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执政殿下,”还是南怀仁开口答疑解惑了,“这个蒙兀儿还真就是蒙古的意思……现在统治蒙兀儿的埃米尔奥朗则布是帖木儿的直系后裔,他的法统来自帖木儿帝国。
而帖木儿帝国的法统来自察哈尔汗国。所以蒙兀儿的确是蒙古国的一部分。”
“可奥朗则布会承认蒙古国的宗主权吗?”
南怀仁又把这个问题交给了索额图。
索额图道:“奥朗则布当然不肯,但是大汗会废掉他的埃米尔之位,然后亲自统辖印度!
如果尼德兰愿意支持大汗……事成之后,奥朗则不愿意给你们的,大汗加倍给!
奥朗则布不肯给的,大汗肯给!”
这是卖他人之国,一点都不心疼啊!
威廉三世还是有些犹豫,毕竟这买卖有点大了。万一搞砸了,荷兰以后在印度洋的日子可就不好过了。
虽然奥朗则布没有能力把荷兰东印度公司挤出印度洋,但是他可以支持英格兰东印度公司排挤荷兰人啊!
看见威廉三世听了翻译的转述后不言语了,索额图就笑道:“大汗还知道该怎么提炼白糖!”
“什么?”威廉三世惊呆了,“康熙汗知道怎么提炼白糖?”
他的话被翻译成了标准的北京官话。
“是!”索额图道,“大汗也统治过广东、福建、浙江。而且浙江在明国复兴以后还被大汗统治了一段日子,以大汗的英明,还不会抓上一些糖工北上吗?只是浙江沦陷后大汗没了甘蔗的来源,无法制糖罢了。
但是印度有的是甘蔗!”
第714章 说起瓜分印度,大家的兴趣就来了!
印度有大量的甘蔗,新大陆也有大量的甘蔗。。。。。。但是尼德兰联省共和国统治下的土地却没有多少甘蔗!
威廉三世马上想到了一个极其严重的问题!
身为海上马车夫,同时掌控着大部分欧洲白糖供应的尼德兰联省共和国其实不拥有白糖的生产,他们只是负责搬运白糖。他们不仅没有白糖,连黑糖和甘蔗都没有!
也就是说,尼德兰的白糖,无论是军用的还是民用的,实际上都掌握在朱和墭手里。他给; 尼德兰才有!他不给,尼德兰就没有!
现在朱和墭之所以肯给,一是因为尼德兰肯出高价,这几年因为欧洲各国的军队都在“变甜”,所以出口军用白糖的生意简直赚翻了。
二是因为他还不想和尼德兰撕破脸; 虽然荷兰东印度公司一直在支持清朝; 但是荷兰东印度公司却同时将一船船的黄金白银运往大明; 然后再运走丝绸、瓷器、白糖、茶叶、铁器、棉布、香水、酒精饮料,极大的促进了大明的手工业生产。也让朱和墭的朝廷得到了充足的战争经费!
三是因为他还没有一条可以绕开尼德兰海权的白糖运输线。
可是以上这三个理由,都不能保证尼德兰在战时,特别是在一场和大明为敌的战争中,可以拥有足够的白糖用于制造甜火药。
相比尼德兰的“无糖”,拥有美洲糖产区的西班牙至少可以保证黑糖的供应。
虽然黑糖的纯度不如白糖,制作出来的甜火药比不上用普通白糖调配的甜火药,比起用大明生产的军用白糖(加了催化剂和粘合剂)调配的甜火药就差更多了。
但“有糖”总比“无糖”要强多了!
而英格兰虽然不拥有盛产甘蔗的殖民地,但他们可以通过不列颠东印度公司遍布印度的商馆购买到印度黑糖,所以也能在战时保持供应。
索额图看见威廉三世的脸色,就知道自己手里有王牌!
所以他缓缓地说:“如果。。。。。。你们尼德兰国不想做这个买卖,那大汗完全可以将白糖的制作方法教给英格兰人、西班牙人!甚至,大汗还可以把制作白糖的方法传授给蒙兀儿人,只要他们可以向大蒙古国纳贡称臣!”
这是要搞“糖扩散”啊!
到时候英格兰、西班牙; 甚至印度的莫卧儿王朝都有的是白糖; 荷兰还这么混?自己没有,难道去抱大明的大腿; 认了明爹给大明当狗?
想到这里,威廉三世终于下了决心; 重重点头道:“好吧,尼德兰联省共和国是大汗的好朋友。。。。。。。而且共和国也承认蒙兀儿帝国是大蒙古国的一部分!”
