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3C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振南明-第78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趁着这个机会,清军对潼关发起了总攻。

    八旗汉军推着攻城用的坚固盾车冲在最前,满八旗、孔有德、耿仲明部汉军则跟在后面。

    从看到红衣大炮的那刻起,李自成的心就凉了半截。

    这玩意的威力可不一般。潼关城虽然坚固无比,但在红衣大炮的猛烈轰击下能否抗住还是两说。毕竟前不久,同样坚固的太原城便是因为被红衣大炮轰开了城墙从而告破。

    即便潼关的城墙不能被直接轰开一个缺口,但城墙上的垛口、城楼肯定是保不住的。很难想象没有垛口的掩护,城头上的儿郎们会受到怎样的威胁。

    没过多久李自成的担心便成为了现实。

    在清军的火力压制下,顺军完全无法将守城部署落在实处。

    他们纷纷抱头趴在地上,防止清军仰射的箭矢、碎裂的石块伤到自己。

    清军的红衣大炮数量很多,虽然火炮每轰击一次就得用冷水洗刷内壁来降温,但可以轮番轰击,形成不间断火力压制的效果。

    即便如此李自成也不想轻易的放弃潼关。

    因为潼关的意义是在是太重要了。

    潼关是关中的东大门,潼关若是一失,西安肯定守不住。

    清军的红衣大炮便是再多,也不可能无休止的轰击城墙吧

    加上清军千里迢迢直趋潼关,带的粮草肯定不多,现在已经过去了二十日,恐怕已经快用尽了。

    李自成决定再等等,等到清军弹尽粮绝,便是局势扭转的时候了。

    可是李自成等来的却是一个坏消息。

    另一路清军在阿济格的带领下绕过延安、榆林,直接南下扑往西安。

    原本阿济格带领八旗军以及吴三桂、尚可喜等部汉军猛攻延安、榆林,但遭到了留守的高一功、李过部的坚决抵抗,一时难以破城。

    在吴三桂的建议下,阿济格命大同总兵姜壤等明朝降将率部继续攻城以牵制高一功、李过的主力。他自己则亲率大军南下,欲取西安。

    李自成大惊。

    原本他做出的部署就是自己和刘宗敏、刘芳亮来守潼关,李过、高一功坚守陕北。这样两只军队正好能对上多铎、阿济格的大军。

    谁曾想阿济格突然分兵直取西安

    若在一般时候他也不会那么慌张,可如今不同。

    为了守卫潼关,李自成抽调了驻防西安的几乎全部主力,如今的西安就是一座彻彻底底的空城。

    别说是阿济格大军,便是随便一只杂牌军没准都能打下西安来。

    李自成一时陷入了沉默。

    对他来说,现在的处境进退维谷。

    若是放弃潼关,则关中丢失是迟早的事。若是坚守潼关,西安则会率先告破。

    如今的问题似乎变成了先丢潼关还是先丢西安

    一旦关中丢失,即便陕北尚在李过、高一功的手中也无济于事。

    南北阻隔,李自成便是想率军和李过、高一功汇合都会很困难。

    经过一番痛苦的抉择后,李自成最终决定放弃陕西。

    他只留下巫山伯马世耀领七千兵马驻防潼关,自己和刘宗敏、刘芳亮等人率领大军连夜朝西安赶去。

    

第一百五十六章 诈降献关(第二更,求订阅,求月票!)

    李自成紧赶慢赶,终于率军赶在阿济格到达之前抵达西安。

    西安城中有不少大顺朝的文武官员、将士家属,绝对不能轻易舍弃。

    他便是要撤退,也一定会带着这些亲眷一起走。

    李自成决定从西安立即撤退,经蓝田、商洛向河南转移。

    由于时间太过匆忙,他来不及派人前去通知陕北的高一功、李过这一重要决定。不过李自成相信以李过、高一功的实力,是肯定可以成功带领军队转移的。

    李自成是流寇出身,对于携带家属行军很有经验。他的经验便是把家属单独编为一个老营,将士们不能轻易与老营相见。这样军队的战斗力不会受到影响。将士们反而会因为保护家眷而奋勇战斗,流干最后一滴血。

