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3C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活埋大清朝-第375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其实在儒宗的高层早就在准备跑路事宜了——都是熟读《反经》的大儒; 还能不知道狡儒三窟的道理?
    他们和朱和墭的儒门可是死对头!
    一旦朱和墭控制了山东,他们这些儒宗的头头肯定不会有好下场。而且儒宗不仅山东有,河南、山西、陕西,甚至甘肃都有许多儒宗弟子。有这些儒宗弟子的帮助,儒宗总堂要往西迁移也没有太大的难度。
    至于孔圣公带来北京的六万鲁勇也都是能跟着走的,他们的骨干都是山东、河南、直隶、山西、淮北等地的精壮乡贤。
    他们不可能在家乡组织抗明武装。。。。。。根本打不过啊!也不可能公开抗拒大明的均田制,那等于开战!
    所以把家里安顿好了,自己跟着孔圣公出去闯闯就是唯一的出路了。。。。。。也许就闯出一些名堂了。
    而跟着他们出来的普通鲁勇,一般都是贫农、佃农家的小儿子。在乡贤制下,他们根本不可能获得土地,几乎也不可能在家乡翻身,所以跟着上面的乡贤出去闯一闯也不失为一个出路。
    康熙皇帝点点头,笑着对孔圣公道:“圣公弟弟,那就劳烦你带着鲁勇先走,护着太皇太后和京师之中的老弱妇孺还有工商包衣一起去归化。”
    “是。”孔圣公站起身,向康熙皇帝行了个揖拜之礼。
    康熙皇帝点点头,招呼他落座,然后又对自己的亲弟弟常宁道:“恭王,太子胤礽就交给你照看了。。。。。。”说着话,康熙露出了一脸的不忍,“你们再晚一些走,朕还想和胤礽多相处些日子。”
    这是要父子诀别啊!
    看着康熙皇帝的神情,常宁总算是相信康熙皇帝真的要天子死社稷了!
    真没想到他从河南战场赶回北京,竟然是来赴死的。。。。。。真不愧是爱新觉罗的子孙啊!
    “皇兄。。。。。。”常宁这个时候泣不成声了,他又想到自己这两年着了魔一样的想当皇叔父摄政王,就羞愧的无地自容,只剩下了叩头和痛哭。
    而康熙看着自己的好兄弟,也是一脸的不舍。。。。。。兄弟一场,现在竟到了生离死别的时候!
    。。。。。。
    “什么?康熙真的准备死了?”
    通州城中王辅臣的军营里面,刘玄初听王辅臣说完今儿在北京紫禁城内的所见所闻,都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了——这个康熙居然那么有种,自己留守北京,掩护别人逃走。
    “不会有诈吧?”刘玄初问。
    “不会; ”王辅臣道; “我离开北京城的时候; 新八旗各旗的都统司已经开始登记人数、编组队伍了。。。。。。外城也戒严,那些皇庄掌柜的和伙计全都遭了殃; 都已经哭成一团了。
    另外,孔圣公的人马也在准备开拔,听说这两天就要护着太皇太后先走。至于逃走的官员名单,听说也早就拟好了。。。。。。看来康麻子谋划这个事儿也不是一天两天了。
    对了,今儿在南书房里康熙和恭王哥俩还哭成了泪人,一看就知道是亲兄弟要生离死别了!”
    听王辅臣说的那么肯定,刘玄初也不再怀疑了,呼了口气道:“真是天助我也。。。。。。只要康熙不走,别人走就走吧。”
    “对!”王辅臣笑道,“那个恭王常宁就是个无用之人,他要领着一群残兵败将去了口外,下场只会比元顺帝更惨!”
    刘玄初点点头,笑道:“那是大清的气数尽了。。。。。。咱们算是恰逢其时啊!”


第644章 天兵来了!常宁,哥哥对不起你!
    大清康熙十九年,三月初五,北京。
    “怒发冲冠,凭栏处潇潇雨歇。抬望眼,仰天长啸,壮怀激烈。三十功名尘与土,八千里路云和月。。。。。。”
    北京城东面旳宽阔平原上兵甲蔽野,八个镇的明军步兵,组成了六十四个营级纵队,分成八路,拖拽着火炮、火箭炮,唱着《满江红》,随着很有节奏感的鼙鼓声,迈着整齐的步伐,向北京城齐头并进而来。
    在这八队步兵的两翼,则是大队大队的骑兵,有松散的蒙古轻骑,也有严整的明军胸甲骑兵,数已经超过了一万,将大军的侧翼掩护得密不透风。地上有明军,天上当然也有明军——明军现在是天兵了,当然得上天了。一共四个热气球,已经升上了半空。
    虽然这些热气球上没有什么武器,但是四个浮在半空中,属于大明的巨大球体; 对于守着北京城的清军,当然会构成极大的压力!
