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3C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活埋大清朝-第173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但是源源不断从广东运来的军用白糖和内厂黑火药,还有佛山造的斑鸠脚火枪,以及朱和墭在广州龙头山之战和肇庆鼎湖山之战中取得的胜利,却帮助吴三桂逐渐战胜了自己心中的恐惧。
    在反复试验了糖药手榴弹后,吴三桂终于悟出了“天兵再凶,也怕炸雷”的道理!
    填装了糖药的铜壳手榴弹简直就是各种鞑子的克星啊!哪怕是个巴图鲁,一炸雷下去,也是一堆碎肉了。
    而在吴三桂渡江后的三个多月间,装备了糖药炸雷的吴家军还在江汉平原上同勒尔锦、董额、鄂扎指挥的清军进行一系列小规模的冲突。吴家军在这些冲突中的“胜利”竟然高达八成,即使被打败,损失也不是很大。
    而且在不多的几次规模较大吴军和八旗天兵的交锋中,仅仅装备了长枪、斑鸠脚火枪、弓箭、炸雷和盾车的吴军战阵,都取得了相当不俗的战绩——他们会用长枪和盾车组成个方阵,然后又是打枪又是射箭又是丢手榴弹,打得八旗天兵根本没办法靠近。
    与此同时,吴军的步军还会派出死士用手榴弹去炸八旗兵的马队!
    这些死士也不需要组成阵列,也不用推上盾车,只要悄悄地摸上去,找到八旗兵马队的集结阵地,丢俩手榴弹过去就行了,炸不死人也能把马惊了。
    当然了,清军那边现在也有糖药炸雷了。但是吴三桂却发现清军的炸雷挺奇怪的。。。。。。威力小、数量少就不说了,还会自爆!
    有一回对阵中,两边正打得难解难分时,清军营中没来由的就“轰”的一声,炸了稀烂。于是吴家军莫名其妙的就赢了!
    赢了以后,吴三桂那是百思不得其解。。。。。。他军中使用的糖药弹都好好的,从来不自爆。清军那边为什么会自己爆了?难道这就是传说中的天命所归?
    于是吴三桂越打信心越足,越觉得大清要完!
    而且吴三桂也发现了清军布署上存在的兵力分散的问题,于是他就决定在康熙抵达襄阳城的同时,在江汉平原上发起大战。
    而之所以选择在此时,则是因为打早了康熙没来,清军在江汉平原上的兵力也不算太多,很有可能会采取集中龟缩的战术应对。
    如果江汉平原上的清军都退到襄阳、汉阳这两个大据点中去龟缩,吴三桂反而难打。
    而如果决战的时间太晚了,康熙带来的四五万军队很有可能会加强到汉阳、荆门、武昌等处。而且耿精忠也会等不及。。。。。。所以吴三桂才会算好了时间,选了个康熙差不多抵达襄阳的时候发起江汉战役。
    “轰轰轰。。。。。。”
    几声沉闷的爆炸声,从吴三桂乘坐的一条巨大的官船的船舱外传来。
    船舱之内,吴大总统并没有睡觉,而是在和吴应麒、夏国相、胡国柱、李本深、方光琛等高级将领及谋士举行军议。
    当爆炸声传来的时候,军议也暂时停止了,然后就听见吴三桂的护军统领马宝的声音传了进来:“大总统。。。。。。当阳县城方向传来的爆雷声,应该是金吾前将军的人用糖药弹炸塌了当阳的城墙!”
    金吾前将军是吴三桂给自己义子吴国贵封的官。
    这个吴国贵可是吴三桂麾下的一员猛将,而且还是死党心腹,吴三桂出云南一路打来,他都是急先锋!
    荆州城就是吴国贵带着五百骑兵拿下的!
    而这回打江汉会战,吴国贵又是先锋大将,率领五千精兵急袭当阳县城——清军的贝勒董额在当阳县城摆了足足三千守军,而且还都是“奴才化”的绿营兵,有一定的战斗力。
    当阳县城也在过去的两三个月中得到了加固,城墙被加厚了不少,想用红夷大炮轰塌了都得费点儿劲。
    不过朱和墭在向吴三桂输出军用白糖的时候,还附带了糖药配方、炸雷制作方法和一套穴地破城法——就是挖地道埋炸雷!
    那可是加强型的糖药炸雷啊!
    一雷下去,再厚的城墙也给你炸塌了!
    “哈哈哈!”吴三桂听了马宝的报告,当时就大笑起来了,摸着胡须得意扬扬地说:“国贵有万夫不当之勇,当阳城墙若是给炸塌了,破城不过是今晚的事情!”
