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3C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活埋大清朝-第199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但却在锦衣卫中担任要职。
    在李自成和多尔衮先后打进北京城的时候,为了在最短的时间内稳住北京的局面,一开始都采取了假装收编锦衣卫的政策。所以给了杨起龙的父亲转移资产,潜伏到暗处的时间。
    而在当时的北京城,依旧忠于大明的遗民遗臣还是有一点的,特别是多尔衮的圈地、占房、投充、逃人等恶法一一出台后,在北京周围就出现了一批想要反清复明的大明遗忠。康熙二年的第二次朱三太子起义就发生在直隶境内。
    这些人连起义都在直隶境内搞起来,掩护一个亡国公主脱逃也不是不可能的。
    况且多尔衮当时还想通过“优待”长平公主哄骗逃亡在外的崇祯诸子自投罗网,而且当时满清在北京及北京周边地区大搞占房、圈地,大量的汉人百姓被驱逐出去,长平公主要混出北京也没多难。
    “既然杨军师作证,那就一定没错了!”朱和墭瞄了一眼杨起龙,然后又朝那个白衣女尼抱了抱拳,“小侄朱和墭见过姑姑。。。。。。姑姑在外多年,可受苦了!”
    说完这话,他就大马金刀的在杨起龙身边落了座。
    白衣女尼笑道:“再苦也没你们父子在广东搞反清复明苦啊!对了,你爹爹什么时候来江西,本宫和他可有二十多年没见了。”
    二十多年没见?朱和墭心说:“不止啊,你们姐弟从来没有见过!也不知道这尼姑还记得他兄弟长什么样吗?”
    想到这里,朱和墭就扭头看了眼杨起龙,杨起龙笑道:“世子爷,公主殿下这些年不容易,北直隶和山西那边坚持反清复明的兄弟们也更容易!光是永历十六年的直隶起义,咱们就死了不少人!”
    朱和墭这下明白了!
    原来这个长平公主是来讨说法的。。。。。。替北方那些忠于大明,死于清廷屠刀的烈士来讨说法!
    既然朱天王、朱和墭接了朱三太子的盘,那就不能只拿好处,不担责任。


第338章 读书人最怕文字狱了!
    “姑姑,只要我父王登基当了皇帝,您就是我大明的长公主!那些在清兵入关之后还在坚持干反清复明大业的忠良和忠烈,他们的血汗不会白流!”
    朱和墭明白了这位长平公主的来意,自然也知道该怎么做了。
    即便国家初兴,百业凋敝,也不能忘记英烈们的功劳,要不然这样的国家是不会长久的。
    长平公主看着朱和墭,一张白净秀美的面孔上忽然布满了杀机,“英烈的血汗不能白流。。。。。。那些甘当清虏走狗,杀害忠良英烈的罪人,也决不能放过!”
    这个姑姑一定是被狗官们欺负苦了!
    杨起龙对朱和墭道:“世子爷,放过了走狗,就没有足够的产业可以用来抚恤忠烈了!”
    “可吴三桂。。。。。。”朱和墭有些犹豫。
    如果朱和墭反走狗的同时,吴三桂拉拢走狗,朱和墭岂不是要吃亏了?
    长平公主咬着银牙道:“这事儿不正好拿到英雄会上说吗?至少得划出个道儿,咱不能什么人都不放过,也不能什么罪都不问。这事儿得有一个规矩!
    皇侄,你也不必为难。等九宫山英雄会开始的时候,自然会有人提出这事儿。到时候下不来台的是吴三桂,不是你和我三弟。”
    “那就全听姑姑安排了。”朱和墭自己不想当这个恶人,当然也不会拦着长平公主出头了。
    看到朱和墭还挺好说话,这个长平公主也露出了笑脸,招呼身边的两个女子上前道:“阿淇、阿冰,都过来见见我皇侄儿吧。。。。。。皇侄儿,胖的这位是我的弟子杨小淇,戴着面纱的是你的表妹周玉冰。
    阿冰,快摘了面纱让你表哥看看你的容貌。”
    “周玉冰。。。。。。”朱和墭念着这名字,抬头一看,就已经呆了。
    这少女,不过十六七岁年纪,却有一张娇艳无伦的脸庞,看着就仿佛是画上的天仙,那肌肤洁白如玉,又细如凝脂,微微一笑,脸颊上又浮出粉红的颜色,当真是百媚丛生。
    。。。。。。
    大清南京应天府。
    黄宗羲和他的儿子黄百家是在大清康熙十三的新年到来前几天,坐着八抬大轿,跟着大清的浙江总督范承谟抵达阔别了多年的南京应天府的。
    和他一块儿来的还有海宁查继佐、绍兴毛奇龄、嘉兴朱彝尊、秀水曹溶等几个范承谟好不容易才抓来,哦,是请来的英雄。
    这几个英雄都是一人一顶八抬大轿抬来南京应天府的,而且每个英雄还准许带不超过二十个家眷、门生、仆人、小老婆,前呼后拥的一块儿来南京。一切开销都有浙江总督衙门负责!
