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3C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活埋大清朝-第258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吴三桂听着这话哈哈大笑,“好好,为父等着你的好消息!”
    吴应熊也跟着应景一般的大笑,“二弟,愚兄也等着你的捷报!”
    。。。。。。
    长城以北的漠南草原上,今年的气候还是一如既往的寒冷。入冬时候的一场大雪就下了个千里冰封,万里雪飘,天地之间就只剩下一片白茫茫的。寒风卷过,原野之上,茫茫似雾。草原上蜿蜒流淌的那几条河流,到了十二月份的时候,早就冻成了一整块,坚硬如铁,得用大锤子猛砸,才能砸下一点来用牛粪、铁锅烧化了才能使用。
    对于分布于长城以北,漠南草原和辽河河套草原上的察哈尔诸旗的牧民而言,这样的寒冷绝对是非常难熬的。。。。。。因为大清朝廷的规定,他们现在没有办法在冬天来临前驱赶着牲口去南边比较温暖的地方避寒,也很难通过劫掠或是贸易获得汉地的物资过冬,只能年复一年的苦熬。
    可是今年冬天却是个难得的例外,原本被满清朝廷分置各地,严禁大范围迁徙的察哈尔八旗和察哈尔旗(察哈尔八旗和察哈尔旗是两个系统)的牧民,不知怎么就大量集中到了张家口以北,属于察哈尔八旗中的察哈尔镶黄旗的地盘上。
    在口外冰雪覆盖的草原上,一个个蒙古包猥集在一起,数量怕是上了万!
    而在这上万帐蒙古包的中间儿,则是一顶特别耀眼,特别巨大的金顶大帐!
    金顶大帐之前,还竖立起了在风雪之中依旧顽强招展的一面察哈尔鹰旗!
    这面蓝色鹰旗可不是从察哈尔八旗或是察哈尔札萨克旗的标志,它属于蒙古人心目中光荣的察哈尔中央万户,也可以看成是蒙古大汗的标志!


第441章 反清复明?不,我要反清复元!
    大蒙古虎敦兔汗林丹巴图尔的孙子,大清太宗皇帝皇太极的外孙,大周少总统吴应熊的外甥,大清察哈尔札萨克旗的亲王孛儿只斤。布尔尼,是一个长得相当靠谱的蒙古青年,高大、结实、五官端正,笑起来非常敦厚。
    这个时候,他正在金顶大帐里面念经,身边陪伴他的只有三个喇嘛——其中两个是真喇嘛,还有一个是高仿喇嘛。
    两个真喇嘛一个叫阿杂里喇嘛,一个叫僧格浑津喇嘛,都是布尔尼的心腹,同时也是他的老师。
    而那个高仿喇嘛,则是布尔尼的父亲阿布鼐和姨夫吴应熊的故交杨起龙了。
    杨起龙这人还真是够长袖善舞的,连布尔尼的线也能搭上,而且现在还成了布尔尼的座上宾。
    不过他为了成为布尔尼的座上宾,可是破费了不少财货的。。。。。。要不然布尔尼也不可能带着将近一万帐蒙古人在这个冬天跑到张家口外安营扎寨。
    在原本的历史上,布尔尼费了九牛二虎之力才拉扯起几千个不是太勇的蒙古勇士,结果让鄂札、图海率领的几万包衣奴才灭了个干干净净,本人也被一箭射杀。
    而这一回,得到了杨起龙提供的价值二十万两白银物资援助的布尔尼算是雄起了。
    不仅将自己亲临的察哈尔札萨克旗的几千帐牧民都带到了张家口外的草原上,而且还从张家口外的察哈尔右翼四旗中募集了超过两万名蒙古勇士!
    另外,在杨起龙提供的黄金收买下,察哈尔都统晋津,在察哈尔各部地盘上游牧的喀尔喀蒙古的王公垂扎布,还有原本属于察哈尔八部之一的奈曼旗郡王札木禅等人,都已经投靠了布尔尼。
    甚至有几个领着从察哈尔左翼征调来的兵丁,驻扎在张家口内宣府城蒙古台吉,都被杨起龙的黄金给收买了。
    当然了,到目前为止,真正知道布尔尼心思的人并不多。。。。。。大部分察哈尔旗的牧民和察哈尔右翼四旗(察哈尔旗是布尔尼亲领,察哈尔左右翼八旗是满清朝廷掌控)的勇士,都只知道布尔尼王爷要入关去帮大清皇帝打仗,顺便在汉人生活的土地上狠狠地抢上一把!
    这可是大家伙做梦都想的好事儿啊!
    打赢打输都是康麻子皇帝的事儿,他们蒙古人只管抢,大不了抢了就跑。。。。。。
    而更接近真相的杨起龙、晋津、札木禅、垂扎布等人,则知道布尔尼想要加入眼看就要成功的“反清复明”或“反清拥周”。
    总之,反清是一定的!
