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3C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活埋大清朝-第124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这个问题一出口,他才觉得有点不妥,又怯怯地看了朱天王和朱和墭一眼。
    朱天王没在意他,似乎还在追忆往昔峥嵘岁月。
    朱和墭却笑吟吟问:“黄卿是建夷朝廷的候补知县吧?”
    “这个。。。。。。”黄植生黄四老爷顿时就有点心虚了,“我可是身在建营心在明啊!”
    “好,好。”朱和墭笑着点点头,“要的就是你这样的。。。。。。庞公公,是吧?”
    “是啊!是啊!”庞太监连连点头,“黄贤侄,难们(我们)要的就是你这样身在曹营心在汉的好人儿!”
    什么意思?
    黄植生听这老太监说话,寒毛都立起来了。。。。。。这不会是要他加入东厂吧?
    朱和墭这时终于揭开谜底了,笑着对黄植生道:“黄卿久在建夷营中,一定熟悉那里的情况,不如替就孤家送尚之信这个活宝去北京交给玄烨。。。。。。玄烨若得此贼,一定会好好赏你的。你可设法留在玄烨身边为官,最好能入翰林院,到时候自然会有人去和你联络!”


第209章 新会在北,崖山在南
    新会县城。
    在一个天色刚刚有些放亮的凌晨,一队骑着矮脚马儿的骑士,飞也似的就从西江方向而来,直入了戒备森严的新会县城。这队骑士都是江湖好汉的装扮,大概因为赶路太急,还弄得满身臭汗。
    他们当中为首的一人,正是尚之信手下的王府长史李天植李老爷子。而那位数日之前才拜会过朱天王、朱和墭父子的黄植生黄老爷,居然也在其中,他同样是一身行走江湖的好汉打扮,风尘仆仆,匆匆入城。
    此时的新会县城,仿佛又回到了十多年前,大明晋王李定国大兵压境时的状态。里里外外道如临大敌一般,还日夜不停的加固备战。
    新会县城和广州府境内的大部分城寨一样,都是临水而立。而且还不是只临一水,而是位于潭江、崖山水道和西江的三水汇合之处。其中潭江和崖山水道的汇合之处就在新会县城的西面,还有一条将潭江、崖山水道和西江连接起来的运河,从新会县城的南面流淌而过。
    新会县城就巧妙的利用了三水汇合的地形而建,西依潭江、崖山水道,南临运河。使得城堡的西南两面都有宽阔的河道保护,只剩下东北两面可能遭到敌人的侵犯。
    而在尚之信派尚可乐抵达新会之后,新会百姓就在黄、莫、李三大家族的带领下发动起来,一边将大量的稻米通过水路运进城池,以备不时之需;一边还出工出料,为尚家军加固城池,还在新会的东、北两面的城壕外开挖了一条外壕,还在东北两面的城壕内修建了一道羊马墙和一道木栅栏。
    所以当尚之信带着李天植、王国栋等人和两三年千精兵跑到新会的时候,出现在他眼前的城池,可比当年让李晋王吃瘪的新会城更加坚固!
    但是尚之信却一点精神都没有,入了新会城后就当起了甩手掌柜,自己住进了平南王府设在新会的别院,夜夜笙歌,日日欢宴,躺平等死。守城备战的事情,全都一股脑扔给了尚可乐、李天植和王国栋。
    而接过守城重任的尚可乐、李天植和王国栋也不去劝尚之信振作,因为他们仨心里很清楚。。。。。。广东的天已经变了,他们和新会人民再努力,也是白给了。
    因为上回李定国来的时候,只拿下了广东的高、雷、廉三州。。。。。。地盘看着不小,但是收获有限。
    而朱和墭现在已经拿下了广府的十个县,包括广州城、澳门城和佛山镇,都已经在他手里了。
    不说别的,光是澳门圣保禄大炮台上的那几十门红夷大炮拉过来对着新会轰,新会就守不了。
    更不用说朱和墭还有诸葛天雷、天火球、烟雾弹。。。。。。
    不过尚之信手下的长史李天植依旧不肯放弃希望,整日和他的好友,新会杜阮黄家的族长,在乡丁忧当孝子的大清候补知县黄植生密谋脱困。
    在不久之前,李天植更是和黄植生一起乔装改扮去了趟广州城。
    和图海等人所臆想的情况不同,朱和墭并没有派兵围攻新会,明军甚至没有深入新会县境内,只是在新会县周围设了卡。也没有不让新会的商人进出——新会是个农业大县,有许多稻田和甘蔗地,出产大量的稻米和白糖。
    稻米可以养活朱和墭的大军和广州市民,而白糖现在是“军工品”了。。。。。。朱和墭没有理由不让新会人往广州贩卖啊!