    为了适应行军转移的需要,将士们娶得都是大脚婆娘,走远路根本没有问题。

    虽然建立大顺政权后一些将领有所腐化,娶了几房妾室,但也都是天足姑娘。再说这次大转移,李自成只许他们带上发妻,至于妾室一概不许携带。

    让李自成感到欣慰的是,老八队的弟兄们并没有因此生出任何不满情绪,即便是刘宗敏这次也没有公然反对他。

    面临困境,老兄弟们再次拧成了一股绳。

    李自成面临过比当今局势还要恶劣的情况,但也挺过来了。

    当初潼关惨败给洪承畴、孙传庭,被打的老营失散,身边只有十几个人,所有人都认为他不行了,可他就是憋着一股劲,在商洛深山中潜伏了一段时间后东山而起。

    他李自成从不信命。我命由我不由天

    如今的形势比当初可是好太多了。虽然他放弃了陕西,但却是主动放弃,兵马大部都得到了保存。如今李自成手中的军队有近十万,这还不算李过、高一功驻防在陕北的十来万兵马,以及白旺在湖广四府的八万大军。

    把这些兵马全算上,李自成手中还有近三十万人,将来完全有机会卷土重来,和清军堂堂正正的对决。

    他现在要做的就是尽可能的保留有生力量,进行战略转移。

    陕西,咱老子还会再回来的

    回望了一眼西安城,李自成暗暗发誓道。

    “将军,我们献关投降吧这潼关是无论如何守不住了”

    潼关城头,亲兵王桂川跪倒在地冲留守潼关的巫山伯马世耀叩头道:“陛下已经回师西安,肯定不会再回来了,我们仅仅凭借七千多人怎么可能抵挡鞑子大军啊。”

    现在的形势比两日前还要严峻,潼关城墙上的垛口近乎被炸平,将士们不得不冒着如蝗的羽箭守城,伤亡数量越来越大。

    虽然城墙暂时还没有被轰开,但也是迟早的事情。

    继续守下去,马世耀和这七千多顺军都得跟着潼关陪葬。

    但要让他就这么背叛李自成投降鞑子,他还真的有些难以接受。

    见马世耀开始犹豫,王桂川咬牙道:“实在不行,咱们可以先诈降,先活下来再说。到时候再找机会逃走就是了。”

    马世耀闻言眼前一亮。

    这个法子好

    正所谓兵不厌诈,诈降再复叛的情况历史上多了去了。

    远的不说,那八大王张献忠就是个中好手。

    他屡次接受朝廷招安,可每一次没过多久就会再次举起反旗,用拔吊无情来形容是再合适不过了。

    既然八大王可以这么干,为何他马世耀不行

    活下来,活下来才有报仇的机会。若是变成了一具尸体,还怎么报仇

    马世耀吞了一口吐沫,终于下定了决心。

    “好,我们便诈降”

    马世耀既已决定便不再犹豫,立刻派王桂川经由马道下城,去通知守军打开城门。这些顺军都是马世耀的嫡系,根本不作犹豫就遵照执行。

    说实在的他们早就想投降了,要不是自家将军一直撑着,城门早就被打开了。

    不过现在也不算晚。

    多铎久攻潼关不下,心中十分烦躁。

    便在这时他突然看到潼关的城门大开,惊讶的长大了嘴巴。

    “恭喜王爷,贺喜王爷,守军畏惧王爷虎威,献关投降了”

    孔有德见状立即抓住机会吹捧道:“这真是天大的喜事啊,大军不必再在攻城中受到折损了。”

    “恩。”

    多铎嗯了一声,心中十分欢喜。

    满洲人口稀薄,八旗军的每一个人都很珍贵,死一个少一个。

    能够兵不血刃的拿下潼关自然是好事。

    耿仲明见孔有德拍起马屁也不甘示弱,媚笑着凑到多铎面前道:“奴才觉得是上天在保佑王爷,不然为何王爷此次西征,一路所向披靡”

    多铎哈哈大笑道:“怀顺王说的有点意思,来啊,随本王入城”

    “王爷且慢”

    孔有德急忙道:“虽说王爷洪福齐天,但奴才怕这其中有诈,不妨令城中守军全部出城受降”

    孔有德的这个建议立刻得到了多铎的采纳。

    汉人诡计多端,诈降的情况很普遍。这次他们突然投降,确实不可不防。

    “恩,就依照恭顺王说的办吧。”

