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但是出现在他的望远镜目镜中的,却只是吴军将士压着自己的好奴才们暴打的场面。
平心而论,奴才们真的尽力了!
在他望远镜的视场里,看到的都是清军被密集的弹雨击倒,被突然腾起的烟雾火球吞没,被吴军的长枪阵刺穿。。。。。。饶是如此,奴才们也都能坚持不退。
有奴如此,康熙皇帝也该满足了。
可是吴三桂的人也跟发了狂一样在拼命啊!
康熙可以“奴门大开”,吴三桂那边更是加倍重赏——吴三桂那边没有二三十万八旗子弟占着“好坑”,所以打赢了就是开国功臣!
而且他们中的一些人还有国仇家恨!还是双倍的国仇家恨。。。。。。大西亡一次、南明亡一次,多少好兄弟死在了满人的屠刀下?现在报仇的时候到了!
战场上的喊杀声惨叫声爆炸声接地连天的响动!康熙甚至看到一个身上插着不少箭镞,好像还被鸟枪打中了的吴军死士疯了一样冲进穿着蓝色棉甲的一群包衣奴才中间,然后就“轰”的一下炸了。。。。。。
疯了!吴三桂的人都是疯子吗?
看见这一幕的康熙皇帝手都在抖啊!
这样的敌人别说康熙年份的八旗、包衣了,你让打松锦之战的八旗天兵来打,一样扛不住!
此时战场上最不值钱的绿营奴隶兵已经完全垮掉了,不是死光了,而是垮了。。。。。。无法再组队去和吴军消耗了。所以包衣奴才们就只能顶上去为主子送命了。
而这些包衣奴才的战斗力明显不如绿营奴隶,开枪射箭肉搏的手艺都不大行,而且组织得也差,在吴军的猛攻下显得手忙脚乱。
康熙没办法,只好硬着头皮再往前拱拱,直接上了建阳桥。现在也和朱天王当时在潮州秀水桥时候的表现一样,立马桥上,独对万军。不过他手里没关刀,而桥下的万军也还是清军。
但是康熙冒险向前拱起来的那点虚火没有维持太久,就被吴三桂这个老不死的给摁下去了。
这老不死的把炮队调上来了!
十几门上千斤的“重炮”被推上了吴军右翼的前沿,对准了围攻吴世琮的清军的后背一阵猛轰。一发发炮弹落在了包衣奴才兵密集的队形当中,先砸翻一群人,然后其中的一些还会猛地弹起,再向前飞行一长段距离。。。。。。因为炮弹弹起的高度往往只到人的肩膀,所以这段弹起后的飞行简直不要太致命!
这炮弹如果正好从人群中飞过,那就是一条“血路”,让炮弹擦着碰着的,都得落一个血肉模糊,一个不巧就直接“碰死”了。还有更倒霉的,还直接让炮弹穿过身体,打出个巨大的血窟窿,这个时候人体就像了个破了的大口袋,里头装着的鲜血、人肉、骨头、器官落一地。。。。。。
更可怕的是,这些炮弹根本不长眼睛,哪管你是包衣奴才还是八旗天兵?时不时的就飞到督战的天兵队伍当中,把八旗天兵也一排排地打死!
而这些天兵在挨炮打的同时,又得面对一波波扑上来的吴军步兵的猛冲——挡在他们身前的包衣奴才的队形越来越薄了,很多时候就挡不住吴军步兵的突击。这个时候,本来只负责“震慑”的八旗天兵就只能硬着头皮扑上前去。
幸好这些康熙年份的八旗兵还有点余勇,而且还能骑马冲击,所以还能靠着骑马冲锋击退阵形比较散乱的吴军。
可是随着挡在他们身前的包衣奴才数量越来越少,不少八旗兵已经开始直接和吴军对阵了。
而康熙的心里也慌乱到了极点,因为他知道,战场上的绿营兵、包衣奴才兵之所以能撑,除了有抬旗的好处,就是因为有八旗兵在他们身后。
八旗兵就是主心骨,这要被吴三桂敲断了,那战场上的绿营兵、包衣奴才兵就得崩溃!
“大总统。。。。。。万岁!大总统。。。。。。万岁!”
吴军突然又炸锅了!
康熙赶忙调转千里镜去看,就发现吴三桂的那面“总统旗”下,数千关宁铁骑已经在整理队形了。
吴三桂这个老贼要率领关宁铁骑打突击?
康熙皇帝都要急死了!
吴三桂的关宁铁骑差不多还维持着三十年前的状态,而且还多了个骑马投锤的技能——是“骑马投”,不是“跑马投”,朱和墭没有把拉索式引信输出给吴三桂,所以吴三桂的骑兵只能冲击到位后,拿出火折子点火投锤。
不过即便是“骑马投”,也已经很厉害了!
