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3C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活埋大清朝-第301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邱淑贞接着就放沉了语气:“产业方面,上个月的合并账面利润是六万四千五百多圆,应收应付的利息和地租的收支相抵后是支出两千八百多圆,负债已经增加到了五十五万圆。。。。。。另外,织女宫的开销又超支五千多圆。玉玲,你该挨罚了!”
    叶玉玲也是个皮厚的娘们,听了邱淑贞的话只是嘻嘻一笑:“姐姐教训的是,玉玲认罚认打。。。。。。”
    朱和墭则狠狠瞪了一眼自己心爱的大波姑姑,故意放沉了语气:“今晚就狠狠罚你!”
    邱淑贞现在已经不是小丫头了,早就知道她丈夫是怎么“罚”大波玲的,只是叹了口气:“大王,织女宫现在每个月支出一万多。。。。。。还占用了一大块地皮!”
    织女宫就是个纺织研究院,不仅要试制各种染料、机械,而且还在培育优良的蚕种,还种了大量的桑树和棉花。
    目前还在建设一间纺纱厂,一间缫丝厂,一间印染厂,一间织布,一间织缎厂和一间白丝和棉纱交易所。
    这些项目如果都搞成了,当然是日进斗金的,还有可能会推动大明的工业化进程。
    但是目前这些项目都还处于资本支出的阶段,每个月都只见着银圆出去,不见收入进来,管家婆邱淑贞当然会不满意了。
    而同样烧钱的项目还有好几个!
    浦口的铁厂和铁矿,栖霞山的水泥厂和石灰矿,龙王山和谭家山之间的煤矿,还有一座南京琉璃厂都是烧钱的项目。。。。。。不得不说,这个资本主义真的要支楞起来,靠“剪羊毛”的那点收入还真是不行,必须得有国际零元购才能支撑住。
    不过在国际零元购业务大干快上之前,朱和墭还得把祖宗家法给定下来!
    想到这里,朱和墭话锋一转,就对邱淑贞道:“淑贞。。。。。。有个事儿得和你好好商量一下。”
    “什么事儿?”邱淑贞看着丈夫问。
    “老二老三的前程!”朱和墭说着话,又瞄了贝佳馨和大波玲一眼,朱和墭的老二老三是她俩所出的。
    朱和墭接着道:“老大将来总有一副江山可以继承的,可老二老三怎么办?”


第516章 朱和墭的钓鱼扩张之计!
    “老二老三?”
    邱淑真听了朱和墭的话,就下意识地瞄了一眼贝佳馨和大波玲。
    朱和墭的长子怡鑫是邱淑真生的,既是嫡子,又是长子,是当然的明王世子。
    朱和墭的次子怡铜是贝佳馨所生,他有四分之一的葡萄牙血统,长得很漂亮,眼睛很大,睫毛很长,像极了个洋娃娃。但也因为这四分之一的葡萄牙血统,让他远离了大明皇权。
    而朱和墭的三子怡铂是大波玲的儿子。。。。。。大波玲可不是贝佳馨,她是朱和墭的所爱,而且还是潮州派的巨头,还是朱天王、朱和墭父子赖以起家的大南山天王寨的“原始股东”。
    大波玲背后有苏、叶两个潮州大族的支持,特别是苏家出了苏勇、苏猛、苏哲、苏占山、苏占海、苏占江等一票牛人,势力直逼邱淑真背后达濠邱家。
    而且大波玲本人也是朱和墭元从功臣,还拥有国夫人(相当于国公)的爵位。
    另外,朱和墭在进位明王之后不久,还册封大波玲为织女宫大贵妃。。。。。。邱淑真自己不过是明王妃,大波玲却是大贵妃!
    贵妃还加个大!
    更让邱淑真感到无语的是,大明朝廷内部居然没有一个人对大波玲得到的大贵妃封号表示异议——这也是没办法的事儿,左丞相诸葛三和,右丞相于忠贤于老爷子他们当年可都是管大波玲叫“大肚嫂”的。
    虽然大波玲对邱淑真这个“小姐姐”一向很尊敬,也从没有流露出想让自己的儿子朱怡铂夺嫡的意思。
    但是她的实力却是明摆着的!
    而且现在朱怡铂不过是吃奶的娃娃,能不能长大还不好说呢,以大波玲的心机,当然不会急吼吼跳出来。。
    但是将来。。。。。。真的难说!
    如果能把朱怡铂封得远远的; 邱淑真当然是高兴的,就不知道大波玲是什么意思了?
    只见大波玲秀眉微蹙; 若有所思; “大王。。。。。。您要把怡铂封到哪里去?不是说大明两京十三省的地盘上不会再封藩王了吗?您难道想让怡铂去辽东为王吗?”
