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朱天王又对长平公主道:“二姐,你看玉冰和我这儿子合适吗?等他登了基,玉冰就直接当个贵妃娘娘如何?”
长平公主本来就是两头下注——徒弟是太皇太后,女儿是贵妃,自己跑不掉一个大长公主。
而且由崇祯皇帝的外孙女为崇祯皇帝生曾孙子也挺好……以后还有一定的几率让崇祯的外曾孙兼曾孙成为大明皇帝呢!
而长平公主自己则成了炙手可热的外戚加皇亲,这可真是赢麻了!
她看了眼一张玉白面孔涨得通红的女儿,也笑得合不拢嘴,“这可太好了,三弟,这下咱们可就是亲上加亲了!”
说着,她又拿出个名册,叹了口气,“这里还有一百多家,怕是凑不出五百丁壮了,但个个都是大明的遗忠,在北直隶举事就靠他们了。”
第349章 吴大总统,吴要革命,吴要作弊!
“只剩下这么点人了?”朱和墭知道北京周围不好混,但是也没想到杨起龙、长平公主背后的人那么少。
杨起龙叹了口气道:“其实在永历十六年的起义之前,咱们的人还不少,可当时永历朝覆灭,郑国姓又病死在了台湾。。。。。。大家都觉得没了希望,于是就想放手一搏,结果损失惨重啊!”
“这五百人都在北京城内?”朱天王问。
“大部分都在城外,”长平公主道,“清妖不许汉人住北京城内,所以北京内城都是旗人,外城都是内务府管的包衣奴才。”
真实的长平公主别说入紫禁城如平地了,北京城都进不去啊!
杨起龙道:“不过咱们还是可以潜一部分人进城的。。。。。。现在内务府的那边奴才越来越懒了,本来该他们干的活儿都往外发包,所以城内干活的百姓就多了。”
朱和墭心想:“那些可是大清封建主义墙角的挖掘机啊!现在还算是有良心的,至少还不让康熙吃上几十两一个的鸡蛋。”
“能把白糖和火硝弄进去吗?”朱天王今儿特别积极,他得在心爱的女人面前好好表现,“如果能弄进去,有个二三十死士,也能折腾出很大的动静了。”
还别说,这位到底是多年干“实操”的反贼,干起事儿来比杨起龙这个“忽悠家”可强多了。
“糖总是要吃的,”长平公主道,“可是这火硝。。。。。。”
“火硝好弄,”朱和墭说,“化在水里送进去就行。”
“那就好办了!”朱天王笑道,“挑三十名死士分十批入城,不要让他们互相知道,也不要求他们去和鞑子拼杀,只要到处开炸就行。剩下的四百多人,就到天津卫起事。也不要夺天津府城,只要能夺下北塘、塘沽、大沽等处即可。
北京乱子一起,北直隶的兵肯定先往北京去,没人顾得上北塘、塘沽、大沽。。。。。。咱们只要夺取其中的一处,咱们就能登陆了。只要俺在北塘、塘沽、大沽等三处中的一处站稳了,就能扯开大旗招降纳叛,总能把乱子闹起来的。”
。。。。。。
就在朱和墭、朱天王两父子一块儿谋划着怎么在北直隶搞事儿吓唬北京城的孤儿寡母的第二天。在荆州城内,有一位一心想当皇帝的大总统,正戴着老花眼镜,捧着一本《明夷访谈录》在反反复复地看着,看到精彩之处,还大声诵读了出来。
“。。。。。。以天下利害之权皆出于我,我以天下之利尽归于己,以天下之害尽归于人,亦无不可;使天下之人不敢自私,不敢自利,以我之大私为天下之大公。始而惭焉,久而安焉,视天下为莫大之产业,传之子孙,受享无穷;汉高帝所谓‘某业所就,孰与仲多’者,其逐利之情不觉溢之于辞矣。此无他,古者以天下为主,君为客,凡君之所毕世而经营者,为天下也!
说得好啊!切中利害。。。。。。大明太祖高皇帝不就是这么想的?天下就是他老朱家的产业,要子子孙孙,受享无穷。而满洲爱新觉罗氏也是这么想的,在康麻子眼里,别人都是他家的奴才、包衣奴才和包衣都当不上的奴隶!你们说说,这样的君,这样的独夫,是不是天下之大害?”
吴三桂的这话一出,底下附和的声音马上就起来了。
“大总统说的对,老朱家和爱新觉罗家都坏,都把天下当他们家的私产!”
