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3C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活埋大清朝-第350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然后就等啊!”诸葛三和道,“当年刘备在江夏等孙吴之兵等得望眼欲穿,曹操何尝不是在江陵等孙权出兵?
    臣估计康熙不会白白出兵,他会向吴应熊索要襄阳为驻军之地。吴应熊急于求助,也只能把襄阳交给康熙。只要康熙的大军开进襄阳,咱们的机会就来了!”
    “什么机会?”朱和墭问。
    诸葛三和摇着羽毛扇子,得意洋洋道:“当然是包围襄阳,套住康熙的机会!只要能把康熙的数万精兵围在襄阳,就不怕康熙不出重兵来解围。这个襄阳,可就成了当年的锦州城了。。。。。。咱们只要能打出一场松锦之战似的大胜,清妖的国祚也就快到尽头了!”
    不得不说,这位诸葛军师的思维跳得还真快,前一刻还是曹操、诸葛亮,后一刻就变成松锦之战了!
    不过他的这个计划,还是让朱和墭有了眼前一亮的感觉!
    “好!”朱和墭用力拍着巴掌,“军师的计策果然高明,就这么办了!”


第600章 诸葛军师秘制连环计
    “圣上,您走慢些。。。。。。”
    在承运殿内听完诸葛丞相“说书”的朱和墭,正准备回后宫去和大波玲、苍井真、吴菟这三个随军的妃子宫人谈心牵手,就听见身后突然传来了诸葛军师的声音。
    他回头一看,就发现刚刚“说完书”的诸葛三和不知什么时候悄悄跟在了自己身后。
    “军师,您这是。。。。。。”
    朱和墭赶紧停下脚步,看着诸葛三和到了跟前。
    诸葛军师施了一礼:“圣上,请借一步说话。”
    朱和墭看了看左右,发现有一处看着有点破败的八角亭子,就和诸葛三和两个人一起迈步进去了。
    君臣二人落座之后,诸葛军师才笑着道:“圣上,老臣还有计要献。”
    朱和墭一听就笑了起来:“军师刚才都把套住康熙的办法当众说了,却把这计藏到现在。。。。。。这个计策一定是你诸葛家的秘传之计吧?”
    诸葛三和哈哈一笑道:“没想到圣上现在也能掐会算了。。。。。。这条计策的确是老臣的祖宗一代代秘传下来的连环之计!”
    还真是诸葛家秘制的,一听就很灵啊!
    朱和墭笑道:“这里没有外人,军师快快道来吧。”
    诸葛军师道:“圣上,老臣的这条连环计分成几层,第一层是诱敌诈降之计!”
    朱和墭没听明白,“诱敌?诈降?这是两个计?”
    诸葛三和摇摇头,“不是的,这是骗敌人来诈降的计!”
    朱和墭又问:“骗谁来诈降呢?”
    诸葛军师笑道:“当然是大周总统大将军吴国贵了。。。。。。他可是圣上的岳丈之一啊!”
    “不不,他不能算朕的岳丈。”朱和墭连忙解释道,“小菟只是宫人,没有名分的。”
    “那就给一个,”诸葛三和道,“吴国贵现在手握大周一国的重兵,他的女儿难道还不值一个妃子吗?”
    朱和墭眉头一皱,看着诸葛三和,低声道:“军师不会以为吴国贵真的会归顺大明吧?昭宗先帝可是他用弓弦勒死的!”
    吴国贵勒死永历是个很难过去的坎。。因为朱和墭不能不承认永历; 永历自己没什么,但他所代表的是无数为保卫天下而抛头颅洒热血的华夏好男儿。
    所以永历的牌位已经被供奉在了南京的太庙当中!而永历政权的那些英雄男儿的牌位; 也都摆放进了南京紫禁城边上忠烈祠和儒门先圣堂; 世世代代享受祭祀。
    “所以才是诱敌诈降啊!”诸葛三和笑道; “老臣之前向方光琛请教吴国贵为人,他告诉老夫说吴国贵为人倔强; 勇略过人,至死不变。。。。。。这个人恐怕是不会投靠咱们的,但是现在大势对吴周极其不利; 所以这个勇略过人的吴国贵很有可能会铤而走险。”
    朱和墭点了点头,未置可否。
    诸葛三和又道:“不过单凭吴周的实力,守住岳州、江陵、荆门三处险要与我相抗已经很不容易了,即便诈降突袭,也没多少胜算。所以老臣的连环计还有第二层; 就是以敌诱敌深入之计。”
    “以敌诱敌?”
