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3C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活埋大清朝-第252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而卓布泰则派出八旗新军兵丁,疯了一样的到处修补破损的城墙。
    双方就这样你炸我修的拼了整整七天,到九月二十一日时,卓布泰终于力竭,缩回了他在安庆城中最后的据点——总管大臣衙门,不过他还是领着不到一千人的精兵,依托总管大臣衙门死战到底。。。。。。一直打到九月二十五日,才全军覆没,兵败身死。
    当这个消息传到南京的时候,已经是九月二十六日傍晚了。
    第二天一大早,心情大好的朱和墭便将身在南京城内的大臣和参将及以上高级军官,都叫道了武英殿,当众向他们宣布了安庆之战已经大获全胜的好消息。
    “丞相果然还是能打的,卓布泰可是鳌拜的哥哥,成名数十年的老将,当年李晋王在磨盘山就是被他所败。要不然还是很有可能斩杀吴三桂的!可就是这样的老将名将,也被丞相斩杀于安庆城内。他所率领是两万大军也全军覆没,而丞相实际用来攻打安庆的军队,就没超出过两万。。。。。。这等用兵的能耐,不比《三国演义》里的诸葛亮差吧?”
    朱和墭对诸葛三和还是很够意思的,虽然他的安庆之战打得并不怎么样,甚至可以用“表现平平”来形容,但朱和墭还是一阵猛吹。
    吹完之后,还一个劲儿的向底下人打眼色,意思是让他们帮着一起吹。
    “监国,”第一个从椅子上起身的是太师黄宗羲,“老臣以为安庆战后,长江的中游已尽在我手,而且诸葛丞相可以全力提防吴周,西线当可高枕无忧。而吴三桂眼见着再无机会谋攻我后背,一定会全力北伐。。。。。。对我朝而言,当务之急还是尽快发起北伐,务必抢在吴三桂之前夺取北京。”
    “哦,”朱和墭被黄宗羲这么一说,也没心思再吹高仿诸葛亮了,而是拧着眉头道,“现在江西方面的五个镇之中有四个已经疲惫不堪。。。。。。江东的第二、第七镇也有些疲惫,打下扬州府也该让他们休整了。而且现在天气越来越凉,从广东、福建过来的兵将一时难以适应,另外连年征伐,兵费所耗巨大,还需要时间筹措一些。
    所以大举北伐恐怕得到明年夏天了。”
    朱和墭其实已经安排了一路北伐奇兵,但是这个奇兵是不能和黄宗羲这样的人说的。
    因此他就找了一堆理由,还把再次北进的开始时间说成了明年夏天。
    不过黄宗羲接下去的话却让朱和墭有点意外了,他说:“监国刚才说兵费不足?兵费不足太好解了,您可以召集江南咨议会,向江南各县摊派兵费。。。。。。江南有的是银子,各县的士绅大商又都愿意报效,咨议会一开,一二千万两的兵费都能筹出来的!”
    开咨议会筹钱?
    朱和墭马上就警惕起来了,心想:“你想干什么?你想要搞三级会议?”
    他不动声色,摇摇头道:“不妥吧?当年我爷爷就是因为加派三饷逼反了百姓,搞得外患内忧接连不断,这才无法应付,以至于亡国的。”
    “监国尽管放心,”黄宗羲道,“当年威庙先帝不知道天下间谁家有钱,摊派都落在了穷苦之人身上。
    而且当年的陕西因为天灾人祸,本就民不聊生,又有高迎祥、李自成、张献忠这样的反贼为祸,所以才闹得天下大乱。
    而如今的大明国中风调雨顺,百姓温饱无虞,而且现在已经没有反贼了。。。。。。所以只要召开咨议会,就能把银子筹措出来的。”
    现在已经没有反贼?朱和墭听了这话有点不对啊!什么意思?反贼现在都当监国太孙了,所以没人再造反了?
    想到这里,朱和墭冷冷问:“太师,这个咨议会除了筹款,是不是还得讨论点别的事情?”


第431章 本圣人就想断士大夫们的命根子啊!
    黄宗羲一听朱和墭的问题,当下就笑了起来,这个咨议会只要能开,那就是他的胜利!
