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3C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振南明-第86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不过站在李成梁的角度考虑便不难理解了。

    李成梁时辽东已经有藩镇化的趋势。李成梁当然有实力一举平虏,可他要是这么做了,就没有继续留在辽东的必要。

    朝廷出于平衡的考虑肯定会把他调往别处。

    那么他苦心经营多年的基业等于拱手送给了继任者。

    这是他绝对不能接受的。

    所以李成梁一定不能“毕其功于一役”,而要把敌人描绘成一头凶残的巨兽,非他李成梁不能降服。

    为了达到这个效果,他必须让东虏不停的进行小规模袭扰,给朝廷一种边关不宁的感觉。

    这种情况下朝廷自然不会调走李成梁了。

    李成梁本以为一切尽在掌握,东虏也不过是他利用的一颗棋子。可谁知他却低估了女真人的野心,致使东虏做大,辽镇连年战火,局势一发不可收拾。

    说他是千古罪人也不为过。

    这厮竟然敢让高杰学李成梁。

    高杰冷笑道:“李成梁他也配和本将军比拖下去斩首”

    “高将军,两国交战不斩来使”

    情急之下那使者使出了杀手锏。

    在他看来这话一出足以堵住高杰的嘴。

    谁知高杰丝毫不以为意,轻蔑的一笑道:“东虏也配称为国你也配称国使当初女真诸部请求内附辽东都司,我朝圣天子怜悯众生,便准奏了。谁知他们不但不思感恩,竟然还想要恩将仇报。什么七大恨,不过是努尔哈赤编出来蛊惑人心的。从他起兵叛乱的那刻起他就是乱臣贼子了。建州女真不过是一部落,连朝鲜那样的藩属国都算不上,你在这里给本将军扯什么两国交战不斩来使,不是愚蠢可笑至极吗”

    高杰说罢一挥手,就要亲兵把使者拉下去斩首。

    那使者却是词穷,两腿发软面色惨白。

    李成栋见状连忙抱拳道:“大帅,这个人不能杀”

    高杰闻言皱起眉来:“你要给他求情”

    李成栋解释道:“大帅,末将并非是要替这厮求情。而是担心大帅斩了这厮会引起朝廷猜忌啊。”

    高杰大笑道:“这怎么会。斩了这厮朝廷只会看到本将的忠心,又怎会猜忌本将”

    李成栋压低声音道:“大帅毕竟不是陛下的嫡系,陛下有所猜忌防备也是正常的。如果这事是神策军将领做的,陛下绝不会说什么,但若是大帅做的,陛下恐怕会认为大帅是在杀人灭口,做贼心虚啊。”

    高杰的好心情荡然无存。

    从北伐的那一刻起,李成栋便不止一次的提醒过他,朝廷会对他有所猜忌。

    高杰虽然本来不怎么相信,但听的多了自己也差不多有点信了。

    恨只恨他是流寇出身,即便归顺大明已经近十年,这段陈年旧事也总会被人翻出来议论。

    “那怎么办,杀也杀不得,难道要把他放了”

    “当然不行”李成栋连忙道:“放肯定不能放,大帅不妨把这厮绑了,派人送到南京去,请陛下圣决。”

    

第一百七十二章 李闯南下(第一更,求订阅,求月票!)

    高杰不禁陷入了沉思。

    李成栋说的不错,这种时候一刀把这来使砍了,并不会解决问题,反而会令问题变得愈发复杂。

    死无对证从某种程度说明高杰心虚,是在有意掩饰着什么。

    若他心里没鬼,为何要急于“杀人灭口”

