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3C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活埋大清朝-第284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这个刘玄初现在可是吴家爷俩的智囊。但是这个智囊是个有原则的智囊,不肯劝吴应麒出兵去杀哥哥。。。。。。这是骨肉相残啊!
    刘玄初向吴应麒行了一礼,“大将军、金吴将军,这回来得可是贵客,您得请自出迎了。”
    “贵客?谁啊?”吴应麒道,“需要我亲自去接?”
    刘玄初道:“大将军,这次来的贵客有两拨,一拨是祖泽溥、祖永烈、左春秋他们几个。”
    吴应麒问:“祖泽溥、祖永烈?他们是清虏的使臣?”
    刘玄初摇摇头,“非也,他们的朱明的使臣!”
    “朱明?”吴应麒愣了愣,“那还一拨人都有谁?”
    刘玄初道:“还一拨人是李国翰的儿子桑额和一等侍卫阿喇尼。。。。。。他们的清虏派来的使臣。”
    “桑额。。。。。。这也是咱的熟人啊!”吴应麒琢磨了一下,苦苦一笑道,“看来两边都用了心,我的确得亲自出门去接客了!”


第486章 卖身、卖国、卖兄弟!
    吴应麒要接的两拨客人并不是一起来到的。。。。。。要不然还接不过来。
    虽然这两拨人马几乎同时进入了开封府境内,但是他们离开封府城的距离还是不一样的。
    康熙皇帝派出的使臣桑额和阿喇尼先一步抵达开封府城,而左春秋、祖泽溥、祖永烈他们则晚他们一天抵达。
    所以吴应麒可以一天只接一拨客。是一拨,可不是一个!桑额和阿喇尼两人只是正副使,跟着他们的还有个团队呢!
    一大群人,带着康熙皇帝的圣旨和几大车礼物,千里迢迢的来了开封。
    当然了,开封府并不是他们名义上的目的地。名义上,他们是去江陵府吊唁吴三桂的,打开封府过只是途经。但是实际上打得什么主意,是个人心里面都明白。
    吴应麒虽然有点糊涂,可是还没昏庸到这个地步,所以看见猫哭耗子的桑额、阿喇尼也不点破,还很客气的请他们到设在自己是行辕灵堂之中拜祭吴三桂的牌位。
    拜完之后,副师阿喇尼还从随员那里碰过一大包被窝,一脸肃然地递到了吴应麒跟前。
    吴应麒看见这被窝有点懵,这什么意思?要被窝干嘛?给谁盖?
    康熙的一等侍卫阿喇尼是个挺能侃大山的主儿,看见吴应麒发懵,还一脸哀伤地解释道:“大将军,这床被窝叫陀罗经被,用的是黄缎织金,五色梵字,还请大喇嘛念过经、持过咒。。。。。。盖在身上下葬,可以保送西方极乐世界,获菩提果。
    这可是大清皇帝、皇太后下葬时才能用的。当年五世大喇嘛上京的时候,顺治爷曾请他为三床陀罗经被念经持咒,一床顺治爷自己用,一床是太皇太后将来要用的,这一床本是留给当今圣上的。不过当今圣上觉得自己还年轻,暂时用不上,又听说令尊是被朱和墭毒死的,所以才把这床陀罗经被赐给大总统用。”
    吴应麒皱着眉头问:“那么好的被窝给先父用了,回头康熙驾崩了,盖什么被窝下葬?”
    这话问得真是难听啊!
    正使桑额的脸都青了,不过阿喇尼还不动声色,继续忽悠道:“皇上用不着这个,因为他已经拜了雪域大喇嘛为师,现在是大喇嘛的俗家弟子了。。。。。。同西域准噶尔部台吉,绰罗斯。噶尔丹是师兄弟了。”
    其实康熙派去雪域高原的使臣索额图还在半道上呢。。。。。五世大喇嘛是不是收他这个徒弟都不好说,但是这不影响阿喇尼到处乱说。
    而吴应麒对雪域大喇嘛的事情也有所了解,他们家在云南的时候就跟大喇嘛是“邻居”。而吴三桂和大喇嘛都是“爱交朋友”的,所以两边常有往来。
    吴应麒也就听说了五世大喇嘛有个很厉害的徒弟叫噶尔丹,不当喇嘛下山还俗去当了西域准噶尔部的台吉,还娶了自己的嫂子为妻。。。。。。这弟弟当的可太让吴应麒羡慕了。
    想到这里,吴应麒叹了口气,道:“先父的棺椁并不在开封府。。。。。。你们来错地方了。”
    阿喇尼看了一眼桑额,见桑额轻轻点头,于是继续忽悠:“大将军不打算去一趟江陵吗?”