    朱和墭摸着胡须笑道:“东北那一块儿肯定是要封几个藩王的。当年太祖爷爷不就在那一带封了宁王、辽王、沈王等三个藩王?若是这三王都在东北一带发展壮大了; 哪儿还有满洲人崛起的可能?
    不过当今世界和太祖爷爷那会儿可大不一样了,以后咱大明的死敌不会再从北方的大漠、草原、山林之中来了; 而是会从海上过来。
    所以将来在东北、蒙古的地盘上,藩王肯定是要封一些的,但不是重点。将来分封的重点还在南洋、东洋; 在海外!”
    “在海外?”大波玲笑着,“大王是想让铂仔、铜仔去当马六甲和吕宋的国王?”
    贝佳馨则笑吟吟补充道:“还有巴达维亚呢!妾身听说爪哇岛的土地极其肥沃,乃是南洋第二的好地方。。。。。。就让铜仔去巴达维亚为王好了。马六甲是南洋第一的好去除处,就给铂仔吧。”
    大波玲笑着点点头,“那我就替铂仔谢你了。”
    看到两个妹子对海外的封国都挺有兴趣; 邱淑真也笑了起来:“大王; 您是想对荷兰人和西班牙人开战了吧?妾身听说延平王和近南侯(陈永华)已经给您上了几次折子; 想要打下吕宋岛了!”
    朱和墭看见自己后宫的这三个女人的反应; 也笑得挺欢,似乎很是满意。
    到底是海贼出身,还是有点国际眼界的。
    不过光是马六甲、巴达维亚和吕宋岛三块儿可不够啊!
    朱和墭的野心更大,他要的是一个完全被大明天朝所支配的东方秩序。
    在未来,大明天朝如果想长久的保住自己的世界第一; 想打断西方人主宰世界的进程,那就必须取得东亚、东南亚、东北亚,乃至中亚文明圈的绝对支配权。
    而绝对支配权,只能通过一次次血腥的战争获取,而不可能靠厚往薄来的外交手段取得。
    所以朱和墭现在一直隐忍着没有出手; 由着荷兰人、西班牙人上窜下跳着去拼凑反大明同盟。
    他甚至在得知巴海率领五千新八旗马队开进朝鲜; 强租海州港的消息后,也没有任何反应。。。。。。
    而且他还通过郑经在日本的代表田川七佐卫门向得德川幕府提出了让日本国放弃琉球宗主权,并且撤出该地的要求。
    但同时; 他又拒绝了邱荣、陈上川提出的突袭收复琉球的请求。
    德川幕府当然不可能因为大明朝廷的毫无威慑力的叫嚷,就乖乖放弃琉球的土地和宗主权。他们要真的这么干了,不得被日本国内的舆论喷死?几个老中没准就给人“天诛”了。
    对于越南方面,朱和墭同样采取了迂腐而不实际的政策; 要求后黎朝廷完全放弃大越国号和皇帝尊号; 而内外一致地采用安南国号; 并以安南国王自居。
    这样的要求; 当然被实际控制后黎政权的大越定南王郑根所坚拒。
    而这种嘴巴上逞强,行动上却示弱的做法,是很容易让人忽视大明的强大的。
    日本、朝鲜、越南一旦忽视了大明的强大,也就有可能被荷兰、西班牙人、康熙,还有那个吴应熊忽悠上反大明的战车。
    他们一旦在战车坐稳了,再想下来就难了。。。。。。
    而朱和墭之所以要这么干,则是为了将两千多万爱好和平的大明人民绑上他自己的战车,让他们去支持一场足以奠定大明对东方世界绝对支配权的战争。
    这场战争有点像历史上的清准战争,大清正是通过这场同准噶尔汗国的长期战争,才将喀尔喀蒙古、青海、西藏、新疆等地都一一纳入版图的。
    如果准噶尔的那几位汗王都好言好语哄着康麻子,也不向喀尔喀蒙古和西藏伸爪子,康熙、雍正、乾隆三帝肯定也不会废那么大气力去西征。
    就是康熙想打,底下的大臣和八旗贵族也会想尽办法阻拦。
    最后的结果,多半就是册封一下,赏赐一下,互相说点好话糊弄着就拉倒了。
    虽然地图上还能把这些地盘画上去,但想要实际控制根本不可能。
    所以朱和墭现在就是要一边咋呼,一边示弱。他就是要帮着荷兰人、西班牙人和康熙还有吴应熊把那个什么十六国同盟做实了。
    做实了,那就非打不可了!
