的。
朝鲜朝中既有亲明派也有亲清派。
如今却是亲明派占了绝对的上风,这才有了对大清宣战的事情。
多尔衮不禁在想是不是之前命人去朝鲜征粮有些太过火了这才激起了朝鲜人激烈的反抗
可是现在说这些肯定是晚了,朝鲜已经宣战就不可能轻易屈服。
除非八旗铁骑将其彻底打服打怕。
若是以往多尔衮当然会这么做。可现在明廷北伐,清军需要应对的地方很多,哪里还能分兵出来攻打什么朝鲜。
多尔衮直是吃了苍蝇一样难受,他越想越气越想越恼,最终竟是一口血吐了出来昏死了过去。
王府中的奴才连忙叫人去传御医。
等到御医提着药箱匆匆忙忙的赶到睿亲王府,多尔衮已经是面色惨白。
御医费了好大的工夫才把多尔衮弄醒。
可苏醒之后的多尔衮却是满脸疲惫虚弱不堪。
御医给他开了个方子,叫府中奴才照着方子抓药,随后便恭敬退下了。
多尔衮叫人去唤范文程来,这些奴才哪里敢耽搁飞奔着去寻了。
等到范文程赶到睿亲王府已经是半个时辰之后了。
他一进多尔衮的寝殿便闻到一股浓重的药汤味道。
见到多尔衮后,范文程遂跪倒行礼。
多尔衮虚弱的抬了抬手道:“范先生请起。”
范文程起身后双手束立,恭敬站在床旁。
“本王叫先生来,实在是有重要的事情”
多尔衮说着说是连着咳嗽了几声,最后一下竟然咳出了血。
范文程大吃一惊。
记得几日前见摄政王的时候精神很好啊,怎么就过去了几日变成了这幅模样。
“王爷您慢点说。”
多尔衮苦笑道:“汉中失守,朝鲜也对我大清宣战。如今我满洲人可谓是四面皆敌。”
范文程也听说了汉中失守的消息,不过还不知道朝鲜宣战了,大吃一惊道:“王爷,朝鲜真的宣战了”
“这还能有假,他们已经下了战书”
多尔衮又咳嗽了几声:“本王现在最担心的就是辽东。辽东可是本朝龙兴之地,若是有所闪失,那后果不堪设想。”
一直以来满洲人都是把辽东当做真正的地盘,哪怕是入关之后也是如此。
这是因为他们也不知道能不能真的统一中原。
他们时刻保持警惕,万一以后真的被赶出关去至少还有一个容身之所。
范文程作为最早一批追随努尔哈赤的汉人如何不知道这点
听多尔衮这样说,他意识到多尔衮的决心动摇了。
难道说多尔衮想要放弃关内诸地,退回山海关外去
范文程越想越怕,连忙道:“王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