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3C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活埋大清朝-第264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王玉玺虽然是武进士出身,但他在天津卫的炮台子上干了好些年,非常熟悉炮兵,用耳朵一听,就知道不对了。
    王玉玺道:“是东直门。。。。。。东直门出事儿了!”
    就在这时,呼喊声也传了过来。
    “不好啦,吴三桂打来啦!不好啦,吴三桂打进北京城啦。。。。。。”
    吴三桂来了?
    这怎么可能!
    常宁一听这呼喊,整个就愣在那里了。还是王玉玺反应快,赶紧对常宁道:“王爷。。。。。。这是有人借着吴三桂的名头作乱!”
    “对!”常宁也反应过来了,马上大声说,“吴三桂怎么可能来北京?他儿子吴应麒都给包围在朱仙镇,眼看就要全军覆没了!”
    他这话是说给周围的天津绿营兵听的。
    王玉玺则对吴应麒道:“王爷,您赶紧带人去紫禁城保护太皇太后,臣带人去朝阳门平乱。”
    常宁点点头,“好!王总兵,那朝阳门那边就拜托了。。。。。。乱平之后,本王亲自上折子给你请功!”
    “谢王爷!”王玉玺连忙行了个打千礼。
    常宁也没功夫和他继续掰扯,赶忙招呼自己的王府侍卫和黄马褂,一群人都上了马,然后就直奔紫禁城而去。
    王玉玺也不敢耽误,赶紧招呼手下几个协领、参将,向他们分配任务。
    不过他并没有马上调兵去平乱,而是来了个谨慎从事,先派人去控制住除东直门外的北京内城外城的十几城门,另外还派人控制住钟鼓楼、景山,然后又亲自领着一队人马去占领东直门和朝阳门之间六个存放漕米的大仓库。。。。。。照着他的想法,他得先稳住阵脚,再探明虚实,最后才能稳稳当当的把乱子平下去。
    可他这么一求稳,也给了杨起龙稳住阵脚的机会。和历史上杨起龙把闹事的力量布置在北京城内不同,这回他的力量都在城外,并且分成了三队往东直门这边过来。
    杨起龙亲自带着的主要是之前潜伏在庞各庄的一批前明遗民,他不在北京的时候由前明成国公府的一个旁系后人,名叫朱尚贤的壮士领着,核心骨干有四五百人。
    后来杨起龙又从张大、焦三这两个漕帮头目那里借来了七八百壮丁,都是通州、天津漕帮中最凶悍的亡命,凑了一千三四百人,一起去混城。
    而张大、焦三,还有杨起龙的两个亲信黄吉和陈益,则分别率领着第二队、第三队人马,总共三四千人,跟在杨起龙带领的队伍身后,三队人马之间,都隔开了三五里地——这样看着才比较相难民。
    而且后面的这两队漕帮壮丁中的大部分人并不知道他们这是去造反。。。。。。张大、焦三只告诉他们要去东直门外帮人打架。所以当他们得知这回要揍的居然是大清天兵的时候,那真是要多震惊有多震惊!
    如果不是张大、焦三在帮中素有威望,而且还事先喂了一大笔银子,并且承诺事后还要重赏,这些漕帮子弟当场就得散伙!
    不过他们也不敢再往东直门而去,只是堵在了东直门外的官道上,任凭张大、焦三喊破了喉咙,他们也不肯向前。
    如果王玉玺这个时候能领兵反扑东直门,杨起龙搞不好就得扑!
    可他这一“持重”,变故又陡然而起!
    北京城的东北方向上,突然传来了呜咽的号角之声,还在官道上面磨蹭的漕帮子弟们顺着声音望去,就看见在大雪之中,一队队的人马已经从北沙河方向开过来了,出现在他们的视线当中。这些人马,都是蒙古人的装扮,清一色的骑兵,行进速度极快,朝着已然在杨起龙控制下的东直门,疾扑而来!
    张大、焦三二人望见蒙古大军赶到,连忙让人举起吴周的黑旗,然后大声呼喊:“大总统援兵已到,荣华富贵就在今日,你们难道想当一辈子苦力吗?
    愿意建功立业的,一起喊大总统万岁!”
    看见这些蒙古骑兵,漕帮弟子们的胆子一下就壮了起来,齐声高呼道:“大总统万岁!”
    看到底下人终于被鼓动起来了,张大、焦三二人也不迟疑,马上举起黑旗,引领着队伍,一路小跑着就向东直门而去!
    不多时,张大、焦三所领的近三千漕帮人马和罗卜藏带领的蒙古骑兵,就先后赶到了东直门!