    至于讨论什么,根本就不重要。。。。。。哪怕讨论拥护朱大监国当皇上,哪怕讨论为朱大监国修皇宫选美人,都没有什么大不了的。
    想到这里,黄宗羲马上答道:“监国,这个咨议会只要开起来,您想讨论什么就讨论什么,而且江南的士绅学子向来拥护朝廷的,也知道监国想要做的事情,都是为国为民,都是天下为公的。”
    真的有那么好?朱和墭心里冷笑:“你们这些江南士绅还不是想让本圣人跪着要钱吗?你们以为孤家现在急着筹集军费打康麻子,所以就想用这事儿拿捏孤家,好把咨议会制度化。。。。。。同时也让你们垄断地方的行为合法化!”
    想到这里,朱和墭笑了起来,似乎对黄宗羲的回答很满意,他笑了笑道:“那就下令旨吧,江南、浙江两省所辖各县之团练使,以及曾经为北伐大军捐资一万两以上的富豪,都可以在十一月一日前来南京应天府城,报名参加江南咨议会。。。。。。咨议会召开及参会团练使、富豪的资格审查等事,都由侍从处、应天府和太师府共同负责。
    梨洲先生,你是大儒,又是江南士林的领袖,而且还帮康熙办过一次咨议会,算是熟门熟路了,这事儿你就负个总责吧!”
    黄宗羲立即行了一礼,大声道:“圣人一心为公为天下,实乃苍生之福、国家之幸。老臣一定会竭尽所能为圣人办好这次咨议会。。。。。。老臣保证,明年朝廷北伐中原所需之资,江南、浙江二省士民至少可以承担七成以上!”
    “好好,这样很好。。。。。。”朱和墭表面上连声夸赞,心里面却想:“孤家就想要挖了你们江南士绅的根,这个事儿咨议会能同意吗?咨议会。。。。。。敢不同意吗?”
    。。。。。。
    “老师,监国答应开咨议会了?”
    “父亲大人,您今天春风满面的,是不是召开咨议会的事情已经成了?”
    乌衣巷,太师府。黄宗羲刚走进大门,在门内迎候的他的爱徒万斯大和儿子黄百家,就已经从他脸上的表情看出有天大的喜事发生了。
    黄宗羲也不瞒弟子和儿子,哈哈大笑道:“监国果然是少有的明君。。。。。。的确称得上圣人!充宗,百家,咱们三堂说话!”
    说完,他就大步往自己的深宅大院之中走去。
    当父子、师徒三人在太师府的三堂内再见面的时候,黄宗羲已经换上了一身宽松的道装,头上还戴了一顶黑沙方巾,腰带上也没挂宝剑和空锤了。
    万斯大、黄百家也和黄宗羲一样,都是居家士大夫的打扮,三人一边喝茶,一边讨论起了即将召开的大明版江南咨议会的事宜了。
    “安庆已经拿下了。。。。。。康熙在长江沿岸摆着的三大要塞已经丢了两个,只剩下一个瓜洲江北大营,守不了多久了。开了春肯定要北伐中原,到时候就得大把砸银子了。”
    “父亲,孩儿已经和下面的人吹过风了。。。。。。银子不是问题!”
    “老师,虽然江南、浙江两省历经战乱,元气大伤,但是老底子还在,压一压,两千万两银子还是有的。”
    “真的?真有那么多?”黄宗羲对弟子万斯大报出的数字很有点吃惊,“前朝鼎盛的时候南直隶加上浙江的税粮定额才八百五十万石。。。。。。商税和盐税加一块最多就一百多万两。现在怎么随随便便就能拿出两千万两银子?”
    当了一段时间江南布政的万斯大接过老师的问题,还没回答,先是一声叹息:“嗨,那还不是因为连年战乱,清妖凶暴,咱们江南士林连遭摧残。。。。。。现在江南、浙江二省绅田少而民田多。根据学生所知,浙江一省的田土当在四千万亩以上,江南的田土差不多也是这个数。总共有八九千万亩啊!而且其中还有大量的桑田、棉田、茶田,所入数倍于稻米。稻田之中,也多有一年两熟的水田。鱼米之乡的田土,一亩摊派个不到两钱银子,总数就有一千六百万两了,再向商人们摊派个四百万,两千万两不就有了?”
    黄宗羲听了这话,也忍不住一声叹息:“前明的三饷加派即便足额缴纳,也不过两千多万两。这还是向全国摊派的,结果逼得到处造反,现在就江南、浙江两个省居然能承担两千万。。。。。。真的不会出乱子?”
