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岳乐伸出三根手指,“三十万斤白糖!”
“什么?”南怀仁一愣,“三十万斤白糖?要那么多白糖干什么?”
他本来以为岳乐会要燧发枪和火炮; 没想到居然要糖!
“吃啊!”岳乐回答道,“我们满洲人最喜欢吃甜食了。”
“甜食?”
说起这个,南怀仁忽然想起自己很久没吃到甜食了!
他前一阵特别想吃鸡蛋糕,还和宣武门大教堂的厨子说了; 可是对方却告诉他现在满北京都买不到一颗白糖。没有白糖; 鸡蛋糕没法做。
所以南怀仁就只能让厨子给自己摊了几个鸡蛋饼吃了。。。。。。
想到这里; 南怀仁就对马绥克说:“总督,亲王想要三十万斤白糖。”
“白糖?”马绥克也皱眉,“现在白糖很贵!”
“很贵?”南怀仁一愣,“为什么?”
马绥克说:“是大明方面在控制白糖交易,我不清楚他们为什么要怎么干?但这样的事情的确发生了。而且他们还召回了在爪哇岛上种植甘蔗榨取蔗糖的华人农场主。。。。。。据说付出了极大的代价!”
南怀仁皱起眉头,若有所思,过了一会儿又对岳乐道:“王爷,您要的数目有点大,而且现在伪明方面限制白糖出口!”
他一边说话,一边在观察岳乐的表情,他发现岳乐没有丝毫惊讶!
这说明岳乐早就知道大明在控制白糖出口,而且他也知道大明控制白糖出口的原因。
这原因肯定不是不想让满洲人吃上甜食。。。。。。难道白糖可以军用?
想到这里,南怀仁又试探道:“王爷,荷兰人当然是有点办法的,但花费巨大。。。。。。”
“要花多少钱?”岳乐马上追问。
“五百文一斤!”南怀仁报了个价。
“那就是五钱银子。。。。。。”岳乐说,“三十万斤不过十五万两银子,我们出十万两,剩下的荷兰人出!”
南怀仁似乎明白了什么,马上回头对马绥克道:“买进白糖吧!亲王殿下愿意为了这些白糖付出十万两白银!”
“好吧,”马绥克点点头,“剩下的费用我们可以拿出来,只要大清愿意出面领导反明同盟。”
。。。。。。
“真的?荷兰人真的愿意帮朕搞来三十万斤白糖?”
“真的!马绥克总督亲口答应了。。。。。。咱们的人现在买不着白糖,但是他们荷兰人还是有办法的。皇上有了这三十万斤,咱们的白糖储备就能超过六十万斤了,足够应付几场大战了!“
紫禁城南书房内,刚刚从天津回来的岳乐正在向康熙皇帝报告和白糖有关的好消息。
虽然康熙已经在准备“无糖战争”了,但能搞到白糖还是最好不过的。
“皇上,荷兰人和西班牙人还愿意帮着咱们拼凑一个反伪明的同盟!”
岳乐接着又抛出个好消息。
“都有谁?”康熙问。
“有越南的北郑、南阮,占婆国,真腊国,暹罗国,缅甸国,马六甲国,爪哇国,婆罗洲国。。。。。。可能还会有日本国和琉球国。”
“就是十国了!”康熙掰着手指头算了算,“如果再算上咱们、朝鲜、吴周、荷兰、西班牙、葡萄牙。。。。。。那就是十六国联军啊!”
十六国联军,比八国联军还多一倍!
虽然这十六国中的大部分都是凑数的,但是这么多国听上去还是蛮威风的,至少可以给自己人壮一壮胆。
岳乐接着又道:“马绥克总督的意思是,咱们各国一起签个条约,共同反对改变什么东亚和南洋的现状,然后再迫使伪明接受这份条约,以后就能有安生日子了。”
康熙哧地一笑:“这条约有什么用?不过只要有白糖可以拿,签就签吧!”
第511章 康麻子又赢了!大汗又来了!
“皇上,虽然这个十六条约和废纸没什么两样,但是奴才觉得荷兰、西班牙两国对咱大清的抗明还是大有助益的。”
康熙知道自己的这位皇叔父还是非常靠谱的,听他这么一说,也就收起了对荷兰、西班牙的轻视,并且顺着岳乐的话往下问,“安亲王,你觉得这两国能在咱们和伪明大战的时候出兵?”
岳乐摇摇头,“据奴才所知,这两国本土距离我中华十分遥远,在南洋的兵力也非常有限,他们的战船也许还能和伪明水师较量一番,陆师是不可能远征伪明的。不过他们却可以帮着咱们练兵!”