    到了那南京之后,马上就住进康熙皇帝为他们准备的大宅子,宅子里面都已经配上了丫鬟、仆人、车夫等等,每天都有好吃好喝的往宅子里送。所有这些的花销,当然都是康熙的小金库南京织造衙门出了。
    话说这几个“大英雄”的待遇还真不低啊!
    当然了,康熙皇帝的待遇也不是白给的,英雄们也该知道皇恩浩荡!
    如果英雄们不知道感恩,那武英殿大学士的熊赐履和刚刚从北京调过来的翰林院侍读学士黄植生,就会趁着拜年的机会上门,和英雄们好好说说。。。。。。
    而熊赐履和黄植生二人第一个拜访的英雄,当然就是黄宗羲了!
    因为他俩知道,查继佐、毛奇龄、朱彝尊、曹溶他们几个加一块,都不能和这个黄宗羲相比。
    这个黄宗羲的字号叫“太冲”,人如其字,干什么事儿都“太冲”,而且经常会“冲”到点子上,让人下不来台。
    康麻子皇上搞这个南京英雄会,并不是要招揽多少江南英雄,而是要笼络江南士林,让他们知道大清皇恩浩荡。这样等江南决战开打的时候,别都掸食壶浆,以迎朱师。
    而这个皇恩浩荡只能是表面上的功夫,想让康熙真的在满汉问题上做出巨大让步,那是根本不可能的。
    “明夷待访录。。。。。。”熊赐履在黄宗羲的宅子里面看见这位“黄太冲”准备献给大清皇帝的“英雄之书”,就已经闻到了“文字狱”的气味了。
    都不用看内容,看书名就知道要坏事儿!
    因为知道里面没好话,所以熊赐履看都不看。
    熊赐履连连摇头:“梨洲先生,您这是何苦呢?又是明又是夷,您这是什么意思?”
    黄宗羲一本正经道:“熊素九,这个‘明夷’是《周易》中的一卦,其爻辞有曰:明夷于飞垂其翼。。。。。。”
    熊赐履摆摆手:“梨洲先生,您别和我说这些,《周易》我也懂,但是您的明夷肯定不是这个意思。。。。。。我们都懂!明就是汉人,夷就是指满人、蒙古人,您真要把这书献上去,就等着文字狱吧!”
    黄植生笑道:“对对,熊大人说得对啊!梨洲先生,您就听晚辈们一言吧。多磕头,少说话,不惹事非,好处少不了。晚辈今天跟着熊大人一起过来,就是和您演示这个大清的头是怎么个磕法的。。。。。。磕头要磕好了也不容易了,这里面有讲究,见着什么人该磕什么头,这里面都是有说法的。
    哦,还有称乎也是有讲究的,您老人家现在还没抬旗,也没当上包衣奴才,所以不能自称奴才,见着皇上只能称草民。
    另外,见了一二品的大员,最好跪下喊大人。。。。。。”
    “大人?”黄宗羲脸色一沉,“见了父母才叫大人的,你要老夫给熊素九这样的大官当儿子吗?”
    熊赐履知道这个“黄太冲”难伺候,赶紧瞪了黄植生一眼,道:“黎州先生士林领袖,不必遵守那么多繁文缛节。。。。。。但是这本《明夷待访录》是无论如何都不能在英雄会上拿出来的。要赶紧烧掉,现在就烧!”
    “晚了。”黄宗羲摇摇头。
    “什么晚了?”熊赐履不明白。
    “《明夷待访录》肯定会在英雄会上拿出来,连老夫都无法阻止了!”
    “为什么?”熊赐履没明白呢。
    黄宗羲笑道:“因为如今可开英雄会的不止大清皇上一家了!”
    “你。。。。。。”熊赐履马上就明白“黄太冲”这个老家伙在打什么主意了。
    这老家伙就是要利用两场敌对的英雄会来宣传自己的主张,建立自己的身后之名。
    文字狱什么的,已经吓不倒他了!
    因为康熙皇帝现在不敢在江南大兴文字狱了。朱和墭和吴三桂在九宫山开英雄会,你康熙在江南兴文字狱。。。。。。那江南之战还拿什么去打?
    八旗天兵的纸老虎都已经给戳破了!康麻子都被斩过一回首了!