    “父帅!”吴应麒笑着建议道,“当阳即得,咱们下一步就打荆门吧!您给孩儿两万兵,孩儿三天就把荆门州给您打破了!”
    “不急,不急。。。。。。”吴三桂摆摆手,“荆门州不急着打。应麒,明天早上你就带人在漳水东岸下寨立营。记住,一定不要占据香炉山高地,得把这块高地让给董额。”
    “董额会占香炉山?”吴应麒有点不敢相信。
    吴三桂笑道:“多半是会的。。。。。。康熙如何不来,他最多死守荆门州。但现在康熙既然来了,他可得好好表现。而且康熙也一定想把我们阻挡在荆门州一线,这样他才好从容调度军队来围攻咱们。应麒,知道该怎么打吗?”
    “知道,知道,”吴应麒笑道,“先让董额上山。。。。。。我们的人多,三面围攻他就是!”
    吴三桂笑了笑,点点头道:“你小子打仗还是一把好手啊!那为父就在漳水西岸等着你告捷了。你记着,不要一棍子把董额打死,打死了就没人敢来了。你给他多留一口气儿,这样康熙还会继续增兵荆门,咱们就能在荆门和清军决战。咱们背后有漳水、沮水的水运支持,所以火炮和战车都能运上来。
    而清军就不行了,他们得从陆上转运火炮和辎重到天柱山、香炉山一带,数量不会太多。只要能摆开来打,拼火炮、拼战车、拼火雷,这一战就能稳赢了!”


第294章 康熙来了!
    大清康熙十二年九月二十八日。
    江西省,广信府,鹰潭镇。
    这座位于锦江之畔和龙虎山脚下的大镇子,现在也奴气冲天,成了大清奴才兵和奴才兵们的家眷聚集之地。
    鹰潭镇的这些奴才兵,是由不愿为奴,只想为主的耿精忠统领的。虽然耿精忠有的是雄心壮志,但他是很“精”的,知道不能过早暴露自己是志向,还得“装奴”以迷惑康熙皇帝。所以耿精忠在出任了福建总管,有了“耿选”大权之后,他的奴才气比起往日又更浓郁了几分。
    除了曾养性、刘炎、王进、左春秋、刘秉政、王进功等极少数的心腹知道他的心意。下面的大部分将领和官员,还都当他是大清好奴才呢!
    既然耿精忠还在装大清的好奴才,那他的军队当然也要进行“奴才化”改编了。不过耿家军的“奴才化”和其他清军绿营兵的奴才化还是有所不同的。
    其他清军绿营兵的“奴才化”是把中高级的军官都抬入八旗汉军,并且将基层的那些把总和骨干老兵都变成八旗的包衣奴才——这样一来,绿营兵的骨干们就有了归属,人人都是大清好奴才!而且也有了一个清晰的奴才图。
    也就是由普通的“绿营兵——包衣奴才——八旗汉军——混二十四个前程”这一条晋升路线。
    一旦爬到八旗汉军这一级,那就算真正加入了光荣的八旗队伍,成为了皇帝的“自家奴才”,子子孙孙都当稳了奴才。
    所以这么一番改革后,绿营兵的凝聚力的确是增长的。。。。。。别以为当奴才有多丢人,当汉奸更丢人,他们汉奸都当了,奴才还有什么当不得?
    但耿精忠有野心啊!
    他不能这么搞,要不然他底下的人都成了大清皇帝的好奴才、好包衣,他还怎么当皇帝?
    所以他就耍了个小心眼,给康熙上奏疏说耿家军的“奴才化”要分两步走,第一步确定谁为奴才、谁为包衣奴才;第二步才是把奴才、包衣奴才们编入各旗,置于大清皇帝的直接控制之下。
    而之所以要分两步,是因为他的军队、家眷最近很忙,得从福州往邵武、广信迁移。还要去湖南抄吴三桂的后路。所以没功夫给底下人“分旗”——一样当奴才,隶籍哪个旗,也是有点讲究的。上三旗的奴才、包衣奴才,就比下五旗的奴才、包衣奴才强多了!
    所以一旦也给奴才、包衣奴才们分配旗籍,还是少不了一番折腾。
    另外,分完旗籍之后,还得建立新的八旗组织。原先绿营兵里面的旗人数量很少,所以不必再建立额外的组织。但是现在绿营兵的“奴才化”率上来了,差不多有一成半的奴才、包衣奴才,那就少不了要建立一批隶属于驻防八旗管理的“绿营佐领”。
    这可都是麻烦事儿啊!