    至于最后拥护谁,那就看谁能在清失其鹿后的逐鹿之战中胜出了。
    不过布尔尼真正的心腹,包括他的弟弟罗卜藏,他的两个老师阿杂里喇嘛和僧格浑津喇嘛却知道,这位虎敦兔汗的孙子是有雄心壮志的。
    他想要的可不仅仅是一个大明或是大周皇帝册封的察哈尔王。。。。。。他想要当蒙古大汗!
    这是他老爸阿布鼐传给他的理想,而为了完成这个理想,自从他懂事时起,他每天都非常努力的练习骑射和念经。。。。。。。唔,念经也是很重要的!
    现在的蒙古可不是成吉思汗那会儿了,那时候蒙古人“只识弯弓射大雕”。而如今的蒙古人,则迷信黄教。
    据布尔尼所知,在康熙十年初击败两个兄长,成为准格尔部台吉的噶尔丹,就是因为念经念得好才获得胜利的。
    从噶尔丹的成功当中吸取到了宝贵经验的布尔尼,就成了个虔诚的佛弟子,每天都花费大量的时间念经。
    而且很快就念经有成,得到了佛祖的保佑——要不然怎么会有一个喇嘛装扮的杨起龙给他送了那么的援助?要不然康熙皇帝怎么会突然昏了头,接二连三的派人来给他传旨,一会儿让他赶紧在张家口集结五万骑兵,一会儿又让他立即入关呢?
    想到这里,布尔尼就暂停了诵经,转过身冲着已经快要睡着的杨起龙喇嘛嗯咳一声:“杨法师,和您说个事儿,就在昨天晚上,大皇帝派御前侍卫前来传旨,命本王立即率领集结于张家口内外的察哈尔旗、察哈尔左右两翼的骑兵南下至河南省开封府境内待命!”
    “什么?”杨起龙一听这话马上来了精神,“康熙他。。。。。。啊,是吴三桂出兵了!
    康熙这是病急乱投医了。。。。。。驻北京的八旗新军已经开走了。现在北京城内就只剩下了巡捕三营的绿营兵和八旗的老弱妇孺。
    王爷,这可是千载难逢的机会啊!”
    布尔尼笑道:“本王也是这么认为的。。。。。。不过根据康熙的旨意,本王率领的五万蒙古骑兵是不得进入北京城的。北京城内虽然只有几千绿营兵,但是北京城池坚固,城上又遍布火炮。而我的察哈尔勇士连火枪都没有几支,火炮更是一门都没有,根本不可能打下北京城。
    不知杨法师可有破解之法?”
    杨起龙一脸的兴奋,点点头道:“当然了!贫僧在北京城外还有点力量。。。。。。可以使个计谋让这些人混进北京城。
    另外,康熙不让王爷的大军入城,恐怕不会不让王爷兄弟二人去北京探望老王吧?”
    他说的老王就是林丹汗的小儿子阿布鼐,阿布鼐在当上了察哈尔旗的王爷后对大清朝非常不满,做梦也想恢复蒙古往昔的荣光。
    结果被康熙皇帝抓去北京软禁起来了,而布尔尼则在父亲被抓后继承了王位,当了察哈尔的亲王。
    也许在康熙看来,布尔尼应该感谢自己——如果不是自己抓了他爹,他什么时候才能当王爷?
    可布尔尼却不是这么想的,他把这事儿看成了奇耻大辱!
    黄金家族的嫡系,成吉思汗的子孙,你们说抓就抓,说废就废,真是太屈辱了!
    “当然!”布尔尼道,“本王和罗卜藏带领少数亲兵入城还是可以的。。。。。。最多也就是几百。”
    “足够了!”杨起龙道,“到时候王爷和罗卜藏台吉先带人入城当内应。同时再派蒙古骑兵去城外的几处旗庄抢劫。。。。。。贫僧自有办法可以助王爷破城!”
    他顿了顿,问:“破城之后。。。。。。怎么办?”
    布尔尼年轻的面孔上露出了真诚的笑容,道:“破城之后,城中的旗人和旗奴子女,还有金银财宝都归我,北京城归你。。。。。。你要献给谁都行!”
    杨起龙又提出要求道:“王爷还得借我三千蒙古铁骑!”
    “一言为定!”布尔尼笑道,“给你用三个月。。。。。。可够了?”
    “够了,足够了!”
    布尔尼点点头道:“既然如此,那我们明天就开拔启程,入北京!”
    “好!”杨起龙大喜,“入北京,反清复明!”