    “你什么意思?”吴应麒眉头一拧,虎目放过,灼灼地看着阿喇尼。
    阿喇尼试探着道:“如果大将军不打算南下。。。。。。是不是考虑继承平西王的爵位?”
    “你说什么?”吴三桂看着这年纪还不到三十岁的“黄马褂”,一字一顿地说,“你想要我投降清虏?”
    阿喇尼摇摇头:“大将军误会了。。。。。。大清皇帝愿意维持河南的现状,大将军依旧是河南之主,也依旧可以当大周,甚至是大明的官儿。您治下的百姓也不必剃发易服,也不会有一个大清的流官到您的地盘上当官。”
    吴应麒明白,康熙的意思就是想让他当个北清南周之间的缓冲。
    这倒也不是不能考虑,毕竟他在河南三府三州地盘上的根基也很浅,根本不可能同时和吴应熊、大清开战。。。。。。甚至和其中一方开战的条件都不成熟。
    想到这里,他也没马上表示同意,只是告诉阿喇尼和桑额,自己要几天时间考虑,让他们先回馆驿等着。
    而就在桑额、阿喇尼在等消息的时候,左春秋、祖泽溥、祖永烈他们几个就风尘仆仆的抵达了开封府。
    这三个人和吴世麒都不算外人,祖泽溥是他的舅舅,祖永烈算是他的表兄,而左春秋曾经在云南的平西王府里干过。。。。。。总爱给人相面,而且说好的不大准,说坏的却挺准。
    因为清朝的使团已经到了开封府,而且开封府城内还有个洪士铭,所以吴应麒就没让他们入城,而是让他们在城南四十里的朱仙镇等候。
    在应付完桑额、阿喇尼之后,吴应麒就带着军师刘玄初一块儿去了已经恢复了一点人气的朱仙镇。
    。。。。。。
    “左春秋,二位祖家哥哥,你们要是想帮姓朱的拉我一起打吴应熊那个不孝子,那就算了。。。。。。我们吴家的事情,吴家人自己解决!”
    两伙人在朱仙镇内的一栋被收拾了一番的大宅子里见了面,分宾主落座后,才寒暄了几句,吴应麒就把自己的立场挑明了。
    左春秋笑道:“二公子,您先别说这些。。。。。。如今大明的监国明王可是最实在的。”
    说着,他就摸出了一个卷轴,双手递给了吴应麒。
    吴应麒拿过卷轴展开一看,上面好东西不少啊!什么绫罗绸缎、枪炮火药、大米白面,甚至还有花钱都买不来的军用白糖!
    “左先生,这是什么意思?”吴应麒的态度果然软化了不少。。。。。。让他去灭吴应熊也不是不可以的,虽然吴应想是他的亲兄弟,但是只要价钱合适,亲兄弟也是可以出卖的。
    左春秋伸出根手指,“一百万银圆的额度。。。。。。上面的东西,只要在一百万的额度内,随您挑。您挑完,我就回南京去向明王殿下报告。最多两个月后,东西就会送到朱仙镇!”
    “条件呢?”吴应麒一脸纠结,似乎很不愿意出卖哥哥,但是又不得不卖。。。。。。
    “进兵陕西!”左春秋笑道,“明王殿下知道您不忍心和吴应熊兄弟相残,所以就给您指了条明路。现在清妖正忙着和蒙古人打仗,还得防着咱大明,暂时无力阻止您挥军入陕。这可是千载难逢的机会啊!”
    吴应麒回头和刘玄初对视了一眼,刘玄初问:“等二公子率军入陕后,明王殿下是不是就要西征湖广了?”
    “不会的,”祖泽溥接过这个问题道,“明王殿下已经正式以儒门圣人的名义发布教令,宣布三年不战、五年平辽!”
    他顿了顿,又道:“这次我回到江陵后,会当面和大总统留后说明此事。。。。。。儒门圣人教令和大学士会议教令,在大明那边是开不得半点玩笑的。殿下既然说了,三年之内就不会主动挑起和大周、大清之间的战争,所以二公子就更不能留在河南了,要不然等康熙收拾完布尔尼,就要南下收拾你了!”
    祖泽溥用了“回到江陵”的说法,这是因为他并不是朱明的臣子,而是大周的臣子——他当日在紫金山被俘后,就坚称自己已经反清投周。所以朱和墭就没把他斩杀。。。。。。而是把他扣押着当成一个筹码。这回则是放他回吴应熊那边,好让他当个传声筒,把朱和墭“三年不战”的立场告知吴应熊。


第487章 为明讨元、为清复仇!
    “军师,世琮。。。。。。你们说我该投靠谁啊?”