    东直门内,顿时大乱起来,惊呼大喊之声响成一片,居住在东直门内的正白旗、镶黄旗的老弱妇孺,还有入城避难的百姓,一时间也不知道发生了什么?还真的以为是吴三桂的大军杀到了北京城!不少人就跟没头苍蝇似的,在纷纷大雪当中向着紫禁城和北京内城的其它方向逃窜,一边逃还一边呼喊:“不好啦,吴三桂来了!吴三桂杀进北京城了。。。。。。”
    这下整个北京城可就乱了套了!
    当北京城内的乱子闹起来的时候,在北京城西北角,什刹海边上,一座门庭冷落的王府里面,两个脑袋别在裤腰带上的没落王爷,正聚在一起喝闷酒。
    这俩王爷就是犯了“揭发造反罪”的平南王尚之信和“奉旨发疯”的靖南王耿精忠。
    他们俩暂时还活着呢!
    但他们也知道康熙皇帝不糊涂,现在只是为了稳定人心,暂时不拿他们开刀。
    只要等到局势稍定,两人都得上菜市口走一遭!
    想想就伤心啊!
    本来好好的王爷,现在都变成了待宰的羔羊了!
    而且他们现在都被拘在北京城内。。。。。。别说城外了,连外城都去不了!
    除了等死,也就只能聚在一起喝闷酒骂吴三桂了——这个吴三桂怎么还不打到北京来救命?
    不过骂归骂,骂完了还是想啊!
    想吴三桂,想他们的结拜大哥吴应熊。。。。。。现在能救他们的,也就只有吴三桂、吴应熊了!
    今儿他们俩正一边喝酒一边想着呢,外面忽然传来了喧嚣的声音。他们一开始也没在意。。。。。。除了吴三桂、吴应熊打进来,别的事儿和他们没关系。
    所以两人继续喝闷酒,正喝着,房门咣当一下就被人撞开,一阵寒风涌进来,两人都是一激烈,抬头就望向门口。然后就看见耿精忠的弟弟耿聚忠一脸惊诧的站在那里,一边喘着粗气一边说话:“来了,来了。。。。。。”


第452章 元明清周,四国大战!
    尚之信、耿精忠名义上还是王爷,但实际上就是富贵囚徒。而负责看守他们的也不是外人,尚之信由他的兄弟尚之隆看着,耿精忠则由他的兄弟耿聚忠看守。
    所以尚之信和耿精忠瞅见耿聚忠喘着粗气就来了,心下都是一沉——什么来了?肯定是拉他们去菜市口杀头的囚车来了!
    他们俩虽然是富贵囚徒,但还是知道外面发生了什么?知道康熙皇帝正在河南和吴三桂大战!
    而这一战的胜负或是平手,就决定了他们两人的生死!
    如果这一战康熙胜了,那么“后三国”格局就定了。那就意味着秋后算账的时候到了,他们俩就该杀头了!
    如果这一战康熙败了,那么康熙就要当清顺帝了。。。。。。那就意味着他们俩没什么用了,康熙不需要他们去稳住各地带兵的汉奸们的人心,那自然也该杀头!
    如果是平手。。。。。。那就意味着周清两家要和谈,吴三桂、吴应熊估计也不会想着捞他们。等和谈结束,他们还是该杀头!
    所以尚之信和耿精忠现在对望一眼,心里都有数了,杀头的时候到了!
    耿精忠当即苦笑道:“二弟,皇上要杀我和尚二哥的头了?能容我俩把这一桌酒菜吃了吗?”
    吃了再杀,当个饱死鬼。。。。。。
    耿聚忠只是摇头,神色又是紧张,又是纠结,似乎遇到什么难以决断的事情了,半晌才一咬牙道:“大哥,吴三桂好像打进来了!”
    “谁打进来了?”耿精忠有点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
    “吴三桂!不,是吴大总统好像打进北京城了。。。。。。外面已经乱了套,到处都在嚷嚷吴大总统进城的事儿!”
    耿精忠还是不敢相信,还回头想问尚之信,却看见一个张着大嘴,目瞪口呆的平南王爷。
    “尚二哥,你,你听清楚我二弟说什么了吗?”
    尚之信哆哆嗦嗦地说:“他,他,他好像说吴三桂来了!我这是疯了,还是在做梦?”
    说着话,他抬手就在自己大腿上用力掐了一下。。。。。。真的疼啊!
    那边耿聚忠也嚷嚷起来了:“平南王,您不是做梦,也没发疯。。。。。。你们都出来,出来听听!”
    说着他就快步上前,一手一个,拉起尚之信和耿精忠,一起出来两人喝酒的小院子。
    院子外面,风雪依旧,但是三人还是可以听见一阵响似一阵的呼喊声,穿透风雪而来。
    “不好啦,吴三桂来了!吴三桂杀进北京城了。。。。。。”
    和这呼喊声一起传来的,还有隆隆的轰鸣。
    吴三桂。。。。。。真的来了!