    提前抵达发射阵地的明军火箭炮已经开始了袭扰性的射击; 六台六联装的多管火箭炮; 一次齐射就是三六枚糖药火箭。。。。。。虽然没有什么准头; 但是这气势还是相当唬人的!
    北京城的东面城墙上几乎没有什么守军——王辅臣的部下大多在城墙下面的掩蔽所里面躲避,只有少量的哨兵上了城墙; 躲在用沙袋垒起来的掩体里面,用惊恐的眼神看着明军气势滔天的攻城部队缓缓靠近。
    当然了,清军这边也有不怕的。康熙就不怕!他现在正拉着自己的好弟弟常宁; 一起在东直门的箭楼下面摆了桌酒,一边喝酒,一边观看明军的军容。
    对了,这还是一桌离别酒!
    明军都已经兵临城下了,再不走就走不了了。
    康熙皇帝已经给自己的正黄旗中路新军配齐了走马; 还控制了北京城的北门安定门。根据公开的计划; 恭亲王常宁和太子胤礽将会在今天; 在正黄旗中路新军万余名战士的保护下; 逃离即将遭到攻打的北京城。
    而在他们逃离之前; 孔圣公的六万鲁勇已经护着将近二十万聚集在北京城的旗民旗奴、奸商工匠,还有文武官员及满洲亲贵,一块儿出了北京城,往口外而去了。现在早就出了长城,应该正在前往归化城的途中。
    这二十万人,加上早些日子被康熙忽悠去京兆府的人; 再加上从蒙古察哈尔部手中捞出来的人,还有从新野战场上逃回关中去的残部; 再要加上盛京将军巴海手下的旗兵和旗民,以及正黄旗中路的万余人,康熙的大清朝大约还有一百万人的“腹心部”。。。。。。哦,这个大清朝是属于康熙的,还是属于常宁的; 现在还不好说啊!
    康熙看着阳光下缓缓接近的明军; 麻脸上的表情非常平静; 只是轻轻的叹一声; 对已经被明军的惊人气势给吓得瑟瑟发抖的兄弟常宁说:“看看,看看。。。。。。这样的军队; 这样的敌人,大清落到今日的地步,是朕的错吗?”
    “不; 不是,皇兄您已经做得够好了。。。。。。”
    常宁的评价无疑是客观公正的。
    实际上,就连康熙的死敌朱和墭也给了康熙极高的评价,认为“这个康熙”的表现比“那个什么康熙大帝”强太多了。
    清军在他的努力调教下,已经摇身一变成了世界上数得上号的强兵,甚至远远超过了清太祖、清太宗时代的八旗天兵!
    但是康熙领导下的这支大清强兵,却是通过向模仿他们的敌人——新大明的新军,而一步步变强的。
    而新大明的新军因为拥有人口基数、经济实力和白糖产量这三大不可动摇的优势,始终处于对大清新军的压倒性优势。
    毫不夸张的说,新大明的优势大到了让康熙感到绝望的地步。。。。。。毕竟康熙的基本盘就是那几十万旗民旗奴,而大明的基本盘是几千万人口。
    在糖药和排队枪毙的时代,人多就是力量大!
    如此之大的实力差距,让康熙这样的君主都绝望了,常宁当然就更加的绝望了!
    “皇兄,逆贼那么强,奴才以后该怎么办啊?”
    常宁原本一直盯着皇叔父摄政王的位子,可是到了他马上就要离开北京去归化城掌权的时候,他却突然感到了无助和焦虑。
    敌人也太强大了。。。。。。打不过啊!
    “喝,喝。。。。。。今儿是咱俩兄弟分别的日子,咱们必须得一醉方休!”康熙说着话,就拿出一个奶白瓷的酒壶,亲手为常宁斟上了一大碗的散发着一种特殊香味,色泽还有点发黄的白酒。
    “这酒好香啊!”常宁也是个好酒之徒,现在又在发愁,自然要借酒浇愁了,于是也不顾今儿还要赶路; 就拿起酒碗“咕咚、咕咚”的喝了下去。
    喝下去后,常宁才觉得这酒劲儿有点大!
    “咦; 这是什么酒?怎么一碗下去就晕乎了?”
    “呜呜。。。。。。”康熙哭了,“常宁; 哥哥对不起你!”
    “哥哥,您对不起我?”常宁还是没明白; 他只觉得困意从四面八方向自己袭来,“哥哥,你还没说这个是什么酒。。。。。。”
    “这个是曼陀罗酒。。。。。。”
    “哦,是洋鬼子酒,怪不得劲儿大。。。。。。”
    说着话,常宁就已经坚持不住,眼皮一合,睡了过去。
    原康熙这个大清好哥哥给兄弟常宁喝的是加了曼陀罗精油的白酒!