    在朱仙镇中的一座军营里,吴应麒一边目不转睛地看着那份价值一百万两的清单,一边有口无心地发问。
    屋子里面听着他发问的两人,一时也不知道该怎么回答。刘玄初和吴世琮都知道吴应麒除了政治上总犯糊涂之外,还有一个毛病就是特别贪财!
    当袁谭是很不好的,但如果东南那位“曹操”肯保证吴应麒的安全,而且出价特别高,那吴应麒也很愿意当袁谭的。
    可问题是。。。。。。第一,朱和墭没有给出安全保证;第二,朱和墭好像也没有要求吴应麒投靠。
    室内一片沉默,半晌之后才是吴世琮打破了寂静:“爹爹,您得替三叔想想,没有他的兵马,咱们可就又少了万余精兵了!”
    他说的“三叔”是吴国贵,吴国贵是吴三桂的养子,吴三桂的儿子不多,而且他家里又被李自成屠过一遍,没有什么人了。所以吴国贵这个养子也就值钱了,被当成了“真吴老三”对待。
    在吴三桂的三个“真假儿子”中,这个吴国贵其实是反清态度最坚定的,但他同时也坚决反明。
    如果吴应麒真的要投靠大明,吴国贵肯定会带着队伍回到吴应熊手下。
    “你三叔。。。。。。”吴应麒愣了愣,“对了,永历是他勒死的!这事儿。。。。。。不好办啊!”
    虽然朱和墭是隆武和绍武一系的,但是末代唐王朱聿锷后来承认了永历的正统地位,台湾的延平王府也用永历纪年。所以现在的新大明也把永历的牌位请进了太庙。
    这么一来,新大明和吴周之间的关系就很难调和了,而吴国贵这个亲手勒死永历的凶手就更不可能去投大明了。
    刘玄初摇着纸扇子道:“这大概就是明王不叫咱们归顺的原因吧?”
    “那投大清肯定也不行!”吴应麒眉头拧成个了球,“康麻子被咱夺了半壁江山,一定比朱和墭还恨咱。。。。。。朱和墭还未必是真恨,康麻子则一定是真恨!”
    刘玄初苦苦一笑:“二公子,在大义面前,哪有什么真假可言?”
    吴世琮道:“那咱们就拿了朱和墭的东西,然后挥军南下如何?”
    刘玄初摇摇头,“迟了。。。。。。等这些东西都到手了,差不多都六月份了。吴应熊早就整顿好了内部,而且康熙差不多也该从草原上回军了。如果咱们再和吴应熊打,只怕要腹背受敌了。”
    “那该怎么办?”吴世琮问。
    “还能怎么办?”吴应麒道,“西进陕西呗。。。。。。不管怎么说,总得有个靠得住的立足之地。陕西虽然穷,但好歹比中州强啊!陕西东边的门户陕州和南阳府的西坪镇、西峡口、荆子关都在咱们手里。咱们的几万大军开进去,总是可以安定下来的。
    中州这边四战之地,四面受敌,一旦吴应熊这逆子和康熙联手,咱们要怎么支撑下去?”
    吴世琮还不心死,扭头看着军师刘玄初。
    刘玄初道:“先机已失。。。。。。如今西进已经是唯一的出路了。不过咱们西进后要干什么,又要以什么样的名义西进,一定得好好考虑明白了。”
    吴世琮道:“西进当然是抢康熙是地盘了!西进以后当然是整军备战,然后再出兵讨伐吴应熊这个逆贼了!”
    刘玄初摇摇头,“这样做可以,但这样说是不行的。”
    吴应麒问:“军师,您和我说话就别绕弯子了,我就是个实在人。”
    刘玄初道:“那臣就直说了。。。。。。咱们以往做事,只问利益,只看实力,却忘记了拿住大义名分!这次西进,万万不能忘记‘大义’二字。”
    “大义?”吴应麒问,“什么大义?”
    刘玄初笑了笑,吐出两个字儿:“讨元!”
    “讨元?”吴应麒愣了愣,“军师,你说讨元朝吗?”
    “对!”刘玄初道:“大明因为讨元而得了天下大义,所以才得享三百年国祚,之前几乎灭亡,现在又得以复兴,都是因为大义在手。
    可是现在元朝又恢复了,还出了个天佑皇帝!身为朱元璋的子孙,朱和墭能不管吗?但是他够不着元朝,所以就出一百万请咱们出兵。。。。。。大将军要帮了朱家这个忙,那就有大义在手,日后就可以相见了。
    所以咱们得请朱和墭下明王令旨,下儒门教令。。。。。。授予大将军讨元灭胡之任。”
    吴应麒拍了拍巴掌,笑道:“好好,好办法!我们不白拿他的一百万,我们帮他打元朝!”
    “另外,”刘玄初又道,“咱们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