“对,天下之祸,就因此而起!”
“老朱家和爱新觉罗家把天下当自家的产业,那下面当臣子、当奴才的,还能有好吗?要么想着往自己兜里装银子,要么就想着拥兵自重,也给自家搞一点产业。。。。。。”
“就是,就许姓朱的,姓爱新觉罗的把天下装兜里,不许大总统分一点,这公平吗?这不公平!”
“大总统,我看这天下也该换一家做主了!”
“对,姓朱的,姓爱新觉罗的都不好,还是大总统来吧!”
吴三桂听了底下人的表态,一张老脸上也都是得意的笑容。
如果说现在明、清、吴三家中有谁最喜欢这本《明夷待访录》,那无疑就是吴三贵和他的部下了。
因为《明夷待访录》的原君和原臣,都可以成为吴三桂在完成“崇祯遗诏”后当皇帝的理论依据。
想到这里,吴三桂就嗯咳了一声,大堂之上,顿时一片安静。
“大总统,”这时一个长得和万斯大还有那么一点儿像的中年男子笑着道,“您不如在二月初二的英雄会上将这部《明夷待访录》拿出来让天下英雄品评。。。。。。大总统固然要完成崇祯皇帝的嘱托,但您身为明朝之臣,也该问一问这大明好好的怎么就没了!这大明支撑起来的华夏之天,怎么就塌了?”
说话的这人名叫万斯同,也是万氏八龙之一,当然也是黄宗羲的十八高足之一,而且还是十八高足之中的领军人物。
“对!对!”吴三桂的军师刘玄初早年也是跟过张献忠的干儿子的,当然也是明末那些烂事儿的亲历者,“石园先生所言极是。。。。。。这天下不是姓朱的一家之天下,而是天下人交托给朱家治理的,怎么就治得民不聊生了?他们必须得说清楚才行!”
方光琛也笑道:“没错,是得说清楚,要不说清楚了,以后这天没准还得塌!”
吴三桂点点头,接着又摇摇头。这意思。。。。。。万斯同当然明白。
有些话,吴三桂来说就有失厚道了。
而且,大明怎么没的,天怎么塌的,吴三桂没责任?他的责任也挺大的。
崇祯如果是独夫,那他最好就是独夫的奴才!最坏那就不说了。。。。。。
“我来问!”万斯同笑道,“到时候我不仅要问朱三太子、朱三太孙,还要问大总统您!”
“问我?”
吴三桂的心一下就虚了。
他是坏人啊!
万斯同点点头道:“大总统之前是大明的臣子,后来又是大清的奴才,很快还要当皇帝。。。。。。我难道不应该问一问大总统是怎么当臣子的,怎么当奴才的,又打算怎么当皇帝?大总统,这些问题您不回答好了,这皇帝怕也当不顺畅。”
吴三桂愣在当场,他本以为自己去九宫山是“革别人的命”,没想到他自己也逃不了挨批斗。
“大胆!”
“住口!”
“你敢。。。。。。”
“你敢对大总统不敬,老子宰了你!”
刚才还拍手叫好的人,一下子全都跳起来了。
万斯同笑着看了看这些气急败坏的吴氏家臣,笑道:“你们要杀万某。。。。。。万某无力抵抗!但还是会有人来问的。因为家师还派了另外九位弟子去南昌,到时候他们会跟着朱三太子、朱三太孙上九宫山。这些问题由我来问好呢,还是由他们来问好呢?”
“您问,当然是您来问比较好了。”吴三桂马上陪上了笑脸,“不过您得先和我说说,准备问些什么,老夫好有个准备。”
他这是“求作弊”。
不过万斯同既然和吴三桂明说了,就是要让他有时间准备的。吴三桂和朱和墭不一样,后者自己就是个大儒,连黄宗羲都佩服他,自然不需要时间准备了,而吴三桂就不行了。水平不高,人又特别坏,不好好准备一下能行吗?
到时候一问三不知的还不要紧,如果给气跑了,这个英雄会就开砸了。
第350章 帝国主义小心,大清有火箭了!