    熊赐履也没什么好说的了,叹了口气,然后就拿起那本《明夷待访录》,又冲黄宗羲拱拱手:“告辞!”
    黄宗羲的老脸上则浮出了已经消失了多年的得意,吐出两个字:“不送!”
    熊赐履转身就走,黄植生却没有跟着,而是对黄宗羲道:“老先生,这是何苦呢?”
    黄宗羲冷笑一声:“我们江南读书人不是英雄,我们最怕清廷的文字狱了。。。。。。一个‘明史案’就破家上千,凌迟十八,重辟七十!可把老夫吓坏了,日日夜夜都提心吊胆,生怕牵连到自己。可老夫现在偏偏要拿身家性命赌一把,就赌他康熙不敢再兴文字狱了!”
    黄宗羲这是拿全家几十上百口人的性命在为自己搏一个偌大的名声。
    但康熙只要敢杀黄宗羲,那明年朱和墭打过来的时候,就是躺赢!说不定吴三桂还会利用天下读书人都反清向明、反清向吴的机会突袭北京。
    到时候南北两京一起丢,就该康熙皇帝偿偿全家一起死光光的滋味了。
    黄植生用低不可闻的声音说:“小心秋后算账啊!”
    “呵呵呵,”黄宗羲阴笑道,“还有秋后吗?”
    黄植生叹了口气,拱拱手道:“太冲先生果然名不虚传,晚生佩服!”


第339章 康麻子,你太难了!
    “皇上,奴才没用,那个黄宗羲是个油盐不进的主儿,对付他就得用文字狱!”
    “皇上,奴才也觉得我大清不能没有文字狱啊!若无文字狱,天底下的读书人得跳出来胡言乱语,而且。。。。。。而且就连孔夫子当年都说过大逆不道的话!这天下儒生,必须得用文字狱狠狠地整治才行啊!”
    位于南京满城内的明故宫,现在已经变成了康熙皇帝的“南紫禁城”,他依着原本在北京的老规矩,也在南紫禁城中设立了一个南书房。不过南京紫禁城中的大部分宫殿都已经因为年久失修或是火灾、天雷等因素坍塌毁坏了,只剩下武英殿这一块尚可使用。所以康熙皇帝的南书房,其实就设在武英殿内。
    这会儿,康熙皇帝就端坐在破旧不堪的武英殿中,听熊赐履和黄植生两个奴才告黄宗羲的刁状。
    “等等,”康熙听两人的“刁状”听的一头雾水,干脆就打断了黄植生的话,“你们两个倒是和朕说说,这黄宗羲到底说了什么大逆不道的话了?”
    “他什么都没说。”黄植生当然不会把他和黄宗羲单独对话的内容报告给康熙。
    熊赐履则道:“他只是写了一本反书!”
    说着,熊赐履就把一本《明夷待访录》掏出来,高高举过头顶。
    “这本反书反在哪里?”康熙又问。
    “回皇上的话,”熊赐履道,“奴才没看过里面的内容,但是一看书名就知道是反书了!”
    “书名是。。。。。。”
    “是《明夷待访录》。”
    “明夷。。。。。。”康熙眉头一皱,“这不是《周易》里面的一卦吗?”
    “黄宗羲也是这么说的。”熊赐履道,“但是奴才知道这书根本就不是讲算卦的,而是讲国家大事的!黄宗羲用‘明夷’二字是什么心思,自是一目了然。这样书,奴才不会看,也不敢看!”
    “这个黄宗羲!”康熙一想也对,当时就怒了,“他就不怕步了‘明史案’的后尘?”
    “回皇上的话,”黄植生道,“奴才问过他了,他说皇上不敢。”
    “不敢?”康熙脸色一沉,“朕还怕他一个老书呆子?”
    “皇上,”黄植生道,“黄宗羲不是老书呆子,而是阴险狡诈的老贼!他在来南京之前,已经派手下的十八高足分两路带着《明夷待访录》去投朱三太子和吴三桂了!”
    “啊。。。。。。”康熙这个生气啊!
    因为他还真不敢把《明夷待访录》的案子办成明史案了!
    办明史案的时候,八旗天兵的刀子还锋利,大清皇帝也没掉过脑袋。。。。。。而现在八旗的武力已经支撑不住大清了。所以康熙才想到开这个南京英雄会,目的就是拉拢东南的读书人。
    如果在这个时候康熙再搞文字狱,而朱和墭、吴三桂把《明夷待访录》高高捧起来,那东南的读书人不都得去迎王师?
    可别以为这些人没用。。。。。。这大明王师没用的时候,他们也没用。
    但如果大明王师特别有用了,这伙人锦上添花起来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