    “就是让一个敌人去引另一个敌人; ”诸葛三和道; “用在湖广之战这里; 就是用吴国贵去引康熙上钩。。。。。。老臣之前不是提出了围襄阳、套康熙的计策吗?咱们如果想成功的把襄阳围起来,就能调出一部分襄阳的清妖。因为老臣估计康熙不来则以,来必尽全力。如果襄阳城中真有十几万清军,咱们想围也很难围住。而且从汉阳到襄阳有六七百里路,咱们的大军要确保后勤畅通; 就得水陆并进。这就很难瞒过清妖和吴应熊的耳目,如果没有一支康熙不能放弃的军队在南北引着,康熙很有可能会放弃襄阳。”
    “言之有理!”朱和墭连连点头,笑着对诸葛三和道,“军师; 你的计策可真是越来越厉害了; 这次湖广之战你又是首功啊!”
    “不敢当,不敢当。。。。。。”诸葛三和连连摆手,“不是老臣的计策有多厉害; 而是执行这些计策的兵又多又厉害!好的计策常有,能把这些计策执行到位的兵不常有啊!圣上,老臣已经是武兴公了,这个郡王就算了吧。反正正阳也用不着; 他自己都是侯了。”
    诸葛亮生前的爵位就是武乡侯; 但是死后被追谥为忠武侯、武兴王和武灵王。
    朱和墭为了突出诸葛三和的诸葛孔明之后的身份; 就把武乡侯封给了诸葛三和; 还给了世袭罔替不代降的特权。但是不代降的爵位是可以向上升的,而升上去的部分是可以代降的。也就是说诸葛家最高可以封亲王,但是代降到武乡侯就保底了。
    而诸葛三和现在的爵位是国公级的武兴公,就是把诸葛亮的武兴王降了一级。
    现在朱和墭已经称了帝,给下面人的爵位上限当然就提升了,原本到郡王打住,现在可以封到亲王了。
    不过最高级别的爵位不能轻易封出去,以免出现“封无可封”的局面,所以诸葛三和、于老爷子、邱辉、陈上川、苏勇、赵忠义、林阿虎、陈永华、庞公公、刘国轩等新大明的开国功臣现在都没封上郡王,只有延平王郑经是郡王。不过他的郡王不是朱和墭封的,而是永历封的。
    朱和墭拍了拍诸葛三和肩膀,笑着道:“军师,你的功劳封个亲王都是应该的,一个郡王你就不要推辞了。你也不要担心什么功高震主,朕可不是那种小肚鸡肠屠戮功臣的皇帝,朕是天下为公的皇帝。。。。。。天下为主,你我君臣皆是客!”
    。。。。。。
    “吴应麒,你不得好死。。。。。。长生天一定不会放过你的!”
    “去你妈的长生天,老子是儒生,老子相信的是儒家的大道,儒家的天理。。。。。。布尔尼,你也别再信什么长生天了,一起当儒生吧!”
    六月初的某日,辽东大黑山脚下的金州关外,突然来了两大群的不速之客,看他们的打扮,一群是汉人,一群是蒙古人。
    其中汉人的人数差不多有四五千,都是一人双马、三马的配制,副马的马背上还驮着大包小包的行李和一些兵器。
    蒙古人的数量更多,超过了八千,不过其中的一部分好像是俘虏,被麻绳捆着,由另外一群骑在马背上的蒙古人押着。
    而这两伙人也不知道啥关系?两边的喽罗都横眉冷对,两边的老大还在不听拌嘴,但是也不动手互殴。
    而正在拌嘴的两个老大,正是吴应麒和布尔尼。
    这两个老大都是能跑的主儿,看到不对,一前一后都从奇尔泊战场出逃了。而且他们逃跑的方向都一样——都要去旅顺!
    吴应麒是听了孔四贞的话来投靠朱和墭的,而布尔尼则是因为他在登州的蓬莱银号里面有一笔巨款——他这些年虽然被康熙撵得在大草原上到处溜达,但他还是知道有登州天王城这个好去处的,也知道要把从北京抢来的银子存在登州的银号里面。
    而且他也知道登州的商埠在登州外城被打破后就迁到辽东的金州是黄泥洼湾。所以被康熙打败的布尔尼就和吴应麒往一个方向跑了!而且两人还在过燕山的时候遇上了,还一块儿结伴当了一段时间的马匪,抢了昭乌达盟的几个扎萨克旗,才带着战利品在盛京将军布尔尼的军队赶到前,跑路来了辽东半岛。


第601章 还有第二战场!
    “二哥,真的是你啊!”
    “三宝。。。。。。你这是怎么来的辽东?”