大清康熙十三年,二月初一。
南京外城,麒麟门内。
这里说是城内,但实际上一点没有繁华大都市该有的样子。从一座看起来快要坍塌的城门通过后,连西洋联合遣华使团中最大的“华粉”特弗里德。威廉。莱布尼茨都感到了失望。
堂堂中华天朝的南方首都的城内居然这样荒凉。。。。。。城墙看上去也破烂得不像话,就是一道年久失修的土墙,眼看就要倒塌的样子。而且根本就没有一点设法的迹象,如果敌人要来进攻,一定可以轻易得手的。
实际上,在从宁波一路过来的途中。西洋使团的成员们已经发现了这个国家的国防非常空虚,海防几近于无。陆上差不多也是有国无防,偶尔看见几个士兵,也都是一副无精打采的模样,手里的武器又破又烂,全都跟摆设差不多。
而且西洋使团在镇江府弃船登岸后,就得骑上了一种非常矮小的马儿,它们根本不可能用于作战。
这也就难怪西班牙人当年梦想用五千到两万人将之征服了。。。。。。如果这个国家的其它地方,也和从宁波过来的这一路一样的空虚,那里的军队也都一样的没用。那么它有再多的道理,有再多的特产,有再多的人口和金钱,也都毫无意义。
因为这个国家终将属于他人!
由于法兰西和神圣罗马帝国现在都没有能够得着中国的海军,所以莱布尼茨在看到南京城近乎要倒塌的城墙后,已经对这个国家的前途命运感到担忧了。
而且他还发现,在进入那座几乎要坍塌的城门后,荷兰东印度公司的约翰。马绥克和英国东印度公司的使者查理。高夫这两人就一路肩并肩了,还在用荷兰语低声交谈。。。。。。说不定是在商量怎么入侵和瓜分中国了吧?
还有那个西班牙的使臣,菲律宾大法官曼努埃尔。桑托斯也和教廷的代表菲利普神父凑在一起,他们两个都西班牙人,这会儿正用西班牙语在低声交谈呢!
而葡萄牙王国的使者则和那个留着根小辫子的大清葡萄牙人菲戈走在一块儿,也在用葡萄牙语又急又快地交谈。。。。。。估计也没什么好话。
现在大概也只有英国圣公会派来的代表格兰芬多牧师和他自己真正对中国人的“自然神学法术”感兴趣了。
莱布尼茨正在心里面为中华王朝的子民感到担心的时间,庞大的使团队伍突然被一群看上去有点样子的黄马褂骑兵给拦住了。
领着这群黄马褂骑兵的是两个顶戴袍褂俱全的洋人官——就是为大清皇帝服务的西洋人。
其中一个就是原来澳门葡人的总督罗东尼,他现在是正黄旗满洲的葡萄牙参领,理论上是满洲人了。
而另外一位洋人官则是南怀仁,他现在也是满洲人了,是镶黄旗满洲的奴才。他这次是奉命押送一批威远将军炮和子母炮来南京的,和他一起前来的还有一批镶黄旗汉军的奴才,都是原来钦天监的同僚,现在一起负责铸炮。康熙调他们来南京的目的,则是为了训练炮兵。
在之前的建阳水、三江口镇战役中,清军暴露出了炮兵训练不足的问题。
他们的炮不少,质量也不差,但是打不准,而且射速很慢。
另外,康熙皇帝还发现军中缺乏拥有较高机动性的中型直瞄火炮。。。。。。也就是类似西方3磅——6磅弹重的加农炮的火炮。
所以康熙的军队没有办法对吴军的“装甲掷锤炮兵”进行有效的阻拦射击。
而且清军还缺少远射程的火枪,同样无法将携带手榴锤的敌人挡得远远的。
因此康熙皇帝希望南怀仁、罗东尼等人在帮助他训练炮兵的同时,再帮着大清和西洋使团商量,买入几十门6磅海军炮,然后再将其中的半数发给图海、施琅、傅弘烈指挥的长江水师,再另一半改成野战炮,发给正在组建和训练的八旗新军使用。
而现在,南怀仁、罗东尼二人则奉了康熙的旨意到南京外城东部最荒凉的麒麟门内迎接来访的西洋使团。
南怀仁和罗东尼虽然都是满洲人了,但他们并不为自己成为奴才而感到高兴,相反两人现在看上去都有点忧愁。
也不知道是因为大清要完,还是他们两个奴才始终得不到主子的信任而发愁?
“费迪南德兄弟,好久不见了。。。。。。快十六年了,你还好吗?”菲利普神父和南怀仁是认识的,所以很热情的骑着他的小马上去打招呼。
两人都算是西班牙人,其中菲利普来自巴塞罗那,而南怀仁则是西属尼德兰人(后世的比利时),两人早年曾经一起在罗马求学。
菲利普神父对驱魔和法律比较感兴趣,立志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