    “不会,”万斯大摇摇头,“以前人多田少。。。。。。江南、浙江的一亩绅粮(田租)就远远不止两钱了!现在则是人少田多,绅粮纳得自然就少得多,而且天下大乱后小农手里的土地也多。另外,前明的绅田都不缴税,而本朝目前还没有这个规矩。”
    他的话是穿了就是前明末年的时候大部分土地其实是不纳税也不承担摊派的,所以两千万三饷都压在少数土地上面,这才造成了小农大面积的破产,再加上天灾的打击,才使得民不聊生。
    而经过了明末清初的连年大乱后,天下士绅的实力遭到了重创,他们拥有的土地大多又散到了农民手中。而且清朝对老百姓凶,对江南士大夫也凶,对于欠税不交的江南士大夫也毫不客气,直接黜革功名,顺治十八年的奏销案中,一次性革掉了一万三千多人的功名!
    同一年发生的哭庙抗粮案中,又有十八名江南士子被斩首!
    这两起大案,再加上后来的通海案、明史案和沿海迁界,已经搞得江南士林人人自危,谁还敢抗税逃税?
    虽然现在的江南统治者换了人,但是士大夫的威风一时半会儿也没法恢复。
    所以现在的税基远远比前明末年要宽!
    另外,由于人口的减少,而土地没有这么减少,所以土地的总产出中用来养人的部分也比前明时要少,承担税收和摊派的部分自然可以多一些了。
    其实这就是个王朝周期律的问题。。。。。。现在无论是大清还是新明,其实都处在王朝周期律的初期。
    王朝初期,其兴也勃焉,自然比王朝末年容易搞。但如果朝廷一味胡搞,那也是很容易翻车的。如果垂拱而治,什么都不搞。。。。。。现在可是在三千年未有之大变局之中啊!
    所以朱和墭必须得好好搞,得在有生之年搞出个工业革命,这样华夏天朝的未来才算有了保障。
    而要搞出工业革命。。。。。。那当然就得挖了江南士大夫的根了!
    大清凶残,他们要砍士大夫的头!
    朱和墭是圣人,所以他不想砍士大夫们的头,只想断他们的命根子!
    而士大夫们命根子是什么?
    当然是对土地的垄断和对教育的垄断了。。。。。。而后者尤其关键!
    而且这两者还可以封闭成一环的,垄断了土地也就掌握了基层的财源,有了钱才能办好自己家的私立教育,自家的子弟教育好了,就能去考科举当大官。。。。。。当了大官,就能垄断更多的土地!
    这样一来,士大夫们不仅可以逐步垄断基层,而且还能把阶级给一步步的固化下来。
    如果基层一旦完全被他们把握,那么所谓的中央集权的封建国家,实际上就被他们给架空了。。。。。。而阶级一旦固化,底层的英雄豪杰们想要翻身,就只能盼着天下大乱了。


第432章 公平、公平,还是他妈的公平!
    “监国,臣在安庆没有打好。。。。。。”
    “丞相哪里话来?安庆之战打得很好啊!卓布泰的首级都砍下来了,两万清妖全军覆没,咱们的损失还不到四千。。。。。。这还不好,什么才算好啊?诸位,你们说呢?”
    就在黄宗羲等人忙着操办大明版的江南咨议会的时候,朱和墭这边也在定王监国三年十月上旬的时候迎来了一个要角,就是那位得了诸葛亮秘传兵法,而且还能掐会算的诸葛丞相。
    朱和墭把诸葛丞相从刚刚被明军攻占的安庆府招来南京的原因,当然是为了即将召开的江南咨议会了。
    诸葛丞相还有个身份,就是十一个原儒大学士之一。
    这两年朱和墭、诸葛三和、陈永华、邱荣等原儒大学士都忙着四处征伐,大学士会议已经许久没有召开了。
    但朱和墭每每遇到大事,还是会通过书信向他们征求意见——虽然这十一个大学士并不是每个人都足够分量,但是其中的大部分人还是非常重要的。
    所以朱和墭在决定召开江南咨议会后,就派人去浙江请来陈永华,又使人去福建请郑经,还还叫人去广东请朱天王、于老爷子、苏勇、朱舜水、顾炎武、屈大均他们几个赶紧北上金陵。
    对了,那个顾炎武的大学士之位是后补的,原本担任这个职位的八大山人朱耷实在无心政治,跑到海珠大学堂去研究学问了,所以就辞了大学士的差。朱和墭便推荐顾炎武出任了大学士。
    不过朱天王、于老爷子、苏勇、朱舜水、顾炎武、屈大均他们六个现在还没赶到。
    因此今天在码头上迎接诸葛三和的大学士便只有朱和墭、邱荣、陈永华、郑经四位。
    邱荣、陈永华和郑经他们仨听朱和墭这么一问,马上就附和起来了。
    “监国所言极善!丞相西据吴周,北破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