“练兵?”康熙一愣,“安亲王,你不会觉着他们的西洋兵法比咱中华的兵法更高明吧?”
“皇上,”岳乐道,“三人行必有我师,西洋的兵法亦有所长。奴才在天津的时候已经和荷兰总督马绥克,西班牙特使塞万提斯打听过他们西洋的兵法了,发现他们在火器的运用和火枪兵、长枪兵、炮兵、轻重骑兵的协同运用上颇有一套。。。。。。这当然也是在多年战乱中总结出来的!
他们西洋的情况,有点像我中华的战国乱世,列国争雄,战乱不休,已经上千年了!”
康熙对西洋的历史也是有所了解的,当下就点点头:“说的也是,千年争战下来,就是再蠢也该摸着打仗的窍门了。”
“皇上圣明,”岳乐又道,“奴才从马绥克和塞万提斯处得知,这西洋陆师的阵法虽然简单,只有方阵、横阵、纵阵、散阵等几种; 但是他们玩得很透很精。。。。。。兵和兵之间的间隔,横队与横队之间的距离; 步军行军的步速; 骑兵冲锋时的步速; 还有火枪装填的步骤和速度,都有精确计算。这些东西咱们自己虽然都能摸索出来; 但是费时费力,不如直接拿他们现成的东西来用。”
康熙点点头,道:“可以借鉴; 但是也不能照搬。。。。。。毕竟西洋人没有发现糖药之秘。”
“皇上圣明,”岳乐道,“奴才觉得西洋人的燧发枪横阵和纵阵还是可用的。。。。。。另外,奴才还发现西洋人有一种来福枪,射程远、精度高; 可以用装备神枪手; 专门来对付伪明的手榴锤兵。”
“朕也听说过!”康熙点头道; “这种火枪就是在枪管内侧开了线槽; 据说有了这线槽,弹丸的射程就能增加一倍,而且打得更准。若是荷兰、西班牙愿意派工匠来教咱们制作来福枪,倒是一桩美事儿。。”
“那奴才可就要恭喜皇上了!”岳乐笑道,“马绥克总督和奴才说; 和他一块儿来天津的西洋匠人之中就有会造来福枪的。”
“这可太好了!”康熙的麻脸上终于露出满意地笑容了,“看来这些荷夷、西夷是真心想和我大清联手的。”
“皇上圣明。”岳乐又给康熙送上一句恭维话,“奴才还听马绥克总督说,他们还会派人通过越南进入广西联络上吴周。。。。。。若是吴周也有了来福枪,还学会打造西洋人的火炮; 还学了西洋人的阵法; 咱们说不定能联合吴应熊一块儿夹击朱和墭了。”
康熙点了点头,笑道:“你这么一说,朕还想起个事儿。。。。。。皇叔; 朕想请您辛苦一趟,率领一旗新军走一趟甘肃。”
“走一趟甘肃?皇上的意思是。。。。。。”
康熙笑道:“朕想让你送陕甘总督莫洛去兰州上任,顺便再把朕的师兄桑吉加措从兰州接来北京。。。。。。对了,再带上一两个会种痘的郎中; 帮桑吉加措和他的手下都种上痘。”
听康熙这么一说; 岳乐的面孔上就露出了惊喜; “皇上; 大喇嘛他。。。。。。”
康熙点点头,“朕刚刚接到了索额图的密奏,大喇嘛已经同意收朕为他的俗家弟子,还派他最信任的弟子,喇嘛总管桑吉加措代表他来北京向朕传授佛法,并且赠与朕恩赫阿木古朗汗的汗号和持教法皇的地位。”
“奴才恭喜皇上!”
岳乐连忙给康熙道喜。
这个五世大喇嘛可不是一般的大喇嘛,他领导下的黄教正处于鼎盛时期,甚至被后世称为雪域教廷。因为此时的大喇嘛通过传教、册封持教法王和赠与汗号的手段,拥有了向卫拉特蒙古各部台吉下达法旨的能力!
特别是五世大喇嘛的得意门生噶尔丹成为强大的准噶尔部台吉之后,五世大喇嘛的权威已经达到了顶峰,几乎成了和硕特汗国和即将成立的准噶尔汗国的宗主!
对于喀尔喀蒙古、漠南蒙古,五世大喇嘛同样拥有相当强的影响力。
现在五世大喇嘛收康熙为弟子,并且赠与蒙古汗号和持教法皇之位,就等于支持康熙成为全蒙古的大汗。
而且噶尔丹和和硕特汗国的汗王和一众台吉也会站在康熙一边,共同反对黄金家族的嫡系继承人布尔尼。
康熙笑着道:“皇叔父,你这次在甘肃应该还能见到一些护送桑吉加措的和硕特汗国的台吉,你告诉他们。。。。。。朕还要再准备一年!”说到这里,康熙的语气突然就放沉了,面如也变得狰狞起来,“一年以后,朕就将亲率大军,与朕之安答噶尔丹一同出兵河套草原和喀尔喀草原,铲除布尔尼这个伪汗!