    高杰明白自己绝不能做这种授人以柄的蠢事,那些自诩为朝廷栋梁的伪君子恨不得高杰犯错,然后群起而攻之。

    卑鄙,无耻,下作。

    但这就是读书人。

    仔细分析了一番利弊得失,高杰最终还是决定采纳李成栋的建议,把这使者五花大绑,解送去南京。

    这样一来等于高杰把如何处置来使的权力交给了朝廷,交给了天子。若非坦坦荡荡,毫无私心,他怎会如此做

    高杰等于把心掏出来给天子看呐。

    只希望天子能够明白他的一番苦心,不要中了东虏的离间之计啊

    玄武营、勇武营相继抵达登州驻防,天骑营抵达莱州。

    原本兵力空虚的登莱镇变得兵强马壮,巡抚张肯堂的腰杆子一下子硬了起来。

    按照他的要求,不论是步兵、骑兵还是水师都得接受三日一操。

    玄武营、勇武营等神策军完成的很好,新训练的水师营就要差了许多。

    不过张肯堂却要求他们必须咬牙坚持,有神策军这个榜样在,由不得他们偷奸耍滑。

    刘三水的心情很不错。

    这是他第一次亲眼看到大海。

    大海比他想象中还要浩瀚,那种吞噬一切的感觉真是叫人心醉。

    闲暇的时候刘三水总会和袍泽一起来到海边踩水,任由海浪拍打在脚面上。

    刘三水也见到过登州水城中的海船,想象着乘坐海船扬帆出海的景象。

    可惜他隶属于步兵营,估计很难获得这样的机会。

    海的那边是什么

    听说从登莱坐船浮海能够直接到辽东去,当初的东江镇就是从登莱获得粮食补给的。

    刘三水只希望自己能看到大明水师横渡大海,去往辽东荡平东虏的那一刻。

    不过眼下,还是完成好训练要紧。

    三日一操对玄武营的将士来说强度并不算大,刘三水适应起来更是没有什么问题。

    不过刘三水总会在训练之余自己加练,如此一来消耗倒也不小。

    比起南京来,登莱的肉产并不丰富,不过胜在海货充足。

    刘三水和一众袍泽一样,每顿都能吃到新鲜的鱼虾,这对他们来说是极为幸福的事情。

    唯一让刘三水念念不忘的就是文艺队。

    为此他不惜主动向上官建议,请求在登州也成立专门的文艺队,排演剧目进行演出。

    这个建议一层层的汇报,最终到了巡抚张肯堂那里。

    张肯堂此先从未听说过文艺队的事情,但经由幕僚一番解释也是恍然大悟。

    一番打听之下,张肯堂得知如今文艺队在济南府已经十分有名,不仅军营中的士兵,就连寻常百姓也很喜欢观看他们的表演。

    张肯堂还听幕僚说,如今南京城中也有了类似的表演,主要在酒楼茶馆之中。

    张肯堂作为一镇巡抚,政务、军务自然是需要最紧要考虑的。但文艺队也不是不能组建。

    如果文艺队的表演能够舒缓士兵们的压力,那么也算是一件好事。

    为此张肯堂在全登州范围内征集大小官员的意见,最终得到的结果是大多数人支持组建文艺队。

    尤其是登州知府袁惟泰,对文艺队很推崇。

    这直接影响了张肯堂的判断,使其最终决定在登州城内组建文艺队。

    这个工作张肯堂也理所当然的交给袁惟泰去做。一来他想借着这个机会考察一番袁惟泰的能力,二来这件事也是袁惟泰最积极嘛。

    张肯堂初来乍到,需要在一定程度上倚重袁惟泰这样的老手,才能较好的执掌全局。

    而如果事事亲为,则会引起下属的反感,其中学问还是很深的。

    湖广,武昌。

    总兵府内,左良玉愁眉紧锁。

    近来他得到消息,李自成已经率领主力军队撤出关中,经河南一路朝湖广方向而来。

    虽然顺军现在还没有踏入湖广的地界,但看这架势是迟早的事情。

    左良玉不得不早作打算。

    从顺军行进的方向看,他们最可能先进入湖广勋阳府。

    如今勋阳府也在白旺部的手中,与襄阳、荆州、承天、德安四府连成一片。

    李自成胃口绝对不会仅限于此,若是他率部沿江而下,则武昌方面会面临极大的压力。

    左良玉麾下虽然号称有八十万大军,但实际上也就是二三十万人。

    这二三十万人中真正能打硬仗的也就是十余万。

    除了左良玉亲自掌握的中军四营外,再就是金声桓、马进忠等人统率的秦兵。

    内心深处,左良玉是极为不想和李自成爆发冲突的。

    李自成虽然对着清军屡战屡败,实力却仍在左良玉部之上。