因为战场上有些时候会硝烟弥漫,吴三桂可以派出小队骑兵带着天雷锤,利用硝烟的掩护接近敌阵,再丢几个天雷锤过去扰乱敌阵,最后再冲。
另外,他还可以在双方骑兵对冲的时候派几个带着天雷的敢死骑兵开路。。。。。。别说扔几个天雷在八旗兵冲锋的路上,扔几个木头假雷也吓死个人啊!
“王辅臣,王辅臣。。。。。。你个狗奴才怎么还不来!”
看见吴三桂要发动关宁铁骑冲锋了,康熙皇帝急得都快哭鼻子了,还一个劲儿的念叨王辅臣。
王辅臣手里的一万绿旗营精兵,那可是从甘肃、陕西、山西等处的绿营兵中选出的精锐,而且装备精良,又进行了“奴才化改编”。是既精锐又忠心的顶级好奴才!
如果王辅臣现在能到,康熙就还有希望能扳回局面。。。。。。可王辅臣在哪儿呢?
“皇上,皇上。。。。。。。王辅臣到了。。。。。。”
康熙正盼着王辅臣来救场的时候,明珠充满惊喜的声音,忽然就在他耳边响起。
“王辅臣,王辅臣在哪儿?快叫他来见朕。。。。。。”康熙一边嚷嚷,一边左看看,右看看。可哪儿王辅臣大军的影子?
王辅臣有一万步骑呢!
怎么可能看不见?
“王辅臣到虎牙关了!”明珠说话大喘气啊!
“虎牙关?”康熙一愣,“谁让他去虎牙关的?朕不是让他来建阳镇吗?”
“皇上。。。。。。”明珠说,“之前一道旨意是让他到虎牙关的,也许他在行军途中和传旨的侍卫走岔了,没收到后一道旨意。。。。。。”
这实在太正常了!
王辅臣的军队之前就在行进当中,康熙派出去的御前侍卫没找着他们很正常啊!
“赶紧的,赶紧让他来啊!”康熙都快急哭了,“要顶不住了。。。。。。”
“活捉康麻子!杀。。。。。。”
战场之上,忽然就响起了雷鸣般的呼喊,然后就是马蹄之声轰鸣!
这是吴三桂的关宁铁骑沿着建阳水南岸,向早就已经动摇的清军右翼发起突击了。
而他们突击的目标只有一个,就是立马在建阳桥上的康熙皇帝!
吴三桂在这场十里铺会战中采取的战术其实非常简单,就是盯着康麻子打!
因为康麻子在建阳河的北面,所以他就集中优势兵力打击清军的右翼,同时集中关宁铁骑准备在清军右翼动摇后发起突击,一口气冲上建阳桥。
至于吴军在清军的左翼、中路所发动的进攻虽然也很猛,但都是牵制性的。
而吴军的两大王牌——装甲掷锤炮兵和关宁铁骑,都集中用在了清军的右翼。
之前是装甲掷锤炮兵一战成名,现在轮到成名已久的关宁铁骑来证明自己宝刀不老了。
而康熙皇帝还很配合的立马在了建阳桥上。。。。。。这下关宁铁骑们的眼睛都红了!
看见动地而来的数千关宁铁骑,明珠已经知道八旗兵挡不住,于是毫不犹豫的就策马上前,一把拉住康熙胯下战马的缰绳,大声道:“皇上快走啊,去虎牙关和王辅臣汇合,有王辅臣在,局势尚可挽回!”
第308章 活捉康麻子,打倒大清朝 十三
崇祯四十六年,十月十日,傍晚。
建阳河两岸。
“活捉康麻子!穿黄甲,面麻无须者是康熙。。。。。。”
周遭战场,响起了山呼海啸一般的巨大呼喊声音,给这处战场之上的每一个人,都带来了深深的震撼,让他们终身难忘。
在建阳河南岸,大清领侍卫内大臣、包衣奴才军管事大臣、一等男瓜尔佳。巴海费了九牛二虎之力才组织起的抵抗,已经被关宁铁骑的冲锋彻底粉碎了。
被巴海组织起来,在建阳桥南抵抗吴三桂亲率的关宁铁骑的可不是一般的清兵,而是两三千八旗天兵!
那是天兵啊!
应该是无敌的存在!
可是面对吴三桂的关宁铁骑地冲击,这些理应无敌的天兵竟然一触即溃,崩溃得干净利落,甚至比包衣奴才和绿营奴隶都不如。
当几十名决死的吴军掷弹骑兵举着点了火的手榴锤,嗷嗷叫着冲上来,似乎要和八旗天兵们同归于尽的时候,巴海麾下的八旗兵就已经输了。
因为任凭巴海如何催促,都没有一名八旗勇士敢于越众而出,用自己的生命去阻挡那些举着手榴锤要来拼命的关宁军死士。
这一刻,八旗兵们的胆。。。。。。破了!