    尚之信和耿精忠都有喜极而泣,就差要抱头痛哭了!
    看见两人要哭了,耿聚忠也有点急了,“大哥,平南王,你们俩慢点哭。。。。。。你们得拿主意啊!”
    “主意?什么主意?”
    “我们还拿什么主意?”
    尚之信、耿精忠两人大概是等死等太久了,都习惯了!
    耿聚忠看着这两人也真有点无语,不该反的时候这两人瞎反,现在到了要挺身而出的时候,他们又是一脸迷茫。但是这出头的傻鸟,还得他们俩来当!
    想到这里,耿聚忠只好压低声音道:“当然是起兵响应吴大总统了!”
    “那,那可是造反啊!”
    “造反是要灭门的!”
    耿聚忠都快给两个傻冒气哭了,他们现在想到要灭门了?早干什么去了?就他们俩干的那些事儿,等康麻子皇帝腾出手,这门不灭也得给整惨了。
    “灭什么门?”耿聚忠一瞪眼珠子,“吴大总统都打来了!要灭门也是爱新觉罗灭门了。。。。。。咱们现在如果不举兵响应,等吴大总统平了北京,咱们两家怎么算?”
    对啊!
    尚之信、耿精忠一听都回过味儿了。
    虽然他们和吴应熊吴大哥有八拜之交,但是大周新朝定鼎之后,也是要论功行赏的。他们俩要是一点功劳没有,吴应熊想帮也找不到借口啊!
    “尚二哥,”耿精忠看着尚之信,“得干啊!”
    尚之信重重点头:“干!干他娘的,不干一下,回头连个侯都没有了!”
    耿精忠问:“那该怎么干?咱俩的王府里面可没多少人。。。。。。打紫禁城怕是不够啊!”
    尚之信眼珠子转了转,问:“吴大总统的兵是哪里打进来的?”
    “东城。。。。。。”耿聚忠道,“是从东城打进来的,主力好像还没到,应该是出奇兵偷袭了北京!”
    尚之信想了想,“主力应该也不远了。。。。。。现在北京城内也没多少清兵,康熙也不在城内,老太后和恭王很有会逃之夭夭。咱们不如去袭取德胜门和安定门,老太后和恭王如果想跑,一定会走这两门,到时候咱们打个埋伏,没准就把他们抓了!”
    “好主意!”耿精忠夸了一句,接着又问,“可咱们要怎么拿下德胜门和安定门?王玉玺的绿营兵守在哪里呢!”
    “不就是绿营兵嘛!”尚之信哼哼道,“咱们还是八旗兵呢!咱们府里别的没有,八旗兵的棉甲还是有不少的,虽然铁片都给收走了,但还是可以糊弄人的。咱们俩穿上王爷的朝服,让府里的侍卫、仆役和亲族,凡是能穿棉甲的都穿上。。。。。。然后兵分两路去取德胜门、安定门,到地儿之后就说奉恭王令旨和老太后懿旨接掌二门防务!”
    “好!”耿精忠一脸兴奋,拍了拍巴掌,“就这么干。。。。。。只要有两座瓮城在手,咱们怎么都能熬到大总统兵到的!”
    。。。。。。
    同一时刻,在北京城内的察哈尔王府里面,一对慈父孝子,正在抱头痛哭。
    察哈尔亲王布尔尼终于见着了他的亲爹阿布鼐了!
    阿布鼐被康熙皇帝软禁在北京好几年,整天提着心肝,以泪洗面,四十多岁的人,看着都跟个老爷爷差不多了,胡子都花白了,那点雄心壮志早就给消磨干净了。今儿和儿子哭了一场后,想到的居然是改正错误,好好的给大清朝当奴才。
    所以父子俩哭完后,他还抹着眼泪对儿子道:“孩子,这次我父子能再见着,都是大皇帝恩典,你可得牢牢记着,千万不能走为父的老路。一定要好好的给大皇帝当奴才。。。。。。”
    “父汗,您说什么呢?”布尔尼一听就不乐意了,“都什么时候了,我们怎么还当奴才?”
    “不当奴才当什么。。。。。。”说到这里,阿布鼐才想起哪儿不对,愣愣地看着儿子,“你叫我什么?”
    “父汗!”
    “可,可我不是汗啊!”阿布鼐说。
    布尔尼笑了笑:“我是汗。。。。。。我很快就是大元皇帝兼蒙古大汗了!”
    阿布鼎都给儿子的话吓懵了,“你,你,你。。。。。。疯了?”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