    实际上,朱和墭也没想要阻挡尚之信离开,他已经知道自己的朱三太孙是怎么做实的——杨起龙告诉他,那都是吴应熊和尚之信为了养寇自重搞出来的,其中尚之信这个傻子居功至伟!
    所以他和他的汉奸老子不同,他对朱和墭的事业是有贡献的。如果朱和墭杀他,就等于开了杀功臣的先例。
    不忍杀功臣的朱和墭就希望尚之信可以活着逃到北京。。。。。。让康熙皇帝把他明正典刑,这样朱和墭自己的双手就不必沾上功臣的鲜血了。
    而且,尚之信的罪过和吴应熊是挂钩的!
    康熙杀他之前,一定会把吴应熊的罪孽都查清楚。
    另据杨起龙说,尚之信、吴应熊、耿精忠三人当年还效仿刘关张搞了一出苹果园三结义——就在北京地铁一号线的苹果园站那地方磕头拜的把子!
    那地方明朝就叫苹果园了,据说当年真有许多苹果树。
    如果尚之信给人康熙砍了,吴应熊、耿精忠是不是得发兵为兄弟报仇?
    而李天植、黄植生,甚至尚可乐、王国栋这些人,也希望尚之信可以去北京。。。。。。
    。。。。。。
    李天植和黄植生二人抵达尚之信居住的别院中时,刚刚和几个侍妾胡搞了一夜的尚之信,正强打着精神和尚可乐有一搭没一搭的在说话。
    尚可乐是来和尚之信说崖门水道的事儿。。。。。。老头子不知道从哪儿搞来了一条大海船,就藏在因为海禁而废弃的崖山镇码头上。而且这些日子他还从新会县内找到了一些还没忘记怎么开船的老水手。
    前两天,尚可乐还跟着他们一块儿乘坐那条鸟船出海转了转!
    可是尚之信对于坐船逃跑那是一点兴趣都没有,仿佛已经下了在新会城躺平等死的决心。
    就在尚可乐不知道该怎么劝说的时候,就听见屋子外面的脚步声错落响起,人还没到,声音已经到了。正是尚之信的心腹李天植,那嗓门儿都带着了一点哭腔:“世子爷,世子爷,伪朱三太孙出兵了,伪朱三太孙出兵来打新会了!”
    哗啦一声,尚之信手里的一个茶碗顿时就碎地上了。只看见这位平南王世子人靠在椅背上,双目合拢,抬首向天,喃喃的不知道在说些什么。
    说实在的,他还是很想活下去的,要不然他在广州就可以躺平等死,为什么跑到新会来等死?只是他也知道自己罪孽深重,无论大明还是大清都不会饶他。。。。。。没有活路啊!
    哦,他并不知道自己已经被朱和墭实事求是的归进功臣一栏了。他还很自觉的把老汉奸尚可喜的罪恶往身上加,他是世子嘛!
    他要继承王位的,当然也要继承罪恶,所以难逃一死啊!
    李天植这个时候已经和黄植生一起闯进屋子了,李天植嚷嚷着道:“完了,完了。。。。。。伪朱三太孙出兵三万,走水路往新会来了,而且还带着许多火炮,新会守不住了!”
    “朝廷的援兵呢?”尚可乐还能勉强保持镇定。
    “朝廷的援兵还在路上呢!”李天植道,“现在肇庆和韶州这边只有孙延龄从广西带来的两万人、祖泽清的四千人。。。。。。惠州还有一些零零碎碎的军队,总数不到三万!”
    “完了、完了、完了。。。。。。”尚之信连喊三声“完了”,已经知道没几天活头,“酒,酒,拿酒来!”
    那个跟着李天植一块儿来的黄植生听了他的话,赶紧去一旁的酒桌上动手倒了一大碗“潮州白”,就是那个“酱香型的甘蔗酒”,捧给尚之信,尚之信拿着就一口闷。可是这白酒一下去,他就觉得有点不对了,这酒的劲儿似乎特别大,一下就上了头,还特别犯困。。。。。。转眼就支撑不住,沉沉的睡去了。
    刚才给尚之信倒酒的黄植生,看着尚之信睡倒了,还在那儿赞叹呢,“这东厂的蒙汗药就是厉害啊。。。。。。”


第210章 官场、战场和腹黑少年
    听黄植生说用东厂的蒙汗药放倒了尚之信,李天植还没怎么样,尚可乐一下子就紧张了,看着黄植生道:“姓黄的,你说什么?你想干什么?”