    对于这种合情合理的要求,康熙当然是立即恩准。
    所以耿精忠的军队现在只是提升了“奴才化率”,并没有将这些奴才编入相应的八旗体系。
    而与此同时,他又借着这个机会,把自己的靖南王府旗军和下面的绿营兵来了个混编,将麾下的军队改编成了三十五个参领、一百七十五个佐领的“旗军”,还在三十五个参领上面设立了七个都统。
    而且他还欺底下的中低级军官和士卒说,他们这就算“入了旗籍”。。。。。。哪怕还是绿营兵的身份,将来只要立功,就能成为包衣奴才、八旗奴才,然后就可以开始“混前程”。
    所谓的“前程”,其实就是满清的军功爵体系,从普通旗丁往上,一共有二十四个等级就到了一等功,称为二十四个前程。而这些“前程”又和官职挂了够,有了“前程”就有了品级,就有机会外放当官!
    满清初年的战斗力,一靠放抢;二靠同行衬托;三呢,就靠这套军功爵体系。
    而到了康熙年间,因为有世袭前程的八旗贵胄太多,没有足够的差事可以发下去,所以这套军功爵体系的吸引力对于知道规矩的八旗内部人士的吸引力已经大大下降了。也就还能骗骗一直以来都跪着仰望八旗主子的绿营兵和旗庄佃户,还有一部分“乡下包衣”,以及各路野人女真(索伦人等等)。
    不过耿精忠是准备自己创业的,一旦把自己的朝廷开起来,就有的是职位可以拿来赏人。
    所以他就打算把八旗的那一套现成的军功爵拿来自用。。。。。。你看看,这多精明啊!
    自己都佩服自己“够精”的耿精忠,这两天的心情那是相当不错的!
    因为他已经从上面发下来的塘报中得知了康熙皇帝已经抵达荆州前线和吴三桂正在向当阳、潜江进军的好消息。
    而且他还接到了康熙皇帝的廷寄,催促他尽快向湖南进军!
    康熙还在廷寄之中承诺,一旦搞死了吴三桂,就封他当湖南的藩王——永镇湖南!
    很显然,前线的战事吃紧啊!
    鹰潭镇的靖南王行辕当中,耿精忠正捧着刚刚收到的康熙帝亲笔的廷寄在那里翻来覆去地看,越看越感到得意的时候,门外突然就是一阵急促的脚步声。然后就传来了福建巡抚刘秉政的声音:“王爷,王爷。。。。。。康熙来了!”
    “谁?谁来了?”耿精忠都怀疑自己的耳朵出毛病了,忙又来了一句,“谁在外面?都进来说话!”
    “嗻。。。。。。”
    一堆人应“嗻”,然后就看见书房的门被人推开,刘秉政、曾养性、刘炎、王进、左春秋等等的,都呼啦啦的进来了。
    这些家伙一个个都带着非常惊讶的表情。
    “王爷,”刘秉政给耿精忠行了一礼后就第一个开口了,“康熙来了!驻安仁县的王进功使人来报,说皇上突然到了安仁县城西北的黄丘埠!”
    “什么?”耿精忠大吃了一惊,“怎么可能?”
    “错不了,”左春秋也道,“王都统已经见过三爷了。。。。。。三爷说皇上要到龙虎山进香,顺便来看看您。”
    “到龙虎山进香?”耿精忠又是一愣,“皇上什么时候信道教了?”
    “早就信了,”刘秉政笑道,“这事儿我听我兄弟(刘秉权)说过,皇上自打龙虎山的启灵真人献了天雷仙法之后,就开始信道教了。”
    “好像有这么回事儿,”耿精忠点点头,“我也听说过。。。。。。好像在御膳房里炼丹,还走了水。”
    刘秉政补充道:“还在翰林院里设立了个道法翰林。”
    耿精忠皱眉道:“那咱们现在怎么办?要不要。。。。。。”
    说着话,耿精忠那张看上去非常精明的面孔上,流露出了一丝杀气。
    “见机行事吧!”左春秋说,“皇上不是轻车简从而来,是图海、杰书带着两三万大军护着他过来的。。。。。。”他顿了顿,“没准有诈啊!”
    “有诈?”耿精忠一惊,“他想拿下我?”
    耿精忠手下的“大都统”曾养性道:“王爷,咱们手里有三万五千精兵。。。。。。不如都调集到安仁县接驾,再请皇上来阅兵,如果皇上拒绝,那就说明有诈!如果皇上答应,不如一不做二不休,一举替天下铲除此獠!”
    耿精忠重重点头,咬着牙道:“好,就这么办!”


第295章 大哥,您发疯了!
    耿精忠下定决心后,立即就开始调兵遣将。此时他的军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