而当几十枚手榴锤被那些关宁军死士奋力投出,落到巴海麾下的八旗兵阵中的时候,这些“天兵”就跟受了惊的鸟兽一样。。。。。做鸟兽散了!
而巴海麾下的二三千骑,顿时乱成一团。
趁着这个机会,吴三桂的关宁铁骑就发起了冲锋!
数千铁骑,如山崩、如洪水、如神兵天降一般,势不可挡,只是一波冲锋,就把巴海手下的八旗兵完全冲垮。
而冲垮了巴海的关宁铁骑甚至不屑于去追杀那些哭喊着四散奔逃的八旗兵,只是向着建阳桥猛冲。
因为建阳桥上有一穿着黄甲,顶着黄盔,麻颜无须的大清小圣主。
“败了,败了,朕的大清要败了。。。。。。”康熙皇帝看着潮水一样向自己涌来的关宁铁骑,一张麻脸上已经全是泪痕了。
“皇上,快走啊!再不走就要被逆贼捉去了!”
明珠的一声发喊,把康熙皇帝的精神从崩溃的边缘给拉回来了。
康熙也不愧是大清朝的一代“小圣主”,神经还是非常粗壮的,刚才虽然差点崩溃,但是现在被明珠一提醒,已经完全清醒过来了。
就看见他最后看了一眼建阳河对岸已经兵败如山倒的几万大军,便不慌不忙地打马调头,飞驰下了建阳桥。
下桥之后,康熙还一边马不停蹄地跑路,一边向迎上来的一群黄马褂喊道:“快快。。。。。。都脱了黄马褂!小桂子、多隆,快拿朕的黑斗篷来!”
不得不说,少年英主的反应就是快啊!
他要让一群黄马褂护着可不容易跑——太醒目了!
康熙的贴身侍卫多隆和贴身的太监小桂子也都很机灵,早就准备好了跑路专用的黑斗篷——康熙的布面甲是黄色的,比较醒目,不容易跑路。但是形势一旦吃紧,也没功夫换甲胄。所以他俩就为康熙准备好了黑斗篷。。。。。。当然了,名义上是给康熙御寒的,至于实际上的用途,懂得都懂!
他俩的黄马褂早就已经收起来了,露出了黄马褂里面黑乎乎的锁子甲。
康熙的手脚也非常麻利,稍微放慢了一下马速,然后就在马背上披好黑乎乎的斗篷,然后继续飞马而走。
而他手下的那些黄马褂也都反应极快,眨眼的功夫就脱掉了扎眼的黄马褂,露出了里面黑乎乎的锁子甲,而且还收起了象征大清天子的各种旗帜。
另外,那些黄马褂之前戴着的“顶子帽”也太扎眼,现在也都摘了,换上了最普通的黑色枪盔。
不得不说,这些御前侍卫虽然比不了他们的前辈——巴牙喇白甲兵。但是这反应速度依旧称得上“满洲精兵”,虽然没有“锐”了,但“精”还是很精的。
大学士、领侍卫内大臣、包衣奴才军管事大臣纳兰明珠当然也是“精”的。他在劝康熙北上虎牙关之前,就已经命令底下的包衣护军营准备好护驾跑路了。
好几千人现在说跑就跑,一点都不带含糊的!
这跑路的速度,让建阳河对岸的吴大总统也吃了一惊,这满洲“精”兵原来还是“精”的,逃跑起来那真是其疾如风啊!
马宝、吴国贵他们俩能追得上吗?
吴三桂刚想到这里,战场上忽然响起了山呼海啸一般巨大喊声。。。。。。还是用满洲话在喊!
“败了!败了!大清败了!”
在这仓惶到了极点的呼喊声中,建阳河南岸十里铺战场上的数万清兵,已经是兵败如山倒了!
吴三桂的注意力又转回了眼前的战场,看着这似曾相识的场面,那真是老泪纵横,口中还喃喃自语:“赢了,终于赢了,大明赢了,不,是我吴三桂赢了。。。。。。”
。。。。。。
“活捉康麻子!活捉康麻子。。。。。。”
康熙不知道跑了多久,也不知道跑了多远,他的耳边却始终回荡着“活捉康麻子”的呼喊。他很想告诉那些喊他“康麻子”的人他不是康麻子。。。。。。姓康的麻子才是康麻子,他姓爱新觉罗,怎么是康麻子呢?这个吴三桂是不是老糊涂了?
就在康熙皇帝怀疑吴三桂老糊涂的时候,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