    黄植生回头看了一眼有点气急败坏的尚可乐,笑着道:“尚副都统,这东厂的蒙汗药是我在广州花高价搞来的。。。。。。就是为了用它救世子爷和咱们自己一命啊!”
    “怎么救?”尚可乐问。
    李天植叹了口气,接过问题道:“七老爷您有所不知,皇上已经封了新的平南王。。。。。。不是世子爷,而是五爷!”
    “什么?五爷当了平南王?那世子爷。。。。。。”尚可乐已经明白了。
    平南王只有一个!
    尚之典当了,尚之信就没得当!
    而皇上为什么不让尚之信当?当然是因为尚之信有罪,要治罪啊!
    “我们是平南王府的奴才,不是世子爷的奴才。。。。。。”李天植叹了口气,“现在平南王府的主子是五爷了,俺答公当然只能去北京向皇上请罪。即使俺答公自己不愿意去,咱们也该送他去。”
    尚可乐一听,也无话可说了。
    李天植说的是正理儿!
    当奴才的一定要搞清楚主子是谁?尚可乐和李天植的主子是平南王府,不是俺答公府。
    所以谁是平南王,谁就是主子!
    而如果老平南王没有了,新平南王还没嗣位,那么世子爷才是主子。
    现在新平南王已经有了,而且是尚之信的兄弟,所以尚之信连世子都没了,就只有一个俺答公了。
    “那新会怎么办?”尚可乐也不知道怎么想的,脑袋都快没了,还想新会的事儿。
    黄植生正色道:“新会自有俺答公之子带领百姓镇守,以新会百姓之忠义,自会坚守到底的。”
    尚之信也继承了尚可喜的“种马属性”,年纪不大却已经有了十个儿子,长子尚崇谧今年已经二十出头了,可以替老子带领新会百姓守城了。
    尚可乐点了点头,“说的也是。。。。。。好吧,事不宜迟,咱们现在就走!”
    现在不走,恐怕就走不了了!
    “好!”黄植生也道,“马上就走。。。。。。趁着崖门水道还没有被关上,咱们得赶紧坐船离开。”
    李天植不等尚可乐答复,就叫来了几个听他话的亲兵,马上抬上尚之信,用绳子“打包”装进一顶早就准备好的轿子,趁着天还没大亮,悄悄的把尚之信抬出了新会城。。。。。。
    。。。。。。
    “禀大将军、王爷,大老爷,小的姓黄,是新会进士公黄老爷的家人,奉了尚都统、李长史和黄老爷的命令,冒死带了求援信出来。。。。。。”
    一个十六七岁的新会少年,在大清康熙十一年十月十八日这天,被在清远和番禺县的交界处巡逻的平南王府旗兵,领到了已经迁移到清远县城内的宁南靖寇大将军行辕内。
    这少年看着黑不溜秋的,矮壮敦实,一脸的忠厚老实相,还能说一口夹生的官话。
    “图中堂,小王已经让人试探过了,这小子能说一口新会土话,也能说清楚新会县城内的情况,也知道不少新会黄家的事情,身份应该错不了。”
    这个新会少年是平南王尚之典亲自带到大将军行辕的,在这之前他已经亲自问盘问过了——主要是问他大哥尚之信的情况!
    当他得知尚之信整天就是喝酒等死之后,也就放心的带这个黄姓少年来见图海了。
    “新会县城是否已经遭到逆贼的围攻?”图海摸着胡须,目光灼灼地看着这少年——他可是首席大学士、官场老狐狸!在北京的时候整天和全天下第一号腹黑少年打交道,一个新会的乡下孩子想蒙骗他老人家是不可能的!
    “禀大将军,”少年闪着一双特别纯真的大眼睛,如实回答道,“小的离开新会时,新会县城尚未被围,不过西江上已经出现逆贼的船队了。。。。。。逆贼的战船很多,在西江水面上足足排出几十里!”
    图海点点头,以他和腹黑少年打交道的经验,这小子绝对没说瞎话!
    而且大将军行辕派出的细作也报告了朱和墭统领大军走水路出兵的消息。
    “那新会的情况如何?准备好守城了吗?”
    “回禀大将军,新会的百姓在尚大都统和黄、莫、李三姓大老爷的带领下,已经备战了好几个月。。。。。。城中至少储备了够吃三年的米粮,这回再不用吃人了!”
    图海连连点头,心说:“果然是吃一堑长一智啊!”
    旁边的平南王尚之典道:“中堂,新会城是小而坚固,又两面临水,而不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