    瘦死的骆驼比马大,左良玉深知这点。

    要守住武昌则必须守住汉阳,左良玉必须提前调集重兵驻守汉阳。

    可这样做真的值得吗

    对左良玉来说他之所以能够封侯,就是因为手中有几十万大军。

    若是这几十万大军打没了,朝廷便可以随便把他一脚踢开,再换一个人出任总兵。

    而如果左良玉率军撤离,可供选择的方向就很多了。即可向东进入黄州府,也可以南下江西瑞州。

    当然还有一种选择,就是沿着长江顺流而下直逼南京。

    南京可是金粉膏腴之地,若是能够率大军到南京附近就食一定会很畅快。

    唯一的问题是,南京是如今的帝都,当今天子圣驾就在这里。

    若是左良玉真打算率军前往南京,必须要想出一个合适的理由。

    清君侧似乎是个不错的理由,不过要清谁呢

    这种事情自然是不能与外人商议的,左良玉除了跟儿子左梦庚提及过,就连何腾蛟都没有说过。

    不到万不得已,左良玉也不想放弃湖广这份基业。毕竟湖广是天下粮仓,掌控了这里大军便可以养的人肥马膘,保持极强的实力。

    

第一百七十三章 灭阉党,清君侧(第二更,求订阅,求月票!)

    “庚儿,这件事你怎么看”

    打虎亲兄弟,上阵父子兵。

    事关左家前景,左良玉第一个想到的就是询问左梦庚的意见。

    左梦庚闻言冲左良玉躬身行了一礼道:“儿子以为如今保存实力才是上策。不如主动放弃武昌,顺江南下到南京附近就食。那李闯千里迢迢赶到湖广,正是休整的时候。断然不可能继续沿江而下。父亲只要率军到了南直隶便安全了。”

    左良玉并没有多说什么。

    左梦庚和他的想法不谋而合,这让左良玉有一种复杂的感觉。

    他既为儿子的聪慧感到欣慰,又有些担心。以儿子的性格真的能够担的起这副担子吗

    毕竟“清君侧”和造反也没有太大的区别,开弓没有回头箭,他们父子便只能一条路走到黑了。

    若是成功了,他父子二人便可以挟天子以令诸侯。若是失败了,那就是万劫不复。

    “庚儿,为父且问你。方才你说的都是自己想的吗”

    思忖一番后左良玉觉得左梦庚有可能是受到高人的指点。

    左梦庚连忙拱手道:“父亲大人,这些都是儿子的肺腑之言啊李闯南下,直扑湖广而来。他麾下十几万大军,若是和白旺那厮汇合,兵力能够达到二十余万,怎么看湖广都是一片死地啊”

    左良玉点了点头感慨道:“好啊,吾儿终于长进了。”

    左梦庚刚才的那番话很有见解,也让左良玉最终下定了决心。

    继续留在武昌迟早要跟李自成爆发冲突,折损兵将在所难免。倒不如一咬牙一跺脚率军撤离。

    稍顿了顿,他继续说道:“那你说说看,为父该以什么名义清君侧,谁又是陛下身边的佞臣呢”

    清君侧自然得有一个对象。这个人可以只是一只替罪羊,但必须要有。

    左梦庚似乎早有准备,脱口而出道:“父亲大人,儿子以为可以用诛杀韩赞周、刘传宗等阉竖,整顿朝纲为理由,行那清君侧之事。”

    “韩赞周、刘传宗”

    左良玉反复念着这两个名字,过了一阵猛然笑道:“好,好啊吾儿的这个主意着实不错那韩赞周是御马监掌印太监,又是内厂厂公,和当年的大权阉汪直也差不多了。而这刘传宗以司礼监禀笔太监的身份提督东厂,更是堪比冯保、魏忠贤。刘传宗、韩赞周二人联手不知道杀害了多少东林忠臣。为父以诛杀二逆的名义率军清君侧名正言顺”

    左良玉一直以来和东林党的关系都很紧密,眼看着东林党在朝堂失势他的心里十分不好受。

    现在有机会以清君侧的借口进行报复,左良玉自然十分暗爽。

    当然左良玉十分清楚,内厂和东厂都是当今天子一手复建的。

    韩赞周和刘传宗之所以可以毫无顾忌的拿人,还是因为当今天子的首肯。

    但左良玉肯定不能直接骂当今天子昏庸,毕竟他还不打算撕破脸,只是想要控制天子充作他的傀儡,行那曹孟德之事。既如此,他就必须有一个合理的理由,争取到更多人的支持。

    诛杀阉逆,显然是个好借口。

    不管是东林党、楚党、浙党都有一个共同的敌人那就是阉人。

    阉人是天子用以平衡外朝的利器,更是监视臣子的鹰犬。

    所有文官都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