他的话被南怀仁翻译成了蒙古话,这下索额图终于露出了轻松的笑容,他笑着问:“执政殿下,你们的东印度公司在天竺国经营多年,该知道要天竺的虚实吧?要不咱们现在就商量一下,该怎么打?该怎么分?要不要拉上英格兰和葡萄牙一起动手?”
说到怎么瓜分印度的事儿,尼德兰执政威廉三世的精神头也起来了。
现在的印度可是富得流油的好地方!
中国丝绸、瓷器,印度棉布,香料,那可都是称霸欧洲市场的拳头产品。所以新大陆出产的白银大多流入中国,而新大陆的黄金则大多流入了印度——欧洲人在这个时代还是在扮演金银搬运工的角色,虽然在新大陆抢了许多,但是存下的其实不多。
在原本的历史上,征服印度可以说是欧洲历史的一个重要的转折点!
在征服印度之后,英国就获得了一個由它自己支配的巨大的市场和原料产地,而且还可以制定对自己有利的纺织贸易规则。。
这让英国可以通过行政手段,促使印度的棉布产业向英国本土转移,从而加速了英国的机器纺织业的崛起,同时也将印度的棉纺织业推入深渊。
如果没有印度提供市场和棉花,英国的纺织工业就算有了机器,也没有足够的市场消化产能,也没有足够多的廉价原材料,最后还是很难形成产业规模。
例如历史上的英国一开始就没有办法用它的棉布敲开闭关锁国的大清朝的市场。。。。。。
威廉三世想了想,然后问索额图道:“特使先生,您能告诉我,现在的大蒙古国可以拿出多少军队用于远征印度?”
他的话被南怀仁翻译成了蒙古话,南怀仁自己还加了一句:“索中堂,这事儿您可得实话实说。。。。。。他们荷兰人在天竺经营多年,是非常了解蒙兀儿内情的,兵多兵少,他们都有法子。”
索额图点了点头:“实不相瞒,我大蒙古在中原吃了大亏,兵马已经没有往日那么多了。而且新征服的哈萨克和即将征服的河中之地也需要留下一些守军。。。。。。但十万之众还是能拿出来的!”
他的话又被南怀仁译成了拉丁文。
“十万人都是大汗的自己人?”威廉三世追问。
“那当然!”南怀仁替索额图回答。
南怀仁现在已经把清八旗、清蒙古和清儒勇都当成一伙儿的了。
“再加上哈萨克和河中布哈拉、希瓦的十万人吧!”威廉三世道,“据我所知中亚的那些人对于攻打和掠夺印度的兴趣是高于一切的!”
他顿了顿,等南怀仁把这些话都翻译成蒙古话,然后接着又道:“另外,英格兰人、法兰西人、葡萄牙人也应该加入瓜分印度的战争。他们在印度次大陆的地盘上也有据点,而且都对蒙兀儿王朝感到不满。当然了,他们也都害怕蒙古大汗将白糖制作法传授给奥朗则布。”
有油水可以分,那就都是朋友了!
分钱嘛!有什么过节不能放一边?
南怀仁很快把这些话都翻译好了。
索额图连连点头:“行!天竺挺大的,够大家伙分的。”
威廉三世道:“另外,天竺国内和阿富汗也有一些力量是可以利用的。据我所知,奥朗则布企图统一天竺的战争在南天竺遭遇到了很大的麻烦。。。。。。马拉塔人的抵抗非常顽强!另外,阿富汗那边也有一些非常强大的部落联盟想要入侵印度。”
印度现在还真是危机四伏!
奥朗则布虽然挺能打的,但他的莫卧儿王朝现在却面临一个无解的难题——“老爷供应链”早就被掐断了!
印度的天方教政权向来需要从中亚高价购买军事奴隶——名为奴隶,实际上是老爷,有时候还会逆袭成为权臣和苏丹。
但是莫卧儿王朝从他们的“明君”阿巴克开始,就搞印度本土化,不再依赖中亚的老爷供应,而是大量启用印度本土的老爷。
可是本土的老爷不如中亚来的老爷生猛,所以在阿巴克这个明君之后,印度莫卧儿王朝的军事能力就越来越弱了。。。。。。而奥朗则布通过改革印度的天方教(其实也是一种清教徒运动)猛了一阵,但是现在也到了后劲不足的时候了。
可是奥朗则布又不甘心放弃自己统一印度的理想,所以把自己的军力运用到了极限。如果这个时候有二十万武装到牙齿的“蒙古人”从西北方向通过开伯尔山口杀入印度,奥朗则布的统治是一定会崩溃的!