    就在吴应麒和布尔尼吵嘴的同一时刻,在大黑山脚下的金州关内,一座用土包堆起来的简易棱堡里面,吴应麒麾下的大将马宝,正在和朱和墭这边的“南昌原儒七子”之一的马惟兴正在抱头痛哭。
    原来这马宝和马惟兴曾经是把兄弟,马宝、马惟兴还有个马进忠,都是流寇出生,后来又先后投靠了大明,在南明永历时期,他们仨又机缘巧合地凑在了一起。因为都是陕西老乡,都姓马,都当过流寇,又都做了大明忠臣,于是就磕头拜把子,结为“同姓把兄弟”,还被人合称为“南明三马”。
    三马之一的马进忠早早的病死了,成了大明的“不二忠臣”——他是大流寇,上面没有老大了,后来被左良玉招安。不过在左梦庚投降大清的时候他并没有跟随,而是率部逃跑,到了何腾蛟手下。之后就一直为南明作战,直到病死。
    而马惟兴和马宝则跟随李定国对抗大清,直到永历出国,才向吴三桂投降。吴三桂本来打算将这两人都留在帐下,但是大清朝廷担心吴三桂手下不大服气的南明降将太多,于是就把马惟兴调去了福建。
    没想到他们两人居然在辽东又凑一块儿了!
    流了一会儿眼泪之后,马宝就和义兄马惟兴说起了自己和吴应麒、布尔尼的来意。
    “二哥,额和吴应麒还有那个布尔尼都被吴应熊给坑苦了,没路走了,只好来投大明。。不过额们也不白投; 带着见面礼。。。。。。额和吴应麒带来了骑兵五千,良马一万多匹。布尔尼带来了八千个蒙古人; 能战的不下三千; 马有两万多匹!怎么样?能给吴应麒、吴世琮、布尔尼他们一人换个富家翁当当吗?”
    马惟兴听了马宝的话都有点傻了; 三四万匹马,八千骑兵。。。。。。这简直就是一笔飞来横财啊!
    早先大明在登州和应天府的江北老山一带开设了两个大型军马场; 专门用进口的大号种马和能够找到的大型母马牵蹄子,忙活了好几年,马群的数目也就三四千匹。
    而明军骑兵的数目; 到目前为止也没过万,绝大部分明军镇属的骑兵营都只是个唬人的名头——只有兵,没有马,其实就是普普通通的步兵。
    而明军在辽东这边开辟第二战场的最大难度,其实也不是康熙的焦土战术; 更不是那几个山城; 而是实在没有马。没有马; 就没办法组建起可以掩护大军向辽东平原地带挺进的轻骑兵; 更无法保证漫长的后勤线的安全。
    “能啊,太能了。。。。。。”马惟兴反应过来后简直要乐疯了; 拉着把兄弟的手道; “三宝,实不相瞒,光是这几万匹马; 就能给你和吴应熊还有布尔尼一个封个爵了!至于银子就更不是问题了……现在的大明不差钱!”
    这话说的可真够豪横的!
    马宝看见马惟兴的反应; 就知道自己和吴应麒算是来对地方了。
    而马宝一提钱; 他又想起个事儿; 于是笑着问:“二哥,和你打听个事儿。。。。。。那个蓬莱银号没倒吧?”
    “你在说什么呢?”马惟兴笑着; “蓬莱银号怎么可能会倒?”
    “我这不是听说登州外城被清兵给打破了吗?”
    马惟兴哈哈大笑:“你以为登州外城被清妖打破了; 蓬莱银号里的银子就给抢走了?”
    马宝问:“没有被抢吗?”
    “怎么可能被抢?”马惟兴道,“蓬莱银号的大金库在登州内城的总号里面!外城的分号里面只有一些应付日常兑付的小钱,而且事发的时候也大多运走了。。。。。。三宝,你是不是在蓬莱银号里存了大钱了?”
    马宝连连摇头,“没,没; 我哪有钱?是布尔尼存了钱。”
    马惟兴大笑道:“三宝; 你很快就会有钱了。。。。。。投了咱们的大公皇帝; 还怕没有钱使?
    走走; 跟我去黄泥洼的天王城一趟; 辽东总督衙门和蓬莱银号的辽东分号都在那里!
    咱们先去见刘制军,然后再带你去蓬莱银号开户,再一块儿去请吴应麒和布尔尼入关!”
    黄泥洼的天王城是登州自由市的2。0,从登州自由市跑出来的那些人,包括“新登州人”和登州府下面的难民,大部分都被运到了辽东,都安置在南关岭以西的金州半岛上。
    愿意种地的,就发给种子、农具,分配土地,让他们在金州半岛上开垦。愿意进城务工做买卖的,则都聚集到了黄泥洼附近,开始建设新的自由城市——天王城!
    。。。。。。
    天王城现在还是个非常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