    只要城中守军全部出城受降,就绝对耍不了什么花招。他们若是想要发难,多铎麾下的大军可以立即屠光他们。

    多铎派人将受降条件告诉了马世耀,马世耀咬了咬牙最终还是同意了。

    没办法,人在屋檐下,不得不低头。

    他现在要做的是让这七千多弟兄先保住性命。

    留得青山在不愁没柴烧,迟早有逃走和闯王汇合的机会。

    为了表示投降的诚意,马世耀索性命麾下士兵把兵器全部丢掉,赤手空拳出城受降。

    眼看着七千多顺军相继走出潼关城,多铎兴奋的无以复加。

    “好好好,本王立下不世大功,摄政王那里肯定会多加褒奖。”

    此次他和阿济格分别领兵出征,其中未必没有多尔衮考校的意思。

    虽说多铎和阿济格是亲兄弟,但也想争个高下出来。

    拿下潼关,再顺势一鼓作气夺取西安,多铎便将在这次西征中彻底压过阿济格,成为实至名归的大清第一名将

    

第一百五十七章 蒙难金盆口(第一更,求订阅,求月票!)

    多铎骑着枣红色的高头大马趾高气扬的率先进城,孔有德、耿仲明二人跟在稍稍靠后的位置。

    清军顺利进驻潼关,意味着关中的东大门被打开,西安已无险可守。

    从潼关到西安,急行军的话两三天足矣。

    多铎却并没有立即率军奔往西安,而是决定在潼关城中休整一日。

    反正阿济格那边从陕北绕路去西安怎么也不会比他快。多铎只需要比阿济格先到西安,就可以获得夺城之功。

    至于马世耀还算识时务,并没有负隅顽抗到底。多铎决定留他一命,将其部编为绿营军,为大清冲锋陷阵。

    “你立刻离开潼关把这封信送去西安,请陛下率军杀回潼关。本将可在城中响应,配合陛下一举灭虏。”

    马世耀将写好的亲笔信交给了王桂川,语重心长的嘱咐道。

    “切记路上一定要小心。”

    马世耀是诈降,本来计划是找机会率部逃跑。但通过他的观察,发现八旗军并没有想象中的那样不可战胜。多铎对于军纪的约束很不重视,清军进驻潼关后肆意抢掠。这种情况下要把军队重新集结起来需要用不少时间。

    若是李自成能够率大军杀回潼关,马世耀再于城中举兵响应,没准真的能把清军围杀在潼关中。

    当然这一切的前提是李自成必须率主力回攻,仅仅靠马世耀自己是断然无法做到这点的。

    “将军请放心,我一定把信带到西安”

    王桂川双手抱拳毅然说道。

    “早去早回,本将等你的好消息。”

    “站住”

    王桂川策马刚要出城,便被呵斥拦住。

    一名天佑军士兵上前打量了王桂川一番道:“你为何要出城”

    天佑军是孔有德亲自统领的军队,基本上都是他当初浮海出逃时带去的老兵,可谓嫡系。

    这名天佑军士兵见王桂川行迹匆匆,觉得十分可疑便上前盘问一番。

    “某去替我家将军买些酒来。”

    “买酒”

    那天佑军士兵皱眉道:“潼关里没酒喝吗,为何要出城去买”

    “这位兄弟有所不知,潼关说白了就是一座大一点的戍堡,里面全他娘的是兵,铺子一共就那么十几家,掰着指头都数的过来。酒肆更是只有一家,就是十字街把东头的老孙记,那酒的味道都淡出鸟来了。我家将军喝不惯,最喜欢城外的那家杏花村。”

    王桂川故意咽了一口吐沫,嘿嘿笑道:“说的我都有些馋了。对了,我到时候也给几位弟兄们带些回来,大伙儿一起尝一尝”

    那几名天佑军士兵的眼中立时露出了贪婪的目光。

    “好吧,快去快回。”

    天佑军士兵正准备放行,却见得十几骑朝城门奔来。

    他们定睛瞧去,不是自家王爷孔有德却是谁。

    孔有德率十几亲兵打马而来,行到城门前瞥见王桂川,冷冷质问道:“这是怎么回事”

    “回禀王爷,这厮说奉命出城买酒”

    “啪”

    孔有德毫不留情的将鞭子甩起,直抽在了那天佑军士兵的脸上。

    “啊”

    那士兵发出一声惨呼后,却顾不着疼痛,连忙跪倒在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