朕向列祖列宗起誓,一定要将布尔尼碎尸万段,挫骨扬灰!”
。。。。。。
“阿。。。。。。嚏!”
在阴山脚下,黄河北岸大草原上的一座被无数顶白色的蒙古包环绕着的一顶金顶大帐之中,目前还不是蒙古大汗的大元天佑皇帝布尔尼忽然打了个喷嚏。
大帐内的漠南、漠北蒙古各部台吉听见他的喷嚏声,都投去了关切的目光——这位草原上的雄鹰,大漠上的苍狼,大蒙古的希望不会染病了吧?
布尔尼这个时候正坐在一套组合式的御座上——不是一张椅子,而是一套包括了平台、屏风、椅子和悬挂正大光明匾的木架子在内的组合家具。
打造这套组合家具的目的,当然是为了悬挂这块正大光明匾了——这可是照着顺治皇帝的亲笔打造出来的牌匾。
另外,在布尔尼的大帐外面,还有另外一个木架子,上面还摆放了一块石头打造的牌匾,一面刻着“大清门”,一面刻着“大明门”。
而这两块牌匾,就是布尔尼“征服”北京城最好的证明。
被布尔尼请来开库里台大会的蒙古各部台吉中有不少去过北京,见过这两块匾,现在又在布尔尼的金顶大帐内外看见了它们,无不是激动得热泪盈眶。
大元朝真的回来了!
甚至还出现了传言,说布尔尼其实就是成吉思汗转世!
布尔尼摸了摸自己的鼻子,然后笑了起来:“五百多年了。。。。。。咱们蒙古人的大军,终于又聚集到了西夏的家门口了!”
听他这么一说,一帮子蒙古台吉都露出了心潮澎湃的表情——成吉思汗就是在第六次攻打西夏时病逝的。
现在布尔尼突然提起西夏。。。。。。难道是想起了前世的记忆?
他真的是成吉思汗转世啊!
布尔尼目光在金帐当中一扫,接着又道:“我刚刚得到消息,雪域大喇嘛派遣他的弟子桑吉加措去北京赠与康熙汗号了。。。。。。看来卫拉特人是不会来参加这场库里台大会了!不过没有关系,有你们的支持,有上天的保佑,我布尔尼一样可以成为全蒙古的大汗,从今天起,我就是成吉思天佑汗了!”
第512章 蒙古东征,大明北伐,大清怕不怕?
“长生天气力里、大福荫护助里皇帝圣旨,台吉每根底、塔布囊每根底、城子里达鲁花赤和人每根底、往来使臣每根底宣谕的圣旨:如今大元又有了皇帝,大蒙古又有了大汗,都是同一个,是成吉思皇帝的嫡传子孙,名叫布尔尼,称大元天佑帝和成吉思天佑汗。漠南蒙古、漠北蒙古、漠西蒙古、漠东蒙古各路台吉都快些来阴山脚下向大皇帝和大汗称臣效力。大皇帝和大汗会依照成吉思汗的规矩,封你们当千户台吉和万户浑台吉,然后和你们一同整顿兵马,大家一起再去打北京、入中原,把康麻子的花花江山抢来分了。。。。。。钦此!”
随着一道颇有大元遗风的圣旨,被不识字儿的察哈尔铁槊科诺特勇士们传达到阴山脚下的蒙古大营各处,大营当中所有的蒙古人全都沸腾了。
汇聚在这里的蒙古人有些是察哈尔部的人。有些是乌兰察布盟、伊克昭盟和阿拉善部的勇士,他们所在的部落已经完全在布尔尼的控制之下,即将被改编成土默特万户、鄂尔多斯万户和阿拉善三千户。还有一些则是喀尔喀的土谢图部、札萨克图部和车臣部的蒙古人,他们的部落还保持着相当大的独立性。
他们当中的一些人已经跟着布尔尼去过一趟北京了,但还想再去一次!
而没有去过的,那就更想跟着这位成吉思天佑汗去北京开开眼了。
至于上回布尔尼打进北京时又多侥幸,已经没有人考虑了。。。。。。甚至布尔尼到底是真想再杀回北京,还是只想利用杀回北京为号召,将察哈尔、土默特、鄂尔多斯、阿拉善、土谢图、札萨克图和车臣等部蒙古人全部整合起来,然后再去和康熙争夺东道蒙古和漠南东部蒙古各部的统治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