    。。。。。。
    同一时刻,在北京紫禁城的慈宁宫内,满头白发的布木布泰大妈正坐在炕上唉声叹气。
    她的孙子恭亲王常宁则站在边上伺候着,看见老奶奶一个劲儿叹气,就好奇地发问:“皇祖母,您一个劲儿的叹气,是不是想念我皇兄了?”
    老奶奶没好气儿地说:“我才不想你那个倒霉哥哥呢,我在想我的多尔衮呢!”
    “您怎么想他呢?”常宁有点哭笑不得,“他可大逆不道啊!”
    “哼!”布木布泰哼了一声,“他要是还活着,国势何至于如此?何至于病急乱投医,还让林丹巴图尔的孙子带兵入口。。。。。。”


第442章 王辅臣,快去投降!
    原来布木布泰是因为康熙皇帝急调布尔尼入口增援河南的事儿恼火呢!
    她可是经历过后金和察哈尔连翻恶斗的老人了,而且她自己就是蒙古人,娘家也姓孛儿只斤,太知道察哈尔中央万户在蒙古人当中的威信了。
    别看这个布尔尼现在只剩下一个残破的察哈尔札萨克旗,但一个不留神,他就把整个草原都搅得天翻地覆。
    当年的达延汗有什么?除了黄金家族的嫡系血脉,他什么都没有。还不是被他的养母兼老婆满都海扶植起来,成为蒙古中兴之主了?
    现在布尔尼的实力比当年的达延汗可强多了。。。。。。就差一个满都海了!
    另外,蒙古人对于能打胜仗的首领向来是非常服气的。如果布尔尼能在河南战场上捅康熙一刀子,等他回到蒙古草原后一准会立即成为整个漠南蒙古的领袖!
    而漠南蒙古和漠西卫拉特蒙古一向是东南西北四部蒙古人中最能打的。
    在以往的许多年中,凡是有强者崛起于漠南,就一定能击败漠北,压服东道,成为新一代的蒙古领袖。
    所以布尔尼距离崛起,就真的只差一场够分量的胜利,或是一个好老婆啊!
    “皇祖母,”常宁也知道现在北京城有点空虚,不过他还是安慰布木布泰道,“孙儿手中还有六千巡捕三营精兵。
    而且天津总兵王玉玺已经率兵三千来了北京。。。。。。加上他的兵,现在北京城有足足九千绿营精兵。
    另外,北京城的城墙可不是布尔尼的蒙古骑兵能突破的!
    所以皇祖母尽管放心,北京城万无一失!”
    康熙敢放布尔尼入口,自然也有相应的安排。
    他的安排一是命常宁接管巡捕三营,并出任九门提督,总领北京城防。
    同时,康熙还让天津总兵王玉玺率兵三千来北京,也在常宁手下听用。
    王玉玺的三千绿营兵原是防御天津海口的,康熙因为担心朱和墭的军队走海路北伐,所以一直不敢撤了守海口的兵。
    但是现在天津海口冰封数十里,根本不可能登陆。这支守海口的绿营兵也就可以被调到北京了。
    而守海口是靠炮台的,所以这三千绿营打野战不行,放炮守城绝对没问题。
    有他们守北京,布尔尼的蒙古兵根本不可能打破城池,最多就在北京城外掠一把。。。。。。这个风险,康熙也只好承担了。
    至于布尔尼抵达河南之后,康熙也早就有了安排。
    常宁接着对布木布泰说:“皇兄已经有了击破吴应麒所部的办法。。。。。。等布尔尼的大军抵达河南前线时,吴应麒多半已经陷入重围了。到时候布尔尼怎么可能替被围的吴应麒火中取栗?而且皇上还会安排一场鸿门宴,把布尔尼控制起来。总之,是不会有意外的。”
    布木布泰叹了口气,道:“皇帝就是太自信了,总觉得自己比谁都高明,不会有什么意外。。。。。。可是自从广东的变乱起来,已经出了多少意外?何来万无一失?”
    布木布泰才说到这里,她的陪嫁丫鬟,今年已经六十出头的苏麻喇姑走了进来,先向布木布泰行了个福礼,然后笑着道:“太后,察哈尔王府刚才派人递了折子,说是察哈尔王爷布尔尼和台吉罗卜藏想要进城看他们俩的阿玛,还想来慈宁宫给您请安。”
    上一任察哈尔亲王阿布鼐的妻子,也就是布尔尼和罗卜藏的生母马喀塔可是皇太极的正氏孝端文皇后哲哲生的,那是嫡女啊!身份尊贵,当然在北京拥有赐第,她的赐第现在就是察哈尔王府了。
    而有了马喀塔这层关系,布尔尼和罗卜藏入京后自然得去拜见布木布泰了。
    常宁笑着对布木布泰道:“皇祖母,他们既然肯入城,应该是没有反心的。”
    布木布泰哼了一声:“还是小心一点好。。。。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