    打下来了,能吞并则吞并,实在吞不下去,也得把国王换成朱家人,还得驻扎军队。
    只有这样,东洋、南洋等国,才会成为大明资本主义的原料采集地和商品倾销地啊!
    不过这种阴暗的心思,朱和墭现在是不会告诉邱淑真、大波玲和贝佳馨的。。。。。。这事儿,谁都不告诉!
    想到这里,他就笑着道:“好啊,以后马六甲给铂仔,巴达维亚给铜仔,还有一个吕宋。。。。。。”他看了一眼怀着孕的杨紫云,“紫云,你得努力生个儿子啊!”
    “紫云一定好好生!”杨紫云似乎觉得生儿生女这事儿还能努力的,当下真的点头答应了。
    朱和墭哈哈大笑着道:“既然你们都想让儿子出国为王,那么孤家回头就左右二相还有一众大学士们好好商量一下。先把册封藩国王和藩王的祖宗家法定下来。”



大清要完!


第517章 明王四年,大战前夜!
    大明明王监国四年夏。
    当天气渐渐热起来的时候,在南京城这座首都当中,街上往来的人们都脱下了夹棉夹纱的袍服,时髦一点的人,还换上了颜色艳丽的丝绸衣裳招摇过市。
    在这个夏天,南京城中最流行的服色是高贵而又艳丽的紫色。。。。。。苯胺紫!
    朱和墭私人拥有的织女宫,从去年冬天就开始推出用人工合成染料苯胺紫所染色的丝绸和棉布面料了——在这之前,织女宫已经推出了使用硫化黑和硫化蓝这两种合成染料所染的绸缎以及棉布,因为不易褪色,而且颜色很浓而且均匀,所以极受欢迎。
    不过因为紫色的天然染料过于稀有,因此硫化黑和硫化蓝的受欢迎程度,还是无法和苯胺紫相比。。。。。。
    在朱和墭这个监国明王的推动下,已经持续了几年的大拆大建终于给南京带来了不少新面貌。一条条开阔的大马路被开辟、铺设起来了,城市的排水系统也进行了大规模的改造。
    在龙江口、仪凤门、三山门,还有南京皇城外面的几天大街上,还建成了不少高大挺拔的围楼式建筑,而且越造越漂亮。出现了不少拥有红砖外墙还装了玻璃窗的新式围楼,已经渐渐有了一些近代化大都市的风采。
    对了,如今南京的大街上还出现了许多四轮马车和三轮脚踏车,特别是后者尤其引人注目。
    这种三轮脚踏车又分成了货运型和代步型两类,其中货运小三轮就是把个拖斗架在两个后轮上,里面可以装点杂七杂八的东西,是城市小商贩们的最爱。
    而代步型的小三轮则是南京城中官员们最喜欢使用的代步工具。。
    南京城是一座占地极大的城市,即便不算巨大而且空旷的外城东部,单说南京内城和繁华的外城西部; 那也是一座不得了的城市。而南京皇城和南京朝廷的那些衙门,又都集中在南京内城的东部; 这里距离南京城繁华的生活区稍微有点远。如果没有个交通工具; 每天上班下班可就有点累人了。
    高级官员们当然可以养得起马车或是干脆骑马代步; 但是中低级官员没这个条件——房子得多大才能养得了马,还放得下马车?
    所以每天上班前下班后; 几条通往南京皇城的大马路上,都能看见浩浩荡荡的车流。
    不计其数穿着孔子服,留着大胡子(也有没什么胡子的); 腰里挎着大宝剑,还挂着空心手榴锤的官员们,就这样踏着小小的三轮车来来往往。
    唔,曾经叱诧风云的原儒主义战士们; 现在也开始了朝九晚五,打卡上班的日常生活了。
    而这些蹬着小三轮上班的官员,又让这座城市多了一种政治中心的气度。
    朱天王和赵忠义就是在这个春季回到阔别已久的南京城的。
    他们已经在登州城呆了三年多了,那同样也是一座发展的极为迅速,甚至都有点畸形繁荣的大都市。。。。。。和手工业、商业、金融业均衡发展所不同的是,登州几乎没有什么手工业,虽然有点儿贸易,但是根本没有办法和南京相提并论。可是登州的金融业却繁荣得不像话!
    在登州外墙内占地并不算太大的登州商埠之中,至少汇集了上百家银号和钱庄。每天进进出出的资金; 都数以万计!
    除了金融业发达之外,登州的房产市场也非常繁荣。在登州商埠的南面; 还有一片被高大的篱笆圈起来的僻静街区; 篱笆圈内修建起了数百计大大小小的四合院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