    这种曼陀罗精油是粘杆处从北方某地的破获儒门暗堂中搜来的,药效那真是没得说!
    看见兄弟已经给麻翻了,康熙抹了抹眼泪,大声喊道:“小桂子!”
    “奴才在!”
    小桂子公公应声而到,还带着另外两个小太监。他们也不等康熙再下命令,就直接架起已经睡过去的常宁进了东直门箭楼。
    箭楼里面还有几个太监,还有一身大清皇帝的常服。几个人也不废话,就开始动手替睡着了的常宁换衣服,换上皇帝的常服。换好了衣服后,还有人负责给常宁化妆——在他脸上点上麻子。
    搞完这些后,又给常宁带上一顶瓜棱如意帽,最后把他放在了一架早就准备好的御辇之上。
    随后,小桂子就对那几个太监挥挥手:“抬回宫去吧!”
    “嗻!”
    这几个太监都是康熙身边伺候的太监,同时也是粘杆处的密探!
    现在的粘杆处发展的已经有点像东厂了,成了康熙的心腹太监们掌控的一个特务部门了!
    在常宁被抬走的同时,小桂子也给自己换了身衣裳,不穿太监的袍服了,改穿了正黄旗新军的棉甲和枪盔,还挎上了腰刀。
    换好衣服之后,他就马上出了箭楼,到了康熙和常宁喝酒的地方。
    小桂子看见康熙皇帝也已经在御前侍卫曹寅的帮助下换上棉甲和枪盔,摇身一变成了个普普通通的旗兵。
    原来康熙皇帝早就定好了一个李代桃僵之计!
    在常宁离开北京之前将他麻翻,换上皇帝的常服抬回紫禁城。而康熙则换上旗兵的棉甲,在小桂子、曹寅等人的保护下迅速前往安定门同多隆率领的正黄旗中路新军汇合,然后一起逃离北京城……
    “皇上,恭王已经回宫去了。。。。。。”小桂子凑到了康熙身边。
    “好!”康熙也不含糊,点点头就道,“走,咱们也走!去和多隆汇合!”
    “嗻!”


第645章 我是谁?我怎么在这里?
    “爹爹,爹爹,好消息……常宁已经保着太子走了,多隆旳一万精兵也跟着走了。”
    王贞吉飞一样的冲进了王辅臣设在正阳门箭楼内的中军,还给他带来了一个特大喜讯。
    “康熙呢?”和王辅臣在一块儿的刘玄初问。
    “已经回宫了,好像还喝醉了。”王贞吉回答道。
    “哈哈哈,真乃天助我也。”王辅臣仰天大笑了起来,“一个醉康熙,连跑都跑不了,只能做咱们的阶下囚了!”
    刘玄初还是有点不放心,追问了一句:“多隆的兵都走了?”
    明珠被康熙的苦肉计打残以后,原先归他统带的正黄旗中路新军就归了多隆。这支兵的战斗力可非同小可,王辅臣和刘玄初都不敢小觑。
    所以他们并没有和常宁在北京城里面展开火并的打算。
    “走了,都走光了,一个都不剩。”王贞吉高兴地说,“现在北京城中就剩下咱们的人和巡捕三营的一些绿营兵了。”
    “太好了!”王辅臣大喜,马上对儿子说,“快,快去召集我亲兵……咱们一块儿入宫,去立不世之功!”
    “嗻……是!”王贞吉大声应道。
    ……
    乾清宫内,常宁正在康熙平日里睡觉的炕上躺着,睡得迷迷糊糊的……这可是睡龙床啊!
    过去只有梦里才有的情景,现在居然成了真!
    不过,他现在还不知道自己的幸福来得那么快下,因为蒙汗药(曼陀罗精油)的药性还没有完全过去。
    正睡得昏昏沉沉的时候; 他忽然听见有人在他耳边大喊。
    “皇上,皇上; 快醒醒; 大事不好啦。”
    皇上; 皇上在这里?
    正晕晕乎乎的常宁一下子就清醒了过来。眼皮一睁,又愣住了。
    “这里是……”他忽然发现自己好像睡在乾清宫的东暖阁里面; 而且还睡在只有皇上才可以睡的龙炕上。
    “这是怎么回事儿?”刚刚从蒙汗药的药性当中醒来的常宁都有点懵了,“我怎么可能睡在龙炕上?”
    龙炕虽然好,可也不是随便谁都能来睡觉的!
    “皇上; 皇上。”一个年轻的太监凑了上来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