第716章 听说要瓜分印度了?我们就都来了!
西历1682年6月6日。
海牙,尼德兰联省共和国执政宫。
“摄政王,丘爵爷,李中堂,阿中堂,我大蒙古办事儿和明国不一样,是不会吃独食儿把好处全都吞了的。不过这个好处怎么个分法,咱们也得定下个规矩; 得根据各家出力多寡来分。另外,打下天竺国后要怎么治理,今儿咱也得好好商量一下。是保持一个统一的天竺,还是各家分一块儿,也先敲定下来。我可先和诸位说了,我大蒙古兵多将广,这回可以出兵二十万!你们谁家不信,可以派人跟着我回塔什干草原上去数。我保证,只多不少!”
说话的正是索额图,这些日子他已经混成了国际外交家了。不仅和尼德兰执政威廉三世谈妥了瓜分印度的初步方略,而且还和威廉三世一起出头,着急了一次讨论出兵和瓜分印度办法的海牙会议。
而参加这场海牙会议的,则是来自尼德兰、英格兰、法兰西、葡萄牙这几个在印度有着巨大利益的帝国主义国家的大人物。
索额图所称的那個摄政王就是尼德兰执政威廉三世。
索额图口中的丘爵爷是个英国人,一副讨人喜欢的小白脸长相,名叫约翰。丘吉尔,他是英格兰王位继承人约克公爵詹姆斯的小三阿拉贝拉。丘吉尔的弟弟,家里面是铁杆保王党; 他自己当然也是个铁杆保王党。在第三次英荷战争时期曾经追随约克公爵出奔荷兰; 在荷兰结交了威廉三世。。后来又跑去荷兰的敌人法军中服役数年(英、法、荷呆了遍),在英荷战争末期奉命跑荷兰搞秘密外交,促成了威廉三世和约克公爵长女的联姻; 事成后封了个男爵。这会儿约克公爵听说有瓜分印度的好事儿; 马上就把自己的心腹丘吉尔派来海牙了。
而被索额图称为李中堂的,则是路易十四的外交大臣雨果。李奥多——外交国务大臣嘛,尊称个中堂也不为过吧?虽然路易十四和威廉三世是对头,对于英格兰人收了威廉三世的好处就背叛和法兰西的同盟的卑鄙做法极为不耻,但听说有一个印度可以瓜分,马上就让自己的外交国务大臣收拾行李来荷兰了。
分印度这种好事儿怎么可以没有法兰西的份?至于和英格兰、荷兰的矛盾,完全可以先搁置一下,分完了印度再算账不迟。
那个“阿中堂”则是葡萄牙的首席大臣阿方索,他是代表葡萄牙摄政王佩德罗来海牙谈判的。葡萄牙的国力虽然早就不行了,但是他们在印度的地盘还有个果阿殖民地,所以瓜分印度的好事儿也少不了他们一份。
“索额图特使,你們大蒙古的二十万大军中有多少人装备了燧发枪?有多少步兵可以组成线列队形?又拥有多少门可以跟随步兵运动的野战火炮?”
发问的英格兰的“丘爵爷”,他虽然是个小白脸,但却是个久经战争的小白脸,还在法荷战争的战场上学会了欧洲最先进的陆军战术。而且这两年他还参与了英格兰陆军的“低糖化”和“刺刀化”升级,对于英格兰陆军的战斗力更加的信心十足了。
在他看来,二十万蒙古骑兵如果摆在几百年前蒙古长子西征的时候; 别说踏平印度,就连横扫欧洲也不在话下。但是如今。。。。。。时代变了!
约翰。丘吉尔说的是拉丁文——这年头欧洲的外交语言都是拉丁文。索额图不懂拉丁文; 所以还得由南怀仁翻译。
“哈哈哈,”索额图听了这话放声大笑道,“这话还是由摄政王来回答吧!”
他的话又给翻译成了拉丁文。
威廉三世笑着接过问题,对约翰。丘吉尔道:“约翰,现在的大蒙古国其实就是由早先通知中国的清王朝的余部所创立的。而甜火药、火箭炮、刺刀、超口径炮弹、堑壕战等等的新式武器和战法,都是首先出现在中国内战之中的。据我所知,目前他们至少还拥有十个以上合成了步兵、骑兵、炮兵、工兵、辎重兵的万人野战兵团。。。。。。他们称之为固山。
哔嘀阁
他们的正规步兵基本都装备了燧发枪和刺刀,炮兵则发展出了可以跟随骑